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与路径探寻*
——以L市为例

2022-12-21姚玉琴

中国德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环境

■ 姚玉琴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指导性文件,需要地方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落实,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有效实现。本研究对L市6.5万名大中小学生、120余名专任教师和分管德育工作的学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以期为提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建议。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目标偏于功利化追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经调研,L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尚存在“喊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问题。大中小学校过度追求学生的思政课考试分值,而忽略考分以外的道德素养培育与精神追求,学生的理想信念、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被严重低估。46.41%的学生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使用价值与实用价值,忽视其社会价值与发展价值。自认没有理想也无信念、得过且过者,高中生占12.61%,大学生占10.49%。立德树人更多只是领导、教师讲话中的口号或是贴在墙上的标语,没有做到真正落地。

(二)思政课堂重概念化灌输,忽视生活实践的适当运用

调研发现,47.5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重复比较多;66.30%的学生认为课堂基本是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40.40%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42.24%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陈旧、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9.07%的初中生、14.56%的高中生认为教师只讲与考试相关的内容,要求死记硬背。课程内容概念数次重复、缺乏梯度,更多只是注重诊断结论的灌输,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实践体验,把学生反复强化记忆知识考点、在考场上写出标准答案视为达成教育目标的标准,这是思政课堂缺少魅力的原因所在。

(三)思政环境流于形式化应对,忽视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发挥

调研发现,思政环境元素只注重功利思维与感官满足,忽视哲学思维、逻辑思维,忽视长远发展以及规划设计落实等一系列的自发性行为。认为学校思政活动与个人思想需求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学生占68.53%;认为内容单调枯燥,缺乏创新的占53.39%;对学校思政教育活动无所谓及不喜欢的学生占29.97%。思政环境及其活动更多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或是口号嘹亮、动作应付,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与活动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作用,更没有静下心来设计与规划适合大中小学生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的环境与活动,也没有研究实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方式,从而不能真正建构环境育人与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激发的统一,更多地停留在走过场、疲于应付的层面。

综上可见,当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存在功利性、概念化的显著特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践中仍处于喊口号状态,其落实机制仍没有得到有效突破。探究和破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路径,应该成为当前回答“怎样培养人”的关键之所在。

二、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思政育人目标的统一性与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应该充分体现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与时俱进,方能富有活力与生命力。当下必须把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而育人目标落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从知识本位走向行动本位目标

调研发现,L市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知识本位”,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狭隘地知识化、概念化,片面地停留在认知层面的现象,导致很多学校用思政课考试分数来界定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这是完全错误的。

只有将意识形态属性、体现时代精神并融入国家战略的知识目标内化为情感与信念目标,然后将意识形态属性情感与信念目标外化为行动指南,并且反复实践与体悟,才能形成稳定的新时代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自觉,凝聚为新时代个体的意识形态属性素养与道德品格。只有将知识目标镶嵌在新时代物、景、活动、行动等现实载体中,转换成具体的生活行动目标,才有其现实的价值意义。只有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目标与道德素质行为目标的统一,才能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目标真正落地。

2.从功利本位走向价值本位目标

思政教育本身具有内在价值,应是工具性价值目标与功能性价值目标的统一体。然而,当前思政教育的工具属性依然是其主导属性,并未发挥其对于学生内生成长与发展的功能意义与价值。我们应该将思政教育目标更多地落实到人的价值层面,让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与道德行为成为大中小学生的自我追求,从而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结在一起。只有从功利本位真正走向价值本位目标,才有可能真正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真正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突出对思政课一体化的探究与现实改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经调研,47.56%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重复太多,目标衔接不够,课堂教学存在照本宣科现象。为此,需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体目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

1.有效设计思政课一体化的定位与目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强调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定位与目标上的衔接贯通,指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1]这是国家层面对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需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创造条件,让更多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程度,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整体规划与设置思政课程目标,更加紧密地服务于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目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战略思维来实现思政课程活动的更新。

