APP下载

运用“艺友制”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实效的探索

2022-12-27邹海贵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政课程

邹海贵,黄 潇

(南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解决高校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现象,思政教育中的“孤岛”现象,以及专业课教学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分离现象。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指依托课程这一载体,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1]这意味着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落实到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环节中去。陶行知提出的“艺友制”作为一种具有预见性、超前性的师资培养方法,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一、陶行知“艺友制”的内涵及思政教育的适用性分析

(一)陶行知“艺友制”的内涵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教育现代化的萌芽阶段,以陶行知为代表的众多教育改革家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普及推广的主力军,尤其是乡村教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极为紧缺。1926年,陶行知在了解到燕子矶小学、尧化门小学、开原小学曾为远道来校参观的同志开设铺位,以便长期观摩学习的情况,专门到各个乡村学校进行了实地考查。在考查过程中,陶行知不仅意识到各种行业施行“艺徒制”之实效,还认为与“从师之法”相比,“访友之法”来得更自然更有效力。这便是“艺友制”之发端。与此同时,陶行知主张从根本上改造当时的师范教育,他批判传统师范教育中知行分离的现象,认为将学理与实习分为二事,简直是以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2]1928年,陶行知在《民国日报》和《申报》上发表了《艺友制师范教育答客问》正式介绍了艺友制。“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3]290不同于师傅领着徒弟走的“艺徒制”,“艺友制”是以平等的“朋友之道”建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艺友制”主张“凡学校有一艺之长的教师便可招收艺友。从幼稚园以及到研究所,只要这个条件符合,都可以试行艺友制。”[3]290师范生或是经验不足的教师可以通过向有一技之长的艺友学习,快速成长为合格的教师。当他们能独当一面时,也可做“训练教师之中心”,继续招收“艺友”。最终以这样以点带面的形式,逐步缓解乡村教育师资匮乏的问题。陶行知还指出,只有“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3]292总而言之,“艺友制”既解决了当时师范教育中的知行分离的问题,又迅速壮大了乡村教育的师资队伍,是一种灵活、高效的师资培养方式。

(二)“艺友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适用性分析

1.“艺友制”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师育人意识

目前仍有许多的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缺乏理解,育人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受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4]观念的影响,在知识传授时注重实用性和工具性,而非道德性。第二,对课程思政主体责任人认识不清晰。所有教师都应“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5]的观念暂未深入人心。第三,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重点把握不精准,对课程思政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领悟不到位。

“艺友制”可以让有课程思政“一技之长”的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加强沟通和交流,将优秀的课程思政经验分享给更多的教师,从而起到“火车头”的作用。“艺友制”还可以促使团队成员设置共同的目标愿景,如“既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在相互帮助和彼此督促下共同向目标前进。除此之外,“艺友制”还有益于唤醒教师的“自省意识”,在集体学习的过程中不甘人后,进而奋发图强。简而言之,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设置共同目标愿景以及唤醒教师的“自省意识”,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高校教师们的育人意识。

2.“艺友制”有助于丰富高校教师思政理论知识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其中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宪法法治、心理健康和职业道德等。从纲要中可以看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多、范围广,因而需要高校教师们具备更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事实上,由于专业课教师以往更多聚焦于本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普遍有待提升。

“艺友制”可以通过“深度共享”和“资源整合”两种途径来丰富高校教师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虽然“艺友制”主要是指艺友们向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学习,但是朋友之道突显了其平等的特性,这意味着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之间通过毫无保留的“深度共享”,交换彼此宝贵的思想政治理论资源以及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资源整合”主要指的是“艺友制”的实施可以不受专业限制,通过艺友之间的跨学科、跨专业交流,将思想政治理论资源进行重新整合。确保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时,能择取更恰当、更自然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

3.“艺友制”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大部分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师对其主讲的课程都能轻车熟路,但对包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却很难做到游刃有余。这主要体现在,课前对“思政元素”不敏感、挖掘不充分。课中对“思政元素”的融入缺乏经验,难以把控好融合的时间、方式以及呈现效果。课后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自我评估困难,因为课程思政属于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等范畴,较难用科学范式来进行评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后续的教学设计更新与改进。

