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资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活动的现状及策略
——以江苏乡土音乐为例
2022-12-23李宁婧宗璐庄智涵
李宁婧,宗璐,庄智涵
(南京晓庄学院 幼儿师范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1)
音乐是一种通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提高一个人的审美品位,还能加强性格与品质的培养。江苏地区的乡土音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蕴含着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当运用江苏乡土音乐资源的实际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乡土音乐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实际价值
(一)有助于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无法长久地集中注意力进行音乐学习,幼儿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进行深入的教学,把江苏地区的特色音乐资源融入教学之中,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提升乡土音乐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例如,苏南地区的小调不仅蕴含着婉转、含蓄的地方人文特色,吴家方言更是包含了一种文化内涵,其动人的旋律与别具一格的语言能激发幼儿探知的兴趣,还能从这样的音乐中感受到苏南地区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及苏南人温文尔雅的人文气质。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经典音乐进行深入的乡土音乐教学,让幼儿更多地了解乡土音乐,更多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也能从乡土音乐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加强幼儿音乐审美
乡土音乐是一种能代表地区特色的音乐,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乡土文化与音乐文化。乡土音乐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之中,可以使幼儿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地区文化。江苏地区的乡土音乐以温婉为主,也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常熟十番锣鼓《喜元宵》,就是典型的民间传统鼓乐,以锣鼓段、锣鼓牌子与丝竹乐段相互交替重叠为主要特点,整体音乐能让人感受到元宵佳节人海观灯赏月的盛况,把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表现出来,这样的乡土音乐才是最具有魅力的。幼儿的音乐教育更多的是循序渐进的熏陶,从细微之处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审美品位,让幼儿感受到乡土音乐的魅力[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融合,江苏的评弹也进行了新的尝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源,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丰富乡土音乐的内容,让幼儿的音乐审美可以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与创造能力,让乡土音乐迎来新的发展,也让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立体。
(三)有助于加强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师的责任不仅是要传播知识,还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师的教育水平能决定教学的深度,通过进行乡土音乐资源教学,能加强教师对于音乐教学的反思,激励教师更多地创新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性格品质。为了加强乡土音乐资源的引进融合,幼儿园与教师都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更多地举办乡土音乐教学活动,把乡土音乐资源与幼儿园特色相结合,利用反思进行优化调整,这样不仅可以创新音乐教学形式,也能更好地把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之中。
二、乡土音乐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现状
(一)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环境受到限制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家长都更加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认为音乐教学只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并不影响幼儿的整体成长与发展。幼儿园对于音乐教育的投入较少,专业的音乐教师匮乏,导致幼儿园教学能力不足,环境受限。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倘若幼儿音乐教师的能力不足,就会影响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许多幼儿园的音乐教师未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对乡土音乐的认知更是有限,最终的音乐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幼儿园对音乐教育的忽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不能为幼儿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幼儿音乐教师对乡土音乐的理解与运用不到位,无法体现乡土音乐教学的重要作用,长此以往,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利于幼儿的音乐审美与创新能力培养,更不利于幼儿全面的综合发展与成长[2]。
(二)教学活动形式单一,教学制度不够完善
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的形式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融入了乡土音乐资源的前提下,教学的形式就更应当具有地区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乡土音乐教学的作用。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幼儿音乐教师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行教学创新,更没有深入地挖掘乡土音乐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讲,幼儿的喜好与能力提升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会直接影响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教师的教学目的无法达成。音乐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文化教学,音乐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艺术品位与审美能力,音乐教学更具有抽象性与创新性,一旦失去这样的特性,音乐课堂就会枯燥乏味,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幼儿音乐教学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缺乏音乐教学资源,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
许多地区的幼儿园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都缺乏相应的教学资源,对乡土音乐的应用也不够完善,更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导致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受到限制,无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与综合素质。对于江苏地区的乡土音乐来说,音乐的特点比较突出,音乐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江苏乡土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却不太理想,其主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乡土音乐无法与幼儿音乐教学紧密融合,幼儿音乐教师对乡土音乐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素材整理应用,导致音乐教学的课堂效果不够理想。
(四)师生互动教学较少,幼儿缺乏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应当是培养幼儿的兴趣与审美,让幼儿能够在音乐学习中拥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可往往许多幼儿园忽视教学的重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少,导致幼儿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音乐教学过于表面化,不能有效地锻炼幼儿的思维与创造力,不利于幼儿的学习成长,致使幼儿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五)忽视幼儿的差异性,没有满足其情感需求
