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2-12-22田雁红
田雁红
(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天津 300074)
在经济社会事业迅猛发展的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与十九大分别强调将立德树人视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高校思政工作,在教育改进中加强思政理论,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亲和力,其他各门课程则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促使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协同效应。对于立德树人任务而言,高校思政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国家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发挥课程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当下成人高等教育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成效不尽如人意,暴露出教育环境不佳、因材施教流于形式、驱动评估不力等问题,不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急需改进和强化。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指的是依托通识课、专业课等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将蕴含在各类课程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构建有机课程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思政育人体系,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全面落实。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属于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在推进课程思政时必须对其科学内涵有正确的理解。课程思政的本质既不是重新开设一门课程,也不是重新开展一项活动,而是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润物无声地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换言之,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引导成人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完成育人目标。
二、新时期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持条件
立德树人任务要贯穿成人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和普通大学生相比,思政教育对成人学生的作用更加直接,因为成人学生的学习以半工半读为主,学习效果能够在工作实践中直接发挥作用,影响他们的社会存在状态,对普及社会主流意识产生促进作用。根据现有发展情况,成人高等教育加强新时期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系列支持条件。
(一)教学支持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特别是思政理论教育涉及灌输式教学,好比古代学童的“三字经”入门教材,通过领读与背诵不断强化记忆,体现出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就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载体,将价值引领作为底蕴,对成人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对教学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教师提高个人道德要求,改善教学方式,把灌输知识与道德构建整合在一起,加强对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听课效率,同时实施课程思政教育。
(二)学生支持
成人学生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在学习中有明显的两极化表现。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互动性,他们对回归学校和课堂是有兴奋点的,向往大学校园,对老师与同学等也有强烈的交往意愿;一部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相对麻木,但他们并非没有兴奋点,主要原因在于社会阅历让他们表现得更加沉稳,对回归校园和课堂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两类学生有着相同的学习欲望,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融合教育通过知识传授与道德熏陶,使自然、社会等科学和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很容易捕捉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价值引导,结合个人经历通常可以产生更深的感触,更容易和课程思政的道德塑造形成共鸣,促进积极的专业知识学习态度的形成。
(三)教师支持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和解惑,其中的传道涵盖天道、人道等传统道德人伦观念,即思想教育。教师从古至今就承担着育德、育人和育才的伟大使命,培养人才和养成道德并行不悖。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对于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挖掘能够拓宽教育维度,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按照成人学生的兴趣、状态、方向等做出调整。教师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也能合理把控课堂节奏,善于多维度发挥课程思政的教育优势,通过多重育人元素让教学空间更充实,从而在教学全过程贯彻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新时期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课教师一直在同步开展育人活动,只是这样的行为是零散的、自发的,没能将课程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面对新时期的大思政格局,成人高等教育要凭借上述支持条件打破专业课程教育和思政教育相互隔离的孤岛困境,构建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大思政局面。
(一)优化环境,减少课程思政建设阻力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理念时会被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影响,需要学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环境,减少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阻力。例如成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环境,因为学校是优化课程思政实施环境的主力,应积极构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思政教育,促使课程思政在无形之中发挥作用。
校园的优美环境会对专业课程教师讲课、成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产生积极影响,获取教与学的良好效果。例如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基于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校园硬件环境创建中融入育人因素,可以在校园风景石上刻录校训或者一些激励性话语,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熏陶;在校园各处放置由历史上杰出的校友或者有代表性的人物做成的雕像,供广大学生学习、瞻仰;科学规划学校硬件环境,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动力等。通过校园环境的优化,让学生领略优美校园风景,同时接受思政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要致力于对优良课堂环境的营造,因为教室是成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阵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应按照本校专业特色打造独特课堂环境。例如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表演室、播音室,针对音乐专业的舞蹈室、乐器室,针对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针对美术专业的画室内等等,教师可以借助这些特色各异的课堂引导学生更好地树立三观,让学生接受更有效的思政教育。在公共教学教室还可以悬挂名人头像、名人名言和宣传口号等思政教育资源,促使学生随时随地、时时刻刻都能接受思政教育。通过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为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优良环境。
