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运用标本兼治与五脏一体观治疗肺癌术后咳嗽*
2022-12-25任晓玲马秋晓王冰张琼
任晓玲,马秋晓,王冰,张琼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中国肺癌发病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的37.0%和39.8%[2]。针对早中期肺癌,根治术为首选治疗手段,由于术中操作损伤及术后应激反应,不少患者术后可并发刺激性、顽固性咳嗽。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高达30%~50%[3],可影响术后康复,干扰患者交谈或睡眠,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甚者降低生活质量[4],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在2015年《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首次提出[5],肺癌术后咳嗽是临床常见问题。肺癌术后咳嗽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4],如:术中过长时间麻醉造成呼吸道损伤;术中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后气管局部裸露;术后支气管代偿性扭曲、畸形等生理结构改变,导致呼吸过程中气流紊乱、气道敏感性增加以及术后继发胃食管反流[6]等。西医目前以改良手术方式[7]、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8]、口服质子泵抑制剂[9]及镇咳药[10]对症治疗为主,临床获得一定疗效,但对于顽固性咳嗽患者,停药后病情易复发,疗效欠佳。
中医学经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五脏一体观”的独特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经络相连,各脏腑经络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指导辨证从整体出发,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肺癌术后咳嗽属中医“久咳”“顽咳”范畴,中医对咳嗽的论治历史悠久,经验丰硕,通过改善临床症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家从不同角度论治肺癌术后咳嗽,大多认为该病以本虚标实为主。如李世杰认为,肺癌术后咳嗽为虚、痰、瘀、癌毒聚集,临床以肺热阴虚型、气虚痰湿型多见,分别以玄麦甘橘汤、参苏饮加减化裁治疗[11];朱世杰教授认为,肺癌术后咳嗽以气阴亏虚为本,瘀毒为标,攻补兼施,宣畅气机,重用海浮石[12];史锁芳教授[13]认为癌毒侵袭,复因术中元气损伤,易感外邪而致咳,结合“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因时制宜辨治,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张琼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海淀区名老中医药专家,兼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张教授临床善于治疗多种难治性咳嗽,对肺癌术后咳嗽的诊治亦有独到见解,认为论治肺癌术后咳嗽需从整体出发,治咳不离于肺,亦不止于肺。肺癌术后多脏虚损,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周身气津运行失调为该病的核心病机特点,尤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肺虚久咳生风,痰、瘀、毒互结亦为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可见气阴两虚型、肝郁脾虚痰凝型、阴虚内热型、命门火衰型。治疗立足于整体,多脏同调,以润肺、运脾、滋肾、温肾为基本治法,兼以扶正抑癌、活血解毒,咳甚者加用搜风通络解痉之品,因人因时制宜,多法并举,形成独特的用药特点。
1 多脏虚损相互影响,气津运行失调为核心病机
