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情动”瞬间,增强作文感染力
——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心儿怦怦跳”作文指导为例

2022-12-26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刘娅红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动修饰词英子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刘娅红

写一件事,找准叙事重点,聚焦“情动”瞬间,才能使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心儿怦怦跳”的重点就是写好“情动”一刻,为了更好地学习作文技巧,可用第一人称改写三年级上册的课文《掌声》,补白英子的“心情”。

《掌声》的主人公英子是残疾女孩,一节演讲课上自卑忧郁的她收获了掌声,从此她变得活泼开朗。英子第一次“心儿怦怦跳”,文中是这样写的:“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即把头低了下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睛红红的”。寥寥数语,提及了周围的环境和英子的身体变化、心里想法,可以说,角度挺全面,但描写可以更细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补白”:

一、聚焦身体变化

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常常折射其心理,为了立体地呈现英子的内心世界,可以思考、想象:该自己上台了,从没在同学面前走过路的英子是什么心理?身体上有哪些变化?

高尔基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老舍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可见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关键。那么在大家的注视下,自卑、胆怯的英子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表现呢?可以采用以下描写方法。

1.分解人物“动作”

有些动作看似简单,但如果认真观察会发现,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由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组合而成的。当时的英子有两个关键动作“低头”“站了起来”,如果采用“慢镜头回放”的方法想象人物的动作,“站了起来”大有文章可做——

对于当时的英子而言,她是极不情愿站起来的,所以,可以进行“时间拉伸”,运用“慢镜头回放”的方法,想象英子站起来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①双脚蹬住地面;②双腿用力;③屁股离开椅子;④上身慢慢直起;⑤终于站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动作拆分,英子站起来时的艰难、缓慢就展示得栩栩如生了,从而烘托出她内心的紧张、担忧。

2.描摹“怎么做”

相比“做什么”,“怎么做”更能展现人物的特点。动作有方向、力度、速度、频次等,那么,英子“站起来”时是什么样儿的呢?文中有一个表示速度的修饰词“慢吞吞”,根据这个中心词的意思,在分解出的小动作前加上适当的修饰词,很容易做到。但要让动作描写更能体现人物特点,除了在动词前后加修饰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发挥想象力,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生动传神地展示动作。

如:“好像有人恶作剧,在她的凳面上涂了厚厚的502胶水,此刻,她正在竭力挣脱呢,艰难,缓慢。”或“仿佛是一棵小苗正在艰难地顶破砂砾,钻出土层。”“仿佛被人按了‘慢放’键似的,好久好久,才从人群里‘脱颖而出’。” “像是不甘赴‘死’,正在期待赦免令呢。”

分解“动作”,细致入微地描摹动作,英子“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的画面是不是更丰满?英子的形象是不是更鲜明?

二、聚焦想法

想法,即内心独白,让人物毫无遮掩地吐露心声,读者更易透过他的外表,看到他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立体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我不想上去!”“我左右为难!”……起初,想象英子的内心活动时,一般只会说空泛的感受。“我”为什么不想上去?“我”为难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说具体:

1.想想自己

所谓“自己”的角度,就是事情只跟自己有关,带给自己一定的影响,所以自己对眼前的事情有一定的想法和感受,主语是“我”。

“我为什么不想上去,可又有点想上去?从‘自己’的角度说说“我”当时有哪些想法和感受?”如有学生写:“我不想上去!因为我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最怕别人看见自己走路的姿势了。多希望地面裂开一条缝,让我逃出教室啊!”“因为腿疾,我很自卑,和同学们格格不入,可这样下去不行啊!勇敢一点,上去讲个故事,说不定就从此改变了自己……”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把眼前事情带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说出来,内心独白就有了具体内容。

2.想想别人

“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和繁华,周围的人都会尽收眼底”,确实,无论我们置身哪件事中,都会收获别人或多或少的目光,所以难免会考虑“别人”的看法或做法。

