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僧衣称名考察
2022-12-25叶娇,徐凯
叶 娇,徐 凯
(1.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宣传部,浙江 杭州 310018)
僧衣,“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1]713;“僧人”指“佛教出家五众,即比丘(俗称和尚)、比丘尼(俗称尼姑)、沙弥(俗称小和尚)、沙弥尼(俗称小尼姑)和式叉摩那(学戒女,由沙弥尼向比丘尼过渡期中受两年左右考验者),大体上可以总称为僧伽。”[2]134由此,可知僧衣是佛教出家人服装的统称,男女均可穿着。
广义的僧衣分为袈裟和僧装两大类。袈裟是佛教原有的,是律典中规定的“五衣”(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僧祇支和厥修罗);僧装则“不是佛教原有的,而是佛教初传入时,汉代的俗人服装,被佛教保存和延用下来,今天成为僧人的专用服装”[3],如今天仍是僧人专用的海青、短褂、中褂、长褂等形式。袈裟属于制衣,要求比较严格,“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了印度佛教的形制,因此更侧重于传达佛教的神圣性”[4];僧装则属听衣一类,更多保存的是中国古代的服装文化,与当时俗服差别不大。本文讨论的僧衣专指明显区别于俗人服装的袈裟一类,是僧徒身份的象征,是“一种标志性的外罩”[2]121。
关于僧衣的研究前贤多有论述,有的探究僧衣的起源、发展和嬗变,有的探究僧衣的类型、样式,也有的专门探究僧衣颜色、僧衣与佛衣的关系等,“学者在深入调查、研究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求证实物,以实物印证文献,考述之中颇多创见,将中土佛教服饰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5]。但迄今为止,从语言角度探讨僧衣的却极鲜见①仅见徐颂列:《唐诗中的僧道衣服词考》,《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但该文的研究对象不完全是僧衣,且由于语料仅限《全唐诗》,因此僧衣别名失收较多。。其实,考察僧衣的称名,同样能显示僧衣的复杂性与时代性,且能观照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
一、唐代僧衣称名的大量涌现
专指袈裟的僧衣称名,唐以前已不少。有音译的,有意译的。佛教初传时,多为音译,如袈裟是梵语 Kasǎya的音译,原译作“加沙”“毠㲚”,晋葛洪《字苑》始用“袈裟”二字。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的大衣“僧伽梨”,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的上衣“郁多罗僧”,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的内衣“安陀会”均是梵语音译词。音译词的特点是形式不定,可同音替代,因此“僧伽梨”亦作“僧迦梨”“僧伽棃”,“郁多罗僧”又作“优多罗僧”“沤多罗”“嗢多罗僧”,“安陀会”也可作“安多会”“安陀卫”“安多卫”。
当然,更多的是意译词。袈裟只许用若青、若黑、若木兰这样的似黑之色,故袈裟往往译作缁服、*坏色衣①文中标以*号的词,《汉语大词典》均失收。为行文简洁,后《汉语大词典》均简称为《大词典》。、染服。袈裟与佛教相关,是僧侣所穿、佛陀所制之服,故又名梵服、*僧服、△佛衣②文中标以△的词,《大词典》书证滞后。;因其是依佛法、戒律所制,故又称法服、*律衣;因其常用许多破布细片横缝衲缀而成,则名为横衣、衲衣、纳衣、*纳服;由于其在佛教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还可美其名曰宝衣;因可敷地作游方僧人的坐卧之具,又名敷具、*卧具;身被此服则烦恼折落,因名*消瘦衣;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别名忍辱铠、忍铠、忍衣。
