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理论渊源与提升路径

2022-12-22吴铁军

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传统

吴铁军

(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一、文化自信建设的时代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象征身份归属的符号集合,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则是包括教育、信仰、艺术、道德、宗教、风俗等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习惯和才能的复合体[1]。一个民族和它的人民对待自己文化的态度与所处社会的经济基础现状有着直接关联,经济和政治实力越强大,人民群众的民族文化自信程度就越高。自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一段丧权辱国、积贫积弱的屈辱史,在实现民族独立和自强复兴的过程中不断受挫,整个社会和人民都陷入了精神和文化上的低迷期,国人对民族和文化的不自信在一段时期里成为精神常态。胡适(1998)曾指出,“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2]胡适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并非个例,这种观点源自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今天的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今非昔比,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正在逐步恢复,文化认同也随之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文化自信”在近年来已经成为学术界广泛讨论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尤其是青年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态度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与探索。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具有生机的力量,大学生则是青年一代的中流砥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层面来讲,必须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包括国家根本制度安全、价值观体系安全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安全,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则是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将青年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视为现阶段文化建设工作的战略任务,切实发挥文化建设在高校服务社会、教育人民、引领风尚的重大使命。

二、文化自信提出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自信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浩瀚的历史长流中积淀了璀璨夺目的宝贵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与精神为中华民族印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至今仍对华夏儿女乃至世界人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的头等强国,他提到“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3],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的铁蹄下经历了巨大的挫折与磨难,但中华儿女能够矢志不渝地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而挽狂澜于既倒,使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没有湮灭的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是最深厚的民族文化软实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积累极其深厚,包括《四库全书》《二十四史》《春秋》《左传》典籍,诸子百家时代流传下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丰富的哲学思想,以及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在激荡的世界文化潮流中站稳了脚跟,生生不息而不断发展壮大。张岱年(200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高度凝练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4]。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与传承下来的文化宝藏,习近平总书记(2016)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5],“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6]。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持续壮大发展的精神命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与灵魂,更是民族文化自信最根本的底气和源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武器,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7]。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强调文化自信建设的战略意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形成了特色明显、开放包容、承前启后的文化战略和文化观[8]。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发展性和人民性,文化自信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以人的发展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文化自信的出发点是人,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生命和根本利益至上,以先进文化为发展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根本宗旨。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9]。文化自信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批判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把实现人与社会全面自由发展的终极价值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目标,把人类命运的和谐共生作为人类共同的战略价值取向,为文化自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

(三)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使文化自信绽放光彩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坚持塑造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的精神力量,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汇聚成奋发向上、斗志昂扬的革命文化,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文化精神在革命事业最艰苦的斗争中为党和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10]。1949年以后,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了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等一系列鼓舞士气的精神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了无限的精神力量和智慧财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更是首次突破了一百万亿元,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伟大奇迹,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制度上是具有优越性的,更适合我国的现实条件,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梦诠释了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复兴的宏远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既鼓励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实现物质方面的美好生活,又更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对文化需求的满足,强调集体主义的力量和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中国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使中华儿女倍感自信和光荣的优秀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充足底气和川流不息的精神源泉。

三、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的构建

(一)全方位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提供精神力量源泉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互补模式,全方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至关重要的平台和模式,二者的协同互补模式是新时代我国高校对青年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引领的重要模式创新,已经开始逐步发挥极为重要的平台作用和模式效应。要实现二者的协同互补作用,思想政治课建设要注重思政课教师知识传授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而课程思政则强调育人的全程性,以及理论知识之间联系性与应用性。具体来讲,高校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建设,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师信仰教育的使命感,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传授方面的专业性、聚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为大学生在大脑图式中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夯实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强化全体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在全程育人中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注重强化全体师资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教育,通过日常政治理论学习、进修培训、党支部三会一课等方式持续提升广大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只有使高校全体教师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论的坚定信奉者与传承者,高校教师才能在各自的课堂上充分承担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圣使命。其次,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所承担课程的特点与规律,要在课程思政设计上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挖掘与探索,充分挖掘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世界观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去,在润物细无声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传承给大学生。

(二)多维度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要做到饮水思源,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创新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在保持延续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不断繁荣壮大。在文化建设工作中,高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传播力。首先,要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比重。高校在公共选修课中要大幅度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开设数量,使大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提升学习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掌握水平,同时通过正统的课堂讲授使大学生在潜意识里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重要性,认识到中华文化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所必须习得的关键知识素养。其次,要在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广泛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高校学生工作处、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要在高校的社团建设、活动举办、竞赛支持、社会实践、素质测评等领域广泛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内容,例如,开设国学社团、举办中华文化竞赛、庆祝传统节日、表演历史剧、举办传统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形成合力,助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水平的有效提升。最后,高校的宣传部门作为学校的权威发声机构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宣扬,要充分利用官方网站、校报、广播、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力,以文化现代化创新为驱动力在大学生中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承担起高校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的历史使命。

(三)坚决防范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与渗透

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与渗透对高校的文化自信建设工作构成了潜在风险和隐患,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以培养积极向上的文化观为出发点切实防范抵御西方文化在校园中的渗透。第一,高校要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贯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以消解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势侵袭与渗透。文化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而不断走向富强所赖以维系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文化凝聚力,中华民族就不会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建设就会缺少底气,西方强势文化和价值观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 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高度凝练地论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全面、最简洁、最认同的总结和凝练。在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纽带,逐步使青年大学生群体获得正向身份感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在这个群体中有效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以抵御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势侵袭与渗透。第二,高校职能部门要从数量和影响力上严格控制约束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在校园文化活动。高校要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严格把控西方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数量与影响力,不能因为某些西方节日文化在社会青年群体中受到广泛追捧就在校园中迎合开展相关主题的文化活动,如圣诞节、感恩节等,要引导学生会社团组织在工作中培育积极向上、理性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数量上和规模上确保中华文化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阵地。第三,高校的外语教育教学活动要转变教学理念,确保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不受外来文化的威胁与破坏。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仍然不足,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的跨语言、跨民族传播能力培养势必成为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重大战略使命。高校外语教育教学作为外语教育的高级阶段,应率先建立起新的文化教学范式,不能以单纯的传播外语文化、实现沟通交流为目标,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外译的能力水平为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