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共同体视域下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
——基于“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改革
2022-12-23陈国利冯嘉
陈国利,冯嘉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500)
一、问题的提出:学习共同体构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学习共同体是通过搭建多元、民主、平等、开放、安全的学习环境,使群体成员在参与实践、对话协商、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达成知识习得、意义建构和生命的成长[1]。
(一)协商共生共赢:基于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美好愿景
有学者认为,学习共同体为“教学超越灌输、控制和程式化走向对话、融通和生成,学习超越单纯的知识符号的习得回归具体情境、真实生活及对意义与价值的关照,学习者超越孤立无援的被动接受,走向在参与、互动、分享中达成个体与群体的共享、共生与共荣”提供了可能[2]。课堂学习共同体概念在高校受到广泛关注,期待学习者和助学者构成学习共同体,促成个体目标基于或同于群体目标,个人发展融于群体发展,个人意志与群体意志相辅相成,教学赋能师生,激发师生的互动交往,创设师生协作、共生、共赢的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系统统筹、一体化推进,在教学实践中推动个人目标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合作、共赢的学习目标。
(二)理想与现实矛盾:学习共同体构建实践的共性问题
美景宏愿在实践中往往容易遭遇尴尬窘境。检视现实,学习共同体构建探索并没有带来人们期望的景象。我们的调查显示,学习共同体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凸显出一些共性问题和局限性。
1.浅层应付学习低效率。在可监控性相对较差的教学环节中,学生易滋生懒惰情绪。例如课前预习阶段,部分学生投入度低,未认真学习或者停留在浅层学习,未能达到任务单拟定的要求。而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更有学生存在抱大腿、假参与、表面参与的现象。学生的参与度决定了课程深度和教学效果,因此,缺乏深度参与的教学活动注定是失败的。
2.课程特色发展难聚焦。在各种教改政策的鼓励下,基于智慧教学的一流课程建设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思路不一而足,做法千差万别,效果也参差不齐。如何聚焦课程特色是亟待思考的问题。当前,课程特色建设往往被视为构建具备校、地文化特色的课程,致使课程特色建设空间狭小,限制了课程特色的发展,多关注表面的光鲜与热闹,而忽视课程的功能和内容建设。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缺乏深层次发展的思考,后继发展乏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出历史舞台。
3.教学反哺助力难实现。文化反哺是信息高速发展的后喻时代的最根本特征。同理,教育反哺应是新时期教育的新型特征。教育反哺要求受教育者以自身特有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等文化气质作用于教育者[3]。但是,调查发现,当前教师的文化优势、地位优势和权威仍不可挑战,信息的双向流通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学生课程主体的凸显与课程质量的提升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重构与创新并举: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程建设探索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课程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知识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行业领域发展趋势,掌握新闻采写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养成独立承担项目任务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课程组对标“金课”建设的要求和目标任务,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活动、评价方式方面着手,进行课程的顶层规划、课堂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课程的四重构探究,即重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场景、教学载体,实现教学创新的全面、全息推进。
(一)重构教学模式,创新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中心,依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重构教学模式,将课堂架构成“线上平台、线下课堂、项目训练、展赛联动”四个互相关联的教学空间,形成知识技能习得闭环,设置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低阶的获得、领悟提升到高阶的内化、升华,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紧紧围绕专业知识结构与协同应用能力的深度融合目标,依托省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产业学院校内工作室,采用学科竞赛、校企合作成果、优秀作品校园展播、线上线下教学成果展等展赛联动形式,实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体系改革创新。
(二)重构教学内容,创新知识体系
重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清除行业领域间、学科专业间、课程教学间的屏障,联系行业需求重构教学内容,将经典理论与新兴资源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育人巧融合,促进与相关课程的相互融合,通过“删、减、融、增”四项举措,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删”除课程中知识陈旧或老化的部分,以及课程群间重复的由其他课程承担的内容;“减”少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点的时间,规划课程教学尤其是课堂时间板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强化课外主动学习;“融”合不同课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间相通的知识与信息、思维与观点、方法与技能;“增”加前沿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将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和国际化理念融入课程的内容体系。同时,课程教学依托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学科共享实验室平台,以及基于教学成果转化的项目孵化平台、教学融合展赛平台等资源,建立多阶段、多方向、多能力的个性化立体实践展示体系。通过建设“金课”、编写特色教材,以及获取各类展会、赛事等优质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多样化训练资源和途径,将真实项目和案例导入课程教学,推进项目化教学、案例化教学、工作导向化教学。
(三)重构教学场景,创新教学场域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打造“四维教学空间”,即将课堂分为“线上平台、线下课堂、项目训练、展赛联动”四个教学维度,并依据各空间维度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活动。线上线下分工合作,课堂内外理实一体。线上平台是知识的“获得空间”,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任务,提出问题;线下课堂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间的讨论,使学生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是“巩固空间”;项目训练环节将实操项目引入课堂,形成“项目场域”,让学生“做中学”,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是“内化空间”;展赛联动环节通过展赛与教学联动,完成“能力提升”。
