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比较
2022-12-27刘婷婷刘峻池
黄 鑫,刘婷婷,刘峻池
(南京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是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两种疾病,极大地危害了鸡群的健康,进而造成养殖户的损失,为了更好地区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我们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技术这五个方面对两种疾病进行了比较。
1 病原学
1.1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来自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所引起,是一种急性以及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拥有众多不同的血清型,继而引发出不同症状的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种病毒的生命力并不算很强,灭活只需要在56℃环境下作用15分钟即可,像2%氢氧化钠溶液这类一般的消毒药也同样可以杀死该病毒。
1.2 传染性喉气管炎
该病由基因组为线性双股DNA的疱疹病毒科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但根据病毒的毒力强弱的不同,依然能够分为急性型以及温和型。在60℃左右的生理盐水中作用15min即可让其失去病毒活性,若想杀死该病毒,使用普通的化学性消毒剂就可以实现。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一般情况下只会对鸡造成感染,包括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品种,但其中雏鸡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传染源主要为发病鸡、痊愈后的带毒鸡和被污染的饲料与水等。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排出,空气与飞沫都可以作为传播媒介感染易感鸡群。该病的发生季节性并不明显,不过春、冬季寒冷天气时最容易发生。
2.2 传染性喉气管炎
鸡作为该病最主要的自然宿主健康最容易受到危害,育成鸡最为多发且症状是最为典型的。传染源参考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为发病鸡、痊愈后的带毒鸡和被污染的饲料与水等,主要通过呼吸道、眼和消化道进行传播。该病毒在高温下存活率会大大降低,所以早春、秋冬季这种寒冷天气最容易感染,夏季就会很少发生感染。康复之后的鸡群会获得较强保护力,但仍然是会带毒以及排毒的。
3 临床症状
3.1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一方面文章中提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众多不同血清型而且变异较快,这就导致复杂多变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与众多致病因子混合感染有关。该病有呼吸道型以及肾病变型这两种病型。
3.1.1 呼吸道型
在呼吸道型中,病鸡往往会忽然发病并出现呼吸道症状,然后迅速地波及整个鸡群。雏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伴有伸颈甩头、张口呼吸和咳嗽等症状,呼吸时有啰音,个别鸡还会出现鼻窦肿大,流鼻液和眼泪。成年鸡的呼吸道症状表现相对较为轻微,症状主要表现在产蛋性能上,体现在产蛋量变少,畸形蛋变多,蛋品质量变差等各个方面,蛋鸡即使康复以后,产蛋量也很难再达到感染之前的水平。
3.1.2 肾病变型
在肾病变型中,发病初期会有着非常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或者不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甩头、喘息等,但是非常的不明显,在夜间可能才会相对比较明显一些,若没有其余的并发症或者混合感染的明显症状,很容易就会被忽视掉,待呼吸道的相关症状消失掉以后,患病鸡群会开始大量出现异常,比如精神萎靡不振、厌食、口渴和怕冷等,还会持续地排出粪便,排出粪便为白色或稀如水状,鸡群因脱水迅速消瘦,体重降低,饮水量也大大增加,病鸡胸肌发绀,更甚者全身皮肤颜色发暗。死亡高峰在发病的第10~12d,死亡停止于21d之后,病死率大概为30%。
3.2 传染性喉气管炎
相比较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相对简单一些,这归结于传染性喉气管炎只有一个血清型。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不过根据毒力的强弱,临床上该病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温和型。
3.2.1 急性型
高致病性病毒株会引起急性型传染性喉气管炎,在发病时,鸡会出现流泪和眼睛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常常伴发结膜炎,鼻孔会流出半透明状鼻液。病鸡呼吸出现异常困难的情况,呼吸时张开嘴巴,一般伏卧于地面,头部和颈部向前向上伸出,身体伴随呼吸像波浪式起起伏伏,表情极其的痛苦,精神十分的萎靡。病鸡咳嗽强烈,咳嗽声呈湿啰音,严重者会咳出干酪状渗出物甚至咳出血痰,咳出的血痰经常会出现在料槽或者鸡笼上,有的鸡嘴角也会有血色痕迹,部分病鸡会因为呼吸道被堵而出现窒息性死亡,病鸡死亡时姿势多为仰卧,死后鸡冠呈现暗紫色。
3.2.2 温和型
低致病性病毒株会引起温和型传染性喉气管炎,温和型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侵害三十至四十日龄的鸡,在发病时,症状比较缓和,传播速度较慢,死亡情况也要比急性型少的多。温和型的症状集中在眼部,主要是眼睛流泪和肿胀,出现眼结膜炎,开始只是有泡沫性的分泌物在眼角出现,然后病鸡不断用爪子去抓挠眼部,这时眼睛开始有轻度的充血症状,再过一两日后开始有眼泪流出,先是浆液性质的然后就是脓性质的,眼睑也会肿胀和粘连在一起,严重时会出现失明。产蛋鸡的产蛋率出现下降,畸形蛋数量增多。
首先,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增强的思想觉悟与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值得格外注意的是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的再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全党的智慧结晶。为此,广大工作者要真学真懂真用,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的最佳效果。
4 病理变化
4.1 传染性支气管炎
4.1.1 呼吸道型
