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个确立”的四重逻辑
2022-12-23万峰宇
刘 艺,万峰宇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党委办公室;b.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以下简称“两个确立”)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在新时代“两个百年”、“两个大局”交汇交织的重要历史关头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这就要求,一方面,在政治上,党要确立领导核心,形成强大的组织,统一意志和行动;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党要确立科学先进的指导思想,统一思想,形成阶级共识,把握社会规律,指导社会实践。新时代,“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根本性建设中首要的和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党的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最关键的因素。“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问题。“两个确立”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决定着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只有把握“两个确立”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才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上信赖和行动上忠诚,做到衷心拥护和坚决捍卫“两个确立”。
一、理论逻辑:“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历史规律的可知性和人民主体论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295人类社会历史确实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目的进行的,但是,它绝不是纯粹的以人们的主观愿望想当然地创造的,而是必须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创造。首先,人类在创造历史时,必须遵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实际,而不能随意地去选择一种社会形式,“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3]408-409社会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否可知呢?什么人能认识它呢?马克思主义认为,能够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是人民,“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18-25人民不是个体的简单的集合,人民是那些能够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人所组成的整体,他们的核心是先进的,以劳动者为基础的阶级。只有这样的阶级,才能真正把握生产力,进而把握生产关系,从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可知性和人民主体论,为“两个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经典作家十分重视领袖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每个社会、每个时代都要有属于自己时代的大人物,如果没有,也要创造出来。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5]137他曾把核心比作乐队的指挥,“七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6]384在组织内部总要有一个核心来统一指挥,以实现组织内部的团结一致。恩格斯认为,要实现组织的统一行动,必须在组织内部建立权威。他指出, “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7]372他还把英雄人物比作在汪洋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掌舵人,在每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只有绝对服从核心的权威,才能把握历史机遇。“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在危急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8]276列宁深刻地认识到尽管建立核心是长期的、很艰难、很艰巨的事情,认为,要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取得统治地位”,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做到“这一点”。[9]344列宁还从党的核心的角度来理解“政党”这个概念的,认为,政党是由“领袖”“组成”的“集团”“主持的。”[10]21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毛泽东认为只有争取广大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有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他认为,“伟大的革命”,“要有最好的群众领袖”。 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党的敌后的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党的核心显得愈加重要,毛泽东强调,党的核心只能有一个,“一个桃子……只有一个核心。 要健全领导核心”。[11]525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强调,要重视领袖的核心作用,领袖在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作用。“领袖就是团结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 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毛泽东这样的领袖。”[12]22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时对党的核心和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刻地阐述,强调,“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13]149在这里,邓小平将党的核心和指导思想的认识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上去理解。
经典作家也十分重视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主要的特征是科学性,“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14]297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和人民性的特征,两者紧密相联。马克思认为自己的理论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1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发挥其实践性的根本出路是充分发挥其人民性作用,为人民所掌握。毛泽东强调,科学理论必须与客观实际相联系,并且必须被人民掌握,否则,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应该根据本国实践发展需要和文化传统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方面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根据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另一方面是要不断进行理论武装,用科学理论指导全党的思想和行为,指导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武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改组正义者联盟时就特别重视这一重大问题,强调要将在党纲和党章中要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并将其贯彻到实际运动中去。列宁强调,要发挥党的“先进战士的作用”,党就必须“以先进理论为指南”,[14]24党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是与党的理论武装水平息息相关。毛泽东也十分重视科学理论的重要作用,把科学理论当做“吃饭”的工具,指出共产党人“吃饭”,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16]1515习近平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17]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之中,指导实践。
唯物史观的历史规律的可知性和人民主体论是“两个确立”的理论基础。只有坚持“两个确立”,我们才能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大势,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地去认识并改造世界。同时,只有坚持“两个确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有效地组织起本阶级的力量,团结一致,实现目标。
二、历史逻辑 :国际共产主义和百年来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
