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一份认同,得万古长空

2022-12-26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蔡昀池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排异贤者危机感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蔡昀池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提出“和而不同”的观点,呼吁人们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包容。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如果人们彼此包容、理解,就不会有“何处是吾乡”的感叹了。

李康在《运命论》中说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的背后是多少文人雅士辛酸命运的印证。屈原内心澄澈,一身傲骨,却遭令尹子兰与上官大夫的谗言构陷;岳飞精忠报国,不磷不缁,却受秦桧的毒计迫害;苏轼生如沅芷湘兰,却一再被排挤,被一贬再贬。高尚的品德带给他们的不是阳光与尊崇,而是黑暗与不公。

排异,源自个体的社会地位受到挑战的危机感。人们见到“贤者”,多会产生高山仰止的惊叹,但贤者的孤傲清高,又促使一些人产生自卑感,进而生出排异的冲动。排异的结果可分为两种:“同化”和“剔除”。“见贤思齐”本可使集体进步,无疑利己利他,然而有限的资源,行业的竞争,将人类社会变成了另一个丛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成了永恒的法则。弱者惊惶度日,最终决定抱团打压强者,使自己可以立足于一隅。

然而极端的排异行为十分危险,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面对惰性的排异行为,我们当着眼于问题的根源,力争保持“丛林”的生态平衡。

当然,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应当明白,名垂青史的幸运并不是人人皆有,大多人注定是平凡的。平凡者在认清现实的同时,也应着眼未来,演绎自己的绚烂明天,而非对他人的赶超耿耿于怀,产生毫无助益的可笑危机感,甚至演变为基于惰性的消极排异心理。

当排异心理被消解后,是否无根浮萍就有了归属?对于寻求认同的个体来讲,融入新的共同体之中、获得集体身份感是纾解无根无依状态之良药。但这一切并非要求趋同,趋同并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以开放的姿态包容尊重他人,从而使人类“丛林”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状态。

猜你喜欢

排异贤者危机感
“排错-排异-验证”法在高中政治选择题中的应用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七)
文人天趣清犹水 贤者风期静若兰——画家若兰写意画浅析
贤者与魔镜
等不起的危机感
没有危机感就是最大的危机
危机感影响成败
洞见
竭其力以事父母
破机关化立群众性以危机感换进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