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2-12-26周文青何许聪张博麟何喜杰

中国临床护理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事件报告精神科条目

杨 勇 周文青 何许聪 张博麟 何喜杰

患者安全文化(patient safety culture,PSC)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为保障患者安全所形成的个体与群体的价值、态度、感知、能力和行为方式[1]。在医疗保健领域,患者安全文化至关重要,良好的患者安全文化能使专业人员对患者安全的重要性有更积极的认识[2]。目前,医疗机构中患者安全文化的逐步改进也被证明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3]。作为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与患者有最直接、更频繁的接触,因此提升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4]。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因素常出现情绪和行为的改变[5],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更高,制定减少危害患者安全的措施已成为精神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国内近年来也开展了安全文化的相关研究,但在精神科病房里却少有开展[5]。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精神科护士安全文化态度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减少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形成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建设健康、安全的住院环境和工作环境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月-3月广东省各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精神科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在职、在岗的临床护士;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实习生、进修生。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组自行设计,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工作年限、每月夜班数等。(2)医院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态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陈方蕾[6]汉化并修订,本研究问卷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8,包括团队氛围7个条目、对工作的满意6个条目、对压力的认知4个条目、单位安全的氛围4个条目和对管理的感受3个条目,共5个维度,24个条目。问卷采用 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不确定”计3分,“同意”计4分,“非常同意”计5分,其中对压力的认知维度各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各维度得分为本维度所包含条目得分的累加,总分为24~12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越好。(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该问卷由田欢欢[7]汉化并修订,Cronbach′s α为0.856,共3个维度,包括惩罚性文化维度11个条目、报告流程6个条目、报告意义5个条目,共22个条目。问卷采用 Likert 5级评分法,1=非常同意、2=同意、3=不确定、4=不同意、5=非常不同意,其中报告流程 6 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条目,总分为22~110 分,得分越低说明护士对阻碍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越认同。

1.2.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本次被调查的护士来源于广东省的精神病专科医院。研究者将以上问卷及量表转录为电子版问卷,由双人进行逻辑校正后通过问卷星发放至笔者所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各科室及广东省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群。设置调查说明页,详细介绍调查意义和目的、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等。问卷设置答题时间控制、选项配额、甄别页、答题地区限制等来排除无效答卷;设置仅微信登录、同一IP地址及物理地址限制答题1次。本次发放问卷448份,由2名在精神科工作10年以上的主管护师对问卷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可能影响调查质量的问卷14份(填写时间少于平均时间一半以上的问卷12份,所有答案填同一选项的问卷2份)。最终纳入合格问卷434份,占全部回收问卷96.875%。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现状(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安全文化态度总分与各维度得分(n=434)

2.2 不同特征的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得分比较

不同性别、职称、职务、每月夜班数的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不同特征的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得分比较(n=434)

2.3 精神科护士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总分与各维度得分(表3)

表3 精神科护士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总分与各维度得分

2.4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不良事件报告障碍得分与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537,P<0.001)。

2.5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为因变量,以性别、职称、职务、每月夜班数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总分为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得分的独立影响因素(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

表5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的现状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精神科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态度条目均分为(3.62±0.61)分,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提示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条目均分较高的两个维度为团队氛围(4.06±0.89)分,单位安全氛围(3.95±0.79)分,这与王莲英等[8]的调查结果相似,原因主要是精神科患者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较大,护士一定要发挥团队精神,营造安全氛围,才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和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压力的认知维度条目均分仅为(2.30±0.89)分,这与陈参参[9]的研究接近,精神科护士为了严防各类突发状况的发生,在工作中保持高强度审慎的工作状态及相对较差的职业环境和个人问题导致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10-11],更容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士对压力的认知,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注重提高护士处理压力的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

3.2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是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且对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具有负向预测意义,其中不良事件报告障碍的报告意义、惩罚性文化、报告流程3个维度得分均<3分,说明护士认同这些阻碍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中的报告意义维度得分最低,这与周珺等[12]研究相似,提示精神护士并不倾向于积极向管理部门报告不良事件。不良事件作为能客观反映护理服务质量的客观指标[13],与患者的安全质量改进息息相关。有研究[14]显示,医院管理者认为发生不良事件是护士的缺陷,而不是医院系统、制度的问题,这是阻碍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护理管理者已经意识到惩罚会导致护士降低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向并采取非惩罚性上报、奖励等举措,但护士内心对不可预知的惩罚却仍然有担忧,对于护理不良事件中较为典型的类型实施隐瞒及漏报[15]。因此护理管理者应更新理念,加强流程管理、推进无惩罚氛围及奖惩结合原则,提高护士的积极性,鼓励不良事件的上报。

4 结论

精神科护士患者安全文化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对压力的认知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护理管理者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应对压力,合理安排夜班护士人数,优化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提升不同人群的安全文化态度;同时鼓励护士上报不良事件,培训及优化上报流程,促进建立无惩罚性的报告系统,出现不良事件要重视查找本质原因,重视系统、管理的改进,而非一味追责个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样本量较少,采用问卷方式有可能出现受访者的偏见,而且只进行了横断面调查分析,未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下一步可采取质性研究探索影响患者安全文化态度的深层原因,并且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为改进患者安全质量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事件报告精神科条目
基于医院医疗器械故障信息的不良事件报告研究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军队医院22605例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实施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