坚持“两个确立”,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必然结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3]500没有形成一个领导核心。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巨大成就决定于确立了以列宁为核心,以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一个曾经强大的苏联,20世纪90年代垮台,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苏共在指导思想上推行多元化,诋毁并妖魔化党的领袖人物,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致使党分裂,最终亡党亡国。在总结世界大国的历史经验时,习近平强调,“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大国崩溃或者衰败,其中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中央权威丧失、国家无法集中统一。”[18]182-183坚持“两个确立”是总结百年来党的经验的必然结果。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正确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会使党团结一致,战斗有力,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反之,会使党的领导和党的事业遭受挫折,甚至是失败。在1935年之前,由于党内没有真正确立一个核心,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存在着教条主义倾向,使事业遭受挫折。 “从陈独秀起,一直到遵义会议,”党内没有形成“真正成熟”党的核心。甚至出现了为了实现“工人阶级领导”,“拉工人”[19]298作为党的领导,当时党内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这一时期,党的历史上发生了两次重大失败,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遵义会议开启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两个确立”,它“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20]正因为如此,遵义会议以后,革命事业局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此次会议也因此成为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到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在全党形成了共识。在这一时期,党已认识到了领导核心的重要性, 陈云曾经指出,党成立以来,“最大的成绩”,就是党在革命斗争中培养和锻炼出了毛泽东这样的“一个领袖”。[21]4001943年3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组织上和制度上对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毛泽东被推选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毛泽东的核心地位,在政治、制度和组织等方面都得到确立和巩固是在七大。七大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党已经有了毛泽东同志,这个“伟大领袖”。[22]319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也达到了成熟。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摆脱了“左”的和右的倾向的侵扰,提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这条道路与苏联是完全不同的,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思想方面逐步走向成熟。毛泽东运用其哲学思想分析了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存在错误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对革命的总路线、纲领和经验进行了科学的、系统的阐述。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第一次“两个确立”。此后,毛泽东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增强。正是坚持了“两个确立”,党在实践上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为富起来创造了政治前提、制度基础、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1957年后,由于党内出现了“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见,坚持“两个确立”不能有偏颇,一旦偏离“两个确立”,或者其中一个存在问题,都可能会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两个确立”。邓小平认为,领导集体必须“有一个核心”,只有这样,这个领导集体才是可靠的,“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9]310党的历史上第二次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在实际上确立了邓小平的核心地位,邓小平理论的起点也是源于此次全会,此后的建设和改革中,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思考。十四大提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念。十五大提出了“邓小平理论”,并确立了其指导地位。邓小平十分重视确立党的核心,他明确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说,第一代的核心是毛泽东,第二代的核心是邓小平,第三代是江泽民。强调,确立党的核心有利于党的领导,“要以高度的自觉性来理解和处理”核心问题,“要有意识地”坚决“维护”“一个核心”。[19]309-310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江泽民的核心地位。江泽民深入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着重思考了党的建设问题,形成并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指导地位在十六大得以确立。十六大后形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胡锦涛针对我国发展的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将其定位为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确立其指导地位。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成果全部囊括其中。总之,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先后确立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核心地位,与此相适应,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正是确立了党的核心和指导思想,我国的改革才能顺利推进。实现了“富起来”的跨越,在理论上实现了新的飞跃。
十八大在事实上确立了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十八大后,科学地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习近平围绕在新时代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党等一系列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愈加强烈地认识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的作用。十八届六中全会把对确立“党的核心”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明确了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并强调了其决定性意义,把对“两个确立”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在实践上,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证和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百年党史表明,事业推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坚持“两个确立”。 坚持“两个确立”,事业就会顺利发展进步,偏离“两个确立”,事业就可能会出现偏差,甚至是挫折。
三、现实逻辑:“两个确立”是顺应现实发展需要,逐步形成和确立的。
“两个确立”的明确提出,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复兴伟业正处于关键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
“两个确立”顺应了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十八大以来,是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出台影响重大的政策举措推动事业发展,使得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工作得以顺利推进,解决了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难题,办成了很多前人所未能完成的大事。 十八大以来实现的变革也是历史性的、根本性的和深层次的。正是这些成就和变革使国家的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奠定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新时代,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必须坚持“两个确立”,才能团结一致,凝聚力量,才能把握历史规律,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变革。
“两个确立”顺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发生着重大变局,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和体系进行着重大调整,治理体系进行着重大变革,国际力量的对比情况来看,进行着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而其深层次问题还在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的增长问题,贫富分化问题,地区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人类正面临着各种风险挑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世界重大变局的发展。在世界重大变局中,中国已经成为引导和推动世界重大变局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成为社会主义的风向标。在世界重大变局中,大挑战也带来大机遇。面对世情的深刻变化,如何在世界重大变局中把握机遇,党和人民迫切需要党的坚强的核心和科学的指导思想。