主要病变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鼻腔和窦内等呼吸道系统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鼻窦、喉头、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增厚,气囊轻度混浊、增厚。产蛋鸡腹腔内卵泡充血、出血、变形,出现液状的卵黄物质,如果在雏鸡阶段就发生了感染,那么成年之后的鸡就会出现输卵管发育异常,包括输卵管长度不到正常情况的一半,输卵管的管腔会狭小以及闭塞,影响蛋鸡产蛋。
4.1.2 肾病变型
主要表现为肾脏苍白肿大出血,整个肾脏表面会出现斑驳的网线状(花斑状),也就是俗称的“花斑肾”,这是由于肾小管和输尿管扩张,白色的尿酸盐沉积于表面而产生,严重的病例可以在心、肝、腹部也发现尿酸盐的沉积。
4.2 传染性喉气管炎
4.2.1 急性型
喉头和气管组织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在喉头和气管黏膜上有带血黏液或者血凝块,有的会出现酪状渗出物,渗出物会使气管管腔变窄,形成易脱落和剥离的假膜,脱落后很容易阻塞喉头和气管,特别是喉裂部。在干酪状的渗出物从黏膜上脱落之后,黏膜会迅速地发生充血,出现轻度增厚的情况,伴随点状或者斑状的出血以及气管环的出血。这种点状出血和黏膜充血的症状也会发生在鼻腔以及眼眶下窦黏膜,有些病鸡会有血凝块或干酪样物伴随鼻腔的渗出物一起排出。
4.2.2 温和型
表现为浆液性结膜炎,结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甚至伴有点状出血,有些鸡的眼睑特别是下眼睑出现肿胀,鼻腔产生多量黏液。
5 诊断技术
5.1 传染性支气管炎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诊断技术的国家标准目前有病毒分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微量血凝抑制试验以及气管环组织培养血清中和试验这四种诊断方法,以下就其中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作简单的介绍。
首先进行样品的采集,如果是呼吸道型的病例,要将气管作为采样位置采集渗出物,刚扑杀的病鸡话也可采集支气管和肺组织;如果是肾病变型和产蛋下降的病鸡,要采集肾脏或输卵管,病料要保持新鲜。
向灭菌过的0.85%的生理盐水中加入组织样品如肺脏或肾脏等1~3g进行研磨,研磨后制成5~10倍的悬浮液,在冷冻融化2次~3次后,离心取上清液用于核酸抽提;棉拭子在充分的拧干后除去,取0.5ml样品液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于核酸抽提。
在灭菌的1.5ml离心管中放入100µl处理好的上清液,实验设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其中阳性对照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阳性病毒液,将900µl冰冷的裂解液分别加入待抽提的样品和阴阳对照中,剧烈混合15s,然后在室温下放置5min;把200µl的三氯甲烷加入进去后颠倒混匀2次,再剧烈混合10s,4℃以下离心取500µl上层液体放入新拿取的1.5ml灭菌离心管,将500µl异丙醇加入进去,在4℃放置10min后离心,将上清液小心地弃去,加入1ml75%乙醇溶液,轻轻缓慢的上下颠倒两次,离心弃去上清后风干5~10min,随即获得所需要的RNA。
在0.5ml灭菌PCR管中依次加入5×AMV缓冲液2µl,10mmol/L的dNTPs 0.5µl,反转录引物20pmol,核糖核酸酶抑制剂10 U,反转录酶AMV2.5 U,总体积为25µl,剩余部分用无RNase水补齐;用配制好的反转录混合液重新悬浮抽提制备得到的RNA,在室温环境下放置10min;42℃水浴1h再冰浴两分钟即可得到用于PCR的反转录产物。
将18.5µl无RNase水,2.5µl的10×PCR缓冲液,2µl的2.5mmol/L的dNTPs,1.5µl的4PS PCR混合引物,0.5µl2.5U Taq酶和2微升反转录产物加入0.5ml灭菌PCR管中混匀。
以94℃3min、94℃40s、53℃30s、72℃30s,30个循环,72℃7min的条件在PCR仪中运行,同时设立阴阳对照。反应结束后每个样品吸取5µl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参照选择标准100 bp DNA分子量标准物,75V恒压30min,在紫外灯下进行观察。
若阳性对照在740 bp 和290 bp 处分别有DNA条带,阴性对照无相应条带,则实验成立;待检测样品若出现相应条带,或者仅单独在740 bp 和290 bp 处出现条带,则可判为阳性。
5.2 传染性喉气管炎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技术的农业行业标准,可以通过病毒分离、血清中和试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来对传染性喉气管炎来进行诊断和检测,以下就其中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来进行简要的介绍。
5.2.1 荧光定量PCR
在加入了500µlDNA提取裂解液的1.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00µl待检样品、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颠倒混匀,在55℃进行裂解30min,将按照25:24:1比例配置好的酚、氯仿和异戊醇等体积加入,混匀后静置10min,离心取上清加入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可见絮状DNA,-20℃环境下沉淀30min离心,用75%乙醇洗涤弃去上清的部分继续离心,干燥之后加入20µl无核酸酶水即得到需要的DNA。也可以使用具有同样效果的DNA提取试剂和方法,比如自动化的核酸提取仪以及配套的提取试剂进行提取。
按照工作浓度10pmol/µl去稀释引物以及探针 ,根据荧光定量PCR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反应体系的配制,将上下游引物各1µl和探针0.5µl加入PCR管中,分别在PCR管中加入5微升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DNA和超纯水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其余PCR管中加入待检测样品的DNA模板5µl。在荧光定量PCR仪中设置反应程序,95℃预变性5min,然后是40个循环的95℃10s和60℃30s,在60℃时收集荧光信号。
当阳性对照的扩增曲线有明显对数增长期并且Ct值≤35,且阴性对照扩增曲线无对数增长期,则试验成立。在试验成立条件下,若样品Ct值≤35且有标准S型扩增曲线则为阳性;若样品无Ct值或者Ct值>38且没有标准扩增曲线则为阴性;若样品35<Ct值≤38,且有标准S型扩增曲线则为可疑,重新检测后若结果不变则为阳性,否则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