肺癌术后咳嗽不同于其他慢性咳嗽,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情况,其病变不止于肺,可累及他脏,导致整体气机升降出入、津液代谢异常,其中以肺、脾、肾三脏病变为主。肺为金,为脾土之子,又为肾水之母,三者关系密切,故张教授在治疗肺癌术后咳嗽时,常从肺、脾、肾论治,同时强调要结合咳嗽的特点,发病季节,患者体质,抓核心病机,理清脏腑之间病理关系,因人因时制宜,以从速效。张教授认为早期原位癌术后,未出现癌细胞转移者,病邪尚轻浅,多以刺激性干咳为特点,为气阴两虚型,从肺论治;对于咳嗽经久难愈,气郁脾虚痰凝者,多从肝、脾论治;对于年老体弱,下元虚衰,命门火衰型、阴虚内热型从肾论治。此外,五脏失和则心神失守,辅以养心安神。
1.1 从肺论肺癌术后咳嗽——肺卫不固,气阴两虚《景岳全书·咳嗽》曰:“咳证虽多,无非肺也。”现阶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使得肺癌诊断、治疗趋于早期化,避免了肿瘤的扩散。肺原位癌病变属早期,术后无须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但由于术中多种理化刺激或术后应激反应,术后可并发顽固性咳嗽。早期阶段病邪虽轻浅,但术中真气外泄,体液丢失,机体未完全恢复,仍存在气血亏虚,尤以肺气虚为主,患者常出现畏寒、怕冷、自汗等肺卫亏虚的症状,肺卫失司又常招引外邪侵犯肺系,成为肺癌术后咳嗽难愈的重要病因。此外,临床观察发现该阶段以刺激性、顽固性干咳最为多见,可伴有咽干、咽痒,痒则咳剧。唐容川《血证论》言:“设肺中阴液不足,被火克刑……肺中之气乃上逆而为咳。”肺喜润恶燥,久咳伤阴,肺津不足则无以润肺,故“肺卫不固,气阴两虚”为该阶段的核心病机特点。治疗上,一方面要注意实卫气,顾护肌表,防治外感,另一方面要用甘寒之品养阴润肺,同时辅以宣肺降气止咳。
对于肺癌术后行化疗、靶向治疗者,可见肺脾气虚证。张教授认为西医手术治疗、化疗均为强力攻邪手段,手术可切除有形癌肿,化疗可杀伤肿瘤细胞,有形肿物祛除之余,正气伤之七八。有研究表明,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损伤,例如肠黏膜上皮细胞等分化、更新较快的细胞[14],可致脾胃功能受损,生化乏源,故手术治疗、化疗可直中脾胃,脾失健运,肺气亏虚则化痰化饮无力,停于气道,聚湿成痰,亦可见患者体质量下降、面色萎黄、消瘦乏力、便溏、易感冒等症状。此阶段张教授多补土以生金,运脾以化痰,兼以固肺实卫。
1.2 从肝、脾论肺癌术后咳嗽——肝郁、脾虚、痰凝《丹溪心法》曰:“气血充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情志异常在肺癌术后的辨治中不容忽视,气郁可降低肺癌患者抗病能力,不利于肺癌术后康复。目前大量证据表明,抑郁和焦虑在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15],肺癌术后患者思虑过度,对病情过度担忧,性情急躁,易消极悲观,自诉症状繁杂,变化多端,伴有咽部异物感,多为肝郁脾虚痰凝证。脾虚湿蕴,肝气郁滞,郁而化火,导致肺经郁热,痰毒内结,其中肝郁气滞为疾病发生的先导,脾失健运是疾病发展的关键,气郁则行津不利,聚湿而成痰,既可为有形之痰,亦可为无形之痰,常见肺癌术后咳嗽合并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称其为“结节体质”,尤以女性患者多见,故治病求本,治咳之余还需行气化痰解郁。
1.3 从肾论肺癌术后咳嗽——命门火衰,阴虚内热《医宗必读》 曰:“肾为脏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肾蕴真阴而含真阳,为一身阴阳之本,以气为用。肾为根,贵在其温煦命门之火,上济肾水以滋肺阴,充养肺脏,宣发肺气。《素问· 咳论》曰:“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人体为有机整体,年老体弱患者,肾中精气亏虚,下元亏虚,整体机能减退,多伴有畏寒、腰膝疼痛等症状。此外,肾应冬而主闭藏,肺癌术后咳嗽于秋冬季节或夜间加重者亦可从肾论治,秋冬季节寒气肃行,寒主凝滞,肺气通天,肾气不足以温煦肺脏,应气候变化则咳喘加重,故《素问·咳论》曰:“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乘冬则肾先受之。”故补肾为关键环节。命门火衰者,张教授多取“补肾与命门之火”之法,因时而治,下元得火则肺气自降;若肾阴不足合并咽干口干,五心烦热,舌红,脉偏细数,多平补肾阴,以图缓治。