人的思想与行为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幼儿身上更加明显,可在当前阶段的幼儿园乡土音乐教学中,教师不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忽略了幼儿差异性的问题。幼儿园音乐教师在进行乡土音乐教学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与标准进行授课,此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幼儿的表现与心理,教师会按照统一的规则与标准约束幼儿,不仅会影响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对音乐学习产生抗拒。忽视幼儿的差异性还容易导致幼儿的学习体验感下降,无法与音乐产生共鸣。幼儿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差异性是正常现象,但是忽略幼儿的差异性就会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幼儿也无法在乡土音乐的培养中有更多的收获。幼儿时期是培养情感的最佳时期,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情感的建立都是来自启蒙阶段的培养,教师如果无法在音乐教学中满足幼儿的情感需求,就会影响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与判断。
三、乡土音乐教育的优化措施
通过分析乡土音乐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实际价值与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加强乡土音乐教育应该从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乡土音乐资源、表现力的培养及幼儿差异方面着手,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其对乡土音乐的认识
乡土音乐不仅能代表地区的特点,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教导幼儿学习传统文化,体会乡土音乐的魅力。幼儿园在选择音乐教师的时候应当考量教师的整体音乐素养与专业能力,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教学经验,更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品位,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进行乡土音乐学习。对于现有的幼儿园音乐教师而言,应当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乡土音乐资源,提高对乡土音乐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幼儿的学习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之上。例如,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乡土音乐也在不断地创新变化,表现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但其根本的文化内涵始终没有变化,教师需要了解与学习的就是乡土音乐中的内涵,只有当教师能深入地了解乡土音乐之后,才能更好地带领幼儿进行乡土音乐学习。在学习了解乡土音乐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乡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进行了解,可以从一些历史资料中寻找乡土音乐的起源。二是可以从乡土音乐的传承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艺术文化,从小培养幼儿文化艺术情操。
(二)创新教学方式,构建系统的教学制度
教学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幼儿可以更加全面地成长与发展。在实际的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乡土音乐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但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太过复杂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反向的效果,所以幼儿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发掘更多的乡土音乐教学可能,不止局限于课堂之上,还应当在生活中经常性地组织乡土音乐活动,让幼儿与幼儿家长共同参与,这样在教导幼儿的同时也完成了文化的传播。幼儿音乐教师可以为幼儿构建完整的音乐教学系统,把江苏地区的特色乡土音乐融入教学之中,让幼儿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在创新教学形式的时候,可以融入文化元素,改变音乐的形式,让乡土音乐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的音乐审美。
(三)加强乡土音乐资源应用,完善幼儿教学设备
随着网络信息发展的不断深入,生活与学习中也逐渐融入了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幼儿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进行乡土音乐资源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教学的设备,构建乡土音乐学习平台,让幼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音乐学习,也能带动幼儿的家长共同学习乡土音乐。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乡土音乐教育活动专场,邀请幼儿及幼儿家长参与,在活动中完成对乡土音乐的普及与宣传。江苏地区的乡土音乐有其独到的韵味,对于幼儿的审美提高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例如,江苏如皋的《挑担号子》是节奏感极强的江苏地区乡土音乐代表之一,音乐本身的音域不宽,稍微进行改编就能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之中,在改编的时候可以保留音乐本身的韵味与特点,强化音乐的节奏性,把复杂的前十六节奏简化为平八节奏,让幼儿能感受到音乐当中明显的节奏感与律动感。《挑担号子》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还能根据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相互渗透原则,让幼儿从健康领域、社会领域了解号子存在的意义与内涵,感受到劳动号子表达的团结精神。
(四)加强表现能力培养,增强师生音乐互动
音乐的特性在于欣赏与互动,幼儿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幼儿进行音乐欣赏,也要多与幼儿进行音乐互动,以此来了解幼儿的艺术领悟能力,找到更加适合幼儿的音乐教学方法。幼儿虽然年龄小,认知能力还是具备的,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互动来激发幼儿的表现欲。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音乐教学情境,让幼儿参与到音乐互动之中,既增强了幼儿对乡土音乐的学习兴趣,又让幼儿在互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身心都得到锻炼与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教师可以把乡土音乐资源融入音乐教材之中,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与综合能力,让幼儿在不断学习中提升音乐素养。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并把乡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利用易拉罐、塑料桶等材料制作一些乐器,然后选择一首经典的江苏地区乡土音乐作为背景,让幼儿寻找音乐的鼓点与节奏,这样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五)充分尊重幼儿差异,激发引导幼儿情感
幼儿音乐教师在进行乡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差异与选择,不能因为幼儿的年龄小就忽略幼儿的感受。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评价时,应从幼儿的差异、兴趣、能力、表现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深入了解幼儿的喜好与兴趣,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把江苏地区的乡土音乐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幼儿的音乐情感认知。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感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应当尽量理解幼儿的状态,针对幼儿的差异性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培养,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教师可以先从乡土音乐欣赏入手,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树立幼儿的民族文化观念,音乐的选择要具有节奏感与容易记忆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教师选择的乡土音乐应当更加简单、容易记忆,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兴趣喜好。音乐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用《锣鼓经》带领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锣鼓经》需要使用的乐器都是传统乐器,既能锻炼幼儿的节奏感,又能让幼儿通过乐器演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乐器。幼儿音乐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以激发引导幼儿的音乐情感,帮助幼儿建立完整的情感认知,这对于幼儿之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音乐能够抒发情感,陶冶人的情操,乡土音乐具备这样的特质,同时也更能代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乡土音乐资源融入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认知与审美能力,也让音乐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学习乡土音乐,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对乡土音乐的学习兴趣,完善乡土音乐教学系统,让幼儿可以在学习中收获快乐,同时传承更多的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