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与戏剧化研究

2022-12-19李禹慧广东白云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2期
关键词:戏剧化表演艺术戏剧

李禹慧(广东白云学院)

从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的戏剧表演艺术具有艺术化、程式化的特点,在传统的戏剧表演过程中,其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其实更加注重对表演者自身艺术形象的探究和发掘,但是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忽视了戏剧表演的对象——观众的审美体验,这在传统戏剧表演艺术中,可谓一大缺憾。本文从戏剧表演艺术需要生活化、戏剧化的原因出发,剖析戏剧表演艺术中进行生活化与戏剧化的时代要求,提出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与戏剧化的一些思考,希望为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探究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戏剧化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到时代审美情趣、社会风貌变化的影响,每个时代的艺术风格也会随之演变和推移。首先,戏剧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在以前社会形成,并在该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传统戏剧表演艺术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表现形式都有着以前社会的一些鲜明的特点。其艺术审美也和这些群体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趋同,这就形成了戏剧表演中用虚构代替真实和以点带面、程式化的表演倾向。在旧社会,这种表演风格和倾向固然是迎合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价值,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在新时期探究戏剧表演艺术的新发展,是当前戏剧表演艺术发展的重点问题。其中,生活化和戏剧化的趋势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也是戏剧表演从业人员应该思考的方向,对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现代社会,观赏戏剧的群体已经由过去的少部分统治阶级转变为了全体人民群众,观赏戏剧在当代同样是人民群众喜爱的娱乐方式。这个转变就决定了戏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和戏剧化是必需的发展路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以人民群众为主要受众的戏剧作品,必须是满足人民群众审美的作品,同时内容和表现形式也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真实共鸣,并且形成有效的精神互动,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欢迎。这就是我们探究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和戏剧化的根本所在,是戏剧表演艺术想要得到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戏剧表演艺术要发展,必须和时代特征接轨,引入时代特色,注入时代活力。传统的表演方式中的程式化、脱离现实的表演方式,让戏剧艺术难以体现出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特征,同时也存在着被时代淘汰的危机。因此,戏剧表演艺术要得到实际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寻找艺术创作的素材,不断丰富和提高戏剧艺术的内涵。当代社会中丰富的艺术形式,也是戏剧艺术可以借鉴和汲取的养分,对于戏剧表演的从业人员来讲,也需要与时俱进,打磨自身的表演水平,结合生活和专业打造生活化和戏剧化的戏剧节目以及角色。

戏剧在我国发展传承的历史悠久,当代社会中各种先进的技术也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的简陋舞台和现代化的舞台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舞台技术的发展也是戏剧表演要生活化和戏剧化的一大原因。现代舞台技术中,灯光、音响、荧幕等的呈现效果占据了重要比例,与之相应的是现代舞台表演也产生了一些和过去完全不同的表达技巧及艺术表达方式。当代的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艺术演绎的时候,能否做到将表演技巧与舞台技术空间和时间上的协调统一,是衡量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对于观众而言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是能够直观地通过视听体验感受到的,因此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将真情实感通过表演向观众传递,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情体验,触动观众的内心。

演员在对戏剧进行编排的过程中,是需要根据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和创造的,除此以外,还需要熟练戏剧化表达的一些基本逻辑和理论,因为表演是来源于生活,毕竟区别于生活,必须通过戏剧化的一些表达方式和手段引起观众的兴趣,将戏剧冲突展现出来,增强戏剧表演艺术的冲击力。

二、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与戏剧化的时代性要求及意义

戏剧表演作为一项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娱乐活动,必须与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接轨,做到与时俱进。戏剧表演艺术向着生活化与戏剧化的方向发展,既能使戏剧具备时代感,也能激发自身丰富的内涵,焕发新的活力和生命力。但是在这种时代背景的要求下,我们也必须清楚生活化与戏剧化也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没有规则,盲目地进行探究和实践。

