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传播仪式观视角的连线学习平台用户行为研究
——以Timing APP为例

2022-12-26

今传媒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习室连线人际

吴 焰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襄阳 441000)

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在校学生的线下课受到了较大影响,为此,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指导意见,倡导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在此背景下,“云自习”等话题成为了学生群体关注的热点,连线学习平台也成为了停课学生们的新选择。由于连线学习平台能打破时空限制,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好友开启连线学习,因此,深受学生群体的青睐。

一、传播仪式观和人际传播的概念

(一)传播仪式观的内涵及发展

“仪式”一词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它的缘起和发展与古代各种宗教密不可分。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知识水平较低,往往对宇宙和大自然中的自然现象感到惊讶和恐惧,由此逐渐产生了自然崇拜,而后演变为宗教仪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类学家将“仪式”置于社会整体结构和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使得“仪式”理论产生了多元化发展[1]。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其著作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中提出了“传播仪式观”概念,并将传播看作是对现实的仪式性建构,他认为:“传播”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2]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仪式观把传播视为一种意义共享的社会仪式行为,而新媒体环境中的传播仪式观,出现了新的特征,这是由于新媒体具备信息膨胀化与碎片化相统一、空间虚拟化与渠道多元化相结合的特点,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的中心化格局[3]。

(二)人际传播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人际传播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国内学者大多将人际传播的定义概括为:两者或两者以上的,通过面对面形式或借助其他媒介与符号的,以传达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为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从最开始的语言、文字等形式,逐渐变为了依托网络而形成的新媒介手段,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快速、远距离的传播[4]。

人际传播相较于其他方式的传播,具有信息传递的渠道多、方法灵活、双向性强、反馈性强和互动频率高的优势。在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方式、渠道、特点等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国内关于网络中人际传播的研究已有不少,比如,2007年,洪晔在 《网络人际传播与传播的“部落化”回归》中指出,网络媒介非常有可能使人类结为一体,成为“新部落人”;2009年,赵高辉在 《匿名、互动与身份认同》中,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梳理过去5年间国内学者在网络人际传播方面的研究,概括出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互动和身份认同等特点;2015年,马姗姗在 《网络人际传播的社会化交往研究》中提到,网络人际传播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工具属性和关系属性,即具有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功能。

二、连线学习平台及Timing APP简介

(一)连线学习平台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云自习”成为了因疫情无法返校只能居家学习的学生群体的共同选择,“云自习挑战”话题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截至2022年3月,这一话题已有12.9亿的阅读量和94.4万次讨论,由此可见,“云自习”受到了学生群体的欢迎。

通过网络进行连线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云自习”行为,连线学习平台是线下自习室的衍生。2019年,央视网发布的 《知道吗?这届年轻人爱上B站搞学习》一文中,曾提到“95-05后”多为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因此,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陪伴感。不少学者认为,现代年轻群体具有“媒介依存症”和“容器人”的特点,部分人甚至具有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他们满足于虚拟社会的互动,有时为摆脱孤独状态,也会选择与其他人进行“容器外壁”的接触。因此,通过网络进行连线学习成为了这些年轻群体进行人际交流的最佳选择,一方面,连线学习既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图书馆或自习室里去学习,又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由于无场地和时间限制,因此不会被其他人际交往所影响。

在国内,由于“连线学习平台”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新兴事物,因此,学界和业界对其尚未有标准的定义,但是究其本质,连线学习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用户的线上学习需求而产生的。用户在APP内注册账号,创建自己的个人专属频道,不仅可以邀请APP中的好友加入自习室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连线学习,也可以自主选择、加入符合自己兴趣和学习目标的自习室。与B站中的学习直播相比,连线学习平台中的传播是更具小众化、私密性的人际传播,用户之间互动频率高且反馈及时,双向性较强。笔者通过在应用商城里搜索“连线学习”发现,目前上线的连线学习平台只有Timing(踢米)、同桌、Costudy线上自习室、番鱼、柠檬自习室五个,其中Timing APP的下载量位居第一。

(二)Timing APP简介

Timing(中文又称“踢米”)是2017年由武汉氪细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一款“连线学习”社交通讯APP,主打教育学习,主要为用户提供连线学习服务。

