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研究

2022-12-23张元元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空域粤港澳大湾

张元元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403)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民航业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打造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构建粤港澳国际一流湾区,对于切实落实国家战略目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有着重要意义。

一、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总体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现在大湾区内拥有七座民航运输机场,形成的机场群有明显特点。

(一)区域内机场密度高

大湾区内目前分布了香港赤蠟角、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澳门、珠海金湾、惠州平潭、佛山沙堤等7座民航运输机场(其中军民合用机场2座),其中既包括国际机场、国内机场、国内干线机场,也有军民合用机场。机场群呈现层次多的特点。与此同时,大湾区内机场密度大,每万平方公里拥有1.25个机场,远高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一般机场群,机场密度较高。

(二)协同发展格局尚待形成

在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中,各机场的定位不同但又有重合交叉。香港赤蠟角国际机场是香港与世界联通的重要战略通道,其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对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广州白云机场是我国定位的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广州国际航空枢纽竞争力。深圳机场近年来创新产业发展迅速,带来了大量市场需求,成为区域航空枢纽之一。珠海金湾机场借助横琴自贸区的政策优势,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此外,惠州平潭机场、佛山沙堤机场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几个机场功能定位不同且存在交叉,协同发展机制需要加快建设。

(三)航空业务呈现不平衡化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七座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居全球各大湾区同类型机场运输量之首,但是各机场间航空运输量差异很大,不平衡情况突出。旅客吞吐量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内既有像香港机场、白云机场这样千万级航空枢纽,也有客流量百万以内的佛山沙堤机场,旅客吞吐量相差很大。货邮吞吐量方面,香港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在全球前列,而佛山沙堤机场的货邮吞吐量不足千吨,处于不同量级。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机场航空运输差异大、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较为明显。

(四)管理机制多样化

粤港澳大湾区的七座机场由六个主体分别管理。其中,香港机场由香港机场管理局管理,白云机场和惠州机场由省属机场集团管理,深圳机场由深圳市管理,珠海金湾机场由香港管理局托管,佛山沙堤机场归属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同时,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处于特别行政区,管理的体制机制有所不同。多机场、不同的管理机制给大湾区机场协同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二、协同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将迎来蓬勃发展,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存在机场密度高、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航空运输业务不平衡、管理机制多样等问题,需要在紧紧抓住机遇的同时,开拓创新,迎接挑战。

(一)紧抓发展机遇

1.取得政策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的实施,为民航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民航主管部门专门出台了《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航空发展的阶段目标,从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世界一流基础设施、打造更高水平航空服务、推进空地一体联程联运、推进民航产业互动发展等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措施。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实施以来,湾区内各机场纷纷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系统建造工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珠海机场T2航站楼扩建工程、澳门国际机场客运大楼南面扩建工程、惠州机场扩容扩建工程等都在紧锣密鼓推进。与此同时,为解决大湾区运输发展不均衡问题,《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研究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这将成为民用航空运输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构建多层次民航运输体系,优化大湾区机场布局,提升大湾区机场群整体运行能力,进一步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出行便利程度,带动区域社会高质量发展。

3.互联互通程度提升

为提升大湾区内的互联互通程度,构建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被提出,大湾区内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为此,大湾区正在加快新的铁路线路规划和建设。从现有规划看,高铁、城际铁路等将与航空枢纽相互衔接,形成空铁联运、空港联运的现代化集疏运输体系,不断提升大湾区互联互通程度,为提升机场协同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4.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大湾区的空域资源紧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发展对空域需求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湾区内还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增加了空域需求的同时,不同空域的管理体制,也增加了空域管理的复杂程度。推动军民航融合发展,合理优化空域结构,提高空域资源利用效率,是促进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自2016年6月起,在中南地区进行的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从动态管理灵活使用空域、提高临时航线等待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了空域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航班量明显上升,各机场航班正常率也持续提升。

(二)存在一定挑战

虽然机场群建设不断优化,但协同发展机制却还没有真正形成,仍存在以下三方面挑战。

1.基础设施亟待加快建设

目前,大湾区机场基础设施存在一定程度饱和。根据测算,湾区内机场共11条跑道,按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高峰客流计算,每条跑道承担约2900万人次的客流量,每条跑道承载量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基础设施压力很大。尽管各项机场建设工程已经启动,但机场项目建设投入大、跨度时间长、涉及主体众多,短时间内仍难以满足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需求。现阶段受疫情影响,航空需求量暂时放缓,但疫情结束后将会带来需求量的大幅反弹式增长。只有充分利用现阶段的缓慢增长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满足世界级一流湾区航空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