自信的人能从容不迫地迎接别人的目光,不论那目光里传达着什么情意,自信者都能淡然处之,甚至全然不顾。可是,像英子这种自卑的人,内心很敏感,常常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很容易将别人往“坏处”想,觉得同学们会“嘲笑”自己:“同学们看到我走路的样子,一定会笑话我的。”

在当时的课堂上,“别人”就是同学和老师:想到“同学”,不愿上去;想到“老师”,不得不上去——“老师不知道我的情况,我迟迟不上去,她一定会生气,认为我不尊重她。”“老师正眼巴巴地等着我呢,我迟迟不动,她一定会觉得我不识抬举,从此对我冷眼相待。”

所谓“别人”的角度,就是说清别人对眼前事的想法和表现,主语是“别人”。

3.想想后果

无论从“自己”的角度还是从“别人”的角度,想象的都是事发现场,如果想得再远一点呢,那就是事情的“后果”了。

无论英子选择“上”还是“不上”,这节课之后,可能都有让她不愿意接受的结果。“如果上去了,肯定有同学会拿我取乐:喊我‘瘸子’,学我走路,我的日子更难过了;如果不上去,老师、同学以后肯定会不理我了,我将永远是一个坐在教室里的木头人。”

“成大事者,凡事必多想一步”,多想一步,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从“事情的结果”这个角度想象人物内心,符合大众的处事原则,也能推动情节发展。

4.想想幻觉

所谓“幻觉”,就是虚幻的知觉,是头脑里想象出来的东西,正常人在情绪饱满、热烈时往往都会在脑海里浮想联翩,也算是找个情感宣泄的出口吧。如果说想象“事情的后果”是叙述,那么,出现的“幻觉”就是描写,常常用“仿佛看到”“仿佛听到”引出幻想的具体画面。

联系英子心中的纠结,她幻想的情景不外乎“出丑”和“被抛弃”。想到这一点,思路就被打开了:“我仿佛看到自己欠着身子,一瘸一拐地走着,同学们都对我指指点点,还捂着嘴巴偷笑。”“我仿佛看到课间同学们笑成一团,闹成一团,我却只能缩在教室的角落,如同一只见不得光的老鼠,偷偷地、羡慕地看着那些灿烂的笑脸和活泼的身影。”

想想幻觉,是不是对英子的境况更感同身受?仿佛看见了一个手足无措、急得快要哭的小女孩儿?

三、聚焦环境

茅盾说:“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在“情动”瞬间,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可以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效果。

在英子紧张、犹豫的瞬间,如何寄情于景呢?第一步,把握人物的感受;第二步,寻找合适的景物、事物,并赋予其同样的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会想到英子此刻的身体感受应该是灼热、压抑的。那么,合适的景物、事物有哪些呢?结合英子当时所处的环境,可找到这样一些事物:教室里昏暗的日光灯、吊扇有气无力地旋转、老师不满的目光、空气的温度、窗上的昆虫,还有窗外摇曳的树枝和蝉鸣鸟叫,以及师生关系、课堂气氛,都会染上她的主观感情色彩。

此时在英子的眼中,眼前的事物都不仅仅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更带有了她独特的情感体验。比如:“同学们的目光‘刷’的一下全投了过来,带着毫不掩饰的不耐烦。周围的空气立刻变得燥热起来,仿佛只要有一点火星,就可以燃爆似的。窗外,树枝不动了,鸟儿不叫了,一切都沉寂了,时间仿佛被人按了暂停键,漫长又煎熬。”

“情动”瞬间加入景物描写,既能暗示人物心情,又能烘托氛围,增强情境效果,增加作文感染力。

猜你喜欢

情动修饰词英子
顾建德
学加修饰词
“情动”理论的谱系
独臂作家之死
我属“懒”
书铺站读,情动老人
钻石妙贼
欲探诗家笔中意 扣字品词解其味
巧计得绵羊
情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