“艺友制”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帮助教师在课前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有一技之长的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其他教师也一同集思广益,从而确保“思政元素”的丰富性和准确性。对于课堂驾驭能力的提升,陶行知曾主张“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6]91说课是一种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思维活动从隐性变为显性的过程, 即将自己关于课题设计的个人行为转化为群体性的学术讨论。[7]艺友们对说课内容进行交流、互评,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策略,还可以透过同行的反馈,更好地把握教学效果。

二、陶行知“艺友制”运用于思政教育的设计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导因素是教师育德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核心环节是思政元素、思政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基本途径是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艺友制”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陈建华认为,“艺友制”是学习共同体的别样形式。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同伴、专家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在共同目标鼓舞下,彼此之间平等沟通、交流和协作,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8]高校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来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艺友群”相当于新型的“课程思政学习共同体”,以擅长课程思政的教师为中心,通过经验交流、学术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团队中艺友的共同成长。科学地、合理地应用“艺友制”能有效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营造课程思政学术氛围,以及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一)巧用“艺友制”,促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

教学实践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最基本的环节。通过讲授各类课程,教师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科学与工程伦理、职业理想和道德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并直接作用于学生,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理论知识得到拓展,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得以增强。

施行“艺友制”能有效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思政理论课教师(包括辅导员)在课程思政这一教学目标上具有天然优势,他们通常具备比较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对于发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思政资源”、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征等方面也更具经验和敏锐性。让思政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作为“训练教师之中心”,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科优势及引领作用。不仅如此,课程思政名师、专家、以及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中,凡有课程思政一技之长者也可招收“艺友”,建立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通过这样以点带面的形式,迅速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水平。“课程思政艺友群”虽然是由一技之长的教师牵头,但其他教师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艺友们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世纪大学城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共享,将优质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思政元素”的经验、“课程思政”理论知识、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共教共学共做”之心得体会等资源汇聚在一起,建成共享资源库。随着分享的深入、共享资源库的完善,最终使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

在建立以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时通常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专业学科教研室中暂无擅长“课程思政”的教师。在平时教学教研活动时,可以引入思政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等人员作为“课程思政顾问”。让他们参与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与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讲座等教研活动。这样能有效地提升艺友们的整体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也能实现不同专业背景的艺友之间相互协作、互补互通。第二种是专业学科教研室中有擅长“课程思政”的教师,这些富有经验的教师能迅速地在其教研室中发挥引领作用,不需要申请“外援”就能很好地带领整个团队投入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思政资源,推进课程设计和教材开发,并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自我激励机制。这样的教研室自成一个“课程思政艺友群”。在擅长“课程思政”的教师的引领下,无论是哪一种模式艺友们都能学有所依、学有所获。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去解决教学实践中遇见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共同提升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从而使整个“课程思政艺友群”的教学实践水平得以稳步提升。

(二)善用“艺友制”,营造高校课程思政学术氛围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曾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思政重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可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教学实践。对课程思政中前瞻性问题的学术研究,可以为教学实践指明方向、探索可能性,而从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解决的问题、产生的思考也需要及时进行总结提升,并形成相应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

高校可以建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有计划、有规律地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及时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进行总结,难点进行攻克,以及前瞻性问题进行科学的展望与设想。王飞曾强调,“艺友制除了共教、共学、共做三大精髓以外,还有共研。”[9]共同协商、研讨与“课程思政”有关的学术问题,有利于高校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取长补短,培养学术性思维、提升学术实践能力。在建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时,应以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与积极性为首要参考条件,让热衷学术研究,渴望提升学术水平的教师向有“学术之长”的教师积极靠拢。同时也应鼓励擅长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教师加入进来,因为一切的学术研究都需要教学实践作为土壤。大学教学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学术性,教学和科研是内在统一的。通过建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可以培养高校教师发现与提出课程思政问题的能力、收集与整理文献的能力、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以及对课程思政学术前沿信息的敏感度。最终,在高校中实现思政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从学习目标来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旨在通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以互帮互助的形式提升每位艺友的课程思政学术水平。从影响力来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可以通过开展院级、校级学术讲座,向广大高校教师普及、宣讲课程思政理论知识,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从研讨的规模来看,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还可以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其他高校展开互动、交流,吸收他校的优秀艺友。综上所述,以学术研究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其艺友既可以来自某一所高校,亦可以来自多所高校;既可以在线下参与交流互动,亦可以在线上展开学术探讨。只要最终能达成提升课程思政学术研究水平的目标,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化,交流时间可以机动化,研究内容可以多元化。最终,逐步在各大高校中形成研究课程思政的学术氛围。

