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四可”预防及干预机制研究

2022-12-23杨凤娟朱丽华

关键词:预警危机机制

杨凤娟,朱丽华,任 燕

(黑龙江科技大学 a.学生处;b.安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模式。危机预防及干预不仅可以增强危机干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能够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鉴于此,全面感知、鉴别、洞察学生心理动态状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完善预警教育机制、预警帮扶机制、预警筛查机制、预警队伍建设机制等建设,加强危机时、危机中、危机后等干预机制建设,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可感、可查、可知、可控”,从而全面提高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生命安全,避免危机事故发生,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背景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精神文明生活建设还没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社会上各种人群的心理问题凸显,其中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要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同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显示:年轻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普遍焦虑和抑郁,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抑郁症呈现高发态势,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实践也逐年增多。尤其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造成心理波动大、隐秘性强、心理危机突发等现实问题,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危机干预带来了考验。因此,强化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探索符合时代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有效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当务之急。

(二)研究理论

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改革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其作为思维技巧和方法论、实践论,蕴含着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思想,又广泛应用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中。 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一要坚持从生命健康的底线出发,面对学生心理变化和发展特性,运用质和量的互变规律,严守大学生生命健康底线。二要坚持从认识论出发,明确底线思维是积极心理的激发和动力方法,要努力唤醒大学生的生命观意识,提高生命价值的认知和认同。三要坚持从实践论出发,立足知行合一,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引导学生尊重和接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塑造积极心态。四要坚持从辩证法出发,教育大学生重视内外因的作用,要认同主观努力价值,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育学生以长处为支点变得自信,弥补不足变得成熟和完善。

危机干预理论。“危机”理论最早为Lindemann(1944)提出,Coplan(1964)进行了补充并提出“危机是境遇性的或发展性的, 而不是病理性的, 是个体在重大应激面前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应对而致心理失衡的一种状态”的观点。Gilliland和James( 1997)共同提出“危机事件后立即发生的事情决定了危机是否会变成一种疾病倾向,是否会转化为慢性状态。当个体相信危机已经结束, 经过数月到数年, 一个新的刺激又会将个体带回到危机状态, 而且会反复出现, 如此可以持续很长时间”的观点。在高校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方面,国内的多位专家也分别提出“危机干预是自杀预防的同义语。危机干预不仅对那些孤独和绝望者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会促使他们提高应对能力,在新的高度上解决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并且得到成长”“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制,借助移动互联网搭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平台”“要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班主任和辅导员为核心、学生处等职能部门为领导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危机预警机制”等观点。

当人面对危机产生心理现象后,尤其是面对再次新的刺激、重复刺激和伤害交叉造成的情绪和躯体反应,主要表现是消极情绪、无助、担忧、恐慌甚至愤怒等。高校大学生因生活阅历少、应急能力不强、人格发展不完善等原因,一般会出现情绪失调、行为反常易冲动,甚至会出现失眠、饮食障碍、躯体乏力、注意力不易集中、头疼等行为反应和躯体化症状。危机预防及干预理论的应用,在新时代尤其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心理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与干预机制,在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高心理危机应对能力,提升学校危机应对机制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四可”预防及干预工作目标的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新时代新形势,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提出以“可感、可查、可知、可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干预工作目标,构建可借鉴可推广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通过进行大量细致深入的心理危机个案访谈,从更精准的层面提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干预处理路径策略。

2.在底线思维和危机干预理论基础上,搭建预防机制(可感、可查、可知)和干预机制(可控)综合研究,即预警教育、预警帮扶、预警筛查、预警队伍建设等预防机制,危机时的应急处置、危机中的干预治疗、危机后的保障等干预机制建设,在推进预防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上,形成学生心理问题“可感、可查、可知”的“交叉多因素”大数据和重点学生信息,进行及时、专业的危机干预处理,使重点学生和危机事件在“可控”范围内。

(二)研究内容

1.将心理学因素作为心理问题“可感”内容,增强工作感知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要前置于危机干预,我们首先要及时感知感受到,甚至用眼睛就能够观察和察觉到,在“可感”环节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和倾向,及时进行正向引导,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将性格内向、认知偏激阴暗宿命论、情绪神经质、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回避社交、适应性差、睡眠困难等具备心理学因素的学生作为“可感”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谈心谈话、班团活动、寝室走访等形式,准确感知和积极关注这类特殊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2.将应激因素作为心理问题“可查”内容,增强工作鉴别力。人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迹可循的。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都会引发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因此,要明确近期情感受挫、学风预警、严重违纪、家庭发生变故等应激因素和开学前后、新生入学、考试前后、毕业前夕、择业阶段、季节变化等特殊时间节点作为心理危机“可查”的排查内容,要通过日常观察、跟踪反馈、特殊节点主动联系家长等形式,及时掌握和甄别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必要时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到校,转介至医疗机构进行就诊和治疗。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少不了沟沟坎坎,少不了风风雨雨。迎难而进,需要更多共识的凝聚,需要更加坚定的改革自觉。