本文以Timing APP10.10.0版本为例,目前,该版本共拥有“发现”“FM”“组队”三个功能区。其中,“发现”功能区是一个汇聚各类热门话题的超话区,方便用户发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并从中寻找和自己目标一致的用户进行“添加道友”;“FM”功能区是用户的个人频道,用户打开自己的频道可以与“道友”进行视频、语音等方式的连线学习;在“组队”功能区中,可以看到所有“道友”的学习连线动态和所发布的学习日记。

Timing APP的受众定位主要是学生群体,使用者的年龄跨度和学历跨度均较大,从小学生到博士研究生都有。在Timing APP中,最常见的是单人和单人间的连线学习,但是,也存在单人加入多人连线学习的方式,其以人际传播为主,群体传播次之。

三、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连线学习平台用户行为研究

(一)Timing APP中人际传播的渠道分析

人际传播是一种自发性、自主性的传播,建立在传受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Timing APP中的人际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进行:一是用户自愿与其他用户结为“道友”,以连线学习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播;二是通过“发现”功能区查看“道友”的学习动态,并对彼此的动态进行点赞、评论、分享、约连线等一系列互动,从而完成人际传播。

1.与“道友”连线学习:作为符号与仪式的传递

在詹姆斯·凯瑞看来,传播是一种符号的过程。连线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符号互动的过程:当用户开始连线学习时,用户就类似于信源,通过Timing APP这个信道向“道友”传递消息;系统会给该用户的“道友”们发送连线提醒,提示其“道友”正在学习,该提示消息可视为一种符号的互动和传播,当用户点击“加入道友”,便代表着符号完成了传播和沟通。

传播仪式观以仪式为隐喻,传播具有仪式性特征。詹姆斯·凯瑞指出,传播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5]。与“道友”连线学习或加入特定的FM频道进行连线学习,既是一种学习仪式的传播,也是一种隐喻的传播,在连线的过程中,参与连线学习行为的用户均实现了“学习者”这一身份的共享,拥有了共同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目标。

2.“道友”间动态互动:强化连线学习仪式

Timing APP中的“发现”功能区类似于一个包揽各种内容的超话社区,用户可在该功能区发布自己图文或视频形式的学习日记,并且,学习日记的内容向所有用户公开,用户与其“道友”可以通过对彼此的学习日记进行点赞、评论、分享和“约连线”来完成人际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行为实际上是对动态发布者学习的一种认同、肯定和鼓励,能够强化连线学习的仪式。

(二)Timing APP中人际传播的特点分析

1.具有匿名性

由于连线学习平台中的用户身份具有匿名性,所以用户可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在平台中披露自己的身份。在Timing APP中结交“道友”时,这种匿名性恰恰避免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学历歧视、地域歧视等情况,使得用户可以在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结交志同道合的“道友”。

近年来,网络热词“社恐”指代的就是部分年轻人不想面对甚至抗拒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社交和熟人社交,而连线学习平台中的匿名性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既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又能找到拥有共同目标和价值观的“朋友”。

2.具有身份共享性

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不仅是双方达成认同的过程,也是身份共享的过程。Timing APP中的所有用户都具有身份共享的特征,无论他们的身份是“学霸”还是“学渣”,是在校学生还是在职考证、考研的社会人士,在加入连线学习仪式的过程中,他们都是具有一致性目标的“学习者”身份。单个用户在仪式中会产生被群体“拥抱”的感觉,他们会认为自己被赋予了一种集体的身份,在整个仪式的互动和共享中,用户可以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是统一的、具有共同的身份。

3.具有排外性

Timing APP中的用户年龄和学历跨度较大,他们是由于升学考试、考公、考证、考研等各种原因才加入到这个连线学习的群体中,因此,拥有共同的目标和学习需求。相较于B站学习直播区的粉丝,Timing APP中用户的人际交往更具排外性。一方面,使用Timing APP进行连线学习需要下载软件并注册账号,用户要在各种超话中寻找到可结伴学习的“道友”后方可进行连线学习,如果用户的学习意志不坚定、不按时学习、长时间不和“道友”进行连线,“道友”便可在系统中单方面解除双方的结伴关系,将这个用户排除在群体之外;另一方面,Timing APP中有付费自习室,用户想参与该自习室的连线就必须进行付费,这一方式不仅为连线学习提高了进入门槛,也可将不具有共同目标的人排除在外。

