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故事化 故事细节化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手法分析

2022-12-18孔祥蔚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新闻人物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孔祥蔚

(作者单位:忻州市广播电视台)

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是目前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研究的重点。作为电视新闻报道重要样式,人物报道通过鲜明人物代表与典型重点的宣传,发挥示范作用,积极有效传播正能量。不仅如此,人物有效宣传和细节展示,可实现电视新闻对政府、先进人物代表好声音的传递,以真实事迹展示优秀人物人格魅力,引起社会群众共鸣。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手法创新,应着重从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角度出发,通过巧妙手法放大人物细节,新闻描述能直接触动群众心灵,全面介绍事件的同时还能突出重点,将人物可敬之处展现出来。可以说,新闻记者兼顾故事化处理与新闻报道,能够提升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影响力。

1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故事化处理的必要性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作为正能量宣传与引导的重要途径,如果只有简单人物介绍或事件描述则相对比较单薄,缺乏吸引受众关注的优势。人们对故事的好奇心较强,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将人物故事化,对故事进行细节处理,可有效提高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收视率与受众关注度,完善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模式[1]。近些年,各电视台越来越重视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故事化与细节化研究,尝试改革电视新闻人物报道。

人们对故事总是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故事的诠释有人物支撑,故事中有戏剧性变化与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些都彰显了故事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的应用优势[2]。故事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本质在于以故事形式对人物诠释,将过去与现在巧妙串联,不仅能够吸引人们关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又可以介绍人物事件。传统电视新闻形式以严肃、正统为主,突显了庄严性,放大了宣传作用,但整体文稿僵硬,缺乏灵活性。因此,在政策传声筒功能发挥的基础上,电视新闻人物报道还需适当调整,以严肃正统为基本,适当故事化处理,特别是要通过细节方面的处理缓解大众对传统新闻报道形式的麻木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途径增加,电视新闻人物报道面临越来越多压力[3],必须重新审视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工作,寻找有效方法创新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形式,突破传统理念限制,让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呈现出新鲜感。扣人心弦的故事叙述相比传统新闻形式更具感染力,将人物情感等寓于细节中,有利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电视新闻人物报在信息时代巩固传播地位。

2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存在的问题

人物报道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报道围绕政府官员、美德典范、见义勇为、专家学者、爱岗敬业、行业代表、抗洪抢险及孝亲敬老等人群展开报道,宣扬高尚品德、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互助精神等,传播正能量。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人物调查与编发任务等存在一些不足,加上时空条件限制,导致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为应对编发任务而套用固定模式,久而久之大众对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热情被消磨,收视率与关注度逐渐降低[4]。单一结构形式与人物报道手段会影响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影响力,且信息化时代人物报道要求越来越高,采编难度系数明显增加。通过对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新闻人物报道中有概念化现象,其塑造的新闻人物形象与社会脱节,新闻现象违背常理,过度营造悲壮氛围,与受众群距离过远,不符合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

3 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的措施

3.1 以事实支撑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处理

人物故事化与故事细节化处理的作用在于将新闻事实与生活相贴近,通过故事细节化搭配与升华,引导大众去思考与体会。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手法的创新和报道人物故事化与细节化处理,必须严格遵循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真实性原则,对于所有故事化情节设计,真实性是基本出发点。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是对电视新闻人物事迹报道的“锦上添花”,是对崇高精神的褒扬,对人物报道内容的充实,若新闻人物报道内容编写得“天花乱坠”,必然会使群众对新闻人物报道感到失望,甚至产生厌烦心理[5]。作为新闻专业人员,所有人物故事化与故事细节化处理都必须以阐述新闻事实为基础来介绍与新闻相关的元素。《北京有个李素丽》新闻报道中的这样一段话:“啪,一口痰顺口而出,唾在地板上。小伙子抖着腿若无其事地看着窗外,李素丽缓缓走到小伙子身旁,面带微笑地对小伙子说……”新闻以故事形式描述小伙子吐痰行为与李素丽、其他乘客等真实反应细节,传播效果较好。

3.2 明确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主题和重点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主体的明确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主题必须确立;二是巧妙调整报道视角;三是以问题为引导完成问题采编;四是寻找重现事迹的场景。

3.2.1 明确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主题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人物故事化处理与故事细节化处理,必须围绕统一的中心主题,做好报道材料整理与故事挖掘等准备。特别是在人物报道采编前,必须对报道内容信息进行有效梳理,突显报道亮点,将主题贯穿新闻人物报道全过程,巧妙融入故事情节,让人物报道内容更丰满[6]。例如中央电视台所播报的《致敬中国脊梁——钟南山》中有一段话:“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中华大地时,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登上开往武汉的列车。他在拥挤的餐车一隅,蹙眉阖目休息的照片令多少民众揪心感怀,而他对疫情的每一次权威解读,又让全国人民打消疑虑、坚定信心。”该新闻报道主题以中国脊梁为中心,“钟南山”不再是一个人名,而是人们内心的脊梁,让人们有了勇敢对抗的信心。中国脊梁更是代表着权威解读,钟南山为了人民的健康奔赴前线,这是国士的担当,是中国脊梁的体现。由此可见,明确新闻中心主题,新闻故事化处理才能有条不紊,细节化处理才能更到位。