1.4 从心论肺癌术后咳嗽——五脏失和,心神失守从心论治肺癌术后咳嗽,多与其情志变化相关。《黄帝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提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骇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人体怒喜忧思悲五志,虽各归属于五脏,但由于心主神明,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的主要器官与场所,五志过及均先扰动心神,而后伤及相应脏腑,导致神志病变,故与心关系密切。肺癌术后患者可出现忧思恐惧之情,心神失守,暗耗心血则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盗汗、惊恐等。
1.5 五脏失调变生痰、毒、瘀、风肺癌术后咳嗽病情不一,多属正虚邪实,其中五脏失调,变生痰、风、郁、毒。肿瘤的发生多由于长期不良因素刺激,或为吸烟、空气污染等外来之邪,损伤肺气,肺布津失司,或为脾虚不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或肝郁日久乘脾,土壅木郁,酿生痰湿,使痰湿结于局部经络;痰湿凝聚则阻滞气机,气机不畅,血行受阻,瘀积肺络,年深日久,痰气瘀交阻,凝结于肺络,日久化为癌毒,癌毒深伏,暗耗气阴,甚者波及全身,成为“因虚致积、因积致虚”的病证[16]。虽手术切除癌肿,但部分患者合并纵隔、淋巴结、气管壁、胸膜转移,癌毒仍有残余,痰毒瘀胶结,病情较为复杂。此外,临床见部分肺癌患者术后咳嗽常因天气骤变、过食生冷或吸入某些刺激性异味而诱发,呈阵发性干咳或伴有少痰、咽干咽痒。中医学认为“风盛则挛急”“风盛则痒”,符合风邪致病的特点,现代医学则认为可能与术后气道敏感性增加等其他理化刺激相关。
2 基于“五脏一体观”辨治肺癌术后咳嗽
2.1 扶助正气,恢复五脏功能为根本
2.1.1 从肺论治——气阴两虚者,养阴润肺,固肺实卫针对肺癌术后畏寒、怕冷、自汗等肺卫亏虚之症,张教授常投以玉屏风散以实卫气,常用药物有黄芪30 g,白术20 g,防风15 g等,方中黄芪能补气升阳、实卫气,益气固表;白术能补脾气;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能散外风,三者补散并用,实肺卫之气,防止外邪侵袭。若卫气虚,风邪乘虚入表,出现经气不利,周身不畅,常用羌活12 g,独活12 g,葛根30 g以解表疏经。
《景岳全书》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针对顽固性、刺激性干咳,痒咳,张教授强调以“甘寒生津,养阴润肺”为核心治法,气阴双补为要,选用甘寒濡润之品,同时宣肺降气止咳。甘寒之品可清补肺之气阴,顺应肺清肃柔润之性,清养肺脏,同时甘寒濡润之品亦可入胃经,养胃阴,胃得其润而濡养肺脏。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言:“理肺养胃进以甘寒。”此外,寒凉之性既可制止虚火耗伤津液,又为养阴生津创造条件,达到润肺止咳的功效,对于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者,清补阴津,有助于排痰,同时佐以宣肺降气止咳之品。临证常用南沙参30 g,麦冬15 g,紫苏叶15 g,枇杷叶15 g,炒苦杏仁10 g,前胡15 g,桔梗10 g。
南沙参、麦冬均取自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上焦篇》曰:“燥伤肺胃阴分,或热或咳者,沙参麦冬汤主之……病深一层,故以甘寒救其津液。”其不仅适用于外感温燥之干咳,亦可用于内伤阴亏之干咳无痰,清肺胃热,养肺胃气阴,气阴双补。针对肺癌术后气阴亏虚,持续性、刺激性干咳的特点,切中病机。同时配伍枇杷叶,味苦,性微寒,清肺热之余,为降肺气之良药,在甘寒之品中佐以少量紫苏叶,其味辛性温,可行气利肺,发散肺气,使甘润之品,补而不滞,降中有宣,恢复肺宣降之功能。宣肺降气止咳常选用前胡、桔梗、苦杏仁。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可降气化痰止咳;桔梗味辛、苦,性平,辛散以开宣肺气,偏于宣肺祛痰止咳,因其性平,故不论寒热虚实,外感内伤,治咳均可配伍使用。苦杏仁味苦、性微温,具有苦降肺气,止咳平喘之功。三者配伍使肺气宜宣者宣,宜降者降,顺应肺脏升降开合相因的生理特点,为宣肃配伍药对的典范,治咳必不可少。
对于肺癌术后行化疗,肺脾皆虚,咳嗽经久难愈者,张教授常以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健运脾气,培土以生金,加用黄芪固肺实卫。六君子汤乃四君子汤与二陈汤合方组成,四君子之参、术,茯苓、甘草皆为甘温之品,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而进益脾胃,补益肺气。