第一,在戏剧表演艺术生活化和戏剧化的探究过程中,不能与我们国家所处的时代以及当前的时代主题脱离。戏剧表演艺术是通过戏剧表演的表达形式,向广大观众群体传达所要求传达的价值观,通过价值观的传达,影响观众们的认知和行为,特别是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更要对这方面有着严格和准确地把控。所以在当前我国的戏剧表演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中,应该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并把握住我国的时代主题作为表现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去编排内容、设计台词、呈现人物。在对戏剧进行生活化和戏剧化的研究过程中,应该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展现故事,将现代的价值观念注入人物当中,并且通过对一些传统的主题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实现其表演主题和内涵的提升。戏剧的表演中,以演员为呈现的主体,往往设置了某个故事情境,通过演员进行对话、演唱以及通过他们的动作表演来进行艺术呈现。因此,戏剧这一艺术形式对于演员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水平的表演能力,才能将角色进行完美呈现。这也是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演员对于角色的扮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出戏剧的呈现效果,如果戏剧中没有演员的扮演,那么戏剧就成为其他形式的艺术了。因此,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对于演员的能力要求上,除了对于戏剧表演有着深刻的理解,具备戏剧化表达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还需要演员对参与的戏剧表演的主题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结合戏剧化表演的专业能力呈现出生活化的效果,贴近观众的真实生活,打造经典的舞台形象。

第二,需要不断更新理念,达成表演方式的新发展。除了演员之外,还要注重戏剧的表演方式和表达技巧,戏剧表演艺术的发展由来已久,在不断的历史传承中,行业内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理念,包括但不限于戏剧的表演方式、戏剧行业的一些规范原则等。有些观念对于新演员的成长固然有好处,但是更多地形成了一些桎梏。对于新时代的戏剧表演从业者来说,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打造适应时代的一些新的理念,突破过往观念的束缚。结合时代特色和新的因素,对传统的戏剧表演形式进行适应新时代的改造,以现代人的观念和视角去进行艺术呈现,通过对实际生活的感悟,对新时代流行的戏剧化表达的形式的学习,进行融合性的艺术表达。从表演原则角度来说,应当树立以真实为基础的表演体系,建立以现代艺术表达形式特别是戏剧化表达为主的学习体系,规避以前戏剧表演当中的脱离实际和程式化表达。

第三,充分地利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相较于传统的戏剧表演,丰富的现代舞台技术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视听体验。现代舞台技术已经不限于过往认知中的戏剧布景、乐器伴奏等简易形式,而是延伸到了整个戏剧表演的空间当中,助力戏剧表演。而当代的舞台美术设计已经是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在一出戏剧演出中,除了演员的表演,其他所有与戏剧表演相关的内容都可以与现代舞台技术结合起来,包括了演员的造型和服饰,还有戏剧场景的布置、灯光的设计、戏剧道具、舞台和现场氛围等。在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生活化和戏剧化的探究当中,如果还是以传统的舞台表现观念来进行研究,显然是不符合当代实际的。因此,在一出戏剧的设计中,有着整体统一的主题思想指导,再结合现代舞台技术对演出进行精细的设计,例如光影阴暗的调节、背景音乐的转换、现场氛围道具等,进行全方位的戏剧呈现,这样才能将戏剧中发生的情节和人物的真情实感传递给观众,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共鸣。我国著名的戏剧家曹禺先生曾经说过:“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一出戏剧当中,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所产生的效果不亚于优秀的戏剧演员,能让观众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完美代入其中,产生共情体验。

三、戏剧表演过程当中生活气息的营造及探究

戏剧表演无论是在国内和国外都有着很长的发展历程,古往今来,一大批的戏剧理论家和表演家对戏剧表演有着深刻的理解,也形成了一些相应的戏剧理论。虽然戏剧理论众多,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的戏剧家和理论家都对戏剧的生活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因此我们可以说,戏剧家和理论家们探索戏剧表演艺术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戏剧表演艺术的生活化上。

区别于一些陈旧的、刻板的表演形式,生活化的表演风格对演员有着一些全新的要求,演员在学习和实践中需要加强对于生活中一些细节和环境的理解、把控。由于表演艺术的特性,演员在表演活动中更多的是进行一种自身创造性的表达,而角色的存在就要求演员要淡化其自身的意识,更多地将自己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所要扮演的角色上,关注角色的内心活动和经历。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要凭借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对角色的理解,通过艺术构思展现相应的表演,在舞台上塑造生动而贴近生活的角色。

