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艺术中情感和审美要素关系的阐释*

2022-12-19刘一帆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品鉴 2022年32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艺术作品

刘一帆(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钢琴不是我国的本土音乐类别。在钢琴艺术传入我国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如今,钢琴艺术已经从一门小众音乐类别发展成为受大众广泛喜爱的音乐类型。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带有着明显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要完美地演奏一曲钢琴艺术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演奏方法,还要着重对于钢琴艺术作品中情感和内涵的把握。没有情感的钢琴艺术作品就没有感染力和号召力。而钢琴艺术中的情感又与方法、想象、理解和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钢琴艺术中的审美特征

钢琴是一种外来乐器。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带有了我国独有的审美风格和特点。钢琴艺术的审美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独有的民族性

我国的钢琴艺术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反映着一定程度上的民族历史、民族情怀和民族特色。这里的民族性特指钢琴艺术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运用了本民族独有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民族特色。所创作的钢琴艺术作品带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审美,是民族艺术的载体。

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一段爱情故事,钢琴艺术创作者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故事为主线创作了钢琴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钢琴作品带有很明显的民族特征,是我国传统艺术与钢琴艺术的完美结合,这也是钢琴艺术在我国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并且,钢琴艺术在传入我国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民族性。1930 年,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也反映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带有明显的民族特性。钢琴艺术自从穿传入我国至今,一直保持着一贯的民族性,民族性已经成为钢琴艺术在我国传播和发展的特色。

(二)鲜明的时代性

艺术是反应时代精神和时代面貌的一面镜子,艺术也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钢琴艺术也带有明显的时代性。钢琴艺术在专业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也带有明显的时代性。例如,钢琴艺术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所倡导的人性化,钢琴教学内容的分层和分类,从单一的小课堂到家庭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都凸显着时代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钢琴在我国逐渐从小众化的艺术门类发展成为受更多大众欢迎的更加广泛的艺术类别,是我国在音乐艺术方面的传承和发展。

(三)广泛的世界性

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钢琴艺术也逐渐走向世界,中国的钢琴审美也逐渐获得了世界的认可和接纳,中国的钢琴艺术也逐渐带有了世界性的色彩。但是,中国的钢琴艺术在逐渐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特性,也正是在这种民族的独特性带领着中国的钢琴艺术在世界范围越走越远。我国的钢琴艺术创作者的钢琴艺术创作视角也逐渐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时至今日,我国的钢琴艺术早已走向世界,并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也培养出一批,如郎朗、殷承宗等青年钢琴艺术家,他们在国外举办的钢琴音乐会,受到了国外人民的一致好评。随着众多中国优秀的钢琴艺术家在国家钢琴大赛中获得成绩和奖项,中国钢琴曲也开始享誉世界,并为世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钢琴艺术的审美和情感阐述

审美其实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钢琴艺术的审美是钢琴演奏者和观众通过自身的感官系统从钢琴作品当中感受到的美。在18 世纪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对美学有了较深的研究,并且,音乐美学的定义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了解和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来定义的。钢琴是一门非常特别的音乐艺术形式,钢琴作品在诠释的过程中,既要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结合,还要通过音乐这门艺术来呈现自身的情感和审美,展现出音乐作品所体现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内涵,推动演奏者和观众之间产生一种深层次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每个人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不同,所以在音乐作品的诠释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内涵也会有所不同,因为音乐作品在诠释的过程中带有着演奏者独有的情感和审美特色。例如,钢琴演奏的基本方法和原则虽是固定的,但是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在诠释钢琴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带有了自身的主观情感和色彩,他们对于钢琴作品的理解不同,在钢琴作品的诠释上也会有所差异。钢琴作品的演绎和审美除了受到演奏者的主观情感影响之外,还受到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因为创作者在创作钢琴作品的过程中会受到个人主观审美和情感的影响,也会受到创作时期时代背景的影响,而这种个人主观情感的融入和时代特色的体现,更能拉近钢琴艺术作品与观众审美的契合,实现钢琴艺术与观众灵魂上的交流和碰撞。

当然,钢琴演奏者如果缺乏对于钢琴作品的理解就盲目进行演奏,演奏也会丢失钢琴艺术的灵魂,使钢琴艺术缺乏美感和情感。所以,钢琴艺术作品无论是在创作时期还是在演奏时,都会融入创作者和演奏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也正是因为钢琴艺术创作者和演奏者真正把握到了钢琴艺术的情感和审美,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注入了自身的情感和审美,才使钢琴艺术作品能够借助情感和审美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互通和交流。才能让观众的情感和审美与创作者和演奏者的情感和审美之间产生一定的共鸣,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更加彰显钢琴艺术的魅力和风格。