这些称名都出现在唐代以前,已然颇为丰富,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来说,这些词已完全够用,甚至还可适当简省。然大唐王朝,不仅全部继承了上述这些僧衣称名,而且还不断涌现新词。检索唐文献,发现僧衣称名竟然新出55个:僧衣、禅衣、禅袍、禅衲、*禅帔、定衣、山衣、*山袍、山衲、*出世服、△道服、△道衣、祖衲、鹙子衣、裓、衣裓、衲、百衲、百衲衣、山水衲、云衲、寒衲、败衲、*旧衲、*残衲、方袍、*方衣、*方服、*方裙、田衣、水田衣、福田衣、*粪扫衣、*粪衣、毳袍、毳衣、毳褐、磨衲、缁、缁衣、坏衣、染衣、*坏衲、青衲、紫衣、*紫檀衣、金襕、法衣、离尘衣、离尘服、*消瘦服、*莲华服、净衣、洁衣、黑衣。这仅是个人目力所及首例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称名,或许还多有遗漏。
加上沿用的前朝称名,整个唐王朝,僧衣称名之丰富可谓空前,成为词汇史和宗教史上绚丽多姿的一页。僧衣称名的大量出现与唐代的语言生活,佛教在唐代的广泛传播、汉化加剧,统治者的推崇、干预等因素密切相关,或可反映出唐王朝思想的开放,政局更迭之下佛教的蓬勃发展。即便这期间曾有过“会昌法难”这样的浩劫,佛教地位大受打击,但也似乎并未削弱和中断人们对佛教的接受与认识。称名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与佛教之间的不解之缘,他们中有的只是将游览寺院、与僧人交游酬唱作为生活的点缀;有的则对佛禅的心性之学、潇洒的生活方式、超逸的处世态度心生向往;更有的则将佛教看作其精神皈依,无论哪种,都不知不觉丰富了语言现象,给僧衣带来了别样的称名。
不仅如此,这些始见于唐代的称名,不仅唐人大量使用,还对后世的语言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僧衣称名虽屡有新出,但造词方式和结构无一不是沿自唐朝。
二、唐代僧衣称名的词汇特点
如此多的称名,难免给人眼花缭乱之感。但细察唐代新出的称名,发现词汇上有其共同特点。
(一)语言形式多为句段词③句段词是借用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中的说法,学界习惯称合成词;小标题中不称合成词,是为突出词汇发生学上的意义。。唐代新出现的僧衣称名 55条,除“裓”“衲”“缁”外,其余 52 条全是句段词,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语素和音节组成,学界也习惯称作合成词。
“裓”本指衣的前襟,或许是因为袈裟衣襟样式迥异俗服,故以局部代整体,引申指僧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居无何而方及至,出裓中诗一篇以贶予。”④文中古诗文引例除明确标明外,皆出自文渊阁《四库全书》(纪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和《大正新修大藏经》(中华佛教出版社2008年版),因引用较多,不逐一标注。
“衲”原为动词,补、缝缀之义,袈裟用许多碎布拼缀而成,缝缀之功远高俗服,故唐时直接以动作代指僧衣。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诗:“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戴叔伦《寄赠翠岩奉上人》诗:“挂衲云林寺,翻经石榻凉。”“挂衲”,披上僧衣,谓出家为僧。贾岛《题童真上人》诗:“誓从五十身披衲,便向三千界坐禅。”“披衲”,披僧衣,同样谓出家为僧。
“缁”本指黑色,指称僧衣,是缁服、缁衣的缩略形式。唐蒋防《霍小玉传》:“妾便舍人事,剪发披缁,夙昔之愿,于此足矣。”还常以“缁”“缁衣”作为僧侣之代称。相对地,白衣指在俗之衣,引申指在家人;白亦称素,故缁素就成了僧俗之合称。
相较于“裓”“衲”“缁”三个单音词,其他句段词都是在已有词语基础上,通过常规造词产生,表意更加明晰和确定,词义具有单一性,给使用者和接受者带来运用和理解上的便利;亦符合“到两汉以后直至唐代,单音节词的能产性日益滑坡,句段造词逐渐取代了派生造词,成为汉语造词的一种主要手段”[6]14这一复音化趋势。
(二)结构方式多为偏正式。52个合成词全是偏正式结构,有[名+名]、[形+名]、[动+名]等形式,但无一例外都是定中式,和“僧衣”的名词性质吻合。
这些合成词由类义素和特征义素两部分构成。衣、衲、袍、服、帔属类义素,是派生僧衣新词的基础,具有较强的能产性,由此出现了大量“~衣、~衲、~服”类新词。“~衣”最能产,高达23条,占合成词总量的44.2%。“~衲”次之,有13条,占25%。值得注意的是“衲”这一类义素,自唐代得以指称僧衣,并形成规模较大的“~衲”词群外,后代能产性不减,影响较远,宋明清陆续产生僧衲、楮衲、毳衲、稻田衲、练衲、缁衲等新词。而且,唐人还常以“衲”借指僧人,如老衲、梵衲、衲师、衲僧;相应地,唐以后继续产生衲子、衲客、衲徒、衲众、贫衲、游衲、野衲等词,可用于自称,亦可用于他称。“衲”自此成为与佛教密切相关的用语之一。
