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22严磊
严磊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资助育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资助育人能够有效帮助贫困学生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脱贫,真正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更多有用人才。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如何将物质资助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如何将育人目标贯穿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如何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工作实际剖析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对如何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路径对策。
一、当前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高职院校重资助轻育人
当前,国家和学校对于贫困生群体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工作重心放在资助工作上,潜意识认为只要做好物质帮扶工作,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上的困境,资助育人工作就算完成了。做好资助工作只是做好了资助育人的基础性工作,解决学生经济上的困境只是其中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目标。资助育人是要努力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将“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培养受助学生知恩感恩、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但部分院校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育人工作流于形式,应付差事式地草草了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二)贫困生认定不够精准
贫困生的认定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基础,贫困生的认定是否精准直接关系资助工作的成效。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认定制度存在着一些漏洞,导致资助工作实效的降低。贫困程度等级的认定是资助工作关键环节,贫困程度等级的认定直接影响最终资助的金额。在贫困等级实际认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一般从佐证材料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认定。在佐证材料方面,目前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着佐证材料把关不严等问题,部分地区民政部门开具的佐证材料可能与学生实际贫困程度有偏差或者与学生实际状况不符,而一些十分贫困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开具证明材料,以致困难生等级认定不精准;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控方面,一般通过学生的实际状况自述结合班级学生对该生的生活消费情况的民主评议进行,但是其中难免会出现少部分学生为获得救助夸大自己贫困程度、部分学生因为自尊心强等原因不愿意自述自己的实际状况、部分评定教师没有严格核查学生的相关信息、同学之间的关系好坏等都会影响评定主体对学生实际贫困状况的判断等现象。
(三)资助评选机制有待完善
资助等级的评选以贫困程度等级为主要依据无可厚非,但是绝不能完全依据贫困程度等级来定资助等级,而是要以贫困程度等级为主,学习生活多方面因素为辅的发展型机制进行评选。在实际资助等级评选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完全依据贫困程度等级来定资助等级,有的高职院校的部分班级平摊资助资金,更有甚者不经过任何评选过程直接指定等级。这些评定方法,一方面可能会让不贫困的学生滋生混取资助资金的想法,造成资源浪费,让资助资金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会让学生产生只要贫困就应该获得资助的想法,让资助育人工作陷入困境。
(四)育人方式单一,育人程度不够深入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拔节孕穗期,社会上各种不良信息都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需要高校通过育人工作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资助育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是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有效结合的重要抓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育人实效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缺乏内涵,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应付式地开展一两个活动草草了事,形式单一,程度不够深入,育人效果甚微,这是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主观原因;另一方面,贫困学生作为受众,出于自尊心强等原因参与育人活动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育人实效不高。高职院校作为资助育人的主体,应该转变思想,强化育人意识,将育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型育人机制,帮助学生精神和经济双脱困。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育人意识
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延续传统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资助工作上,但是对育人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理解资助育人工作的本质内涵,没有理解资助和育人两个层面同样重要,缺乏育人意识,育人工作大多只是简单地搞一些活动,大多活动都是陈旧的,没有实质性的内涵,不切合学校的实际,不符合当代当学生的身心特点,育人成效甚微。
(二)资助育人考评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的考评机制大多放在资助层面,这种政策性的倾斜,一方面是由于资助工作涉及资助资金,社会对资金敏感度很高,所以对有关资金的工作大家潜意识会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育人工作实效比较抽象,无法量化,制定相关的政策难度较大。这种政策的倾斜让负责资助的教师将工作的重心倾向资助工作,认为资助工作不出错就不会影响考核,从而导致育人工作不被重视,大多数资助老师都是应付式地搞一两个活动,这些活动有的甚至是老掉牙的,完全与当前社会脱节,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这对本就参与度不高的育人活动来讲更是雪上加霜,这种应付式的工作作风致使育人实效很低甚至毫无作用。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考评机制来确保育人活动能够保质保量的开展,确保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三)育人工作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育人方式缺乏创新
一方面,高职院校育人主体对育人工作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部分院校资助育人前期工作只是传达式地发一个通知,没有就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质内涵及重要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工作,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育人的本质和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入,这是思想上不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育人活动缺乏创新,大都是按照传统样式或者模仿其他院校的做法,育人活动陈旧缺乏内涵并且单一,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思想产生疲劳感,参与兴趣低下。
三、资助育人质量提升对策探析
资助育人工作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以高校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资助与育人并举,更新理念、改革创新。
(一)更新工作理念,强化育人意识
