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需求视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2-12-22乔芷寒
乔芷寒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南新乡 453007)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所重视的工作,如何构建面向实践、面向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是社会各界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社会需求是指引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条件,这也促使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朝着社会化需求的方向转变。高等教育下的人才培养,不仅是对国家战略布局的主动适应、提前谋划,更是地方高校构建面向未来、面向实践的教育方法的有效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面向未来的,如何在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尊重社会需求,培养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如何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所需要考虑并重视的问题都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双一流”建设背景,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遵循实践—变革—再实践的逻辑脉络,探索高水平研究生的培育模式和创新方向,并基于新时代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进行理论创新,为将来高校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调整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
(一)社会需求
“需求”这个词最早在经济学领域被专家学者使用,指的是“家庭或者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选择购买的货品和劳务的数量”。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学者界定了需求产生的两个必要前提,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满足,“需求”才会产生。在本课题特定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研究领域里,需求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指的是社会各方面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方面有满足医院的能力的需要,代表着个人等微观主体和国家等宏观主体拥有支付能力的同时,也代表着接收者所付出的其他形式的努力[1]。高等教育的需求方向上涵盖了政府、行业等宏观主体,向下涵盖了其他社会团体、家庭等个体,需求内容方面涵盖较多领域,从政治需求、科学技术需求、经济需求等延伸到高校自身在不同阶段对于发展进步的需求。从不同时期及不同需求主体来看,我国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侧重点均不同,社会需求表现出动态的渐进性、层次性、可持续性、连贯性、可规划性等不同特征[2]。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社会学中,“模式”被用来形容“研究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图谱或者解释形式,构建了一种思维形式或体系”。在本研究的情境中,模式指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人”两方面的问题,涵盖了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包含目标、过程、结果及相关概念,“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与相关举措的总和,它是位于办学模式之下、教学模式之上的一个区间概念范畴。综合各学者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其内涵与外延,本研究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概括为在一定的战略目标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由各阶段的各要素构成的非静态的行为方式。研究采用胡玲琳对培养模式的界定,即培养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的需求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形成的培养过程中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3]。王栾井、杜佳和周叶中认为战略目标、体制机制、实施方式、课程组合、教学效果等元素是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效果的核心要素[4-5]。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
“创新”意味着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改变,包含着创造之意,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特点,是人特有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民族进步与社会发展中,创新提供着动力。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可以重点从战略法层面的目标、实践层面的方案、后续的评价等方面去思考。黄正夫和易连云创新研究视角,认为我国的培养机制应该更注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在课程设计和基础实践上要重视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加强领导、优化过程、搭建平台、保障质量[6]。因此,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质量评价这三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是面向实践及未来打造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本课题中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是指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的整体人才培养大局,对现存的机制体制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变革。
二、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增大而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但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的支撑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传统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与研究生人才的供应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单一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日趋多元和复杂,传统的专业人才已不能满足日益综合多元化的社会需求。郭艳利强调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结果仍然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不匹配性,存在研究生进入社会的不匹配性现象[7]。但不论是从培养目标、培养制度还是培养课程的设置来看,单一专业人才的培养仅仅是局限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的不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也致使人才培养的浪费,专业人才无法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专业人才无法进入社会中相关行业进行发挥价值。所以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才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导致人才与社会脱节
尽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实践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亟须学术型人才来推动我国理论领域的发展,但是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只有理论却不懂得实践操作的人才在社会的发展中是寸步难行的。张文辉和林基明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8]。随着社会的普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而选择深造进行学历的提升,这就与高校对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的理念相悖,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进入社会的研究生空有理论,实践经历很少或者没有,使得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断层,只会理论的人无法融入充满实操性的工作中。缺乏基本技能、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以及实践经历和能力不足都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无法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环境。很显然,注重理论型和学术型人才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理论型人才很难适应多元化发展的社会。
