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2022-12-26唐国荣
唐国荣
(江苏省海安市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226661)
创新思维能力其实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指的是思维活动中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意识,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侧重于求变和奇异,具体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与解决问题.学生步入初中阶段以后,才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化学知识,教师讲述化学知识的同时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方面加强培养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尊重个性化发展,使其创新精神被充分地激发出来,继而在整个课堂学习中都表现地极为积极和主动,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1 注重理论知识讲授,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1.1 营造良好教学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创新
化学是在初中最后一个学年才开设的新科目,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仅感到陌生,还觉得化学理论知识抽象深奥,课堂氛围更是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强,要想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时可围绕所授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道具、模型、图片等方式提升化学教学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欲,使其主动创新.
例如,在开展“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现象引出课题,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水的各种状态,由此创设情境,引出化学问题: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哪几种?学生结合生活常识知道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接着,教师讲述:大家经常会看到水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你们是否能够再列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吗?学生可能说到铁丝变弯、铁片生锈、纸容易被撕碎、火柴会燃烧等,提示他们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把这些变化进行分类,使其初步了解两类物质变化的不同.之后,教师继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创新思考与学习,帮助他们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别,使其能据此辨别出一些生活中变化的类型.
1.2 发挥问题驱动作用,引发学生创新灵感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在恰当时机提出,像新课导入、重点讲授、难点突破、疑点解惑、课尾小结等多个环节,引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空气”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导入法,设计导语:生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三种物质,分别是水、食物与空气,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无味无色且不易察觉的空气的确存在吗?由学生自由交流想方设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引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如用纸煽风;用塑料袋开口向风,捏紧开口后塑料袋鼓起就是空气;把瓶子放到水盆中灌水时,瓶口有气泡产生等.接着,教师把一个集气瓶倒扣在水中,设置问题:集气瓶中有什么物质?水为什么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提倡学生创新思考,他们知道集气瓶中有空气,空气会产生压力,使其意识到空气的存在且会产生压力.之后,教师给出问题:大家对空气有什么了解?空气里面有什么成分?哪种气体同生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引领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与生活经验一起讨论和交流,指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他们知道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同生命最紧密.
1.3 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辅助学生进行创新
初中化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一些抽象化、微观化的化学理论知识以图片、视频或动画形式呈现出来,带给学生具体化与宏观化的学习体验,使其直观看到和透彻理解化学的本质,实现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原子的结构”一课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组原子弹爆炸的图片,利用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爆炸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学生一边观看,一边产生疑惑,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原子的奥秘,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接着,教师播放氧化汞分子分解的动画,搭配讲解:氧化汞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受热时这些微粒彼此分开,成为汞的微粒和氧的微粒,而这种微粒就叫做原子.由学生讨论氧化汞受热后发生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生成哪些新物质?怎么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使其结合动画及教材内思考与讨论,尝试给出合理地解释.之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示原子的内部结构图及结构关系相对应的动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原子的组成部分、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及电性关系,使其在清晰直观的资源下认识原子的本质,真正了解原子的构成.
2 把握实验教学契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1 教师演示趣味实验,激起学生创新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实验教学的契机,在新课导入环节演示同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小实验,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使其快速进入到新课学习状态,让他们不自觉的产生创新意识,创新性学习化学.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为例,教师先演示一个有趣的“滴水点灯”实验,事先往酒精灯的灯芯里面藏一小块金属钠,设计导入语:大家都知道点燃酒精灯时可以使用火柴或者打火机,今天用清水也能够将酒精灯点燃.随机邀请一名学生用滴管吸入一定量的清水,教师现场演示,用滴管往酒精灯的灯芯滴几滴清水,看到酒精灯瞬间被点燃,利用神奇的现象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此,激起他们创新意识,使其思维被激活,产生自己亲手操作实验探究化学奥秘的渴望.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常见金属铁、铝、铜等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及盐溶液之间的反应,使其根据实验现象简单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让他们学会应用置换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启发,最终有效改善他们的思维水平.
2.2 制造自主实验机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可制造一些自主操作实验的机会,让学生极力发挥出个人的主体作用,在教师从旁协助下自主动手操作实验或者合作探究完成实验,鼓励他们敢于创新,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很好地改善.
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教师谈话导入:本单元主要学习一些有关燃烧的知识,大家对燃烧三个条件的理解可能只停留在理论上,今天就让你们亲自动手,利用实验来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指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材料与用品自己设计并大胆创新实验.如:用棉球分别蘸取适量的酒精和水后,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看到蘸有酒精的棉球很快燃烧起来,蘸水的棉球却没有燃烧,证明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条件之一.再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看到两者都会燃烧;然后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看到滤纸片比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说明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最低温度才会燃烧;点燃蜡烛后,用烧杯将其完全罩住,片刻后蜡烛熄灭,说明燃烧离不开氧气.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创新思维水平.
3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创新思维空间
3.1 积极设计生活教学,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源自生活与生产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典型的科普类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将化学同生活联系到一起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从广义视角来看,课堂并非纯粹指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教学.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广泛开展课外活动,积极设计生活教学,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些生活化小实验,或者用来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实施“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教学时,通过课内学习,学生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他们还会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使其掌握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接着,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组织他们进行家庭实验,自主制作酸碱指示剂,检验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使其积极创新,如:(1)准备好紫甘蓝,酒精,滤网等材料,把紫甘蓝切成小块备用;(2)将切好的紫甘蓝放到榨汁机里榨出紫甘蓝汁,且过滤;(3)准备好一只注射器拔去针头代替吸管,目的是便于控制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量.之后,学生可使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检验家庭中常用溶液的酸碱性,如:白醋、小苏打、食盐、蔗糖、雪碧、可乐、肥皂水、洗面奶、洗衣粉水等,用注射器将指示剂注入到适量的待检测溶液中,使其发现紫甘蓝汁遇酸变红、遇碱变绿、遇盐不会变色的规律,扩展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
3.2 引入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思维
课外实践活动具有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学习视野、强化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等特殊作用,针对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同样要引入课外实践活动,拓展他们的化学学习与探究范围,使其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完成课内教学任务为前提,围绕同一知识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由学生亲自观察现实社会中的化学现象,使其感知到化学就在身边,创新性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与感悟,增强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爱护水资源”教学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水资源概况与保护,前者从水资源储量丰富与淡水短缺两个方面着手,后者则从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切入.教师先带领学生从理论层面认识到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使其了解世界与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与防治措施,让他们初步关心社会问题.接着,教师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络搜索、观测等方式,收集有关水资源利用、污染、保护、节约等方面的信息,使其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现状,记录使用情况和污染现状,提醒他们从生活、农业、工业三个方面展开.之后,教师把侧重点放在节约与爱护水资源方面,让学生制定一些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措施,如用养鱼的水浇花,促进花木生长;用淘米水、煮面条水洗碗块,能祛除油污等,有效强化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获得中,教师不仅需把握好理论知识讲授同实验教学之间的关系,还要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化学知识的特色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从多个方面与不同视角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课堂上极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创新中学习化学,这对提升整体学习质量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