2.1.2 从脾论治——肝郁脾虚痰凝者,治气为先,健脾之本,治痰之标李用粹云:“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开提为次。”对于肝郁脾虚痰凝者,以治气为先,首选柴胡12 g,黄芩12 g,三焦为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通道,柴胡与黄芩为和解少阳枢机之要药,可通调三焦,三焦和则气津运行正常。此外,辛香走窜之品可顺应肝条达之性,故气郁甚者加用郁金12 g,香附20 g,玫瑰花20 g,川芎 10 g,以加大行气解郁功效。
行气健脾化痰为治疗的关键环节。健脾之本以治痰之标,常选二陈汤,加用法半夏9 g,陈皮12 g,茯苓30 g。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痰之通剂、妙剂,对于痰浊壅肺,反复刺激气道而咳嗽者,应燥湿健脾,淡渗利湿,使生痰乏源,同时可理气和中。故《丹溪心法》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本也。”气机畅、治节行,肺金之肃降功能正常则咳减、痰消[17]。若痰多伴胸膺气机不畅,胸闷者加用瓜蒌30 g,薤白10 g,以行气宽胸,清热化痰;若患者气郁痰凝,合并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常加夏枯草15 g,海藻15 g,昆布15 g,海浮石20 g等软坚散结之品。
在行气化痰疏肝之余,张教授常佐以乌梅10 g,其味酸、涩,性平,可敛肝阴而柔肝,同时乌梅可入肺经,生津液,敛肺止咳,对于肺虚久咳最适宜。一方面制约味辛之品过于耗散,另一方面针对肺虚久咳,乌梅可敛阴生津,兼顾肺气阴亏虚之病机。
2.1.3 从肾论治——命门火衰者,温补命门;阴虚内热者,平补肾阴张教授论治命门火衰之肺癌术后咳嗽,善用仙茅20 g,淫羊藿20 g,二者温补命门而无桂、附燥烈之性。仙茅,味辛,性热,《雷公炮制药性解》曰:“仙茅,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足挛痹不能行。”可温肾阳,补虚劳,坚骨散寒;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可补肾壮阳,祛风除湿,二者相须为用,温补命门之火以治咳。
偏于肾阴虚者常投以六味地黄丸,以平补肾阴,方中熟地黄,填精益髓,滋补肾阴;山萸肉可涩精敛汗;山药可补肺健脾固肾,肺、脾、肾三脏同补;茯苓、泽泻、牡丹皮起清泻作用,平补肾阴,补而不腻,对于体弱、精血亏虚者加用酒黄精20 g,女贞子20 g,填精益髓。
2.1.4 兼以养心——心神不宁者,养心安神,宁心定志肺癌术后患者多出现忧思恐惧,情志抑郁,均可造成暗耗心血,扰动心神,出现心血亏虚,血不养心,表现为心悸、健忘,多梦,加用龙骨30 g,牡蛎 30 g,龙眼肉12 g以重镇安神,补气养血;若出现恐惧导致心肾不交者,合用首乌藤20 g,柏子仁20 g;失眠甚者加用合欢皮30 g,远志12 g,酸枣仁30 g,茯神30 g以养心安神定志。心神内守则周身气机通畅,利于肺癌术后咳嗽的治疗。
2.2 扶正之余,勿忘祛邪
2.2.1 肺虚久咳生风——搜风通络,解痉以治咳针对肺癌术后因天气骤变、过食生冷或吸入某些刺激性异味而诱发咳嗽者,张教授常合用搜风通络,解痉平喘之品,选用地龙20 g,蝉蜕15 g,穿山甲30 g。地龙、蝉蜕均为虫类药物,地龙,味咸,性寒,可清热熄风,通络,平喘;蝉蜕味甘、性寒,归肺、肝二经,可解痉止咳,现代研究发现地龙、蝉蜕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解痉的药理作用[18-20]。二者均可攻逐走窜,通达经络,破除顽疾,可祛风解痉,化痰止咳。穿山龙为穿龙薯蓣的根茎,可活血止痛、止咳平喘,味甘、苦,性温,归肝、肾、肺经,具有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其含有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水解后均产生薯蓣皂苷元,其结构与甾体激素类药物相近,发挥抗炎平喘功效[21]。三者配伍使用,增强止咳平喘功效,直达病所,缓解肺癌术后持续咳嗽。
2.2.2 日久痰、瘀、毒互结——解毒活血,扶正抑癌肺癌术后合并纵隔、淋巴结、气管壁、胸膜转移,癌毒仍有残余,痰毒瘀胶结,日久郁而化热,张教授常合用清热解毒之品,抑癌散结消痈,常加用山慈菇、半枝莲、白花蛇舌草、鼠妇虫、鬼剑羽、石见穿;对于术后因服用靶向药后出现口腔溃疡、皮疹者,加用玄参20 g,连翘20 g,滋阴清热。
