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路径思考
2022-12-18刘玉香
【摘要】当前,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引起了国内期刊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性,在梳理制约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培育我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可从探索适合我国科技期刊成果评价体系、吸引学者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期刊上、运用市场化运营和集群化出版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培养和引进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基于学科优势发展等方面着手。
【关 键 词】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要性;主要问题;路径
【作者单位】刘玉香,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2021年度中国农业期刊网研究基金项目(CAJW2021-060);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
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2022ZZ061310)。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9.006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贯彻《意见》中指出的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目标,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2019年9月,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七部门联合推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其中,入选领军期刊有22种、重点期刊29种、梯队期刊199种、高起点新刊30种。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进入实质性阶段。
系列重磅文件、会议的出台和举办预示我国将从顶层设计确立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科技期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已成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科技期刊界广泛关注的热点。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注入了源头活水,科研团队持续壮大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可见,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具备充足的条件,而如何补齐期刊发展短板、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改善市场机制体系和建设期刊自主数字化出版平台等,成为当前我国培育高质量科技期刊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必要性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指出,我国每年支出的基础试验研究经费呈现大幅增长趋势,2018年已超過欧盟15国平均水平,现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国[1]。EI、SCI、CP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分别为世界第一、第二及第二位[2]。可见,我国正加速从世界科技大国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但与此同时,我国同期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仅有4963种,其中只有213种被SCI数据库收录[3]。以上数据表明,我国期刊发展的现状与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不相适应,与培育创新型科技强国的目标也不相适应,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之一。
分析科研人员的投稿过程不难发现,我国的科技期刊与科技强国的科技期刊相比,审稿周期长,通常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尽快认定和传播,影响了期刊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因此,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拥有科学技术国际话语权,就必须优化学术成果发布流程,提升期刊国际主导和引领作用。此外,国外一些著名的学术出版集团,利用技术优势、资金优势和集群优势管理和经营数量庞大的期刊群。为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我国科研单位不得不花费大量金钱用于购买国外数据库,其中包含了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我国科研经费资助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论文。
科技期刊能够反映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是国际话语权的必争之地。无论是从顶层设计、科研现状、科研人员自身利益方面出发,还是从本国论文版权保护或者经济利益方面出发,培育我国一流科技期刊都迫在眉睫。
二、制约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问题
1.科技期刊起步较晚,优质稿件外流严重
与国外知名科技期刊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办刊历史相比,我国科技期刊起步较晚。现今,我国尚没有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一流科技期刊。根据相关研究可知,中国作者发表在中国出版的SCI收录期刊中的论文总数只占发表在所有SCI收录期刊上论文总数的10%。这表明,大量学者会优先选择在国外知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由此导致我国大量优质稿源外流。
2.科技评价体系不利于当前期刊发展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现行的科技评价体系和绩效奖励机制仅片面关注论文数量和期刊影响因子,不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这种“唯论文”“唯SCI”的不良导向导致我国高质量论文的严重外流。高质量稿源是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优质稿源的流失导致科技期刊很难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这已成为国内学者的共识。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是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引起的。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评价学术成果时不看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而是片面地看论文发表在什么期刊上,期刊的影响因子如何。2020年2月,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相关文件[4],规范SCI论文使用,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扭转了目前盛行的“唯SCI论”风气。未来,我国将进一步规范各类评价活动,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同时,中英文期刊将协同共进,中外期刊在评价中将同质等效使用,并提出论文评价代表作制度以及科技期刊分级目录等,进一步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响应国家号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学术成果应用在我国科技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5]。但是,让科技评价导向及时扭转绝非易事,文件发挥实效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3.科技期刊集群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是当前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态势[6]。国际上著名的四大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Springer-Nature)、约翰威立国际出版公司(Wiley)和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 & Francis)利用一体化的先进数字平台,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吸纳了全球大量的优质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了全球约15%的STM期刊[7]。而我国科技期刊普遍存在小、散、弱等问题,期刊编辑出版往往采取以编辑部为单位的运作模式,规模小且分散、办刊平台弱和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尤为凸显,整体资源配置整合难度高,这与发达国家类似的科技期刊出版集团运营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8]。
4.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配置不合理
科技期刊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编辑部人员配置不足是多数编辑部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双月刊编辑部人员普遍只有2-3人,月刊编辑部只有4-7人,编校任务繁重[9]。大多数编辑部人员结构单一,只设有编校人员,没有新媒体技术和营销人员,编辑不仅需要从事编校工作,还身兼数职,需要处理办公室工作、编务工作、新媒体工作等。此外,人员的专业方向也不够全面,整体缺乏综合竞争力。由于编辑部人员配置不足,很少有期刊出版单位能做到合理分工,普遍存在主编、主任和编辑界限模糊,责任编辑分工不明确的情况。
编辑的编校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提升自己,长此以往,编辑极易丧失工作热情和成就感,逐渐产生职业倦怠心理,这不利于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将高标准的期刊人员配备、合理的人员结构安排和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问题纳入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目标的解决范围中来。
5.我国科技期刊编辑较少参与学术活动
