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主体特性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影响研究

2022-12-23刘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学习者

刘颖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引言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长期以来面临着费时低效的问题。这固然与语言环境和大学英语教学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如何在固有条件下争取最大的学习效益是所有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一个难题。如今我们普遍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实践者,也是学习目标的最终实现者,学生的特性对其学习效果具有内在影响作用[1]。因此,如今的外语教学研究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对学习主体的研究上,特别是随着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语言学家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这种理念引导我们从学生的心理、生理及认知过程等方面的特性思考和探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学习效果的学生主体特性主要有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生个体差异等。本文对大学英语学习中的上述因素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对策性的思考。

一、学生特性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动机。获得复杂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没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不存在这种努力。学生学什么和学多少是受个人的动机影响的。Falk(1978)经过研究发现,在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学习中表现最为优秀并且学习效果最好的学生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那些起初喜欢这门语言的使用者,继而开始崇拜这门语言所联系的文化,并且强烈渴望了解和融入这门语言所存在的社会的学生;另一种是具有强烈实用主义目标的学生——希望通过对目的语的学习,达到诸如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提高工资待遇、有能力阅读某些专业书籍等现实目的[2]。基于对这两类学生的研究,Gardner和Lambert提出了著名的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的分类。前者指学生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渴望参与并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后者指学生为了某一特殊的目的而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机[3]。这两种动机都是决定外语习得的关键因素,其中综合性动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长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取得外语学习的成功;而工具性动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被证明是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的,那就是当学生缺乏与目的语团体(target language group)的交际机会,也没法接触目的语社会(target language community),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很少使用到目的语的时候,即常说的缺乏语境的情况。中国的大学英语学习者现在所面临的正是后一种情况,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是出于工具性动机,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达到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工资待遇或者提升个人形象的目的。虽然它无法保证对英语学习的长期效果,但是在目前这种现实条件下,无疑也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有益动机。

(二)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影响学习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态度。Stern(1983)区分了外语学习中的三种基本态度:(1)对目的语社团和本族语者的态度;(2)对学习该语言的态度;(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4]。根据上文中Falk(1978)的研究发现,在目的语学习过程中表现最优异的学生往往起初都是因为对该目的语使用者的喜爱,继而才对这门语言及这门语言所存在的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如果学生对目的语社团持有肯定的态度,就会产生对这门语言的向往,继而投入对这门语言的学习中。学习态度也会决定学生的投入程度。一门语言的学习往往需要学生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只有拥有良好学习态度的学生,才能真正全身心投入该门语言的学习中,并且坚持不懈,直至最终掌握这门语言。学习态度还会决定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外语习得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会大量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创造性地对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因此,是否积极地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是否主动使用目的语进行实践和思考,都会直接影响该门语言的学习效果。持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课堂表现往往比较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三)学习能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分析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协会制定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14条心理学原则中指出,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由以往的经验和遗传所决定的[5]。成功的学习者能够通过原有知识经验和新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成功的学习者能够创造和运用思维策略和推理策略的不同组合,以达到复杂的学习目标。成功的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指导后,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连续的知识表征。因此,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成正比。要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必须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智力、生理和情感等要素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故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如果为了教学目标而盲目地强迫学生达到整齐划一的学习水平,这就好像是强迫所有学生穿上同样大小的制服,其可怕后果显而易见。

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对策性思考

上述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都是客观存在于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过程领域的。要克服这些因素造成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认清事实,把握特点,因势利导,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增进情感交流

Gardner和Lambert所提出的动机分类理论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来源,也提醒了我们,如果要激发学生的综合性动机,作为目的语使用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学生对教师个人的好恶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语言的好恶。学生如果喜欢和尊敬这位老师,往往就会喜爱老师所教授的这门语言,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持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并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抵触甚至厌恶的情绪。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虽然不是将学生带入英语殿堂的第一人,但在面对这些即将成年或刚刚成年的大学新生时,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将形成时,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利用大学这个应试压力相对稍小的环境,尽力向大学生展现出英语的魅力和价值,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英语学习并自觉地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利用课间课后的时间了解学生,多组织一些师生互动性强的活动,如共同排演英语话剧、共同制作英语课件等,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赞许和鼓励有助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想使学生自觉学习英语,就必须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照顾到他们的这些学习需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教学前端分析形式,充分了解不同院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在课程设计环节,教师将这些学习需求与教学目标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作为载体,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课程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进入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往往感受到听说能力在未来专业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但却不得不面对高中阶段应试教育模式所导致的重读写、轻听说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提高听说能力拥有比较强烈的需求。鉴于此,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交际英语的课程内容,多设计以锻炼学习者听说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任务,利用当前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手段,营造接近目标语语境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目标语交际机会等。此外,在进行课程内容传授时,补充阐释语言点在学生专业领域的使用,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这门语言能够帮助他们进行专业学习,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投入学习并且坚持学习。

(三)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不可能凭空产生。要激发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鼓励学生收集英语国家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背景信息,并在教师的组织下定期发布和相互交流;利用当前的互联网开展为英语电影配音、建立英文网站、制作英文flash 及将中、英文名著片段改编为话剧等语言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增长见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使用语言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四)引导学生规划学习、规范学习

学习能力的高低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会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习惯性地成为一个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兢兢业业,学生却感觉味同嚼蜡、苦不堪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增强自我目标控制能力等。总之,大学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宽松自由,一方面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自我控制的难度。大学前学生已经习惯于中学那种严格高压的学习模式,忽然面对大学这种提倡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往往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地位,鼓励学生发挥出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实施分类、多层次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仅使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教学工作者必须量体裁衣,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实施分类教学并不意味着把学生按能力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说在教师对学生充分了解、心中有数后,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难易语言的搭配和选择,教学内容注意高中低难度的结合,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提出若干方案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挑选,既有考验学生知识深度和文化广度的创造型任务模式,也有侧重基础知识学习的巩固型任务模式;或者进行分组协作学习,在组员分配上将高中低能力层级的学习者均匀划分,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协作发展的目标。同时,在进行测试和评估时也要注意难度的搭配,采用多维度的评估手段,综合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样就使得具有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均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不仅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信心,而且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总结

“大学英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不仅是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而且有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自己的素养。”[6]因此,我们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征,了解和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情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需求,科学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等理论,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达到优能高效的水平。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学习者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莲心宝宝有话说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