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当代高校思政育人创新与实践

2022-12-20王艳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3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24期
关键词:双创培育育人

王艳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303)

书 名:“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

主 编:余立波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定 价:39.00元

ISBN:978756195804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教育有效性的指导理念,这一理念正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提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高校培育人才的基本职责和现实使命,需更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思政教育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素养,为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奠定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使思政教育内容丰富化、载体多元化、方式灵活化,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开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发展动力,是高校思政教育者亟待认识和掌握的新理念。《“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一书,从理论层面明确了“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基本概念、价值意蕴、本质特征、发展方向等,结合时代背景,对“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现状进行调查设计和样本分析,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精准梳理融合教育面临的困难挑战,立足教学实际,从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层面探寻融合教育的创新思路和实施路径,从而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确保学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当前,国家就高校思政出台一系列相关指导意见,其中培育全新的“双创”人才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之一。因此,厘定“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前提。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于二者在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内容方面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在培育目标方面,《“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二者共同的努力方向,都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国家繁荣富强和社会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而“双创”人才的培育同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就业观的灌输,指导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择业选择,培养学生善于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创新创业精神,迸发创新创业活力,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双创”型人才;由此可见,“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融合性。在培育内容方面,《“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思政元素可以融入到创新创业工作之中,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中,赓续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助力乡村振兴已然成为思政育人的核心内容,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担当。在“双创”活动、“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不乏关于“红船航道”、“传承红色记忆”等红色专项活动参与,极大地彰显了“双创”与思政在主题主旨、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共通性。在上述比赛中,大学生既可以亲身参与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筑牢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也可以追寻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感悟红色文化、弘扬红色正能量,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信心,践行初心使命,在创新创业中永葆自己的青春本色。

“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创新的必要性在于思政教育为“双创”教育提供思想指引,“双创”教育则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媒介资源。第一,“双创”教育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增加社会创造力人才的需求,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发展,其在教育过程中自然会与社会紧密相连。《“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难免会被市场经济的弊端,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所影响,会对“双创”人才的培育产生消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作用,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利益,绝不能片面追求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思政育人是“双创”教育的灵魂支柱,在“双创”教育中居于首要位置,高校在“双创”教育中应牢固树立将思政育人贯穿全过程,将思政育人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双创”教育当中,促进“双创”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第二,“双创”教育为高校思政育人搭建了新的媒介平台,拓展了高校思政育人的时间空间。《“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思政育人偏重于理论传播,“双创”教育偏重于实践操作,理论传播的实际价值还需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检验。在“双创”教育中,通过创业达人或是创新先锋对亲身经历的讲述,可以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立体化和鲜活化,培育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知。此外,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懂得如何撰写项目书、进行实践调研、论证项目、孵化项目、创建企业,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化为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培育自我的艰苦奋斗精神,提升自我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双创”教育的内容紧贴时代要求,紧跟学生的发展方向,为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提供思路举措,并将国家关于创新创业的战略部署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增强思政教育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创新了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实现家国情怀、社会责任、职业精神的“知行合一”。

该书不仅阐述了“双创”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影响,还就在“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如何进行创新的路径选择做出一定的思考。

第一,融合“双创”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教学理念,从顶层设计搭建协同框架。《“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立德树人作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共同的目标志向,应以此为基点,促进二者有机联动发展。在“双创”教育中,应积极调动思政育人的价值元素,充分认识“双创”教育的思政资源,对标思政育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晰创新创业教育并非等同于市场企业教育,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立刻了解市场,而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从而端正创新创业动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创新创业意识,识别创新创业风险,增强创新创业才干,厚植浓厚的爱国情怀。总之,只有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目标定位,形成思政育人的主导地位,“双创”教育才能够形成长效健康机制。

第二,优化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实现教育价值最大化。《“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基于访谈调研结果,指出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相关内容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育课程脱离实际、空洞乏味的缺陷,在“双创”教育中注入思政元素,可以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在制定教学大纲方面,思政教育应明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重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原则,结合市场和企业的最新生产状况,增加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时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方面,思政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科特色,开设有特色的专业就业案例分析课和专业人才培养课,运用相关理论对实践案例进行理论剖析和解读,通过正反案例的比较,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提升创新创业的价值内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创业观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第三,丰富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学师资综合力量。《“双创”教程理论与实务》指出教师作为“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主体力量和根本保障,既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养,又需要掌握前沿理论知识和丰富专业技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师。因此,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应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促进校内思政教师与就业指导教师交流心得,共同制定培育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还可以聘请社会上创业经验和市场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才到学校进行演讲和担任辅导老师,向高校教师传授社会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去校外工厂、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观摩,亲身体验企业的运行管理流程,学习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与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交流访谈,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

该书重点分析了“双创”背景下高校思政育人进行创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高校思政育人指明创新路径,使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够切实领会创新创业对高校思政育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助推思政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双创培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