资助育人工作应该是资助和育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改变传统的重资助轻育人的工作理念,由传统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向发展性资助转变。资助育人工作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解决家庭贫困问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价值引领,培养受助学生知恩感恩、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真正实现资助—育人—成才—反哺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秉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一定要推陈出新,切记遵循传统、生搬硬套,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有的放矢地定制育人活动,用现代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育人工作,突出育人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再次,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理念运用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选择、决定权,在帮助他们解困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打造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发展型资助体系[1]。
(二)科学认定困难生贫困等级
科学合理认定困难生贫困等级是做好资助工作的关键性问题,认定出现偏差会直接导致后续物质资助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认定困难生等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在开具贫困生经济困难佐证材料时,要对困难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对相关证明材料的真实性把好关,从源头上做好监督工作,学校加强培养资助育人教师的责任心,严格做好贫困生认定各个环节的工作,重点对学生的困难信息、健康状况、突发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进行严格核查[2];二是做好政策解读和学生的引导工作,资助工作前期阶段要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资助的本质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助观,消除“受助可耻”“受助光荣”这两类极端思想[3],既要使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处境接受资助,又要让学生直面当前的困难,珍惜受助的机会,并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奋斗回馈社会和国家;三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困难生贫困等级认定办法,对困难生的实际情况应该从多角度、多维度综合评定,提高认定的精准度,在困难生贫困等级的认定过程中,可以综合诸如校园一卡通消费记录核查、日常生活消费状况班级民主评议、佐证证明材料抽查等情况来进行困难等级评定,建立可以量化的评定办法,让困难生等级评定更加科学合理;四是建立完善的诚信制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一方面对伪造贫困佐证材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记录个人的诚信档案,对情节严重的学生进行一定的惩戒处理,另一方面,每学期对学生的贫困等级进行认定复核,对于经济情况好转的学生应该降低其贫困等级或者取消贫困生身份,对于一些突遭重大变故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学生应第一时间纳入受助名单,真正做到将受助资金用在刀刃上。
(三)完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做到有章可循
一是完善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加强资助育人过程管理,做到资助育人工作各环节有章可循,提高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一方面完善资助工作机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要在贫困等级评定制度上下功夫,覆盖从学生申请到最终困难等级认定的全过程,建立可以量化的评定制度,提高困难生贫困等级的精准度;另一方面完善育人工作机制,根据当代大学身心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育人工作机制,覆盖前期宣传到工作总结全过程,建立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发展型育人机制。再者,高校应完善资助育人工作的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资助教师的激励和约束,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因主观因素导致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的降低,真正帮助学生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解困。
二是完善资助育人的考评机制,以评促建,促使评定主体在资助育人上花力气、下功夫,保证资助育人实效。
(四)着力强化育人工作,培养全面发展有用之才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诚实守信、知恩感恩、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一是明确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目标导向。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贯穿资助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谈心谈话、主题教育活动等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觉悟,提升个人道德素质,真正做到全面发展。二是要围绕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三个关键点,分块制订相应的育人方案,以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资助育人工作目标从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失学向让每个受助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转变,实现由单纯的物质帮扶向物质、思想、素质三线提升的转变[4]。三是建立多维度立体化育人体系。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要尽量发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联动、校内校外协同联动、教师和教辅协同联动,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娱活动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资助育人平台,真正做到将育人工作贯穿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
(五)创新资助育人模式,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资助育人工作绝不是简单地给予经济资助,单纯地帮助学生解决物质问题,资助育人工作应该坚持以资助工作为基础,以育人为导向,助育并举,将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建立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发展型工作机制[5],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反哺的良性循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一方面资助工作的重心要放在精准认定困难生上,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创新工作机制。前期高校可以建立困难生精准识别体系,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收集学生的基础信息,建立学生信息档案作为后期评定的依据。评定过程要综合学生申请材料、生源地开具的佐证材料、一卡通、日常生活消费情况、学生民主评议得出评定结果,建立可量化的困难生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且要不断优化指标内容和分值,做到精准认定困难生等级,为接来经济帮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育人工作创新的重心要放在育人方式方法层面,育人的方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心特点制定,要用新时代大学生的喜欢的表达方式和喜欢的方法形式设计规划育人活动。“00 后”大学生是伴随网络长大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育人的方式方法要利用好网络,将育人的方式方法与网络有效融合,提升育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例如资助老师可以开展“云端”育人系列活动,“云端”育人可以用匿名的方式进行沟通互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因为自尊心强而不愿暴露自己的问题,资助老师能够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再者,在疫情期间,“云端”育人可有效避免大范围的人员聚集,通过远程互动的方式达到育人效果。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要进行创新,资助老师可以在育人活动开展的前期做匿名的问卷调查,搜集当代大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可以通过新媒体结合本校的育人实际寻找创新育人的灵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