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阅读发展与出版智能化升级研究
2022-12-18吴赛刘思危
吴赛?刘思危
【摘要】 数字信息技术是颠覆传统出版逻辑的重要推力。智能出版、智慧阅读作为数字内容传播的供需两端,分别承担着供给升级和消费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智能化转型不仅能提升出版效能,促进供需匹配,还能通过内容创新迭代、全面服务协同优化读者体验。为了适应智慧阅读发展需求,出版业应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场景,以用户为本强化读者体验,以技术为擎推动创新变革,从而促进出版智能化持续升级。
【关 键 词】智慧阅读;出版智能化;数字出版;阅读体验
【作者单位】吴赛,中南大学;刘思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6【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9.014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活动,其活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呈现螺旋式升级特征。文字阅读是最传统的形态,人体通过视觉感知文字内容在大脑中形成想象场景,从而实现信息交互。在数字化传播初期,电子书是新兴的阅读媒介,用户可通过线上平台和移动终端访问海量资源,阅读的载体得以拓展。当前,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静态的文字内容能够与音视频等元素相融合,形成更具场景力的有声书,进一步丰富了用户体验维度。随着数字智能技术的发展,更具针对性、交互性、沉浸感的智慧阅读形态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新路径。在5G技术支撑下,数字智能化传播已成为颠覆传统出版逻辑的重要推力[1],智能化、场景化、精准化传播成为全新的出版服务趋向。打通出版智能化、智慧阅读之间的核心节点,探索二者融合共进的协同逻辑,对于推动出版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智慧阅读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活动早期通过岩壁刻字、结绳记事等原始方式记载内容并进行能动性识别,这是出版与阅读一体化的初始形态。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出版过程和阅读过程开始分离,标准化的出版物需要通过市场流通环节实现向阅读个体传播。数字时代,传统物理化的传播介质开始向具备更大承载量和更强传播能力的信息化介质延伸,数字化阅读成为人们短时间获取大量信息的全新渠道。当前,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支持下,海量信息资源能够基于算法规则、用户行为特征和偏好开展智能化推送,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智慧阅读,并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阅读方式。
智慧阅读是以数字化内容为依托,通过智能化算法对内容信息和用户数据进行精准匹配,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的一种知识获取模式[2]。智慧阅读最初诞生于智慧图书馆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公共图书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公共图书馆凭借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利用技术工具优化服务水平,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定向赋能,使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转化为数字化、平台化、智能化的内容服务,从而大大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影响力。与此同时,提供阅读服务和图书营销服务的市场主体也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型,成为促进智慧阅读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传统书店为例,一方面,将纸质书籍的采购计划、陈列方式等与用户阅读数据结合起来开展季节性、专题性推介,实现精准化营销;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介开展图书在线运营,将部分数字出版物与新兴智能技术进行整合创新,使用户能够体验更高质量的知识内容,形成交互性较强的服务闭环。
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深入,数字化、智慧化的阅读产品供给成为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3]。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依托PC客户端、移动客户端让用户够体验更加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并实现了电子资源选购、有声书阅读、个性阅读资源精准推送等功能集合,形成了智慧阅读服务体系。
二、出版智能化的内涵与现状
1.出版智能化的内涵
在传统出版模式中,文字、符号、图案等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内容载体,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是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数字出版模式中,二进制数字编码和技术代码成为出版传播的底层逻辑,内容与技术相融合的特征尤为明显。同时,编辑过程更突出数据驱动,传统印刷、发行过程被弱化,进而转向数字网络平台完成。
当前,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出版逐漸向智能化转型:在内容侧,依托新兴技术工具对热点话题、用户兴趣与主题趋势等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实现从内容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到输出的全流程方案;在产品侧,基于新兴技术工具开展用户需求数据分析与价值匹配,将用户数据、市场数据等纳入出版产品智能分析模型,通过人机交互、跨界创新等路径打造集内容和体验于一体的个性化产品。由此可见,出版智能化是以新兴技术为支撑,通过多元化渠道和融合创新精准匹配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的一种内容出版模式。
