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医科类院校招生规模与招生结构调查分析
2022-12-22谭梦彤
谭梦彤,颜 亮,刘 莹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为适应社会经济及科技的高速发展,推动我国由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即“双一流”工程,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这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两大战略措施。针对医学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对其创新发展也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要求广大高等医科类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建设的根本任务。医学教育关乎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两大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广大医科类高校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建设新医科为契机,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努力培养研究型及应用型等“多型合一”的全方位人才,全面提高医科类高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同时也是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中国”的守护人为己任,更是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我国高等医科类院校在招生的规模与专业布局结构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寻求优化策略。基于此背景,我们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可代表性、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等方面,选取2020年公布的“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综合实力前300名中的20所医科类高校为主要比较和研究对象。“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是在收集各高校主动对外公开的真实数据基础上,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研究的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各高校综合实力、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升学率、教师平均学术水平等指标,是目前评价我国大学实力影响力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排行榜[1]。
根据以上标准,选取的研究对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1.2 研究方法
针对2019—2021年各高校招生网站上公布的本科专业设置、招生人数等相关数据,对以上20个作为研究对象的医科类高校的总体招生规模、具体招生专业的计划人数及医理工管等不同门类的招生计划人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及分析,其中新疆医科大学未公布2020年及2019年的招生人数,故未纳入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医科类高校近3年招生规模基本情况
经过近几年教育方面的改革,2019—2021年我国的医科类高校招生规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见表1。大部分的医科类高校呈现持续小幅度增长的状态,如南京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新乡医学院等。少部分高校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如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招生规模较2020年、2019年有所下降。这说明医科类高校在招生规模变动问题上并不是盲目扩招或者一味缩减规模,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近3年来招生规模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此外,2019—2021年期间,通过对各医科类高校招生专业进行医学门类和非医学门类的划分,统计不同学科门类人数并加以分析发现,各医科类高校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现状,总招生人数中医学门类招生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差异。大部分医科类高校的医学门类专业招生规模占总体招生规模的82%~87%,而且近3年医学门类的招生比例基本没有大幅度的波动,见表2。
表1 2019—2021年20所医科类高校招生规模基本情况
表2 2019—2021年20所医科类高校招生门类人数比例汇总
2.2 医科类高校2021年非医学专业各门类招生人数比例比较
在调查的2021年20所医科类高校的招生专业及人数中,开设的专业涉及的学科门类共有8个,除医学门类专业外,非医学门类主要是管理学、理学和工学门类专业,法学和文学门类专业人数次之,只有少量的教育学和经济学门类专业,见表3。
表3 2021年20所医科类高校招生门类比例汇总(%)
3 讨论
3.1 不同医科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差距较大
3.1.1 招生计划人数差距较大 从本文调查的20所医科类高校的招生规模来看,不同高校的招生计划数差距较大,天津医科大学招生1 000余人,而广东医科大学为5 000余人。结合各学校官网介绍及发展历史发现,这主要与当地政府的规划、高校的地理位置、综合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等条件紧密相关。比如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是在2019年由原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资源组建而成,故其招生计划人数相对较多。
3.1.2 近3年招生规模基本平稳 由表1分析得出,近3年医科类高校的招生规模并没有大幅度的调整,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呈持续增长趋势,而少部分高校出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是整体上来说,招生计划人数的调整是非常谨慎的,涉及高校发展的方方面面。
3.2 不同医科类高校的学科门类设置有所差异
3.2.1 医学门类招生比例有所差异 由表2分析得出,医科类高校的学科门类分为医学门类与非医学门类,大部分高校的医学门类人数所占比例为82%~87%,但是不同高校之间还是有特异性的差异。在调查的高校中,河北医科大学在2019年、2020年医学门类招生比例高达100.0%,在2021年增加了生物制药专业30人,属于工学门类,医学门类为98.8%。同时发现,同一高校近3年医学门类的人数比例基本没有大幅度的波动,这同样与高校的办学条件、地理位置、社会行业需要、就业前景等因素有关。
分析本文中的20所医科类高校的专业布局可以看出,医学和医学相关学科是医科类高校学科发展建设的重点,势必要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其发展历史一般可追溯至建校伊始,故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办学资源和齐全的教学设施,医学门类相关专业可以得到学科的有力支撑,专业建设也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之间关系紧密、交叉成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而非医学门类专业及学科成立历史相对较短,建设基础较薄弱,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相对医学门类专业来说也是望尘莫及[2]。非医学门类专业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高考报考医学门类专业而分数未达到要求,从而调剂为非医学门类的专业,入校后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流于形式、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问题,其原因还是缺乏对本专业的认同及热爱,从而导致其在毕业或者就业阶段遇到种种问题[3],拉低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各种因素导致了非医学门类专业发展速度缓慢、规模较小。
3.2.2 非医学门类的学科专业有所差异 分析表3发现,这20所医科类高校2021年的招生计划中,非医学门类涉及的学科专业主要是管理学、理学和工学,法学和文学门类专业人数次之,只有少量的教育学和经济学。由此可见,因为现代社会对全面人才发展的需要,医科类高校也在逐步向多学科方向发展,其招生的学科门类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丰富。
4 对策与建议