(三)Timing APP中人际传播的动机分析

1.参与仪式寻求自我认知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来获得。用户通过与“道友”连线学习,在动态和超话中发布自己的学习日记以及学习打卡,来与平台中的“道友”进行人际互动,当有“道友”在小窗口与其私聊,或在其学习打卡动态下评论、点赞,便是对其学习行为的一种肯定。比如,某用户在一天内完成了8个小时的学习打卡并将动态发布于平台中,其他用户就可能会在该动态下发布“你真棒”“冲鸭”等评论,用户将会通过这些带有鼓励性的评论来激励自己;该动态收到的评论和点赞越多,用户间的人际传播活动就越活跃,用户个人的“镜中我”则越清晰,对自我的认知也越客观和准确。

“镜中我”理论具有形式化和仪式化的特征。因此,用户在进行连线学习仪式时,当其他用户进入其个人连线频道,点击“举牌赞同”给予其鼓励后,将会激励该用户更积极地去参与连线学习仪式,从而保持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和联系。

2.通过仪式寻求群体认同

詹姆斯·凯瑞指出,传播仪式观建构并维系了一个有秩序、有意义的文化世界,而且这个文化世界能够支配和容纳人类的行为。在Timing APP中,连线学习这种仪式也建构并维系了一个属于这类学习群体的文化世界,大量具有共同目标的用户聚集在Timing APP中形成学习群体,单个用户通过使用Timing APP从用户群体中寻找、结识志同道合的“道友”并进行连线学习后,就可以加入学习群体中。他们加入学习群体后,能够感受到平台中虚拟现实的学习氛围,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个人的心理和精神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为使自己能更快融入群体,他们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得个人学习目标与群体目标更接近,使自我行为符合群体的要求。比如,个体在多人连线学习中想开小差,却发现群体都在低头认真学习,个体为了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就会有意识地修正其开小差的行为。

3.借助他人监督和仪式感自律

部分用户单独学习时往往会因为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而当与“道友”进行连线互动学习时,无论是双方打开摄像头或音频进行连线,还是闭麦闭摄像头进行连线,都能产生强烈的“在场感”,仿佛“道友”正与自己“面对面”一起学习,这种“在场感”使用户产生了“被监督”的感觉,从而让自身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连线学习平台为用户展现了一个虚拟空间,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只需使用移动设备便可实现虚拟的“在场”。因此,连线学习更像一种带有“神圣感”的仪式,连线双方都会被这种强烈的仪式感所吸引,并在心理上把这种连线行为当作“面对面学习”,进而更能在自我意识中控制自身行为,专注学习。

4.满足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

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各种精神和心理需求是人际传播的动机之一。在Timing APP中,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兴趣社交圈和共同目标的社交伙伴,虽然他们可能素未谋面,但是可以因趣缘关系结伴学习,他们拥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认同,因此会保持融洽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友需求。Timing APP中的“道友”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这种砥砺同行的关系可以调节用户心理,使用户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满足用户的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比如,当用户因考试、学习产生负面情绪时,他们在平台超话中就可以发表自己的心情,“道友”们会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摆脱郁闷、沮丧、孤独等烦恼。因此,用户愿意加入连线学习平台的主要原因,除了学习需要外,也可能是由于平台中的人际关系更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四、结 语

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连线学习平台中的用户基于参与连线学习的仪式来寻求自我认知、借助于他人监督与仪式感使自身保持自律、满足个人社会性精神和心理需求等动机进行人际传播,凸显了匿名性、身份共享性和排外性的特点,并且,个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群体传播的影响。在探讨连线学习平台中的人际传播时,笔者注意到在连线学习的过程中,用户可能存在过度注重仪式而浪费精力的问题,以及为了获得他人认同而夸大学习任务的现象,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猜你喜欢

自习室连线人际
边读研边做副业
快乐连线
付费自习室爆火,“焦虑性充电”有无必要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付费自习室走红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快乐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