因此,演员必须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提升自己的生活阅历,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最大程度的做到和角色共情,没有障碍地融入角色当中。而生活化表演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通过贴合生活实际的表演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表演,其实是展示别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场景。在具体的表演实践当中,生活化的要求是使整个戏剧呈现出自然的生活实际状态,因此演员必须从生活当中的实际和基本生活逻辑出发。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戏剧故事可能是虚拟的,但是其与生活实际有着必然的联系,演员除了准确把握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之外,还要将这种性格特征进行形象外化,这样才能呈现出表演的特性。在与现实情境符合的舞台上进行表演,要求演员的表演符合真实环境和生活实际,也就是呈现出生活化的特征,让广大观众能在观赏戏剧的过程中,了解戏剧内涵,共情戏剧人物,达成对戏剧的艺术欣赏。

四、戏剧表演艺术中的戏剧化探究

戏剧化是戏剧表演的一个基本风格,由于戏剧表演是呈现给观众的,因此必须具备戏剧性,也要求戏剧表演有着戏剧化的特征。戏剧表演中的表演痕迹一般比较强,戏剧中人物的服饰、装饰等往往会采取一些夸张的表达手法,在呈现传统戏剧的时候,其特征就更加明显了。在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生活化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对于戏剧化表达的研究,这是戏剧表演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根本所在。

对于戏剧演员而言,应做到充分揣摩一出戏剧中最终的目的,也就是其表演想传达的思想,并在自己心中找到与这种思想情感对应的一些戏剧表达,将之作为自己的表演任务。每一个角色在不同的演员的表演中会呈现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每个戏剧演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认识,也就有着不同的反应和体验,这也是各个演员的特色所在。作为演员,需要在整个戏剧创作和表演中加强动作性的研究,激起自身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代入角色中去感受和想象角色会有的一些动作、语言表现等,这些动作可以来自生活,再经过体系化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形成比较夸张和戏剧化的表达,无论是动作还是语言,都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给观众呈现人物形象。

戏剧化的一大特征是动作性。动作是戏剧表演当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甚至有一些戏剧理论家认为戏剧就是动作的艺术,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体现了动作在戏剧当中的重要性。在戏剧表达上,语言和动作的表达是直接呈现的重要形式,而心理动作往往也需要以动作或台词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因此要将动作表达和心理表达结合起来,达到协同统一。

戏剧化的第二大特征是冲突性。戏剧冲突在一出戏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戏剧冲突,才能更好地抓住观众的心,产生继续观赏的心理,对人物产生共情,对故事情境进行代入。

通过戏剧冲突强化戏剧矛盾、推进情节是戏剧的常见创作和表演手段,有了故事冲突,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所以戏剧必须更好地呈现冲突性特点,注重戏剧中人物的冲突、矛盾的构造和呈现。

戏剧化的第三大特征是情境性,这一概念在戏剧化当中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审美特征。戏剧情境中往往包含着一些事件、人物、环境这三方面的主要特点,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产生真实的观赏体验和代入体验,对于观赏戏剧的观众来说,戏剧化的情境性创设是观赏体验感的重要来源。

戏剧化的第四大特征是语言性。动作和语言在戏剧表演艺术中,几乎就是演员表演的全部,前文已经提到了动作化表达的重要程度。

在语言表达上,戏剧化的表达往往会对台词进行艺术性的语言加工,使得台词更加具备感染力,有时候也会呈现一些夸张的表达。

对戏剧表演艺术进行戏剧化的处理,其本身就是戏剧表演艺术的内在要求,同时对于戏剧从业人员来说也是其专业性的体现,戏剧化的表演能实现更好的剧场效应,观众和表演者能够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以及默契。

五、结语

戏剧表演艺术属于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表演艺术也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变,其中戏剧表演生活化和戏剧化是两条必由路径。在当下,探寻以生活化和戏剧化的戏剧表演风格来实现戏剧艺术的发展和突破,必须结合实际,同时对于戏剧性的专业知识有着综合的理解。作为戏剧表演艺术从业者来说,要加强对戏剧主题的现代性、生活性探索,用真实化的表演赢得观众的喝彩,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要加强对戏剧化特征的研究和了解,在戏剧表演和创作中凸显戏剧表演艺术的戏剧化特征,呈现出戏剧表演艺术的独特美感,给观众以表演的冲击力、感染力。

猜你喜欢

戏剧化表演艺术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LOGO GIRL
戏剧类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