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理念下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2022-12-26施雪纯盛惠健
施雪纯 盛惠健
(1.江苏省启东市惠和初级中学 226200;2.江苏省启东市建新中学 226200)
盛惠健(1975.1-),男,江苏省启东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启东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本真理念下的中学数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它是在知识被学习了解后,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生活技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看出数学的学习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实际.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坚守本真学习理念,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为数学的学习带来新的发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从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实用价值.
1 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趣味学习氛围
初中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发育得还不是很完善,在思考问题时仍然更倾向于依赖直观感受.而很多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复杂的,这就使得教师有必要利用生活实际开展教学,适当创设一定的生活化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将内容简单趣味化,同时营造出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可以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为熟知的生活原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真实地体验与感受.
1.1 引入生活元素,激活学生求知欲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直接灌输只会让学生更加的困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思考,而且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学生对课本中的概念内容很难理解透彻.事实上很多数学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关联.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点,适当地引入一些生活元素,创设趣味生活情境,将课堂学习内容趣味化,以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向学生们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吗?很多学生都兴奋的给出“珠穆朗玛峰”.还有学生准确地说出它的高度“8848.86米”.这时,老师让学生们拿出一张纸,并告诉学生这张纸的厚度大致是0.104毫米,如果现在将这张纸对折100次,你们知道它的高度将会是多少吗?很多学生都认为没有多高,而老师却给出了很惊奇的结果“当它被对折100次后,它的高度大概有世界第一高峰那样高.”学生们对老师的这一说法感到很惊奇,都很好奇老师说得到底对不对,于是,非常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与探究活动中.
1.2 巧用数学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这一学科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一些数学史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借此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并对数学的学习更感兴趣.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数学史,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既熟悉又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数学知识,进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积极思考、有效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科学记数法”时,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们讲述有关科学记数法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阿基米德和朋友们在海边散步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脚下的沙子共有多少粒呢?”朋友们都说无穷多粒,但阿基米德却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沙粒数肯定都是有限的,并不是无穷的,只不过是1后面有多少个0的问题.在这之后阿基米德证明出整个宇宙的沙粒数都不超过1后面63个0.学生们被教师所说的历史小故事吸引,此时,学生们也都很好奇,1后面63个0,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该如何用书面的形式展示在纸上呢.此时,教师引出“科学记数法”这一数学概念.学生们对其非常感兴趣,很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并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浓厚.
2 设计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2.1 巧设实际问题,促进问题理解
问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凭借,它能够有效开发学生思维潜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由此,教师要注重课堂中问题的设计.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巧妙地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有机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以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并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一次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整合,设计了一道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商品降价问题.有一家商店,打算对某种商品进行降价处理,它的进价是1000元,开始的售价是1500元,每月只能卖出3件,由于销售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该商家决定降价销售,经过市场调查发现每降价1元,就会比以往多卖出10件,你认为该商店该怎样调价能使得收益最大化?这一问题在学生的生活中非常常见,学生也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于是开始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很快,学生们便想到运用函数的思想,并联系具体实际解出了这一问题.并在解决后,产生很大的成就感.
2.2 借助生活问题,训练学生思维
很多数学知识既源自于生活,又被应用于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只了解认识数学知识,更不能只简单的记忆,还要注重对知识地有效运用,尤其是要具备将其运用到我们生活中的能力.这就离不开老师地有效引导.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具体数学内容,从生活中找寻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析,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训练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一次数学学习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为学生们设计了一道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在一次植树节时,想要通过摸球的方式来确定让甲和乙谁去参加这一植树节活动.给出规则:在两个盒子里分别放入标有1、2、3、4和标有1、2、3的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从这两个盒子里摸出一个小球,如果最后两个小球的数字和为6,那么就让甲去,否则乙去.这时,教师向学生们提问:这一游戏规则公平吗?这种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学生都很主动的去思考.很快,便有学生发现这是数学中放回抽样的问题,于是,学生们想到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来求一下甲和乙分别能去的概率,如果双方都不是50%,那么这一规则就不公平.学生们就这样对概率的知识有了很好地运用.
3 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趣味游戏活动,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枯燥无趣,抽象的数学内容很难吸引学生,教师直接地讲解会使学生更加的厌烦学习数学.而游戏是学生们都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点,适当地设计一些趣味生活小游戏,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融于这些有趣的小游戏中,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这些生活小游戏中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同时借助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更好地分析数学,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充分地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方差”时,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时选择了两组同学,每组4名学生,其中A组学生的身高大致都是175厘米;B组学生的身高四人分别是170厘米、180厘米、185厘米、172厘米.随后老师让这两组学生分别扮演大明星F4,并向大家演唱“流星雨”这首歌.在学生们表演完后,老师问剩余的“观众”们,这两组“F4”对比一下哪组效果更好呢?学生们都很兴奋地说A组从视觉上给我们的效果更好一些.B组就显得差了一点感觉,因为他们身高差异太大,看起来很不美观.此时,老师乘胜追击,引入数学概念“方差”,让学生从这一游戏活动中对方差的意义有了非常深刻地认识,同时,也很好地调动起自己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变得非常主动积极.
3.2 实践操作活动,锻炼学生操作能力
学生已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简单的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往很多华而不实的教学手段,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低.作为教师还是要返璞归真,从学生发展的本质出发.实际上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适当的实践操作能够使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更利于学生体验探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进步.
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活动中,教师将学生们带到课堂外,并提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工具:标杆、卷尺.然后将学生们带到校园中,一起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们开始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显然直接测量是不可能的.这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意识到可以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想到在平行的阳光下物体与影子是成正比的.于是,学生们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标杆竖直放在旗杆旁边,然后利用太阳光平行线,使物体与它的影子构造出一组相似三角形,再借助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中的线段比求出旗杆的高度.学生们这一实践操作,成功地强化了学生们对三角形相似知识地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同时让学生从中很好地感受到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总之,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坚守本真理念,开展生活化教学,以推进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实现高效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