(四)重构教学活动,创新教学载体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线上主要进行课程预习和小测验、主题讨论等,课堂教学以重点和难点梳理、案例分析、专题练习和模拟项目实战为主,课程实验实践阶段则关注完整的过程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例如,在“街采直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小组拟定选题、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在实施阶段,教师和受邀请的业界精英通过直播平台观察学生表现,实时指导;事后及时召集小组开会,总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提升方案,使学生在全真环境下真实地练习、真实地体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三、课堂内外理实一体:构建“四维教学空间”,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打破传统的课堂作为唯一的教学空间的固有思维,通过线上线下、教室内外多重空间的整合,构建四个维度空间组成的教学环境,同时改革评价方法,推进教改实践探索走向深入。
(一)构建四维空间,理实一体深耕教学
1.一维空间——线上课程,知识习得。在线上空间维度,学生利用在线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理论与知识的习得。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微课、延伸阅读及在线测试习题等。课程的线上教学活动包括: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单,每次课前在平台上发布教学任务及推送教学资源,以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检查、批阅学生课内外作业和练习成果;组织课程在线讨论,开展线上答疑解惑等。学生通过网上课程学习,了解了知识结构,掌握了理论基础;通过讨论互动、自我检测、作品完成等,开展了探究式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
2.二维空间——线下课堂,知识巩固。在课堂教学空间,师生合作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教师解析重点和难点知识,针对学生的疑点,采用案例解析等方式做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促使学生对知识主动探索;二是学生的讨论交流和基础训练,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实时观察学生的讨论和练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指出学生的问题,干预学生不主动、不积极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领悟、巩固。
3.三维空间——项目训练,知识内化。在项目训练阶段,学生通过承担学校里实时的宣传项目,在完成完整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训练、“做中学”,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积累与能力。“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常规的教学实验实训环节大多是每个章节对应一个实训项目,这样的实训内容是分裂的。通过将专项实战项目引入课堂形成综合训练,以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作品采写(制)流程为主线,以制作精品新闻作品为核心内容,变碎片化的采访、写作(制作)各环节与各步骤为系统、整体的训练,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四维空间——展赛联动,能力提升。在展赛联动环节,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参展和参赛,在交流、点评和修改中提升作品品质,实现能力提升。同时,在推荐优秀作品参展及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不断碰撞融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现场教学、产教融合,加深学生对专业能力的理解与掌握,将知识和能力进行迭代,更好地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四维教学空间”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对课程内容科学、精心设计,而且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要熟悉业务流程,对学生实训中出现的知识技能漏洞、问题及时精准“拍砖”,并寻找对策,实现碎片化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5]。
(二)关注学习过程,形成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新方式
如果教学四重构和四维空间的建立是推进课程建设“上天”的探索,那么课程评价方式则是教学“落地”的行动。
1.课程评价关注过程性评价。将评价的范围覆盖整个“四维教学空间”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评价主体包含教师评价、同伴互评、专家评价三个方面。其中,线上平台、线下课堂为相对简单的学习和训练,占总成绩的40%,与占30%的项目实战训练共同构成平时成绩;期末为综合性实践大作业,占30%,其中推荐参展、参赛的优秀作品赋附加分。线上评价基本为量化考核,由教师评价;线下课堂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讨论及实践、展示环节的参与情况,由教师评价和同伴互评共同完成,学生评价部分又分组间互评(占该项的70%)和组内互评(占该项的30%);项目实战训练和期末综合大作业由教师和业界导师共同评价,占比相同。
2.课程评价包括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课程教学以专业理论与技能的学习为显象,以职业素养与价值的塑造为隐象,有助于培养学生高超的职业素养。该项暂未硬性纳入课程成绩,但在综合实践评价中有最高5分的体现。
3.教学效果评价是每一轮课程结课前的规定环节。评价内容涉及对课程总体的主观感受和对四个教学模块基本功效的评价。近3年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改革满意度在96%以上。
四、“四维教学空间”课程建构改革实施效果反思
“四维教学空间”模式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豪华版”,通过四个教学空间的转变,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领悟、内化、升华,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层面的创新。
第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体验为手段、以团队为形式、以教学空间转变为流程,线上线下混合打造教学空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养成。
第二是创新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内容、资源,形成更为系统化、整体化的学生学习知识体系。在教学内容上融入课程思政,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和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第三是创新教学活动。借助智慧教学技术和项目训练,将课堂直接连接到应用场景,实现了知识学习与实战应用的无缝对接,在激发学生体验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深度参与。
第四是教学评价创新。教学评价环节引入多元考核主角,尤其是被称为“拍砖师”的实务精英参与评价,能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及时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再思考。
连续三年的教学评价数据显示,学生对“四维教学空间”模式总体认可度较高,并希望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学生在这四个模块中都有较大的收获,线上平台与线下课堂高效地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培养了其团队合作和沟通协作能力;项目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和思维的构建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了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展赛联动有助于学生在更大范围的比较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培养反思总结的思维模式。经过持续的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四维教学空间”教学探索与实践,“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比赛等方面不断获得好成绩,取得了较好的课程建设和育人成效,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同行的肯定。媒介融合发展给新闻学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四维教学空间”模式探索依然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引,联结学校和行业领域,打破专业和课程壁垒,与时俱进,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