2. 整体规划思政课一体化的标准与内容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的实施来完成的。整体编制课程内容标准,是推进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整体设计与规划课程标准,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不同学段特点,从受教育者的切身实践,以及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生动活泼的社会交往经验中,选取与设计思政课程内容,按照知情意行的品德发展阶段,构建上下贯通、前后相继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序列。重点解决大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断裂与缺失、断层脱节、理论脱离实际、不适年龄等现象,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以法治教育为例,小学重在日常生活规则的启蒙,初中重在法律规范的认知,高中重在对法律法规常识的建构,大学重在对法治价值的认同,等等。

3. 统筹实施思政课一体化的问题启发与实践体验

调研发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方式仍存在简单粗暴与照本宣科的倾向,不仅“空”而且“泛”,很大程度上被异化为意识形态属性知识的讲解、传授以及强硬记忆,将思政教育仅仅看成是一个个意识形态属性的概念、命题或意识形态属性理论的逻辑推演等。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把受教育者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是将其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第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应考虑学生作为“人”的情感、需要、兴趣、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所处的环境,发挥学生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其学习主体地位,从而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第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为此,思政课堂要设计源于现实、贴近生活的新问题,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积极参与辩证逻辑论证的过程,或在精准灌输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教育,不断形成自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双重改造,建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教学路径,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观念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成为活生生的“人”。

(三)重视“三全”育人一体化环境建构与课程思政的落实

1.宏观环境一体化的营造

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就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求,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同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也产生着重大影响。

经调研,77.48%的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民生问题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因此在当下大众传媒盛行的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跟上时代步伐,服务重心下探、姿态下沉,加强正面引导与一体化宣传,吸收和发扬大众传媒环境中的积极有效因素。特别是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速,应广泛利用自媒体,开拓多种多样的教育载体和宣传渠道,促使受众逐渐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内容生产者,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引导全社会传播教育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城市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家乡的自豪感,发挥政治、经济、文化、大众传播等社会宏观环境对大中小学生积极正向的影响。

2.微观环境一体化的建构

微观环境是指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同辈群体环境。要善于建构各种美好的微观环境,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微观环境一体化有机结合,共同担负起大中小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

学校环境由校园“三风”、建筑风貌、校园绿化美化、管理样态、教育活动等具体要素组成,不仅是单纯追求艺术旨趣的物化表现,而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深刻地诉说着学校人际关系和伦理规范,体现其立足教育、服务学生的深层属性。特别是高校,应突出现场体验,探索仿真实验,开发新的实践载体和途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换与模式跃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应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不断提升家长学校质量。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为家长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将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从根本上推进家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社区环境是家庭环境的扩大,同辈群体有着相仿的年龄、兴趣、价值观等,也是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环境。应联合社区搭建“大思政”平台,定期邀请社区优秀青年自愿者开展公益活动和宣传,利用身边榜样的人格魅力进行广泛的舆论引导,或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守岛人》《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万里归途》等优秀爱国影片,真正对学生起到感召作用。

3.课程思政一体化的践行

课程思政建设旨在改变大中小学校思政课育人“孤岛”现状,注重开发所有课程的育人资源,将一体化育人要求贯穿所有课堂教学,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以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重点,统筹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校教育。高等学校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公共选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打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课堂。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互联网作用,综合运用各种传媒、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多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根据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力度,精确研判,精准供给。例如,提供网上“育人产品”,如热点探讨、教学服务、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供学生自由使用;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扶,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各年龄段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升级供给内容,实现现实情境与网络情境的互动、补充、协调发展,特别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形成学生乐于参与的“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创新统筹教育资源,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领航学校、领航团队、领航课程。

综上,立足人本促发展,建立协同一体化育人机制,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应然之举。要从目标到内容、从形式到环境,积极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与流程再造,打造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实践模式,践行“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而提升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环境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