特征义素在僧衣称名中多表现为身份、颜色、形制、材质和功德五个方面,其中身份和颜色是最常用的特征义素。僧、道、禅、山、祖、鹙子、出世均为身份特征义素,标明身份。“僧”指僧人;“道”唐时亦指佛教或佛教徒;“禅”,即禅师之省;“山”指“山人”;“祖”指佛祖;“鹙子”指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出世”亦与佛徒身份紧密相连,因佛徒以人世为俗世,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故佛徒所着之衣称“出世服”。诸词皆以着衣者之身份标示僧衣之特点。
缁、坏、染、青、黑则以颜色作为僧衣区别于世俗衣服的关键性特征。袈裟一名,本因颜色而来,意为“不正色”“坏色”。佛陀为避免比丘对所穿之衣起贪念,规定僧衣必须染成坏色。坏色的说法虽然莫衷一是,但总体来说是偏于灰黑色,缁衣、染衣、坏衣、坏衲、青衲、黑衣的称名即着眼于颜色特征。但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唐时袈裟的颜色发生较大改变,还出现了紫衣、紫檀衣、金襕,亦从色而云袈裟。“唐代因官吏服色以紫为贵,朝廷也将紫色袈裟赐予高僧,以示恩宠,而普通僧人的则为若青色,称为‘青衲’。”[7]武则天赐僧人法朗等“紫袈裟、银龟袋”[8],玄宗赐僧崇一“绯袍、鱼袋”[9]。一时之间,僧人着紫穿绯蔚为风尚,袈裟一词前常饰以紫、朝霞(即绯色)、金等世俗显贵之色。如唐吴融《送僧上峡归东蜀》诗:“巴字江流一棹回,紫袈裟是禁中裁。”齐己《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诗:“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唐牛肃《纪闻》:“堂内有僧,衣金缕袈裟,坐宝床。”紫衣、金襕成词,指称僧衣自唐时始。
(三)构词理据多源而明晰。唐代新出的55个僧衣词,总体来说语素义清楚,内部形式明晰。因此,我们完全可按其理据,对这些称名加以大致的分类,了解理据的多源性,究其得名之由。
1.因穿者身份而得名。共14词,分别是:僧衣、禅衣、禅袍、禅衲、禅帔、山衣、山袍、山衲、定衣、出世服、道服、道衣、祖衲、鹙子衣。全是复合词,每词都融合了两个理据元:身份元+类属元。内部形式一目了然,均是偏正/僧人穿的衣服。
此类称名需要注意的是:(1)禅帔、山袍、出世服,《大词典》未有立目。(2)道服、道衣,《大词典》首例均为宋代,书证滞后。(3)《大词典》释“山衣”为“隐居者所穿的衣服”不全面,当改作“参禅悟道之人所穿之衣”①“山衣”即山人之衣。而“山人”可实指山野之人或山里之人,也可指隐逸在山水之地的高僧大德,不一定只是“仙家、道士之流”(《大词典》“山人”释义④),故《大词典》释“山衣”为“隐居者所穿的衣服”词义过窄,宜改。。
2.因形制样式而得名。共17词,分别是:裓、衲、衣裓、百衲、百衲衣、山水衲、寒衲、败衲、旧衲、残衲、方袍、方衣、方服、方裙、田衣、水田衣、福田衣。其中“裓、衲、衣裓、百衲”4词都是单一形制元。其余13词均包含形制元+类属元,内部形式为偏正/具备某形制特点的衣。
此类称名需注意的是:(1)“方”指袈裟平摊为方形。《大词典》仅收“方袍”,失收构词方式相同的“方衣”“方服”“方裙”。(2)“田”“水田”描述出袈裟是将布割截成块状后缝缀而成,形状类水田畦畔纵横。“福田衣”是“以供养僧众能获大功德,而称僧众为福田”[10]1329,由袈裟之形进一步产生的比喻用法,理据更为丰富。
3.因僧衣原料而得名。共6词,分别是:粪扫衣、粪衣、毳衣、毳褐、毳袍、磨衲。每词都融合了两个理据元:质料元+类属元。内部形式一目了然,或是偏正/捡拾的破布料做的衣服,或是偏正/毛制的衣,或是偏正/紫磨僧衣。
“磨衲”是一种精美的僧衣。“袈裟之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之织物制成。磨,即指紫磨,属于绫罗类。”[10]1398“因其以久磨之布、多纳之工制成,故称。”[11]此外,“粪扫衣”“粪衣”二词《大词典》均未收,颇为遗憾。文献中频见的“草衣”“麻衣”,本可归入此类,但二词义项众多,是否专指僧衣,难以判定,故未收入。
4.因僧服颜色而得名。共10词,分别是:缁、缁衣、染衣、坏衣、坏衲、青衲、黑衣、紫衣、紫檀衣、金襕。除“缁”仅含色彩元外,其他都融合了两个理据元:色彩元+类属元。内部形式明晰,或是偏正/坏色之衣,或是偏正/紫色或金色的衣。
然遗憾的是,“坏衲”“紫檀衣”《大词典》失收;“染衣”“黑衣”《大词典》“僧衣”义位缺失。