3.将社会文化因素、疾病因素和生物学因素作为心理问题“可知”内容,增强工作洞察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时间、多因素、多重刺激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大学生成长历程中可能会形成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疾病因素和生物学因素,这些因素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预警干预体系中需要准确知晓、全面掌握,如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状况不良、亲子关系不良、压力明显、家族病史、精神疾病或慢性躯体疾病等情况作为“可知”的排查内容,通过心理状况“多项因素”交叉筛查、评估和甄别,形成特殊学生“分门别类”大数据,当应激因素与各项素质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危险信号时,要及时进行心理危机预警。

4.将网络队伍建设、校内外协同作为心理问题“可控”内容,增强工作执行力。学校要将“学生主动求助意识强烈、学生朋辈队伍及时有效预警、校院合力成功转介治疗、家校协同育人作用充分发挥”作为“可控”的工作措施,通过教育引导学生结交同班、同组织、亲朋好友等“三个朋友”,拓展心理问题排查视角,增强朋辈支持力量;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三支队伍”育人作用,增强师辈引领效应;完善“三个机制”建设,精准建立“一生两档”,做好家校医协同服务,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心理育人,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

三、“四可”预防及干预工作策略研究

(一)以“可感、可查、可知”为目标,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机制

1.建立“五结合”预警教育机制

一是课程建设与体验教育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注重知识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知识的普及是给我国尚不完善的大中小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和补充,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理性认知、理解、接纳不良心理变化、情绪变化等心理现象,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掌握基本的自我调适心理知识。在课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入体验性教育内容,通过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等,开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体验式教育,在理论知识内化的同时指导行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的预警实效。

二是宏观教育与微观教育相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在第“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出要提升全体公民的心理健康素养,高校要站在为国家培育接班人的高度,实现由“人格健全发展”向“三观培育”的高度融合。要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课程思政、班团活动、心理主题教育以及体验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正向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行为处事方式,增强学生间相互关心、相互关爱、相互支撑的互助意识,形成健康向上、友爱互助的集体氛围,提升学生心理温度和成长动力。

三是劳动教育与参与活动相结合。新时代大背景下,按照国家新出台的有关劳动教育的相关精神,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与参与活动相结合,以劳动教育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劳动认知,形成良好的品行素养,同时,要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依托公寓文化节、525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文明寝室评比、德育实践活动等,教育引导学生融入到学生劳动和群体活动中,在参与劳动和活动体验中增强自我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有效形成自我心理保健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达到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

四是情景模拟与校园生活相结合。情景模拟可以让学生在角色情境中增强观察力和觉察力,激发素质潜能,因此,高校要将情景模拟与校园生活相结合,通过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主题辩论赛、“吐槽”卡制作、“解忧杂货店”心灵放飞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校园生活中情景模拟互动体验,增强真实情境感受,体验内心变化,主动将烦恼说出来,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善于自我调适”的良好心态。五是室内宣泄与户外运动相结合。长期压抑和应激事件导致的不良情绪是引发危机事件的重要和关键因素,因此,要帮助引导学生为不良情绪找到安全的释放方式,运动可以发挥有效缓解和释放极端情绪的作用。高校要建设、提供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专业宣泄场所和设备,开展“为情绪加油”宣泄体验、“与鸭梨say goodbye”心理沙游成长体验、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活动中,引导学生把不开心喊出来、把烦恼燃烧掉、把不快乐宣泄出去、让身体动起来,在室内宣泄和户外运动过程中,释放心理压力,舒缓不良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建立“四合一”预警帮扶机制。

一是学生朋辈守护帮扶。学生朋辈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学生朋辈之间朝夕相处,更容易进行深入谈心、了解沟通想法、理解心理变化和形成情感共情,同时,学生朋辈一般在交流时没有太多的教育成分,在身份、年龄、困惑、学习环境等相对一致的前提下,会产生一定的亲近感。当前,很多高校都在强化朋辈队伍的心理知识普及、工作技能提升训练和专业伦理操守培训,这部分学生在校园里,即发挥着心理健康示范者和宣传者的作用,又是心理危机问题的发现者,同时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帮扶者,因此,学生朋辈是高校心理危机预警帮扶机制中的重要人员和重要措施。