4.1 统筹高校发展因素,合理规划招生规模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同时也在正反馈着社会学家和知识分子的认知,他们逐渐认识到建设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追根究底还是要大力发展医学教育[4]。但是医学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人才的培养,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培养周期较长,而且所需成本较高。同时医学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关乎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与“健康中国”的建设息息相关[5-6]。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已不仅满足于寿命的长短,而更重视生活的质量[7],因此也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发展医学高等教育,为满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多数医科类高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8]。这虽然部分缓解了学生的升学压力,但是扩大的招生规模不能与当前高校的教育资源,比如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践基地规模等因素相匹配,这就出现了医科类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但是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医疗人才仍然短缺的现象。近几年,随着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各医科类高校本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发展重点放在内涵式发展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上,结合高校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其优势特点,合理规划招生规模,把控好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实现医科类高校自身水平的提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2 优化专业布局,构建以医学为主体、非医学门类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4.2.1 优化专业布局的迫切性 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医科”建设,旨在深化医学教育的创新型改革,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提高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医科类高校也在国家的号召及社会的迫切需求下,统筹优化专业布局[9],以医学门类的学科专业建设为主体,融会贯通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学科门类专业,使医理、医工、医管等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
4.2.2 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医科类高校中,医学门类与非医学门类学科有其各自的特点,所以医科类高校在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发展非医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时,应注重借助医科类专业的学科优势,形成良性互动,适度加快发展新医科专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学科专业,尝试探索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以增强同地方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打造复合型、多元化、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医学背景的非医学人才,在完善人才培养的同时响应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学生而言,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提升他们的综合竞争力,在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面前获得更大的优势,提升就业率,增加就业成就感。
4.3 动态调整,寻求适合高校的招生规模及结构
为尽快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医科类高校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10]。高校招生专业规模及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紧密结合医科类高校的发展基础、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往年学生就业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1)从社会层面看,医科类高校是地方性医疗卫生人才的培育基地,其发展与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前景、人民健康的保障体系紧密相关。招生规模及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乎复合型医疗人才的输出质量。(2)从学院层面看,每个专业的设立都是学院多方努力的结果,专业越多、学生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学院获得更多的资源。但如果只为追求规模的庞大,势必会影响质量的把控,可能就会出现教学资源紧缺、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等问题。(3)从教师层面看,专业是教师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某个专业被撤销,随之而来的是人员安置、经费分配等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高校全局的稳定性。(4)从学生层面看,招生规模的扩大可以满足更多学生和家长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向往及追求,但同时带来的可能是教学资源分配失调、毕业后就业压力的提升等问题。专业结构的调整对学生来说专业的选择面更广,有助于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但其比例设置是否合理需要从社会、高校、学院等多层面把控。
因此,以社会及行业需求为“指南针”,结合高校所在地的产业特色,本着“升级存量、优化增量、消减余量”的原则,动态调整招生规模及结构。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专业,发挥医科类专业的带头作用;缩减社会行业需求少、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招生计划或者停止招生;主动布局人工智能化医学等非传统新兴产业和养老服务管理等社会需求明确的专业,尝试探索医工、医理等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打造“医学+”复合型、多元化、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带动非医学门类学科专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医学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
5 结语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需求日益提高,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身体健康服务需求,高等医科类院校也在进行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结构的布局及调整,进行教育教学机制的改革,狠抓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迈入“健康中国”建设的新时期,在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高等医科类院校应适应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及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和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招生规模,构建以医学为主体、非医学门类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寻求适合高校的招生规模及招生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坚强的后盾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