“两个确立”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我国进入到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百年来,党带领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中国人民正在不断“强起来”基础上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我们已经具备实现民族复兴的能力、信心和条件。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使命非常光荣,任务十分艰巨。实现民族复兴充满机遇,也存在着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新时代,党的执政环境和社会条件已经并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只有确立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党才能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坚守初心,完成使命。因此,必须坚持“两个确立” 。
“两个确立”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确立的。习近平的核心地位是从十八大开始形成的。十八大后至十八届六中全会,“两个确立”初步形成。十八大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主题,分别形成于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中。习近平提出了十八大报告的主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7在《复兴之路》的参观活动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明确了总任务;在2014年12月的江苏考察,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基本形成,并提出了“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主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并强调“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将其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习近平的核心地位。2017年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到十九大,“两个确立”正式形成。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中央要有权威,“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24]166-167就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就会乱套。十九大提出了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同时,将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全局,目的就是要在中央和全党形成核心,形成中央的权威,以发挥党的领导最大效能。“两个确立”正式形成。
从十九大至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两个确立”。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在经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外交思想、法治思想等方面形成了体系。同时,通过在党和人民中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形成了共识。十九大后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地位。在中央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两个维护”之间的关系,把维护习近平的核心地位作为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最关键” 因素。对确立习近平的核心地位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都将“两个确立”内容联系起来了,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和“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习近平的核心地位。十九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两个确立”。
四、实践逻辑:思想上认同、情感上信赖、行动上忠诚
在实践中坚持“两个确立”,首先必须思想上认同“两个确立”。思想上的认同来源于理论上的彻悟。思想上认同“两个确立”,要学懂弄通做实其思想内涵,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十八大以来,根据实践的发展,习近平围绕事业、国家和党三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思考,形成了一整套理念、理论、战略和政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其指导地位。要把握三个理论主题之间的关系,三大理论主题实质上是要回答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和兴党之问。这三个问题最根本的仍然是道路之问,强国是目标,兴党是保证,三大理论主题相互联系、作用、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样,“十个明确”也是环环相扣,有机结合,第一个明确回答的是事业的性质和特征问题。第二个明确回答的是目标问题。第三个明确回答的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的问题。前三个明确是从事业的性质、特征、目标和主要矛盾等方面,从总体上对道路之问进行的总体性的回答,同时,第一个明确及第十个明确也回答了兴党之问。第四个明确解决的是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问题,第二个、第五个和第六个明确分别回答的是战略布局的总目标、战略方针的问题。第七个、第八个和第九个明确,分别回答了经济、强军和外交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十个明确”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准确把握其历史方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独特的理论形态,自成一体,实现了理论上的一次新飞跃。它不但是当代中国的,同时是世界的,它不仅能指导中国,还具有世界意义。它不但与实践结合,还与中华历史文化相联结,它不但能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它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从而成为文化和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
在实践中坚持“两个确立”,就要在情感上信赖,在行动上忠诚于“两个确立”。来自内心的崇敬、拥护与爱戴是坚持“两个确立”最根本、最深刻、最持久的情感。“心灵上的情感认同最深沉最真挚,也最持久最牢靠。”因此,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忠诚、维护和坚持“两个确立”当做最大的政治,将坚持“两个确立”,融入到血液之中,深入到灵魂深处,坚定对“两个确立”信念信仰,在实际行动中坚决贯彻执行“两个确立”。 首先是对党的核心——习近平同志的情感上的信赖。习近平是伟大的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他凭借着高超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带着强烈的使命感,以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为党、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他有着强烈的赤子情怀,以身许国。他多次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习近平自知核心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表示将以“无我”的状态,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同志以其坚定的信仰、鲜明的立场、崇高的品格、非凡的智慧、强烈的担当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是当之无愧的核心、统帅、领袖,是国家和人民的掌舵者、领路人和主心骨。
在实践中坚持“两个确立”,要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特别是贯穿于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此同时,要感悟习近平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视角和格局,把握“两个确立”的真谛。坚持“两个确立”,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人民的需要作为目标,在各种活动中,坚持走群众路线,把党的理论、方略和政策落实到群众实践中去。坚持“两个确立”,要有主动的历史自觉。要善于从历史脉络中去把握规律,发现趋势,坚绝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于民族的道路和前途,未来社会发展方向,都要善于从历史中去寻找经验。坚持“两个确立”要做到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分析、处理问题在新思想指导下,从我国实际和国情出发,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坚持“两个确立”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作为起点,要聚焦问题,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坚持“两个确立”要强化战略思维,要提高站位,把握时代前沿,从战略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强化战略思维,还要从政治上认清和把握形势。在复杂的国内社会形势下把握规律,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下保持定力,善于寻找战略突破口,实现战略突破。坚持“两个确立”,要发扬斗争精神。要敢于并善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勇于承受并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在实践中,只有在思想上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情感上高度信赖核心,才能在行动上忠于“两个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