(二)因材施教,改进课程思政建设方式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创造性,这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的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不仅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熟悉他们认知和学习的科学规律,又要掌握学生们形形色色的个性,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有充分的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有着鲜明的特征,教师要想针对这些学生做好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就必须加深对学生特征的了解,关注学生真正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职业道德。大多数成人学生都有工作,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给予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方面更多关注,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行业职业精神、职业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践行,提升职业道德感,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等职业品格、行为习惯,培育奋斗精神。例如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教师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方式教育学生拒绝做假账,针对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也可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培育学生对律师这一职业的敬畏之心,在讲解本行业杰出人才或精英的事迹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奋斗意志。
其次,在成人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思想道德修养、法制意识和科学精神等。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防洪抢险、疫情防控等实例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对制度提升认同和自信,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教师直面广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给予积极回应。成人学生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职业倦怠、不公平待遇或者困惑等都有可能带进课堂,教师基于自身专业知识范畴做出回应,可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重塑理想、提升信心,进而提高思政教学水平。
最后,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发挥线上教育方式的优势,为学生们呈现课程思政的优质资源,鼓励他们打破物理环境的限制,向其他学校认真学习优秀课程。例如处于探索课程思政前沿的一些高校纷纷推出综合素养类“中国系列”课程,包括“大国方略”课程(上海大学)、“智造中国”课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国道路”课程(同济大学)等等,这些课程涉及政治、工程、互联网、大数据、文学等领域,成人高等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为他们推荐自学课程,同时把思政学习内容加入考试中,提高学习有效性。
(三)驱动评估,完善课程思政保障机制
课程思政建设是复杂的、崭新的系统性工程,为了避免课程思政流于形式,变成短期行为,成人高等教育应从驱动评估机制的构建方面狠下功夫,完善保障机制。
驱动机制主要是围绕激励的正向驱动及围绕监督的约束机制。对于课程思政的正向驱动,学校以课程思政教学为核心设置奖励办法,使教师自觉参加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增加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任务、业绩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的课程思政比重,组织教师围绕课程思政开展精品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的评选活动,针对课程思政设定教学能手、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让课程思政建设变成和教师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对于课程思政的约束机制,学校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完善监管办法,例如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管理体系之中纳入基本的思政教育要求,从教学安排、课堂组织、方法运用、内容呈现等方面规范课程思政。还可以专门建立督查委员会,随机抽查专业课程教师所设计的教案、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等,通过旁听督导、考核教学效果等方式约束教师行为,督促他们完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保障课程思政建设的规范化、常态化。
评估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及思政工作评价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考核评估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理念渗透、组织设计、建设过程、育人质量等,推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现递进式发展、螺旋式上升。例如学校把评估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提升到学校评价教育教学水平、育人质量的高度,通过静态的结构性评估、动态的过程性评估以及质量评估有机整合的方式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改进评测方法,最终对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实践教学以及线上教学等实施立体化的评价,最终为加快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提高课程思政实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四、新时期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注意事项
在新时期里,成人高等教育中承担专业课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其实都在课程上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同步育人工作,只是多为零散的、自发的行为,需要注意从多方面整合,提供可靠的保障,确保构建协同育人的良好大思政局面。
(一)注意学生思政学习兴趣的提升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前提在于,由过去的以教师教为主转化成以学生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能够自主进行思政课堂的设计。这样的方式才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课程思政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融入效果。同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积极拓宽课堂覆盖面,加大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力度,引导学生在实践与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专业知识、思政知识,不断提升学习兴趣。对于课程思政形式也要注意拓展,例如在学生的课业竞赛和论文指导等活动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使课程思政建设更丰富多样,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注意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
作为教师,要注意从思想层面增强课程思政意识。高等成人教育的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承担思政教育责任,及时消除不重视的思想;不要认为只在立项成课程思政示范课的教学方面融入思政内容即可,必须提升课程思政意识,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工程,每一名教师都要长期坚持。在行动上,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培养思政理论素养,例如在业余时间自觉重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和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进一步熟悉思政元素,以此更充分地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在专业教学中有效融入。
(三)注意保障以及服务体系的完善
课程思政并非局限于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还离不开多个部门,特别是管理服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一方面,学校的教务管理部门要注意明确激励措施、惩罚措施。例如专门针对课程思政设置学生评教环节,如果教师的评教分数较高,就可提高年终绩效;加设督导听课环节,奖励所获评价较高的教师。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服务部门主动在教学大纲、教材、教案以及课件等教学材料中设置有关于思政教育的内容,保障学校以及课程组、各专业课教师等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此外,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体系,例如举办专题竞赛、注重教学检查以及过程督导、强化教材建设和育人实践基地建设等,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建设环境,保障有序实施课程思政。
五、结语
在新时期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成人高等教育是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广大社会成员学习和深造的关键性途径。课程思政不能局限于在普通高校的实施,应在成人高等教育中正确融入,利用现有的教学、学生与教师等支持条件,通过优化环境、因材施教、驱动评估等途径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引导广大学生端正思想意识,获取良好的思政教育成效,提升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尤其要注意提升学生兴趣、教师能力,并提供保障与服务,推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事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