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研究
2022-12-23朱添
朱添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了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还要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整个课程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师范生培养角度,对“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方面对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思政进行一些探索。
一、“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2]从殷商到“五四”时期,我国的典籍几乎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学习研究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就必须先学会读懂文言文。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的基本理论,还能够将所学的古代汉语理论和知识内化为阅读、分析古代典籍文献的方法,具备古书断句、标点与翻译的能力。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使学生在具备古代经典文献阅读研究能力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愿意为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有助于“系统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力量不应该是相互割裂、孤立分散的,而应该形成合力,即所谓的“系统育人”。各个学科只有“在自身作用力和影响力上,既各尽其责,也在育人目标、育人方式上达成共识,协同构建有助于形成相嵌、链接、互补、共生的教育合力的育人体制机制,应试教育的局面才有可能在根本上得到扭转,立德树人的目标才可能得以实现”[3]。师范生的“古代汉语”课程,不仅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古文阅读能力,还要使学生明确“古代汉语”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古代汉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古代汉语”课程中,使其与古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其他学科进行互动,共同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教育人才,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在“古代汉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古代汉语知识,提高了古文阅读能力,更能够坚定其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具有成为语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为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精神。因此,大学教师在本科阶段的“古代汉语”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深切感知我国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从那些精华中汲取养料,培养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成为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4]。只有在大学阶段就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入耳、入脑、入心,毕业后走上中小学的讲台,才能够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理念,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并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认真开展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二、现阶段“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德育内容不突出
如今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要求在师范生的培养上采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即以产出导向实施教育。“既不同于以学术为中心的学术主义取向,也不同于以技术为中心的专业主义取向,还不同于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主义取向,而是突出师范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达成。”[5]师范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专业知识过硬、教学技能娴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就不能只注重古代汉语理论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突出课程的德育内容。但是,现阶段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并没有设定德育目标,或者虽然设定了德育目标,但在课堂教学时并没有有效渗透,使德育目标流于形式。
(二)教学内容僵化,与现实脱节严重
“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覆盖古代汉语的文字、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要求学生在经过学习后能够对古代汉语基本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把握,从而提升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目前师范生普遍使用的教材依然是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共四册,采用了文选、常用词、通论和文化常识四位一体的结构,内容丰富,60年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但是由于师范专业课时有限,在使用这部教材教学时,难以将其内容全部讲完,因此通常的做法是选择语言点较为密集的文选进行精读,梳理讲解其中的语言现象,再以通论中的重点理论知识配合巩固。这样就使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学习上,而其工具课性质体现较弱,学生难以通过学习古代汉语理论而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语言文化。此外,作为师范生,还迫切需要利用古代汉语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但目前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对这些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
(三)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依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学手段也仅限于利用教材、黑板和幻灯片等教室内资源。在进行文选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进行逐字逐句讲解分析;进行通论教学时,通常将古代汉语知识点进行集中梳理,并列举相关例子进行讲解;常用词和古代文化部分通常不会单独讲授,而是将其融合在文选和通论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点比较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通过语言讲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很难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做到根据学生间的差异而因材施教。况且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古籍的能力,教师讲授过多,留给学生进行古籍阅读实践的机会就减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思考。
(四)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的评价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即以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按照一定比例汇总计算。学生的平时成绩往往来源于其出勤率、平时作业和随堂测试,占比较小;期末考试一般为闭卷形式,占比很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将期末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期末考什么,在上课时就重点听什么,考试前就集中背什么,因此难以将古代汉语知识内化成古文阅读的能力。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经过学习是否达到了原定的培养目标,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为了考试而学习,颠倒了教学与考核的主次关系,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期末考试成绩比重过大,也反映了在课程评价中过于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阅读研究古代文献和解决教育教学相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无法通过闭卷考试增进对传统语言文化的感情,达到德育目标。
三、基于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道德教育
“产出导向”要求专业的每一门课程相互配合,都要为培养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的优秀语文教育人才。要求毕业生既要掌握汉语、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育理念。因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想在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古代汉语”课程中有效实施,在教学目标设定上,不仅要体现古代汉语学科的专业性,也要突出道德教育的思想性。在制订德育目标时,既要突出爱国守法、礼貌谦虚、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社会公共道德,也要明确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教师职业道德。
(二)挖掘德育元素,丰富教学内容
“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把课程思政和课程建设有机融合;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进程中,要同步将课程思政纳入建设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程思政的知识点与育人环节。”[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必然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历代的古籍,这些古籍历经千年流传,凝聚了祖先的大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要充分发掘教材选文中的思政元素,在不改变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优先选择那些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进行讲解。比如,在《晋灵公不君》一课明确赵盾敢于直谏、忠于国事的高尚品格;在《楚归晋知罃》中明确知罃不卑不亢的爱国精神;在《宫之奇谏假道》中明确不能迷信宗族神权,要实行德政的民本思想等。通过讲授这些知识性与思想性俱佳的作品,可以将古代汉语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深度融合,使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此外,还要注意与基础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作品均是历代传承的经典之作,思想和内容皆为典范,在师范生的“古代汉语”课程中,也要将这些经典作品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达到大中小学语文课程思政一体化。
(三)丰富授课模式,改进教学手段
师范生课程思政改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首先,要把教师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如《汉字的形体演变》一节,教师可布置专题任务,并事先将所需资料和参考书目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及网络资源自行查找资料自学,课堂上教师再组织讨论,完成学习;其次,要把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师范生“古代汉语”课时量有限,因此要充分利用爱课程、学堂在线、智慧树等慕课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最后,要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单纯的理论讲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针对所学内容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组织经典阅读实践,阅读《左传》《论语》等经部要籍,利用所学的古代汉语知识及《十三经注疏》等古注,对原典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挖掘其中蕴含的一些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将“古代汉语”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更加了解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传播开去。
(四)丰富评定方式,注重过程考核
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改革要打破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丰富考核形式。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由期末考试一锤定音转变为综合性的过程考核,将考核融入“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过程成绩可以来源于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现实,对课文思想内涵进行的讨论,比如通过《祁奚荐贤》一文,评论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做法;或者布置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作业,比如利用工具书,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进行识读,并对字形结构进行分析;或者安排灵活又具有趣味性的随堂测验,如结合所学的诗律知识,以自己名字的内涵为主题,写一首格律诗;或者组织有意义的团队实践活动,比如进行古籍整理实践,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对未经整理的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和翻译。通过加强过程性考核,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又能使学生在完成这些考核的同时,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动将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下去。
结语
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评定方式改革的有机结合,是古代汉语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统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课程思政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僵硬的说教。通过深化师范生“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古代汉语知识有机融合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