三、钢琴艺术当中情感和审美要素关系的阐释

(一)情感与演奏方法

完成一个钢琴作品的演奏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基本功和方法。演奏基本功和方法是基础。例如,莫扎特的音乐作品细腻,音乐效果圆润、清晰,要做到这种水平,基本功是要非常扎实的,还要掌握必要的演奏方法。在弹奏音乐作品的时候手指的操作要灵活、轻快、均匀,这样声音才能有穿透力。扎实的基本功和必要的演奏方法是能够完美演绎一个钢琴音乐作品的基础,也是能够充分表达钢琴音乐作品情感的基础。所以,在日常的钢琴演奏训练当中一定要重视演奏基本功和方法的训练。当然,如果在演奏的过程中“过分重视方法”,更多的精力放在手指和手腕的灵活度上,而忽视对钢琴作品情感的理解以及在演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音乐也不免会显得没有灵魂,也将失去感召力和影响力。从钢琴艺术作品中传递出来的声音,不仅包含着演奏者的演奏方法和演奏修养,也饱含着演奏者对于钢琴艺术作品的情感。钢琴艺术作品的演奏过程就是将钢琴演奏的方法升华成情感的过程。钢琴演奏不是纯机械型方法的复刻,而是真正的以情感为中心,用情感带动方法的转化和升华。所以,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每一个手指的动作,每一个动作的组合都是带有情感的。纵观所有优秀的钢琴艺术作品,那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注入了演奏者或者创作者饱满的情感。他们将对生活的感触和理解转化成一种抽象的音乐语言,实现了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情感对音乐作品而言,是音乐作品的主体,也是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演奏者只有在一定的演奏方法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感情贯穿与钢琴音乐作品当中,才能让钢琴艺术作品更具美感和感染力,才能拨动观众的心弦,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声情并茂”应该是钢琴艺术作品演奏的最高境界。钢琴作品演奏当中,情感的注入非常重要,钢琴演奏方法和基本功也同等重要。没有精湛的演奏方法,演奏者可能根本不能完整演绎一个钢琴音乐作品,也难以将情感注入演奏的过程。所以,在钢琴艺术作品的演奏当中,情感和方法应该是同等重要,且相辅相成的。任何一首完美的钢琴曲都是情感与方法的完美结合。

(二)情感与想象

钢琴艺术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不仅要有饱满的情感、精湛的方法,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就是靠想象而存在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指的是以创作主体为核心,在头脑当中将生活中的片段或场景进行分解、重组和加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情境。所以,想象力也是艺术创作过程当中重要的元素。艺术之所以给人以美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在于艺术作品能给人以美的想象,而艺术想象的审美关键点在于它的创造性。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想象和创造性。也正因为音乐语言的不确定性,才更具想象空间。相比其他音乐门类,钢琴艺术的音色更丰富,音域更宽广,所以它在传递音乐语言的过程中更具情感号召力和感染力。钢琴艺术中的想象也是一种极具特殊性的思维方式。它基于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很多表象,经过一定的音乐思维,又创造出新的形象和场景。想象在钢琴作品当中是始终存在的。钢琴艺术作品是基于情感的二次创作,如果没有想象是很难完成的。例如,在欣赏《牧童短笛》这曲音乐作品时,在优美的音乐当中仿佛置身于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在画里有天真无邪的牧童在吹短笛,有田野,有水牛,而这一切都是靠想象得来的。钢琴作品没有更观众提供任何一种具象的画面,却可以通过钢琴语言,引发观众的情感,刺激观众的想象。在钢琴艺术作品的演奏过程中,情感贯穿其中,是推动音乐作品进展的助推器。在情感的推动下,想象就仿佛拥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情感也跟随着想象更饱满和丰富。所以,想象可以激发情感,情感又可以使想象空间更丰富,想象与情感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交融存在着。一曲钢琴演奏,自带画面感,而这种画面感源于演奏者和观众的想象。在钢琴音乐艺术当中,时而似百花齐放,时而似山清水秀,是因为演奏者和观众沉浸于钢琴曲产生的联想和想象。不同的钢琴曲给人不同的感受,也在观众脑海中形成不同的情境画面。众所周知,音乐并不直接提供和展示这些画面。这些画面源于音乐当中所饱含的情感,是这些情感让观众不自发地产生了联想和想象。钢琴想象存在的价值是能够让听众更清晰地理解和明白钢琴曲中所隐含的深意。跟随着钢琴曲所营造的每一个高潮,听众脑海中的画面也此起彼伏,是想象让听众抓住了钢琴曲的灵魂和精髓。钢琴演奏中,情感越饱满、越富有感染力,听众的想象空间就越宽广,情感把握和理解就越深刻。