2.互联互通效率有待提升

从目前地面通行效率来看,构建一小时快速生活圈虽进一步提升了湾区内各城市间的通达程度,但在机场到机场的地面交通时间受天气、地面状况等因素影响,往往时间难以控制。同时,各机场间的资源服务还没完全共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达的效率。从通关效率看,粤港澳大湾区内的机场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海关体制,人员的流通还无法完全做到关关互认,客流信息还未完全充分共享。在航空货运方面,由于不同地区的货物运输需要反复查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操作的效率,增加了物流成本。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化的物流运输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从空域流量看,虽然空域精细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大湾区内市场需求量大,日均航班量也在持续增加,空域紧张的问题虽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但也亟须释放空域资源,优化航路航线,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内空域资源承载量,为湾区航空运输发展提供空域资源保障。

3.空港经济产业需加快发展

空港经济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航空主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机场航空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优势。从规划上看,各机场规划尚缺乏协同,仍未形成统一的整体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各机场航空经济产业存在重叠和非良性竞争。从航空经济定位上看,由于湾区内机场的体量不同,业务规模也相距甚远,对航空经济的定位布局有较大的区别;由于区域资源不同,个别机场的航空经济资源匮乏,一定程度制约了航空经济产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大湾区内的航空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整体质量与新时代航空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国际上的航空经济规模产业相比,也还有后发空间,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潜力,发挥促进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引擎作用。

三、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协同发展的有效举措

建设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核心动力,也是促进国际国内双循环,构建改革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协同发展,构建世界一流的机场群,需要从五方面着力推进。

(一)优势互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协同发展机制

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体制机制,通过资源互补、行动一致、合作共赢,建立起一套包容性高、协同性好的共商共享发展机制。一方面,鼓励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经营管理效益产生的良性竞争,以实现湾区内各机场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通过打价格战、低价补贴等方式不公平竞争。鼓励开展多元化合作,通过资源互补、股权合作等方式,推动各机场深度融合,形成高度一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提高机场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质效。

(二)加快互联互通,构建机场资源共享体系

打造大湾区主要城市一小时生活圈,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实现珠三角区域内铁路联通。同时,加快推进大湾区内各城市间的高铁与机场联通,实现机场基础设施与地区发展资源、空铁经济的深入融合。在建成大湾区内各机场与城市高铁站贯穿联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运营模式,通过值机互认、空铁联运等方式,实现机场间航班资源共享,为旅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航空服务,最大限度上满足旅客的出行需要。在航空货运方面,建立货物快速连接通道,形成现代立体空港铁集疏运立体货运网络,进一步加快关区互认,提高查验效率,提高互联互通水平,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流通。打造现代物流体系,加强智能信息系统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高新技术,实现航空货运领域整合创新,提升物流处理效率,提高航空物流现代化水平,提高大湾区航空物流核心竞争力。

(三)优化机场规划布局,发挥基础设施新引擎作用

要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内各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项机场新建、改扩建基础设施工程顺利投产运营。规划一批支干线机场、通用机场,使大湾区内机场布局更加合理,分工更加科学。加快建立通用航空体系,形成通用航空与公共航空运输协同发展的格局。无口岸的机场加快设立口岸,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弥补无口岸的功能不足,从而提升服务质量和发展潜力,通过航空口岸的设立让地区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产业链,吸引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空港经济产业发展,带动形成新发展格局

利用大湾区内国际航空枢纽对产业的集聚效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优势,制定空港经济产业规划,打通大湾区上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湾区现有产业优势,探索建立空港经济产业共享合作平台,借助大湾区内机场的区位优势,围绕飞机维修与制造、飞机融资租赁、通航产业、航空货运及服务贸易产业等高端领域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空港经济产业集群。利用国际航空枢纽对高端要素配置的集聚作用,发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等,让粤港澳大湾区快速融入全球资源分配和产业链布局,提升大湾区核心竞争力,为建设一流湾区提供坚实保障。

(五)持续优化体制机制,营造协调发展良好环境

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助,为机场群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进空域结构优化调整,深入推进空域结构改革试点工作,释放大湾区空域资源,提升空域利用效率。探索空管运行技术创新,在现有空域资源条件下通过管理技术创新,提升利用率,提高空管保障能力。强化关区互认体制机制建设,创新政策举措,持续推进异地报关,信息共享,信息化查验等方式,持续深化关务政策。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协同发展是一个持续推进、不断深化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提高认识,紧抓机遇,克服挑战,从体系构建入手,从机制建立出发,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互联互通、空港经济产业、体制机制对接等方面同步发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体系,为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成世界一流湾区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空域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我国全空域防空体系精彩亮相珠海航展
台首次公布美空军活动
雷雨影响空域容量的评估模型及方法
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空域规划探讨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