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视域下中国工业现代化的百年实践

2022-12-23

关键词:工业化现代化工业

吉 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建设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变的梦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救亡图存、寻找国家工业化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展开各种尝试,然而工业化的目标依然遥不可及。没有独立自主就没有一切,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适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那些轮番出台的救国方案,既不能改变当时的社会性质,也无法完成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化。

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社会主要特征与主要矛盾的变化,审时度势,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对应自身发展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不仅使得新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还将国家建设成为全球第一工业大国,构建了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现代化实践历程,系统总结百年历史经验,能够为迈向世界工业强国、实现新型工业现代化提供宝贵借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工业现代化的前提准备

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日趋广泛,工业化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1919年,毛泽东大声疾呼:“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1]359,并且特别提出实业和交通两大问题,同时强调了工业和主义的重要性[1]365-366。1920年,李大钊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呼吁中国顺应思潮,变农业国为工业国[2]140-147。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明确了工业化的奋斗目标,进而开始探讨工业化进程、制定工业化战略。面对“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大论战,恽代英强调中国必须由农业国转化为工业国才能自存[3]130。

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真正独立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掀起土地革命风暴,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工业”[4]4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催生了军事军需工业雏形。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矢志工业化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发展手工业和工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提出要“竭力促进工业的发展”[5]717。相继颁布的《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合作社工作纲要》《发展合作社大纲》,为保障工农劳动群众利益、发展工农业生产、开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等提供了依据。这期间,除了大力兴办工厂,党还建立了第一个国有企业中华钨矿公司,这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唯一的重工业。

延安时期,党的工业政策和实践虽受形势影响,但依然没停下积极探索的脚步。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在苏区工厂看到工业化火种的燎原之势,情不自禁地感叹“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6]258。抗日战争初期,建设和扩大国防军事工业提上日程。战略相持阶段,面对重重封锁,根据地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此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同时还兴办了一批工业企业,“有重工业、轻工业,有大工业、小工业。在边区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这些成绩来,是非常有意义的”[7]137。

随着战略反攻的顺利进行,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了使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党将近期奋斗目标重新设定为国家工业化,号召全党开展经济工作,并初步明确了具体的措施和步骤。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8]146“为了发展工业,必须首先解决土地问题”[8]184。“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8]206。这一时期,党的工业化思路愈发清晰,并通过积极探索工业化实践,不断推动工业化理论创新发展。“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9。中国的工业化亟需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先进理论来指导。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期间,毛泽东对工业化之路作出了系统性、全局性、辩证性的总结思考和战略安排。他指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0]1080。这一科学论断不仅被历史所证明,而且还在被现实和未来继续所证明着。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迫不及待地要推动工业化进程,指出“实行一个经济及文化建设纲领。这纲领的目的,主要是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土地改革与工业化”[11]27,并发出《要求各地汇报工业及工运情况的通知》,随后拟定了相关方针。 然而,不久国民党挑起内战,解放战争的爆发使得党的工业化实践受到阻碍。即便如此,中国共产党依然尽己所能地保护工业、恢复工业、发展工业,特别是在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更是采取了诸多力所能及的行动。在给各地的电报中,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将工业生产问题放在领导工作的重要位置。

新中国成立前夕,工业化真正成为全党的工作重心。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强调全党的历史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则进一步明确,土地改革是发展生产力和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恢复和增加轻工业生产,供应人民日常消费需求。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深入思考和实际探索,初步制定了工业化战略目标和步骤,特别是推翻三座大山,为新中国工业化的启动做好了前提准备。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工业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举全党全国之力,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充分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集世界前两次工业革命于一体、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同步,不断将工业现代化目标付诸行动。

“一个典型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处于工业化与依附之间的两难关系,其活动空间是很狭小的”[12]327。鉴于美国的封锁孤立和禁运打压,新中国不得已采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外交方针,千方百计地为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比如,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哈尔滨工业大学回归新中国怀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习苏联的两所样板院校之一,肩负起培养重工业部门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理工科师资的使命。

如果说“红色工程师摇篮”哈工大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工业化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缩影,那么随着全国范围内扫盲运动的开展、简化字普及、汉语拼音推行,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化则成为一个国家现象。大规模思想改造运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13]409。这些举措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工业化进程中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给工业化创造基本条件和有利环境,党领导全国人民一边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一边开展剿匪作战和镇压反革命,并通过社会各方面的民主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各项建设展开。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侵略威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经过三年准备,1952年底我国主要工业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的产量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面开展工业化建设的时代终于来临。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14]449。为了人民的长远利益,为了摆脱对任何国家的依赖,党中央实事求是地作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并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15]174。需要指出的是,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工业,在缺乏原始资金积累和外部连续支持的前提下,农业、农村、农民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1953年,党中央提出“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16]4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现代化的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远高于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同期增长速度,也比二战后经济起飞的联邦德国、日本要高。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相当于把旧中国从19世纪末兴办近代工业到1949年的总和翻了一番[16]83-84。1956年党的八大充分肯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思想,提出二五计划要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进行建设。八届二中全会制定方针,推进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三个“同时并举”,大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工业现代化的实践也推动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党中央认识到,以重工业为中心必须同时充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最终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第一波[17]238,没有新式的工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实现,然而现代化不仅仅包括工业化。为加快工业体系建设,党中央特别强调科学技术,并逐步确立独立的国防尖端技术发展路径[18]351。1956年初,党中央发出“向科技进军”的号召,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决策实施“两弹一星”、核潜艇、电子计算机等国防尖端工程,强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19]264。