3.2.2 以问题为引导完成新闻采编

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手法创新,除了基本事件叙述外,需以问题为引导,多角度梳理采编思路,完成新闻采编。即是说,要借助问题寻找新闻报道采编冲突点,随后将人物融入其中,通过冲突点挖掘人物内心,将人物心理变化与独特性呈现出来,为人物故事化处理做好准备。

3.3 抓住人物故事化细节的描述重点

电视新闻人物故事细节的处理,可以帮助大众更迅速地抓住新闻报道核心,领悟新闻表达的社会价值。且人物故事化细节的处理,能够夯实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基础,也能够为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提供更多可能,拓展新闻发展空间。表情、眼神等都是电视新闻细节组成元素,细节元素的搭配会影响电视新闻对大众带来的视觉或者是听觉冲击。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期间,首先需要明确报道的中心,其次要构建故事化框架,再次要抓住人物故事化细节的描述重点,以此提升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新闻报道的层次。对于故事化细节的完善,要以新闻人物为基础,以宏观故事化框架为载体,同时要梳理清楚新闻故事内容,要设计好新闻人物报道思路,并运用信息材料完成有效填充,做好细节化处理,达到故事化框架宏观与微观巧妙调整的目的。另外,为抓住人物故事化细节处理的重点,新闻记者必须增强脚力,及时、准确地发现或者挖掘细节。如对于土瑶村寨脱贫致富中代表人物的新闻报道,记者以“爬山虎”式的调查方式深入基层,深切感受脱贫攻坚的困难与成功。《广西日报》针对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报道成立对应小组,先后多次深入脱贫攻坚聚居区,长期积累采访与调查,在土瑶提前迎来脱贫攻坚实质性进展的关键节点,及时整理相关材料,对报道内容精心打磨,迅速推出“从致贫到治贫——藏在‘族名’中的脱贫密码”系列专题人物报道,报道内容有深度、有温度,不管是故事性还是可读性都比较强,在新媒体的推动下,迅速成为爆款新闻。此外,对于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细节捕捉,新闻记者还需要提升眼力,及时在跟踪调查与采访中发现问题,并且时刻做到明辨是非。细节的捕捉与眼力的提升,需要新闻记者直接与新闻人物和相关群众接触,要对任务故事中隐藏的新闻进行准确捕捉,科学展现动人细节,以此增加电视新闻人物报道厚度。以冯红芳的相关新闻报道为例,新闻记者通过长期一线走访与沟通了解冯红芳在瑶族刺绣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事迹,透过冯红芳为孩子们义务上课、开办瑶绣传承班以及将瑶绣带入校园等事件,新闻记者对冯红芳的个性化语言进行了总结与提炼,并且借此引出土瑶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努力与付出,细节处理生动、形象,故事讲述感人,新闻反响十分热烈。细节调整重点在于能够吸引人、激起人们的关注热情,新闻人物故事报道故事化处理中可巧妙渗透流行话语或民间话语,改变传统新闻人物报道中模范人物空洞的现象,将人物符号化转变为生动化,缩短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与群众的距离,让电视新闻人物报道贴近生活,使人物报道的主人公成为“有故事”的代表。

3.4 增强电视新闻人物故事可看性

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作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编辑形式,戏剧性情节捕捉对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人物故事化与细节化处理至关重要,是增加电视新闻新意、看点的有效手段。把握新闻人物故事化尺度是提高电视新闻人物可看性的重要措施。新闻记者必须把握好新闻情节与人物故事化的尺度,杜绝对新闻情节进行捏造。同时,所有人物故事化与细节化处理都需要从真实角度出发,新闻记者必须运用有效方式捕捉关键情节,通过戏剧化、严谨的编排,达到增加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戏剧化与故事化的效果。另外,为增强新闻人物故事的可看性,必须深入人物生活,拉近人物故事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物故事化处理增添生命力,提升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高度,提高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影响力与关注度,为新闻人物故事化处理与精心提炼创造有利条件。

3.5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节奏感

新闻报道要以真实性属性为基础,新闻记者在还原新闻事件、增加一些故事创作或是情节化冲突元素时,必须保证新闻现象与本质的真实和统一。与此同时,基于新闻戏剧性情节的捕捉与设计,在开端设置悬念、增加视觉冲击力场面、进行场景解说等都要为解决冲突、解开悬念、阐述新闻事实奠定基础,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被借走的妈妈》这一电视新闻报道为例,新闻记者围绕其工作内容来设置报道亮点,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设定为民警女儿收到的一封学员给她的信。信中对民警工作进行了描述,突出了民警如何从生理上、心理上维护学员的自尊,引导学员寻找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的道路。随后新闻记者插入了真实的相关视频,以体验式报道去介绍民警、学员的点滴生活,报道真实度较高,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另外,新闻记者要严格把控新闻故事讲述节奏感,强化新闻人物故事化与细节化,同时要自然呈现新闻故事亮点。如《被借走的妈妈》这一报道的节奏把握十分得当,从导入到高潮,再到故事结尾,故事感十足,受众的体验感较强。

4 结语

人物故事化与细节化都是对新闻报道内容的充实、对报道方法的变革。电视新闻人物报道的人物故事化和细节化都需要把控好报道资料,需要从事实角度出发,夯实新闻人物报道故事化处理的基础,明确新闻人物报道故事化处理层次,以人物为主体、故事为辅助,从而为电视新闻人物报道注入新鲜活力,提高新闻报道水平。

猜你喜欢

新闻人物新闻记者新闻报道
公 示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我是新闻记者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
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体现群众观的有效路径
本期新闻人物
本期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