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2022-12-21徐琦许传宏
徐琦 许传宏
摘要:短视频是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获得知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具有信息传播即时、数据共享、内容庞杂等特征。主旋律短视频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新动能,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担着要素价值和使命。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程形式、筑牢思政宣传阵地,培养高校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探究主旋律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赋能过程的要素与价值,并提出在现实赋能过程中实现路径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文章在分析主旋律短视频的现实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如何有机、巧妙地将主旋律短视频赋能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并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进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主旋律短视频;赋能;思政课;育人;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1-0095-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利用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202111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他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否则就是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1]。短视频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出场语境与生态系统。当下,短视频一方面为高校的广大青年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媒介与生活便利,另一方面它也逐渐成为青年人生活的“精神驻扎地”,深深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与形成,同时也带来诸多现实问题。在此种背景下,主旋律短视频与高校思政课进行双向融合,旨在促进新媒体建设与思政育人协调联动,这是高校思政课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短视频发展潮流,增强时代感和有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主旋律短视频:高校思政课赋能新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2]。短视频契合新媒体发展趋势,以传播即时性、数据共享性、内容庞杂等特征赢得青年的喜爱。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符合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时代要求和载体功能,能够有效增强思政课堂教学创新性和有效性。
(一)主旋律短视频遇见“Z世代”大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作为新媒体时代重要产物之一的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新风口。短视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很多官方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艺人入驻短视频平台,可以拉进和粉丝之间的距离;探店主播入驻短视频平台,可以让人们了解各地美食资讯并享受商家优惠折扣等等。而且短视频时代,每个人除了作为流量的消费者之外,还可以作为流量的生产者,通过自己创作短视频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并将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分享给对此感兴趣的网友,获得网友的关注。另外,短视频平台还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信息的精准推送。
现阶段高校的大学生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Z世代”,又被称为“网生代”,无疑是短视频用户中的中坚力量。再加上各路资本涌入以及信息的精准推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短视频平台,“娱乐至上”的思想不利于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娱乐逐渐成为“愚”乐,大学生容易陷入短视频平台肤浅、同质化的内容中,最终成为钝化的又不会理性思考的“单向度人”。面对大好青春和宝贵的学习时光,在闲暇时,大学生可以参与娱乐活动,但不要“愚”乐,最好可以借助短视频实现寓教于乐。面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以及部分大学生的泛娱乐化倾向,要通过供给优质的课程内容提升其精神获得感,从而赢得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自觉认同[3]。其中,主旋律短视频为当代青年利用新媒体学习新思想、践行新理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载体。
(二)主旋律短视频成为高校思政课创新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并多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辛勤耕耘者,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课的质量把关意义重大,一堂课好不好,关键要看学生的认可度高不高。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壮大,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提升教学质量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传统的思政课堂上,教师只是单向地输出教学内容,而对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置之不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大部分学生因害怕挂科,只会在考试前疯狂背题。显然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有些教师自身也出现了懈怠感。
内容与形式创新对于增强思政课堂的生命力至关重要,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是和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对各种新媒体技术了如指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将短视频搬入思政课堂,创新思政课程的教授模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主旋律短视频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效参与课程学习。把主旋律短视频搬到思政课堂上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主旋律短视频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价值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过程要素的研究不能脱离现实,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愈发复杂。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与社会网络要素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从而从价值层面探索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不可少的因素。正因为有这些要素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才得以顺利实施,从而达到教育预设的目标,完成教育任務。比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角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而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庞杂的实践过程,除了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外,那些非关键要素也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这些要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起来更加顺畅。换句话说,即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优化作用,但基本不会对全局产生太大影响。在实践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键要素与非关键要素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二)社会网络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关系
社会网络要素是指构成社会网络的必要元素,对社会网络交际起到基本连接作用。社会网络要素涉及节点、内容、结构等等。社会网络要素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两者具有耦合协同性。从社会交往视域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交往的实践活动,而社会网络则为社会交往提供了与时俱进的载体,两者协同推动社会交往向前发展。从教育发展视域来看,社会网络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社会网络可以对教育发展起到正向的宣傳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向前推进的重要载体。从媒体融合视域来看,社会网络是媒体融合的实现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是媒体融合的有效传播途径。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社会网络要素与思想政治要素两者之间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社会进步与实践推进。
(三)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的要素价值
主旋律短视频作为时代的产物,发挥着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课堂是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实践摇篮。将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作为其课堂内容的要素角色,发挥着优化课程组织标准的作用,履行了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齐头并进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主旋律短视频是社会网络要素中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部分,将其以灵活的方式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可大幅提升高校思政课活力与动力。
三、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
高校思政课与主旋律短视频的融合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更需要增强思政课堂的时代感与内容体验。注重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积极探索主旋律短视频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现路径,形成科学有效的育人合力。
(一)赋能主旋律元素,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
1.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彰显爱国主义