随着重工业布局的基本完成,1964年4月底,国家计委提出《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打算解决人民“吃穿用”的问题,然而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为了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之下保持独立、保存自身,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没有后方不行。为此,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并开启了西南、西北地区13个省区的三线建设。整个三线建设以工业化为主导,跨越三个五年计划,到1980年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至1964年这些省区投资的3倍[16]103,不仅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还完善了国家工业化的整体布局,改变了当地闭塞落后状况,使一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来到西部,为西部地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5]208。

随着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中美关系改善等外交工作胜利推进,1972年到1973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用43亿美元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新技术、进口成套设备,加快轻工业发展,这就是著名的“四三”方案。“四三方案”引进了27个大型成套先进技术设备,又配套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建成了几十个化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大型项目。这是我国自苏联援建156项工程以来对外引进的又一次新开拓[16]127。这些项目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全部投产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工业现代化的优化调整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外部环境变得相对缓和,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外部条件。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中央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等一系列战略举措,通过利用国际资金、市场和资源,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并抓住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的机遇,我国工业迎来高速增长期[20]。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工业企业主体愈发多元化,除了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等也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由计划经济时代“五小”工业、社队工业转化而来的乡镇工业,成为中国特色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亮点。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检验,党对于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实现工业现代化这一命题更加明确。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在大力发展消费品工业的同时,要充分重视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加快发展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交通业和通信业,努力振兴机械、电子工业,大力发展建筑业,使它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这一时期轻工业占比从1978年的43.10%提高到1980年的47.15%和1990年的49.38%,工业发展中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及能源、原料短缺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中国工业发展步入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21]。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党和国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作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进一步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强调继续发展第二产业,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加快交通、通信、能源、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开发与建设,振兴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使它们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为加速科技进步,1995年5月党中央确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党中央组织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更加注重战略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工作。党中央还敏锐地认识到,信息化是一场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强调要积极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15]301。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同开拓市场结合起来,把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

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开始转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随着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再次提速。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中国形成了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成了重工业的自然升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与此同时,中国开始进入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

党中央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2008年3月,国家专门成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2009年开始,中国的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稳居第一。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大踏步紧随发展时代,中国基本上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开始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012-至今):工业现代化的质效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着力解决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领域的问题,在以信息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中,不断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握规律,更加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协调发展之路。2013年9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发展必然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

理论的创新、政策的转变取决于实践的深入和形势的变化。鉴于中国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种情况同时出现、交错叠加,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和社会公平正义问题[22]198-199。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是新时代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2]24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一时期,国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持续发力,在一些领域成功实现“弯道超车”。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和经济打压,愈发变本加厉,中国工业现代化之路依然充满坎坷、任重道远。所以,党中央着力解决工业化发展弊端,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22]544,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代必须解决好这些矛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工业现代化。同时,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及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同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也明确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九大作出新的判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3]9。鉴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实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调整工农关系、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强“四化”同步、共建共享,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据工信部统计,2016年至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4.54万亿元增至31.71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2.9%的年均增速。201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26.9万亿元,占全球比重28.1%,连续10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三新一高”),不仅是贯穿“十四五”规划的逻辑主线,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同时也为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实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提质增效,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到本世纪中叶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百年工业现代化的经验总结

中国工业现代化历经百年奋斗实践,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提供了有效的智慧支持。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

回顾中国工业现代化百年奋斗史,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在丧失与世界工业革命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陷入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甚至危亡关头后,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矢志工业现代化建设,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决策,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重新走在了时代前列。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没有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独立自主,才能为工业现代化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24]133。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不管国际复杂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二)坚持理论创新和中国道路

理论的创新,体现于历史、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彼此联系中[25]125。广义上说,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根植于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在学习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并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工业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行动指南,不断随着实践发展而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工业现代化历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理论飞跃、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四个阶段同频共振、同向而行。一百年来,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为工业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成为新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的理论基础。

中国革命走的是中国道路,中国工业现代化走的也是中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就强调“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参照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经验”[26]408。党中央明确表示要以苏为鉴,总结经验,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走自己的路,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这一重大命题,强调“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27]849。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5]240。新时代,党中央又多次强调:“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28]422。

(三)坚持独立自主和接续奋斗

独立自主是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一以贯之的内生动力。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接续奋斗走和平发展道路。纵观百年工业现代化之路,“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10]1016,我们深知“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29]122。

独立自主必须通过接续奋斗真正实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矢志工业兴国,制定了战略目标与步骤;抗日战争胜利后,特别强调“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0]1081;新中国成立后,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接续奋斗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63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从战略上分“两步走”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和四个现代化的计划,第二年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30]83。1987年,邓小平针对“两步走”中的第二步设想,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15]256。咬定青山不放松。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到后来新的“三步走”,再到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坚持独立自主和接续奋斗”早已成为党领导人民进行工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

(四)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

实现工业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和精神,“不能把文化因素仅仅看成推动经济增长的补充要素,它本身就是现代化的必备要素”[31]4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在本质上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传统意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32]27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同样是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实践成果。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33]534“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8]192。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党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历史责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增强工业文化软实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脚踏中华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孕育出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大大加快了工业现代化实践进程,为制造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开创了人类工业现代化历史上的奇迹。

综上所述,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使中国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15]173。中国的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自觉选择的强制型工业化[31]395。工业化的内涵也随着国民经济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目标明确、行动有力,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理论飞跃成果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百年探索和发展,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成就。

猜你喜欢

工业化现代化工业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