5.因佛法功德而得名。共7词,分别是:法衣、离尘衣、离尘服、消瘦服、莲华服、净衣、洁衣。复合词构词理据清楚,“法”谓应法而作,“离尘”,表“远离六尘之义也”[12]941,“消瘦”,谓穿着袈裟可消减烦恼,“莲华”喻佛法清净无染。每词都融合了两个理据元:功能元+类属元。内部形式分明,或是偏正/具备某一佛法功德的衣,或是偏正/喻佛法功德的衣。
至此足见唐代新出的僧衣称名理据多样、类型丰富,且语素义、内部形式与词义分明。唯有“云衲”一词的构词理据不甚明朗,兹补述之。
【云衲】词义清楚,指僧衣,但由于“云”的语素义不明,理据存疑。“云”或喻指衣料轻柔,或实指云纹图案,按此“云衲”应指精美僧衣,因其质料或形制而得名。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四:“(太宗)敕赐云衲袈裟一领,妙绝古今。”宋苏轼《次韵僧潜见赠》:“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剪儿童惊。”二例都显示出云衲的非比寻常,确非普通僧衣。但“云”亦可能是一个意义支点语素,是“云水”或“云山”之省;如此,“云衲”就是文献中的“云水衲”或“云山衲”。《五灯会元》卷十二:“行即肩挑云水衲,坐来安在掌中擎。”“云水者,喻行脚而言”[12]2065,可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1]6775。“云山”即云和山,是远离尘世的地方,借指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因此出家人的衣裳称作“云山衣”,僧人的衣服则是“云山衲衣”。《五灯会元》卷十六:“士不能答,遂留玉带,师却赠以云山衲衣。”按此解,“云衲”的得名之由就是“因穿者身份而得名”。“云”之语素义难定,“云衲”的构词理据只能存疑待考。
三、唐代僧衣称名考察对辞书编纂的意义
如此多的僧衣称名,在大型语文辞书中的收释情况如何?称名考察有何意义?下面就以目前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且最权威的《汉语大词典》为参照,一探究竟。
《大词典》不愧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在“僧衣”这一义场上共收110词①仅是粗略统计,原则上凡是释语与僧衣相关的均计入。释语包括僧衣、僧袍、僧服、衲衣、缁衣、袈裟、法衣、僧道的服装、僧道所穿之服、僧道所穿的法衣、僧道穿的袍服、僧侣的服装、僧侣的衣服、僧人之服、僧人所穿之衣、僧人的衣裳、出家人的衣裳、僧尼的服装等。,涉及汉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僧衣称名,较好体现了“着重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加以全面阐述,所收条目力求义项完备,释义准确,层次清楚”②见《汉语大词典》前言。的编纂目标。
然通过前文对唐代僧衣称名的详细考察,我们也发现《汉语大词典》在僧衣这一义位上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词目失收、义位缺失、释义欠妥、书证缺失或滞后时有出现。此再举一例。《大词典》立有“补衲”一词,其中一个义位是“指破旧的僧衣”,书证为唐代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单看此句,颇以为然。但查验唐代“补衲”连用情形,此义位的设置并不合适。唐时“衲”既可作名词僧衣,也可作动词缝补,可与“补”组合成动宾结构、并列结构或偏正结构。但查考唐人“补衲”连用例,如周贺《送灵应禅师》诗“坐禅山店暝,补衲夜灯微”,杜荀鹤《登灵山水阁贻钓者》诗“江上见僧谁是了,修斋补衲日劳身”,“补衲”皆是动宾结构,指缝补衲衣。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绳开梵夹两三片,线补衲衣千万行”,更明确“补衲”即为“线补衲衣”。唐以后亦多“补衲”连言,同样未见“破旧的僧衣”用法,皆是动宾短语,“衲”指僧衣,“补”为动词,“补衲”即缝补僧衣。如此,则《大词典》确有立义不当之嫌。
结合大唐僧衣称名的梳理,审视《大词典》整个僧衣义场,我们还发现当下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在语义场的整体观上可以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检索完善底层义场,提高辞书收词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对唐代僧衣称名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词典》存在不少失收的词目(即标*的词),仅唐代一朝就已如此,纵观古今可想而知。作为一部大型语文辞书,收词力求完备,凡有训释意义者,皆广为收列,是其不变追求。可古今典籍如此浩瀚,即便当下已有各种数据库,若对某一语言现象不熟悉,失收还是在所难免。而要做到少失收,检索词汇系统中的底层义场是唯一的方式。