(三)活用“艺友制”,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除了要教学、科研两手抓,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激励制度、条件保障等相应的制度也需要与之相适应。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统筹各类资源、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明确工作方案,涉及的内容多、人员广。在推进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时,“艺友制”依然有用武之地。通过建立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能使高校各部门之间密切联系、同向同行,使得各项行政工作更有序、更高效地进行。

课程思政的相关制度建设与“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有所不同。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时可以找名师、访学者,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往往不是靠一人之力或几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因此,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要寻找的不是有“一技之长”的某个人,而是有“一技之长”的某所高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时,兄弟院校之间相互“取经”,不仅是“艺友制”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也是完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的有效方式。“艺友制”的本质是“共教共学共做共研”,对成员的能力素质进行提升以及对知识进行创新。高校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每所高校都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构建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制度体系。受到地理位置、学科专业、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等差异性因素的影响,在他校学习到的优秀经验,必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改良方能适用。

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艺友群”首先应当集结本校核心部门的负责人,以“线上交流”或“他校访学”的形式了解、学习他校先进的课程思政制度建设经验。其次,要通过理性、客观地分析他校成功经验中的关键因素,结合本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实际需求,对他校经验进行创新和改良。再次,在新制度试行期间“课程思政艺友群”依然要保持活跃。艺友们一方面需从各自部门的角度深入观察新制度试行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积极的与课程思政先进校保持联系,交流经验。最终,通过“取经”、“创新”、“试行”、“优化”的方式,不断完善本校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并彰显出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三、陶行知“艺友制”运用于思政教育的效果

(一)多元化主题满足不同教师差异化学习需求

个体差异性在外在条件上主要体现为学历、能力、经历;在内在因素上主要体现为目标追求、个性特点、意志品质。高校教师由于个体差异性,在自身发展时主要存在三个基本方向,即教学名师、技能大师和学术达人。[10]教得其法的教师适合向教学名师发展,动手能力强的教师适合向技能大师发展,而学历高的教师通常善于科研,适合向学术达人发展。相较于学院组织的“一刀切”式的集体学习,“艺友制”的学习方式更灵活,多元化的主题也更适应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课程思政艺友群”。在志趣发生变化时也可以随时切换频道,多元化主题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提供了多种选择,可以满足大部分教师的差异化学习需求。

(二)多样化学习方式提供教师个性化学习选择

“艺友制”是一种灵活的新型学习共同体。它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展开,也可以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校区地进行学习,其研究主题还能随着课程思政的发展而及时地更迭。因而,它能给高校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的不同选择。个性化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结合自身学习兴趣及个人经历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和选择学习方法。[11]“艺友制”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高校教师可以依照自身的学习时间、学习习惯、性格爱好等因素进行个性化选择。“艺友制”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独特性和多样性,一方面确保了教师的学习自主权,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挖掘教师的学习潜力,促使教师的个体学习能保持良性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多人协作式模式强化协同育人效应

要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需要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协同,既有“协作”,也有“共同”之意。如果每位专业教师只顾埋头苦干,依靠个人的力量去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最多也只能在时间的维度上孤立的达成“共同育人”的目标。“艺友制”打破了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方向课程的边界,将师资队伍通过共同学习、彼此协作的方式进行重新整合,可以在整体上更好的完成“协作育人”的目标。思想生成和个人知识的公共化是学习共同体支持知识创造的本质。[12]在“课程思政艺友群”中,高校教师们将个人的思想和知识汇聚在一起,通过集体的智慧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实现个人价值。可见,“艺友制”不仅能帮助高校教师实现协同育人,对高校教师的个人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综上所述,“艺友制”是教育家陶行知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曾多次强调“教育试验”的重要性,认为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6]240“艺友制”与“课程思政”的相结合,是新时期提升高校教师队伍育人能力的一种教育试验。它把握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教师队伍。在有“课程思政之长”的教师的带领下,高校教师们共享资源、交流经验自觉提升课程思政综合能力。通过建立多样化主题的“课程思政艺友群”,提供给了高校教师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有效地增强了高校各学科、各部门协同育人的协作性及实效性,彰显了“艺友制”灵活和效率的两大特征。“艺友制”将高校教师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携手共进。未来或许可以通过构建更具创意、更加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艺友群”,为课程思政建设之路披荆斩棘、扫清障碍。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思政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