(三)情感与审美理解

艺术领域的理解大都指审美上的理解,与生活中常见的理解有本质上的差距。审美理解的存在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联系起来。审美客体通常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规律、情感把握和感悟等。在钢琴艺术领域,审美理解的客体是钢琴作品的音乐构成、音乐情感和风格以及音乐作品想要诠释的内涵,甚至包含音乐创作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和艺术审美等。所以,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情感、方法、想象和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元素。在钢琴领域,演奏者必须要清晰组成钢琴音乐结构的要素,并通过这些要素的分析与整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方法、想象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作品完整的内涵和风格。想要正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一方面,可以通过反复的体验,凭借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直觉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音乐理解的范畴,从音乐作品的产生时代,到作者的个人经历、创作意图和风格,通过更全面了解和研究,逐渐把握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也是音乐审美的作用体现。理解的过程也可以对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品的风格和个性有更深的了解,自然对于音乐作品也会有更深的理解体验。没有审美理解,情感的存在只是一层表面的“躯壳”,无法实现审美层次的升华。只有真正地理解了音乐作品,才能基于理解产生情感并实现情感的升华。尤其是一些没有标题的钢琴作品,没有理解,就难以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例如,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作品风格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他的晚期作品明显地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充满了希望与绝望、欢乐与痛苦、意志与命运的矛盾斗争。这些感触都是来自于对钢琴艺术作品的理解。审美理解不仅可以帮助观众更好把握钢琴艺术作品的内涵,还可以让观众有更丰富的想象体验和情感体验。当然,审美理解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也不是单独存在的,理解与情感、想象和方法是相融共生的,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

(四)情感与艺术修养

艺术家有一定艺术修养,其审美源自于对艺术作品文化的审美和艺术家心灵与现实生活的碰撞。艺术修养基于一定的艺术感受。艺术家往往能够从更高层次和领域洞察生活,感悟人生,然后去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和理解,其音乐作品才会具有更广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演奏者的演奏方法、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钢琴艺术一定程度上所体现的是更高层次的修养。作为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掌握精湛的钢琴演奏技术,还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丰富的艺术想象。例如,钢琴演奏者如果对欧洲的文化、生活、习俗、历史等都不了解,怎么可能完美演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艺术作品。很多时候钢琴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很难再有明显的提升,不是因为他的基本功不扎实,是因为他的文化储备和修养不足以支撑进一步的提升。所以,钢琴演奏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是非常重要的。钢琴作品是音乐的二次创作,没有足够的理解和情感,所演奏出来的钢琴作品是没有生机和活力的,也不足以打动和感染观众。钢琴艺术家艺术修养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也是钢琴艺术家在钢琴作品中陶冶和产生真挚感情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所以音乐艺术的创作者和演奏者也要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经验和阅历中汲取更多的创作元素和养分,丰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体验。“艺术源于丰富的艺术修养。”生活阅历和文化知识的积累都有助于艺术修养的提升。贝多芬和莫扎特之所以能够更流畅地演奏钢琴作品,是因为他们对欧洲历史和文化熟悉,对欧洲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的个人见解。为了更好地把握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艺术作品,也要去了解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传记,才能用自身的艺术积累去支撑自身的艺术修养。除了贝多芬和莫扎特世界上其他的非常有名和优秀的钢琴艺术大师,他们在钢琴艺术领域多达到的艺术层次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除了基于他们扎实而高超的钢琴演奏方法之外,还得益于他们吸收了人类文化艺术的精华,并对社会、对文化、对音乐产生了超乎其本身的体验和思考,并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钢琴演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情感,也贯穿和饱满了情感,只有带有情感的钢琴音乐艺术才富有生机和活力,饱满内涵和想象。哪些钢琴艺术大师们的作品也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个人生平和民族精神。在钢琴演奏中,演奏者的修养越宽广、越深厚,所能企及的精神和艺术层次就更高,同时情感渲染力和影响力也更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艺术的完美演绎需要扎实的方法和基本功,也需要饱满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清晰的理解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在钢琴艺术作品的演奏中,没有情感钢琴作品就没有灵魂,就难以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给观众更好的艺术体验。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奏方法,演奏者也可能根本不能完整演奏一曲钢琴作品。想象使钢琴艺术作品更具创造力,想象也推动着情感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发展和升华。审美理解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联系起来,审美理解的过程也是对钢琴艺术作品的背景、内涵、风格和情感有更深的感触的过程。艺术修养使演奏者和创作者能够基于一定的演奏方法和丰富的艺术储备对生活有更深的个性化的理解和创造。所以,在钢琴艺术作品当中,情感、方法、想象、理解和修养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之间有机结合,才塑造了完美的钢琴艺术作品,才提升了钢琴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艺术作品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