以僧衣义场为例,历朝历代出现的义位难以完全统计,然通过义场检索的方式,我们相信至少比现行以《大词典》为代表的形系辞书收录的要齐全、完善。进一步对唐以后僧衣义场检索,发现《大词典》虽已收录僧衲、僧裘、楮衲、毳衲、稻田衲、稻畦帔、缁衲、缁褐、练衲、衲衫、衲裙、兰裓、香裓、梵襟、墨衣、缁袍、道袍、田相衣、田袍、条衣、直掇、无尘衣、无垢衣、祖衣、戒衣、竺干服、信衣、云山衣等数十条,然对照古代类书、《佛学大辞典》等专科性辞典、《中国古代名物大典》等义类辞书,还是失收了僧袍、僧服、云水衲、黄衲、观音衲、道具衣、装束衣、莲华衣、只衼等常见僧衣称名。尤需指出的是,释语中常用的僧服、僧袍二词,古今都大量使用,《大词典》竟未予收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语义场的整体观是现代语义学影响下的语文辞书编纂的第一新思想”,特别是“对于《汉大》来说,收词尤其需要突出语文性内容的广泛,语文性词条的齐全”[13]。因此,我们若能尽可能对每一底层义场做专项检查,尽可能保证收词的完整性,那么辞书收词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必会有较大改观,辞书微观结构的系统性必将全面提升。
(二)统一场内释语模式,加强辞书释义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把握底层义场的基础上,整体观照场内各义位的释语模式,还可避免出现释义的欠缺甚至龃龉。审视僧衣义场,《大词典》当前释义还是略有瑕疵,列举数例,以见一斑。
缁 指黑色僧服。参见“缁衣”。
缁衣僧尼的服装。
缁服僧尼之服。
缁褐僧人之服。
缁袍僧衣。
染服僧人穿的缁衣。
染衣 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参见“染服”。
僧衣 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僧衲 亦作“僧纳”。僧衣。
直掇 亦指僧袍。
衲衣僧衣。
衲裙僧人的衣裳。
楮衲 粗布僧服。
毳衲 毛织衲衣,僧人所服。
山衲僧侣的衣服。
磨衲袈裟名。
无垢衣僧衣袈裟的别名。
水田衣袈裟的别名。
福田衣袈裟之别称。
三衣 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
大衣 佛教徒以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成的法衣,称“僧伽梨”。
单个去看这些条目的释语,似乎并无问题。可一旦将它们放在一起,释语的不统一和随意立刻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上坐标义位(加横线处)用语的不统一。如果说僧服、僧衣、僧袍、缁衣、袈裟诸词意思相同,还能互相替代;可有的释作僧尼之服、有的释作僧人之服就难免令人心生疑虑,会误以为僧尼之服与僧人之服有别。
第二,相同语素的释语也不统一。以语素“衲”为例,释义五花八门。
第三,参见条目的释语不吻合。缁、缁衣,染衣、染服均是参见条目,但释语却不相同。特别是染衣和染服的解释已不在同一个义位。
第四,语义链偶有不等值现象。辞书中的左项条目与右项释语应是一个等式,是个等值语义链,上述僧衣义场总体等值,但也有右项释语小于左项条目的不等值情况。如“三衣”释语中仅提及“比丘”,而比丘仅是佛教徒中的一类,右项范围过窄,不如“大衣”释语之概括。
辞书释语的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学者们早已发现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李申、王本灵在具体实例分析基础上,曾明确指出:“《大词典》在处理同义条目问题上存在很大缺陷。这主要反映在同义词条释义有误,释义中所含信息量多寡不一,释文风格不统一等方面。”[14]傅玉芳也强调“成套词(大致就相当于语义场)……在释义的用语、模式上还应该坚持一致性原则”[15]。僧衣称名的考察,使这一问题再次凸显。当然《大词典》成书时受当时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且出自众手,出现问题在所难免。然在今天,时机已然成熟,我们完全可以从整体观视角重新审视释语模式,做到释语的相对统一。