(三)统一培养导致人才评价的单一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受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采取的国家统一培养的方式,由国家授权高校进行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统一培养,但这就容易出现人才培养的扎堆情况,这也更容易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轨。国家统一计划、统一招生、统一培养目标与方案等内容,人才的培养千篇一律,一方面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另一方面也造成社会所需人才的空缺。这种方式虽然强调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它忽视了学科的多样性、人才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复杂化。培养评价作为一种检验培养模式是否有效的必要手段,目前存在较为突出的缺陷:对培养过程的重要性缺乏关注;学生的学术成果质量无法达到专业导师的诉求。在评价研究生人才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占据主导地位,高校会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以评价主体的方式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参与度较低,人才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受到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影响。
(四)培养模式的趋同化导致改革效果不理想
针对人才培养的单一性、重理论性等问题,不少高校均进行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转而注重培养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我国人才培养面临着计划性、行政性体制机制等复杂多样的因素影响。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国研究生的数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其质量却没能如研究生数量一般快速提升。表面上虽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和探索和改进,但是相关制度在实际应用时改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课程为主,而改革的要求却是要以提供社会所需人才为主,改革要求与高校实际操作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社会所需人才与高校提供的人才之间的不匹配的问题。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我国研究生教育细且窄的专业弊端,使得培养模式改革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并且大部分研究生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快速投入第一生产线的工作中,不能为企业创造即时价值。
三、基于社会需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对策
鉴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上述问题,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培养机制过于注重人才的产出从而忽略了自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9],因此基于社会需求提出以下策略,以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培养跨学科多重性人才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重大科研项目离不开不同学科的相互配合与融合,所以单一学科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要。如何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多元化、技能化人才,是现阶段研究生培养教育需要考虑的关键。跨学科、跨领域培养研究生,是目前国际上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种主流探索方式。跨学科培养模式应包含以下三种方式:其一,跨学科课程式,规定了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研究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因此课程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二,跨学科项目式培养,包含学院主导式、学校主导式、共同主导式;其三,跨学科研究组织式培养,具体划分为国家实验室跨学科研究组织方式、高校自主设立的跨学科研究组织、高校与社会研究所相互合作所进行的跨学科人才培养。
(二)人才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人才培养应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应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更应该从传统的只重视理论型人才的培养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的培养。培养理论与实践贯通型的人才,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制定将理论层面与实际层面相互结合综合去考虑,培养既能精通理论知识,在实践方面也具备较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第二,培养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下,可以采用的人才培养方式有“依托项目”式、“企业委托”式、“双导师”式以及“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式这四种培养方式;第三,培养制度,在理论与实践型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中,针对培养人才的培养制度打破了由高校单一决定的传统,变为由高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的导师联合制度和联合管理制度;第四,人才评价标准,从高校与企业双方的角度出发,各自提供对于人才培养结果的评判标准。
(三)注重人才的分类培养
单一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在我国,对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刚开始是注重学术型人才,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专业型技能的人才的需要逐渐增加,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培养逐渐增多。人才的培养不再单单是注重学术领域内的提升,也逐渐往产业与社会需求方面靠近。包括培养具有多样化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与复合型优秀人才,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根据实践需要,不断深化实践所需的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强有力的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创造性贡献,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高校可引进外部评价这一评价标准,即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与参与对人才的培养结果进行评价或者评估。学术型研究生的评价主体为高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主体由于涉及高校与企业两个方面,所以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评价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成。
(四)构建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
目前,在我国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上,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学术型研究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以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为准。但是在对这种类别的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分类的时间较为短暂,发展的时间也不长,故该类培养模式的培养体系仍需进行构建与完善。
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应当通过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探寻适合人才个人发展的道路,提高研究生的个人创造能力与实操动手能力。也可通过跨学科或者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让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多方面的知识,使其在多个不同领域中能够综合性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综合思考能力,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在社会的发展中,复合型人才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具有高素养、高素质与高能力,比单一型人才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因此在社会的发展中,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干力量。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在已有的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从社会需求的视角探索新时代我国研究生培育工作的创新模式,发现并总结了单一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理论与实践的背离导致人才与社会脱节、统一培养导致人才评价的单一性、培养模式的趋同化导致改革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本研究还存在不足,缺乏量化研究。本研究仅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没有进行问卷调查,缺乏量化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充实和完善研究内容,深入挖掘培养模式,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