此外,临床常见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持续性胸痛,多为牵拉痛,痛有定处,缠绵难愈,甚者影响患者睡眠。肺癌术后多为因虚致瘀,术后血亏气衰,气机运行不周,肺络血行瘀滞,留积体内发为瘀血,故养阴益气之时佐活血祛瘀之品以行瘀滞,补血兼以行血,做到虚瘀兼顾,多选用和血、活血之品,临证喜用丹参、鸡血藤。丹参归心、肝经,可祛瘀生新。《本草便读》 云:“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性平和而走血,专通营分。”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经,既可行血又可补血,具有行而不伤,补而不滞的特点,对于虚瘀并见者尤为适宜,术后患者正气亏虚,慎用三棱、莪术等破血耗气之品。
3 典型病例
张某,男,73岁,2021年7月28日初诊,主诉:肺癌术后干咳伴汗出2个月余。患者2021年初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结节影,性质待定。3月19日行胸部增强CT检查示:右肺上叶磨玻璃密度结节,约0.7 cm×1.0 cm,边缘模糊,性质待定,建议除外恶性可能。后为行进一步诊治,2021年5月10日于某院胸外科,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2021年5月12日行全麻下单孔VATS右肺上叶尖段切除术,术中见部分胸膜粘连,术后病理检查示:肺周围型浸润腺癌,腺泡型为主,肿瘤体积约1.0 cm×0.8 cm×0.6 cm,未累及气管,未侵犯胸膜,未见神经侵犯与脉管内癌栓,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予抗炎、物理治疗,拔除引流管后出院。术后患者出现间断性咳嗽遂寻求中医治疗。刻症见:间断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说话过多或遇冷热空气后咳嗽加重,无痰,伴有胸膺部不适,偶有胸闷,自汗,怕风,口干,活动后乏力,平素心情沉郁,纳可,眠欠安,大便偏干,小便调,舌暗淡,苔薄白,脉虚数。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甲状腺结节病史。患者无吸烟史,无呼吸系统疾病家族遗传史。西医诊断:慢性咳嗽;中医诊断:咳嗽,证属肺卫不固,气阴两虚证,治以养阴润肺,固肺实卫为主,辅以疏肝行气。处方:南沙参30 g,麦冬15 g,紫苏叶15 g,枇杷叶15 g,炒苦杏仁10 g,前胡15 g,桔梗10 g,地龙15 g,蝉蜕10 g,防风10 g,生黄芪20 g,柴胡12 g,乌梅12 g,酒黄精15 g,连翘 20 g,夏枯草15 g。7剂,水煎服100 mL,嘱早晚饭后温服,调畅情志。
2021年8月4日二诊:患者咳嗽较前有所减轻,但仍有咳嗽,痰量较少,白痰,怕风,周身不畅,舌暗淡,苔薄白,脉虚数。依前法微调药物,去桔梗、酒黄精、连翘、夏枯草、防风、黄芪,加葛根30 g,桂枝 6 g,白芍12 g,太子参20 g,陈皮15 g,青风藤15 g。7剂,水煎服100 mL,早晚各1次。
2021年8月11日三诊,患者诉服用汤药两周后咳嗽次数较前明显减少,精神状态较前明显改善,去枇杷叶、地龙、蝉蜕、柴胡,加党参15 g,山药15 g,红景天15 g。患者继以前法服汤药1个月余,辅以养阴清肺口服液,后患者陪同家属就诊,自诉术后咳嗽再无复发。
按语:该患者为典型的肺癌术后持续性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特点,久咳损伤肺阴,术后肺卫之气亏虚,伴有怕风、自汗、乏力等症状,属于气阴两虚证,首诊以养阴润肺为核心治法,南沙参、麦冬为核心药物,贯穿治疗始终,奠定了基本治疗思路。二诊、三诊患者诉咳嗽好转,实为对证,以咳嗽为主症,选用枇杷叶、炒苦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降气止咳。患者说话过多或遇冷热空气后咳嗽加重,考虑为“风邪”,予地龙、蝉蜕搜风通络,解痉止咳;肺卫亏虚予生黄芪、防风益卫固表。患者既往有甲状腺结节病史,平素情志沉郁,加用柴胡、乌梅以柔肝敛肺,夏枯草软坚散结。二诊患者诉怕风,周身不畅,用桂枝、白芍、葛根以和营卫,解肌。三诊患者咳嗽明显好转,去宣肺降气止咳之品,选用党参15 g,山药15 g,培土以生金,以健脾养胃收功。
4 结语
本文所论述的肺癌术后持续咳嗽,其病机特点区别于其他慢性咳嗽,基于五脏一体观认为,肺癌术后咳嗽虽发于肺,亦关乎脾、肾、心、肝。脏腑功能失司为肺癌术后咳嗽发生之“本”,五脏失司变生风、痰、瘀、毒为肺癌术后咳嗽发生之“标”。张教授主张以扶正气为先,采用益气养阴、培土生金、温补命门、疏肝理肺、养心安神等治法,调节脏腑功能,兼以扶正抑癌、活血解毒,咳甚者加用搜风通络解痉之品,将标本兼治思想贯穿治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