2.出版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规模已经达到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9.23%,202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收入约为1.4万亿元。正是数字出版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力支撑了出版智能化的转型。
从出版智能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出版社、期刊社成为推动出版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力量。在出版社实践层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打造了智慧出版社3.0模式,构建了“出版七化”发展战略,即互联网化、流程化、数据化、移动化、知识化、协同化、智能化;中国方正出版社提出“智慧出版”概念,将资源整合、内容重组、交互出版、数据挖掘等理念引入出版过程,有效提高了出版效率,增强了业务效能。在期刊社实践层面,出版智能化已经开始向多个业务环节渗透。以投稿审稿环节为例,编辑与作者基于数字化投稿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消息回复、在线客服咨询与流程可视化,大大提升了沟通效率[4]。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智能化已成为出版业发展新趋势,但跨领域、跨专业、跨系统的资源整合还不够充分,亟须从供需两端开展服务融合,打通内容服务循环节点,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出版服务生态。
三、智慧阅读发展与出版智能化的联动逻辑
1.内容侧:优化出版效能
内容是出版与阅读的本体,也是二者联动的基础。数字化时代,内容的形态、编码与传播媒介十分丰富,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有效打通了出版端与阅读端的交互渠道,大大提升了出版效能。
在内容聚合上,传统出版因为受制于内容提供者,选题与内容的匹配度往往较低;而在大数据时代,出版方可以通过在线创作平台集聚信息,掌握海量内容资源(包括用户创作内容、专业用户创作内容、专业创作内容等),构建强大的内容资源库。基于庞大的内容资源,出版机构可提高选题与内容的匹配度,进而为智慧阅读提供保障。在数据互通上,用户数据是出版智能化和智慧阅读的核心决策依据,能够反映用户的偏好变化并预测市场趋势,促进用户大数据在智慧阅读发展与出版智能化转型中互通联动,充分挖掘用户需求,进而提升出版内容与产品的针对性。在内容传播上,用户使用智慧化媒介平台产生的个人偏好信息和行为轨迹,可为内容传播提供动态数据,促进资源与服务的联动。同时,出版发行商可基于出版内容和用户大数据实现精准内容匹配——根据用户特征适配个性化内容,从而实现内容的有效传播。
2.市场侧:促进供需匹配
在竞争激烈的数字出版市场,出版商要想获得占有率,就要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开展产品创新,逐步引导阅读需求与内容供给同步,即充分利用需求拉动、供给推动等市场化行为形成供需匹配、双向协同的发展格局。
在需求拉动上,用户已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数字化阅读,尤其是在5G、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等技术支撑下,用户获取信息的便利度越高,其对智慧阅读的需求也越大。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阅读内容上,还体现在内容的呈现样态和体验上。阅读市场的需求变迁必将倒逼出版机构向智能化发展——针对用户需求开展深度调研,借助技术优势提升服务质量。在供给推动上,目前已经形成以数字媒体平台为主体,海量信息资源集中输出的数字化出版市场。一方面,传统出版机构不断向智能化出版转型,通过自身的信息和品牌优势持续打造新兴智慧型阅读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行业机构、教育机构等纷纷加入数字化出版阵营,通过自身的资源积累和技术研发在细分领域推出多元化产品,对传统出版机构形成了冲击,从而进一步推动出版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外,在市场供需的多方力量博弈中,市场热点、出版焦点、用户习惯、技术迭代等也会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市场轮动也成为推动智慧阅读与出版智能化联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3.体验侧:加速创新迭代
阅读体验反映的是人类对阅读活动全过程的感知,是衡量出版产品价值的重要评价维度。在新技术赋能下,智慧阅读不再只是信息获得性体验,而是涵盖交互、情感等多维价值的综合性体验。出版机构要获得长期效益,就应满足智慧阅读平台用户的综合性体验需求,依托强大的资源服务体系加速出版智能化服务创新迭代。
在阅读体验上,用户阅读的本质诉求在于获取知识和信息。传统的阅读活动仅能从特定渠道获取内容,数字时代的用户阅读活动则需要出版机构基于海量信息资源提供定制化阅读体验服务,即在用户个体行为研判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迭代为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智慧阅读产品。在交互体验上,智慧阅读平台不仅实现了与音视频、游戏、动画等内容的结合,还通过AR、VR等技术实现了场景交互,让用户体验更具科技质感的内容。因而,出版机构要不断创新出版产品,以满足用户交互体验需求。在情感体验上,智慧阅读过程可不断丰富个体的正向情感体验,为用户带来更强的获得感,培养忠实的用户群体。因而,出版机构要依托智慧阅读平台,通过积极创建线上社群、开展用户阅读推广活动等实践创新,扩大用户的情感交互范围,增强用户黏性。
4.生态侧:促进服务协同
智慧阅读发展和出版智能化发展的联动可促使出版机构、用户和其他行为主体重视人机协同、内外协同的出版服务生态构建。
