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兴农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①

2022-12-23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兴农河村职业院校

张 玮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职业教育社会职能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的作用逐渐凸显,研究职业院校“兴农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推进职业教育拓宽专业内涵建设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一、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职业教育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产业和就业创业培训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因其培养特定技能见长、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贴近度最高、面向就业岗位距离最近、产教融合最直接等特征,对增强农村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切实提高产业兴农效果具有其他普通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首先,职业教育注重应用性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对教育对象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不高,而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培训对象。同时,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层次多样化特点,能够以灵活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需求。

其次,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方向有利于教育对象快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开设的多为应用型专业,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和操作技能培养,意在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专门技术人才。作为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有利于教育对象快速融入乡村产业振兴岗位。

最后,职业教育人才适应性强、就业率高。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为教育对象提供充足的一线实践机会,使其能够较快提升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以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同时,职业教育可以通过采用定单式培养和定向委培等对口人才输出方式,有效保证教育对象的就业率,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二、职业教育“兴农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职业教育想要服务乡村振兴就必须不断修订完善“兴农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农业生产岗位要求无缝对接,为基层和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以培养高技能型“兴农型”人才为根本目标

职业院校“兴农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势必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院校“兴农型”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和发展状况,在充分考虑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与构建“兴农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兴农型”专业与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

(二)形成具有“兴农型”专业特色的培养过程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较低,还没有形成“教育助农”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爱农助农兴农”教育能否成功推进的关键在于设计出具体的“兴农型”人才培养方案,涉及从教学计划、教学环节、课程体系到教学过程、考核评价的全过程[1]。职业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升级,或是开设新的“兴农型”特色专业,根据农业市场人才需求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充分论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加大实训课程的比重,注重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深入探索更具乡村振兴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这些举措来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生产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助农工作以及服务区域经济。

(三)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

职业院校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讲授都较好,但因普遍缺少在企业工作和实践经历,对专业实践技能的传授存在一定的短板。因此,必须调整师资结构,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重新整合和再配置,同时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2],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到涉农企业挂职锻炼,熟悉生产经营流程,掌握实践技能,同时调研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本位要求。此外,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农业生产岗位技术能手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技能,为职业教育精准助农提供师资保障。

三、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策略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主动承担起服务乡村产业发展的责任,自2017 年起承担了安徽省潜山县黄柏镇叶河村的精准助农任务,精心选派了学院干部组成的助农工作队前往叶河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工作队成员们根据不同农户特点因户施策,画好帮扶路线图,走出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径,引领带动叶河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电商在乡村特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让村民走上长期稳定增收的道路,学院选派指导队赴叶河村就电商助农工作开展调研与对接,指导队在了解叶河村电商发展的基本情况后,对叶河村电商服务站的建立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叶河村盘活了闲置的残疾人服务站,将其改造成叶河村电商服务站,让电商助农惠及更多农户。此外,学院给予专项助农项目资金用于叶河村发展村级特色产业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大棚蔬菜基地项目建设、蔬果深加工设施建设、村级亮化工程和人居环境改善。安徽省审计厅给予专项助农资金帮助叶河村偿还光伏发电站村级贷款、建设村部党群活动中心。在省审计厅和学院共同帮扶下,叶河村建设了村卫生室方便村民就医。

在省审计厅、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助农工作队的全力帮扶下,叶河村高质量实现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进一步扩大学院对口帮扶村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学院工会多次以消费帮扶方式出资购买叶河村农户农副产品,为学院教职工发放节日福利,同时鼓励学院干部职工购买帮扶村农副产品并为其推荐宣传、代购、促销,以实际行动增加村民收入。

在做好学院困难家庭学生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学院全面贯彻国家和省市相关助学政策,通过发放助学金的方式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协助办理助学贷款,并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自食其力,彻底解除他们学习期间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四、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兴农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学院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在推进驻村帮扶、消费助农、资助助学等同时,结合“兴农型”专业群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创新创举,推动了学院参与精准助农、乡村振兴战略。

(一)优势条件和实施基础

学院根据农产品流通服务领域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面向基层生产经营一线人才为定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培养精准助农和乡村振兴人才。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已建有较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在业务上和顺丰优选生鲜配送、合肥最大的仓储式鲜果超市“菱鲜果仓”、合肥最成功的农产品储配公司“小蚂蚁”合作,技术上争取和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把阿里巴巴的“物流学院”课程和老师请到学校来,并联合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集团全国客服中心共建了“京东校园实训中心”,让学生有时间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进行基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总结。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专业教学需求,逐步探索和构建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岗位见习、顶岗实训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这都为相关专业进行“爱农、助农、兴农”教育提供了优势条件和实施基础。

(二)“兴农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乡村产业振兴的需求,学院围绕农产品流通服务领域,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兴农型”专业群。“兴农型”专业群作为学院精准助农、乡村振兴的抓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让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3]。学院成立了由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涉农企业行业负责人、农业生产岗位技术能手、学院主管领导以及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兴农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权负责“兴农型”专业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发展。由专业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和涉农企业开展调研,明确岗位对各类“兴农型”人才的需求,合理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作岗位知识、能力和素养标准与农业生产岗位技术能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并不断总结、调整。“兴农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研讨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指导学院精准开设课程,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并制订科学、严谨的教学计划。

2.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涉农企业在办学条件、师资、技术等方面的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职业能力需求对接、与岗位对接、与产业对接的方法和途径。学院与多家农业企业、农村电商平台签订了定向人才培养和就业协议,让企业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中,聘用企业生产岗位技术能手担任教学任务,为学院提供师资支持,并与多家涉农企业共建了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兴农型”人才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让他们不仅学到了直观的专业知识,还丰富了社会和企业文化知识。

3.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兴农产业岗位能力要求,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完善现有课程体系,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现教学手段方法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的有机结合,并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纳入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教学与考证衔接。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4]。

4.加大师资培养,打造“双师型”专业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兴农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学院将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的骨干教师组成一支素质较高的“双师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并广泛邀请农产品流通服务领域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对师资队伍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兴农产业的前沿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同时,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进行顶岗实践,参与项目运营,在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标准[5]。

(三)展望

学院计划开设兴农试点班,通过自主招生、面向社会人员招生等方式定向招收农村学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针对其家乡情况定制课程,帮助其掌握助农兴农技能,并派遣优秀的当地学生返乡服务。此外,建立毕业生跟踪体系,给参加兴农就业的学生建立跟踪档案,追踪毕业生毕业后回乡运用职业教育专业知识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情况,并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积累职业教育推动乡村振兴模式探索经验。

五、结语

乡村振兴急需一批懂技术、懂经营的新型农业人才,对职业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要把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思想应用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上,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培养有理论、懂技术、能创业的技能型人才。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系列举措,探索出了相对成熟的路径和模式,取得了显著工作成效,履行了服务社会的职责,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猜你喜欢

兴农河村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躬耕麦田 为农兴农——山西农业大学小麦栽培团队的科研故事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
“老政委”情满崔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