高校思政课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到我国青年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关系到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对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关键且紧要。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与时俱进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短视频的内容与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充分融合,以多元化发散式的视角呈现,可以将正能量、主流价值观囊括在内,传达健康正向的主旋律内容,发挥正向引导和固本补钙的积极作用。
2.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注重理论引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发展中得到前进的动力,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理论作为治国理政的引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引领地位,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是一代又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当代高校大学生应该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对于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要保持清醒认识。目前高校思政课在理论教学方面,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考查形式也较为单一,学生仅仅凭借死记硬背便可取得较高分数,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要想使高校青年学生将理论知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要在教学内容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内容为王”并不与内容表现形式冲突,通过生动的主旋律短视频更加直观地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和理解程度。
3.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表达
以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依托教材开展教学工作。仅仅依托教材授课的弊端在于教材内容无法实时更新,一些时事热点、重要理论、重要思想无法同步添加到教材中,形势与政策板块虽少量涉及上述内容,但因教学内容划分以及课时进度的局限,思政课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主旋律短视频应运而生,为解决思政课内容现实困境提供了丰富且充足的资源。主旋律短视频与时代发展趋势紧密相连,它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成果,其主题契合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是集科技、创意、现实素材于一体的内容要素,可为高校青年学子打造一个与时代携手进步的思政小剧场。
(二)突出短视频特点,创新思政课互动模式
1.主旋律短视频短且美
以短、小、精、粹为特征的短视频成为主流传播形态。主旋律短视频以主流媒体作为主要输出来源,可有效保证内容质量和艺术美感,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挖掘可以突出主旋律的优质原创选题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以小视角、大情怀、正能量为主旋律短视频的创作宗旨。相比电影、纪录片,短视频的播放时长较短且内容凝练,符合思政课的教学要求。将主旋律短视频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让学生作为短视频内容选择、信息检索的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感。通过在课堂上欣赏主旋律短视频,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思政课教师也可以主旋律短视频为出发点,探索更多的课堂创新模式,不断根据时代发展潮流丰富教学模式。
2.主旋律短视频新而潮
主旋律短视频想要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表现形式纷繁复杂的网络平台占有一席之地,便要尽力在选材立意方面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契合大众期待,新而潮逐渐成为评判短视频作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新”是结合新视角呈现出符合大众文化潮流的新故事。“潮”是要符合社会大众的审美,迎合网络活跃用户的需求,契合主流价值观。主旋律短视频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可吸引高校青年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结合时代特征推陈出新,也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辩证否定观。对于思政课堂而言,主旋律短视频等属于新事物,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属于旧事物。新事物必定可以战胜旧事物,因为旧事物即照本宣科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需要,新事物即主旋律短视频便成为高校思政课创新融合的不二之选。
3.主旋律短视频红又专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讲深”是要挖掘理论深度,注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讲透”是要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結合;“讲活”是要通过现代技术创新手段,生动传神地把故事讲好,让课本中的模范人物及事迹立体化,更好地将思想和理论知识灌输给高校青年学生。现阶段,各大主流短视频平台上拥有人气和流量的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在学校开设的思政课上,把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短视频请进来,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课余时间筛选和甄别有益身心健康的视频素材。这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主阵地建设,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挖掘资源,打造思政课建设平台
1.深度融合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一种必然体现。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凝结而成的一种精神品质,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深入学习并内化于心的一堂必修课。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主旋律短视频,并在高校思政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分板块、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展示。例如可以将一些纪录片片段、名家讲座片段等利用剪辑技术与短视频资源融合,为高校学子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对史料有更深刻的把握,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使命。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其作为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价值引领素材,激励中国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积极整合教师队伍
抖音账号“语文天地”获得无数网友的关注和好评,在全国的语文教师队伍中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许多外校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该账号的短视频内容与自身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借鉴吸收课堂创新方法,引发学生兴趣和共鸣。思政课堂也可充分借鉴这个模式,进行有效创新,通过整合优质教师队伍,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思政”年轻化教师思政课建设平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而思政教师是主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只有凝聚骨干教师队伍,充分调动年轻师资的创新力,方可破解思政课现实困境。
3.充分利用科技陶染
科技迅速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融合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层面可操作性强的课程创新内容。2022年5月2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短视频《繁华的上海,我们等你回来》,将3月以来奥密克戎变异株肆虐导致上海全城封闭后的千万种声音凝聚于此,利用无人机航拍、延时摄影等技术加上巧妙的镜头语言、声音配乐,将所有人在这个阶段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全国人民共同祈愿上海重回繁华的期待。五四青年节前夕,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超级英雄》短视频,歌颂每一个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的中国青年,其邀请86版《西游记》孙悟空的配音演员李世宏先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依托主流媒体秉持高标准、高要求的制作流程,具备较高的叙事技巧、艺术水准和审美品质,让人眼前一亮,触动心弦。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制作精良的主旋律短视频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打造理论引领、科技支撑、艺术渲染的智慧思政课堂。
4.形成思政教学生态
思政教学生态是将生态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生态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理论思维范式。思政教育生态突出的是育人理念的新发展,高校思政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需要搭建一条可持续运行的高校思政育人生态链,而高校要构建完善的思政教学体系,则要架设多元结构,提高各生态要素的参与度和协同性,同时整合与平衡师资力量、科技支撑、财政支持等各思政生态要素,推动思政教学生态整体统一,实现在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大循环。因此,思政教学生态构建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探索“短视频+思政”育人形式,积极传播主旋律短视频,加强社会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共同筑牢大学生的网络精神家园。
四、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只有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的优势,才能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满足高校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前,高校思政课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牢牢把握思政课堂主动权,严格把关课程内容质量与教师队伍的纯洁性与创新力。将主旋律短视频自然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现实之需、发展之盼。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明确主旋律短视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要素价值,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元素融入主旋律短视频,充分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障和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5,316.
[3] 张恂,吕立志.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J].思想教育研究,2021(8):95-99.
作者简介 徐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许传宏,硕士,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