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刍议
——基于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大板块

2022-12-22郭岩

大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非学历普通高校师资

郭岩

(北京建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044)

一、研究背景

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板块。其中成人学历教育主要有高中起点专科和本科(即“高起专”“高起本”)、专科起点的本科(即“专升本”),培养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与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是指以集中提升学员专业能力为目标的各级各类短期培训。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培养对象更广泛,课程内容更灵活,整体更市场化运行。在1990—2000年间,地方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大力发展,满足了社会大量在职人士学历提升的需求;2000年至今,成人学历教育发展减缓,非学历教育崛起,发展迅猛,为社会各行人士提供了广阔的继续教育及终身学习的平台。

地方普通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重大。第一,其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部分明确指出“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强化高校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服务功能。第二,其是服务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发展的平台。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能够依托本校专业、师资、区位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立足本行业和地方,找准对接口径,满足人才培养及发展需要。第三,整合高校资源配置与缓解经费供给不足。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非学历教育板块,因具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更能够紧扣行业和地方发展的脉搏,成为整合和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的良好平台。部分地方普通高校长期存在经费不足问题,扩大非学历教育规模,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投资供给不足的矛盾[2]。本研究基于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两大板块,梳理普遍现存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对策。

二、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整体状况:地位边缘,发展较慢

在当今高校整体愈加重视硕博高端人才培养、不断追求成为研究型大学的宏观趋势下,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职能相对弱化。在高校的发展规划、专项规划中,继续教育常处于缺位状态[3],甚至长久以来校级高层将继续教育的发展默认为“存在即可”。地方高校开展成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主体二级单位一般以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继教院”)为主,兼有其他二级学院。继教院在学校的院系格局中也常处于较边缘的弱势地位,发展相对缓慢滞后。这是由内外两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近年,我国整体教育层次提升,人们对成人专科、本科学历的需求大幅减少,成人教育招生人数明显下降,导致地方高校继教院学历教育生源不足,办学规模缩小。企业大学的兴起,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地方高校非学历培训发展困难;另一方面,内部本体性质因素,相对其他二级学院,继教院并非高校教学科研主战场,从学校获得资源有限,体现在教学资源分配、任课教师聘请、办学经费划拨等方面;其次,继教院自身由于处于体制内,奖励机制大多不足,缺乏拓展非学历培训市场的能动性。

(二)教育方面:形式单一,模式局限

教学形式上,不少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一直以来还很传统,仍以线下面授为主,形式较单一。线下授课师生互动性强,质量高,但总体时间成本高,效率低,完成大量线下面授课程对都市上班族而言颇具挑战。近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将继续教育的学历教育部分移至线上进行,然而滋生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教学质量更难保障、视频考试更难监管等。目前的线上教学形式还不成熟,有很多关键教学管理细节仍需完善。教学内容上,高校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偏重理论教学,所学内容与学员的工作实践有一定脱节;非学历培训由于多数是短期、定制化开班,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教学效率上,继教院学历教育依然以小班授课为主,包括通识课、专业基础课,这样也一定程度造成教学效率较低,教学成本偏高。总之,无论学历还是非学历教育,整体教学模式还是比较僵化局限,缺乏创新设计、多元融合,更少有“品牌化”,难以充分满足或主动调动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三)师资方面:稳定性差,空心趋势

师资方面,高校继教院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多数高校的继教院极少甚至没有正式教师编制,一种情况是通过校方协调,其他二级学院派专业教师到继教院授课,所代课程计入教学工作量,如此继教院师资能够得到较好保障。但多数情况是继教院无法获得校级层面政策的有力支持,转而只能通过支付有限课时酬金的形式短期外聘教师,一般一学年或一学期一聘,这样一来,师资队伍不稳定,加大了教学质量下滑的风险。还有一部分高校继教院前身是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或高职院校,由于历史原因与大学合并,成为其二级学院,这类继教院有相对稳定的自有师资,但不可回避的是,由于高校普遍会将编制倾斜分配到其他普通二级学院,继教院一般不再补充空缺的教师编制,而多数继教院没有足够的财力进行教师长聘,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后继无人”“空心化”局面时,又只能通过短聘教师解决问题,师资不稳定又似乎成为必然趋势。

(四)管理方面:集中管控,粗放运转

继续教育学院是高校的下属单位,在高校身份多样、定位模糊:作为二级学院、教辅部门、行政机关的情况均有。学院管理上,仅一部分综合性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有较大的独立性,自收自支、管理灵活,或至少在非学历教育板块能够进行较为规范的市场化管理和运作。多数地方行业性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自主权有限,管理人员机关化工作模式居多,由此很大程度限制了非学历培训的对外拓展,削弱了自主能动性。培训运营上,一部分一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继教院,非学历培训岗位设置少,一般是如有培训项目到院,则将学历教育部门人员临时调派到非学历部门“帮忙式”工作。由此节约了人员配置,然而这种粗放式运转使得管理和服务水平均难以提高,细研培训市场开拓、培训方案优化、培训品牌建树也仅为纸上谈兵[4]。

三、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存上述包括地位边缘的整体状况、单一局限的教育模式、稳定性差的教师资源、集中粗放的管理方式四方面的问题。针对于此,以下将分别从整体、课程、师资、管理、目标方面提出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整体上,厘清现状,夹缝寻机