二是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体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高校要设计丰富的团体辅导活动,将主题性、趣味性、体验性、实用性等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愉悦与成就,增强思考和感悟,关注情绪与心理觉察,激发内在动力,有效进行自我意识的探索和强化,增强沟通能力,促进自身全面成长。

三是个体心理咨询干预。随着国家、社会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宣传和知识普及,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和变化,大学生主动预约个体心理咨询的数量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预约咨询的问题分类以发展性和适应性问题居多,症状以焦虑、紧张、担忧为主,这类学生问题通过个体心理咨询会效果明显。对于障碍性心理问题学生,个体心理咨询在发现、鉴别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同时,个体心理咨询不是简单的聊天,高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一般都是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接受了专业心理咨询培训,能遵循心理学原则和伦理要求,所以,在心理危机辅导和危机干预方面会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是家校联合育人。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上举足轻重,尤其是对于特殊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家庭的支持力量更至关重要。学校要定期召开线上线下家长交流会、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建立家长联系网络群,及时交流协商有关学生学习、思想、言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明确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互通信息,学校要明确家长的诉求,家长要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做法,达成共识,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实现优质高效的育人效果。

3.建立“三个一”预警筛查机制

一是执行“一日一汇报”制度,形成“重点”人群。在强化班级和寝室学生间互帮互助的主动意识和触角预警作用方面,寝室心理联络员和班级心理委员要通过日常观察掌握本寝室学生情绪明显波动、失眠噩梦、考试挂科压科、家庭变故、沉迷网络、夜不归寝、旷课、恋爱受挫等特殊情况,并及时上报给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年级辅导员对学生朋辈队伍上报的特殊学生情况进行分类处理,筛选出有明显情绪波动、行为异常等情况的学生,联合学院心理辅导员进行初步访谈评估后,将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上报心理中心,进行进一步专业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下一步跟踪关注、帮扶或转介就医。

二是执行“一周一诊断”制度,形成“点线”布控。每周定期召开特殊学生群体专项工作汇报会,由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汇报本学院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特殊学生群体以及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工作措施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心理中心结合每周学生心理咨询情况、每日排查结果和不定期督查学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汇总后,对相关学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由学院进行跟踪反馈。

三是执行“一月一汇总”制度,形成“全面”管理。每两周要将《学生异常言行情况汇总表》的学生“身心问题及情绪、行为等异常表现”进行更新,同步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中的相关内容。心理中心依据学院报送的《学生异常言行情况汇总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指导学院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建档、跟踪和随访。学院要不定期与心理中心反馈学生身心动态情况,同步做好日常的教育、管理、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校院联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面网格化管理。

4.建立“两个三”预警队伍建设机制

一是引导学生主动结交“三个朋友”。大学生进入高校新的环境里,结交新同学和新朋友是主动适应大学环境的一种积极态度和解决心理适应和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支持系统是帮助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困境,有力量面对问题的强大支撑,新同学和新朋友也会在相互陪伴中发挥积极的支持鼓励作用,同龄人之间的理解、被理解和心理共鸣更易于促使问题学生敞开心扉,在陪伴、互助、释放压力的同时,增强朋辈支持力量,发挥积极的预警作用。

二是要调动“三支队伍”的有效力量。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各门课程都具有思政教育意义,因此,心理育人工作也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让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又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在课程中积极渗透心理育人的元素。班主任和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生活导师,要积极发挥工作优势,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文化活动、素质教育中传递正能量、传播积极生活状态,用阳光向上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在与学生交往中体现关心、关爱,给学生温暖和力量,从而,提高师辈的引领效应。

(二)以“可控”为目标,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机制

一是建立“动效结合”危机时应急机制。在危机发生时,学校要启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成立心理危机应急干预组织机构,通过部门联动、分工明确、快速高效的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好危机个体评估、亲密关系人安全防护、网络舆论管控、校园安全排查等,同时也要避免次生事件的发生。

二是建立“三元二联”危机中干预治疗机制。危机干预离不开学校、家庭和医院各方的积极配合,因此,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发挥学生家庭和医院的积极作用,采取家校联合、医校联合的二联方式,提高危机中干预治疗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三是建立“心理重建”危机后保障机制。对于心理危机后的特殊学生的帮扶工作,学校要借助团体干预模式减轻其焦虑,正常化情感反应,要提供小组支持,鼓励强化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要继续通过朋辈关爱、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保证危机后学生发展性需要得到满足,重新建立或修复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积极心理重建。对于急性应激反应高危个体要保证随访,跟踪干预,家校医协同推进,坚定危机后学生的心理重建信心。

猜你喜欢

预警危机机制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危机”中的自信
皮革机制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预警个啥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