编辑的学术素养对刊物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编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甄别稿件内容质量,进行期刊稿件取舍。而参与学术活动是编辑了解学术研究动态和科学前沿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国科技期刊编辑较少参与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活动,大多数期刊社更注重锻炼编辑的编校技能,忽视对编辑职业发展的规划。近年来,高校及科研院所陆续招收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期刊编辑,但由于管理导向与岗位性质等问题,此类编辑很少继续参与科研活动,也较少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需要走出去,了解最新研究动态,跟进学科新研究、新方向,与相关学者和学术团队保持密切联系。
三、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主要路径
纵观国际上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国际化、集群化和专业化。国际期刊发展业务量大且广,不断抢占国际市场,拓展更多业务。与国内小、散、弱的期刊发展模式不同,一流的国际化期刊往往是集团化发展、规模化运营,它们拥有一流的数字化平台,期刊专业化程度高,提供多元化服务,还注重品牌期刊的塑造等。这对我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探索适合我国科技期刊成果评价的体系
过于强调SCI影响因子是我国现行科研评价体系的主要弊病。我国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改变“唯SCI论文至上”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定性和定量方法在相关数据上的应用,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在进行科研成果评价与人才评价活动时,我国科技期刊可使用同行评议的科研评价手段,评判论文质量不再只看论文数量及其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而是由同一学科领域内的同行专家从刊发论文的社会效益、期刊声望及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2.吸引学者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科技期刊上
现行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科研评价体系导致我国优秀的科研论文大多流向国外科技期刊,使得中国科技期刊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和“只有糟糠难成佳酿”的境地[10]。我国应探索建立一套适应中国科研产出特点的评价机制,代替仅以国外SCI刊物和影响因子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吸引研究者将优秀成果发表在国内高质量科技期刊上。比如,相关基金项目在结题验收时,可以要求有适当比例的论文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管理部门和科技界应继续出台相关措施,鼓励研究者将论文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如从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在10篇代表性的著作中,至少有一篇论文发表在国内优秀期刊上。还有文件指出,应加强对科研成果质量水平、原创性和社会影响的评估,将各类公共资金平台资助的科学研究成果优先发表在国内优秀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对已发表成果应在一定期限内存储到开放的公共知识库中。我国科研人员应强化大局意识,从国际竞争和影响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原创性强、有重要成果的论文首先考虑发表在国内优秀的中英文科技期刊上。
3.探索市场化、集群化出版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偏重学术发展,忽视市场运营的作用,造成科技期刊市场运营能力低下、自主運营能力不足等现象。因此,我国要做大做强科技期刊,必须要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合我国的市场运营模式和集群化出版模式,不仅要在论文数量上持续提高,还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形成规模,并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进而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将优秀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刊物上。
当前,我国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普遍小、散、弱,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化运营、集群化出版模式。针对目前这种大范围分散办刊的情况,我国可探索优胜劣汰的学术期刊出版模式,鼓励相近或相似办刊模式的期刊单位以一定形式整合或合并,建立集群化出版模式。
4.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出版平台
目前,我国尚没有大型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学术界使用最多的是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和万方数据等平台,国际化程度偏低,国际影响力有限。我国科技期刊在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主要依靠“借船出海”的方式,与国外一流的学术出版商合作出版。但是,国外出版平台属于商业性质,我国科技期刊除了需要支付高昂的合作费用,还会使得自己的论文版权受到限制。因此,依靠国外出版商不是长久之计,加快国内数字出版平台的国际化建设,提升自身数字出版平台的国际影响力才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5.引进和培养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
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在专业素养和科学素养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期刊编辑相差较大,要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期刊强国,一流的编辑队伍建设要先行。首先,期刊社可以面向国际,创造条件吸引著名的国际编委和期刊经营团队,他们往往拥有庞大的学术资源和学术吸引力,可为中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凝聚力量[11]。其次,期刊社要重视稳定和培养现有的编辑团队,特别是要注重青年编辑的培养。国内青年编辑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中流砥柱和基础力量,要加大青年编辑培养,为其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规划。让青年编辑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为我国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夯实人才基础。
6.基于学科优势创办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
找准优势学科创建一流科技期刊,这一办刊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认可。这种办刊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首先,依据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创办新刊或是在老刊的基础上提炼优化重点学科方向,同时引进顶尖的研究人员做刊物主编或编委人员。其次,通过期刊集群将该学科同类期刊联合起来,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如《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借助其在光学领域的学科优势组建光学期刊集群,不断扩大办刊规模,取得了良好发展。这为我国基于优势学科创办一流科技期刊提供了借鉴。
科技期刊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其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学界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文章在梳理制约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主要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相信在多方努力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EB/OL]. (2019-07-23)[2022-01-31].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7/t201907231680979. html.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3]徐雁龙,王聪. 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4): 371-374.
[4]郭伟.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契机:试论《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政策亮点及实施建议[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0):1029-1033.
[5]李建忠. 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788-792.
[6]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蓝皮书[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7]郑建芬,刘徽,王维杰,等. 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探討:基于“卓越计划”集群化实践[J]. 编辑学报,2021(4):407-411.
[8]王立群. 建设实际一流期刊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部人员配备问题及建议[J]. 科技与出版,2021(6):93-98.
[9]冷怀明.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实际行动[J]. 科技与出版,2019(1):45-48.
[10]石红青. 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成就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和路径分析[J].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2021(7):54-62.
[11]宋国恺,张蕾. 高校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的思路和建议[J]. 科技与出版,2021(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