继续教育处于高校教育边缘化、弱势地位的状况,如果寄希望于继教院中层的努力推进或学校高层规划的调整,则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是很难扭转的。只有认清现实,立足现状,夹缝寻机,不懈推进,才能取得突破。这个突破口现阶段比较现实的是在继续教育非学历板块。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多维拓展培训教育成为多数地方高校继教院办学的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首先,精准定位。比如行业性高校继续教育,要稳立行业,牢牢把握和挖掘所属行业的机遇,发挥行业高校的专业优势,满足行业企业及相关系统单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持续学习教育的需求。地方性高校继续教育要扎根地方,敏锐感知和抓住属地契机,在地优势与专业优势结合,满足地方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社会人才培训需求。其次,勇于拓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立足本行业或地方的同时,不应拘泥于此,而是要有开疆拓土的眼界和干劲,守正创新,持续多维多向扩展非学历教育。再次,兼容共续。现今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要走“高端化、品牌化”路线的呼声不绝于耳,然而在现实发展和转型的曲折过程中,多数非行业或地方龙头的普通高校,现阶段非但不能放弃、甚至更要深耕市场,一方面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广大一线人员在高校中获得学习提升的需求,切实践行高校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基本宗旨;另一方面这也是基于清醒认知自身高校在行业或地方地位之后的理性举措。

(二)课程上,多元融合,创新模式

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课程要灵活化、精品化、定制化,多元融合,创新模式。第一,教学方式灵活化。根据学员需求和培训特点,线上与线下、大班与小班、理论与实训、讲授与互动能够有机结合、有效互补、有序切换。第二,课程内容精品化。对于学历教育,每一个专业应至少建设一门精品课程,打造“亮点”,增加学生的“收获感”。对于非学历培训,一部分受众面广、需求度高的课程,更要避免同质化,要精心打造、耐心打磨,成为精品和特色,提升培训市场竞争力。第三,课程体系定制化。地方普通高校的课程一般都相对标准化,包括标准的课程内容和体系。要特别警惕高效的课程标准化可能带来的粗放化和平庸化风险,也要特别注意应根据对象学员的差异,对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更新,加入更加贴合的量身定制化课程与教学方式。

(三)师资上,双向平衡,稳中求进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师资参差、稳定性差、空心趋势加剧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改变。保证学历教育师资,要有以下两点意识和办法:第一,大局意识,培训与学历师资互渗。多数高校继教院学历教育和培训办班师资是完全“两条线”,培训办班由于市场化运作,有足够资金聘请教授、专家授课;而学历教育由于经费有限和政策支撑不足,师资不仅平庸化明显,甚至面临“无师代课”的窘境。此时,继教院负责人应具长远眼光及大局意识,设立调适机制,让非学历培训适当补助,甚至带动学历教育师资,在保证健康发展的同时缩小差距。地方普通高校继教院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是手足关系,应同时推进,不到万不得已,切勿“断手或断足”。第二,平稳意识,校内与校外师资互补。地方高校学历教育师资情况差异大,一般秉持平衡稳定原则,本院本校在职在编教师优先安排,校外师资补充;外聘教师中,于本院教龄长、教学评价高的优先安排;同等工作量的情况下,包括本院与外聘,不同职称教师之间的薪酬不应差距过大,保障学历教育的平稳发展。

(四)管理上,依规执行,搞活机制

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做大做强”,就要在内部依法依规管理运行的基础上,保持搞活机制的决心和魄力。一方面,高校继续教育在办学招生、财务收支、资产管理、人员聘用等都要遵循有关法律及规定,切勿突破“红线”;另一方面,也要适当作为,特别是非学历教育板块,要与市场运营结合,创新设计制度。比如高校可设计与市场相适应的人事和酬劳制度,外聘职业项目经理人,高效挖掘开拓市场,实现滚雪球式发展。

(五)目标上,内涵发展,打造品牌

第一,立足行业地方,明确办学目标。地方普通高校继教院的发展应在服务国家战略的总体思想下,立足本地方和本行业,着力服务好地方政府和产业,增加校地、校企合作,提升高校地方和行业影响力。第二,更新办学模式,开发品牌产品。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要整合校内外资源,深挖需求,打造继续教育高端平台,开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专业优势的继续教育产品[5]。北京建筑大学继续教育立足建筑行业,针对行业需求,开展建筑行业各类注册师继续教育,执业资格考前培训;立足北京地方,发挥专业和首都区位优势,承担“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口帮扶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系统干部举办装配式建筑与建筑节能、勘察设计技术进步与质量管理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等高级培训班;积极与建筑企业对接,为北京建工集团委托培养60 名土木工程(装配式建筑专业方向)专升本专业学生。北方工业大学继续教育依托工信行业,开展系列工业和信息化部职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训项目,如有关电路制造技术培训,积极与工信企业对接,与大唐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建设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技术应用于实践双师型教师培训;立足北京市地方,依托北京市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政策,开展社会心理指导师培训项目。北京科技大学继续教育立足冶金行业,积极与首钢、攀钢、鞍钢、陕钢等全国各钢铁企业对接,广泛开展有关冶金技术的各类高级研修班和企业培训班,坚持打造冶金行业继续教育品牌;其为技术骨干“送教上门”“把培训班建到生产线上”的灵活模式,受到好评。北京交通大学是交通运输行业高校的龙头,其继续教育重点提供行业发展培训服务,项目涉及铁路专业技术、电力专业技术、交通运输专业培训等,培训数量每年近万人次;2017—2019年间,曾联合商务部,为尼泊尔、老挝、古巴等国举办有关建设规划、铁路技术的国际培训班。总之,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在总体目标上,开拓进取的同时,更要注重内涵发展,着力打造品牌。这就要求高校深挖自身优势特色,多角度实现品牌定位。

四、结语

基于学历与非学历两大板块的地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困境与机遇并存,只有厘清问题,才能对症施治。两大板块于外部整合资源,发展趋势此消彼长;于内部或良性互动,或互不干涉;于高层应目标一致,共促继续教育大局稳步发展;于底层应双管齐下,各尽其能服务不同需求。现阶段两大板块总体应相互平衡,协同发展,由此为国家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非学历普通高校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非学历教育进入规范管理新阶段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