(三)呈现构词理据,提升辞书的编纂质量和使用价值。辞书要真正把握词语的意义,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推求词语的理据”[16],掌握了词语的理据,“可以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语言的发生和发展的动因”[6]137。这也正是上文为何按构词理据将唐代僧衣称名进行分类的原因。“理据信息的重要性对所有使用词典的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词典不仅仅是储存编好的实例的仓库,而且还被广泛地用作教学工具。在这方面,词典不仅仅供人查阅以弥补语言知识的个别漏洞或者解一时之疑惑,而且从本质上说,词典还可以确知什么是正确的,从而免去东翻西阅之劳。”[17]作为一部大型语文辞书,《大词典》尽可能全面地注明词语的理据责无旁贷。
其实,《大词典》(第一版)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僧衣义场中的不少词都已注明理据。如:
【僧衣】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袈裟】梵文的音译。原意为“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佛制,僧人必须避免用青、黄、赤、白、黑五种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称。
【方袍】僧人所穿的袈裟。因平摊为方形,故称。
【衲】僧衣。因其常用许多碎布拼缀而成,故称。
【百衲】亦作“百纳”。指僧衣。衲谓补缀,百言其多。
【田衣】袈裟的别名。亦称“田相衣”。袈裟多方格形图案,类水田畦畔纵横,故名。
【水田衣】袈裟的别名。因用多块长方形布片连缀而成,宛如水稻田之界画,故名。
【坏衣】即袈裟。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故僧衣皆以坏色染成,因名坏衣。
【条衣】僧人所穿之衣,因其有九条至二五条之别,故名。
【信衣】佛教禅宗师徒传法,以法衣为凭信,因称法衣为“信衣”。
【敷具】佛教语。即袈裟。以袈裟可敷地作游方僧人的坐卧之具,故称。
【忍辱铠】佛教语。袈裟的别名。谓忍辱能防一切外难,故以甲铠为喻。
但总体来说,这样的释义还较少,在整个僧衣义场中占比不到15%。释语明确揭示得名之由,标明理据,无疑能加深对僧衣的理解,了解僧衣背后丰富的佛教文化,以及这些词和词义的发展演变轨迹。反之,不明理据,则可能释义笼统,不能准确阐释。如“磨衲”,仅释作“袈裟名”,定无法诠释其精美质量。缺失理据,更使词义之间的联系脱落,无法系联。像“毳衣”原是天子、大夫的礼服之一,何以唐代指称僧衣。不标理据,也易使词义和词的内部形式脱节,如“青衲”“缁衲”都释作僧衣,颜色词和衲之间同是偏正关系,可为何一个颜色是“青”,一个颜色是“缁”?
给每个词标出理据,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被吕叔湘先生誉为“古往今来汉语词汇的档案库”[18]的《汉语大词典》,若能更为重视探求理据,相信不仅会促进当前词汇理据的研究,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而且能有效解决当下书证滞后或不足等问题。因为要明其理据,必然进行溯源式的探讨,寻找更早的语源书证,理据和语源本就互证互补。
结 语
本文考察了唐代文献中数量巨大的僧衣称名,从语言形式、结构方式、构词理据三个方面探讨了众多称名的词汇特点。并结合大型语文辞书中的收释情况,探讨其对当下大型辞书编纂的意义。
通过对僧衣称名的整体观照,发现当下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的辞书确实还存在着立目不当、义位缺失、释义欠妥、书证滞后、释语模式不统一、构词理据揭示不够等问题。故特别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底层义场的重视,对底层义场做专项检查,这样至少可以逐一核实所立词目与释义,且能在完善底层义场、统一场内释语模式、努力呈现构词理据三个方面促进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整体论的发展,助力现代辞书编纂工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