在人机协同上,出版智能化提供了人机协同的基本工具,包含数字化内容、交互产品、阅读场景等。智慧阅读是开展人机协同的实践过程,用户能够通过个体行为表达自身诉求并形成阅读行为记录。通过人機协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被机器记录,相关数据也成为出版智能化转型和智慧阅读发展的数据基础,进而持续优化出版服务生态。在内外协同上,传统的出版模式更倾向内部创新,即通过优化内容质量、加强品牌塑造等方式提升自身的内在竞争力。在出版智能化趋势下,出版机构需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实现创新,这不仅体现在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上,还体现在对多种资源的统筹和多元化用户的服务上[5]。智慧阅读的发展不仅促使出版机构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服务,还拓展了数字出版的外部服务边界。
四、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的出版智能化升级策略
1.以内容为王打造优质场景
无论是传统纸媒时代还是数字出版时代,内容始终是体现出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的智能化升级仍应坚持“内容为王”理念,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与内容创新,依托技术赋能搭建内容服务体系开展智慧化场景探索。
一是将内容资源与用户兴趣相结合,依托智慧终端开展个性化场景服务。如基于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精准内容分发,不断优化以用户偏好为基础的内容匹配模式;基于内容资源库提供引导服务,使用户通过智慧阅读平台智能化提示获取出版内容;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和深度调研进行定制化内容出版与推荐,从而实现深度内容服务。二是将高品质出版内容与智能传感相结合,实现匹配用户行为的精准内容推送。如基于用户运动、心跳、体温等数据开展日常监测与智能分析,实现场景化阅读陪伴服务。三是强化场景式技术应用。如通过AR、VR、实景直播等形式搭建涵盖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化感官体验的场景空间,使用户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沉浸式感知,增强内容的场景冲击力。
2.以用户为本强化体验感知
在智慧阅读发展背景下,出版商即服务商,读者即用户,因此,出版的智能化升级须强化用户思维,优化用户体验,通过深入挖掘用户内在需求不断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知[6]。
首先,要不断改善用户知识获得的体验感知。用户阅读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信息与知识,因而在出版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版机构要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深度聚焦用户获得感知需求,通过虚拟奖章、阅读币等形式强化用户知识获得体验。其次,要关注用户阅读交流需求,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感知。如通过搭建专业社群,以社群为纽带开展线上线下阅读分享,聚集高质量活跃用户,满足优质用户间的知识交流体验需求;通过不断获取智慧阅读平台的用户体验数据,有针对性地优化出版产品、阅读平台界面的互动设计,提升用户对平台体验感知的满意度。最后,要重视用户阅读过程中的心灵体验,不断增强用户黏性,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出版机构可借鉴抖音平台的做法,通过音乐与视频内容的有机结合,提升受众外沉浸式体验感知;通过点赞、转发、评论、直播等形式搭建社交网络,提升用户分享体验感知;通过设置账户等级与认证系统,增强用户的成就体验感知。
3.以技术为擎推动创新变革
将更多新技术引入出版产品研发中,可通过数据驱动、智慧赋能、终端革新促进出版智能化升级迭代。
在数据驱动方面,应当在打造内容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拓展数据来源渠道,将管理数据、市场数据、用户数据、统计数据等纳入出版服务体系,使出版服务能够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展广泛的分析研判,促使内容服务、產品设计和客户服务等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化。在智慧赋能上,应当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和高级算法,通过技术力量促进出版模式变革,推动智能化向出版价值链的全面渗透。如在选题策划环节,可基于智能技术对当下流行文本和主流语境开展数据分析,把握出版发展趋势,从而实现科学选题策划;在内容创作环节,可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编辑程序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文本输出;在编审校对环节,可通过大数据文本筛选、语料库比对等对内容质量开展审核,这样既可解放机械式生产力,又能保障内容质量和原创度。在终端革新上,智慧阅读的发展使得数字阅读终端从传统的PC端转向移动端,终端的变化随之带来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的变化。出版机构应当在做好现有终端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路,将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纳入出版智能化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内容与终端的适配性,从而构建更为完善的产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聂震宁. 从智慧阅读看智慧出版转型[J]. 现代出版,2021(6):5-9.
[2]茆意宏,朱玲玲,韩燕. 智慧阅读服务概念界定及国内相关研究评析[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1):131-138.
[3]徐丽芳,田峥峥. 价值链协同视角下的智能出版与智能阅读[J].出版广角,2021(13):6-11.
[4]张立,张雪,魏子航. 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期刊的智慧出版模式研究[J]. 中国编辑,2021(12):51-55.
[5]汪全莉,陈瑞祥,韩育恒等. 智慧出版:内涵阐释、生成背景及应用路径[J]. 传播与版权, 2020(12):81-84+109.
[6]艾尼瓦尔. 乌曼尔. 智慧数字出版时代的传统出版转型之路[J]. 新闻文化建设,2021(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