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
——以“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为例
2022-12-17王亭雅
王亭雅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双语实验学校,广东 佛山 528244)
大部分课堂教授新知都是侧重于传授,忽略了生活的真实情景,未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导致学生很难接受新知,课堂效率较低。如果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课堂效益最大化[1]。除此之外,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综合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要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将新知与生活融会贯通[2]。所以,将初中数学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具有重大意义。
1 初中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意义
1.1 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部分学生存在逆反心理,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面临困难,很可能对这一学科失去兴趣,导致课堂难以正常进行。因此,教师应转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情景教学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将抽象知识具象化,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问题,大部分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则会影响后续的学习[3]。所以,创设生活情境,以生活为导向来吸引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
1.2 符合新时代需求
社会所需求的,不是仅仅只会用数学知识来解题的“学霸”,而是能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刺激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课堂实例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将生活案例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本文将以“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为例,阐述如何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2.1 课堂引入
观看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生长状态,感受事物的变化。
教师:(1)我们生活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大家能举出生活中存在变化的例子吗?(2)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问题(1)是启发学生观察生活,将生活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自己寻找发生变化的例子,是直接经验的体现,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展开。问题(2)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区分变与不变的量,为新概念的引入做好铺垫。
课堂反馈: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生活中存在变化的例子,例如钟表时间的变化、温度的变化等等,但是对于同一个场景中,很难发现始终不发生改变的量。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根据学生的生活,以每日水果作为例子引入。苹果的重量越多,总价格会随之升高,苹果的单价是不变的,借此实例引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常量的概念。
2.2 活动1:情境运用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举例并说出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常量。
设计意图:学习新概念之后,及时联系生活的实例,在具体情境中明确自变量、因变量以及常量,有利于新知的内化。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反馈:学生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快乐与意义。
2.3 活动2:小车滑行
教师:城市中修了很多高架桥,高架桥的坡度对汽车的安全行驶有重要意义。有一个学习小组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做了一个实验:小车滑行。这个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小车从不同的高度下滑的时间。
支撑物高度/厘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小车下滑时间/秒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1.41 1.35
(1)当支撑物高度为70厘米时,小车下滑的时间为______。
(2)上表反映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3)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4)h每增加10厘米,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
(5)估计当h=110厘米时,t的值会是1.48吗?会是1.26吗?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高架桥引入,让学生理解做此实验的必要性,实验结果用表格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会读表格,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问题(1)是让学生通过表格提取有效信息,体会因变量与自变量是一一对应的。问题(2)是巩固新知,检测学习成果,使学生区分自变量与因变量以及常量。问题(3)渗透了用字母表示变量的思想,并让学生观察表格,发现因变量的变化趋势。问题(4)(5)由小组合作完成,体会表格的预测功能。
教师:支撑物的高度能无限变高吗?
课堂反馈:学生意识到木板的长度有限,支撑物的高度最多等于木板的长度。少部分学生思维缜密,能发现支撑物的高度不能等于木板的长度,从而体会到自变量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量,数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
情境重现:如果小组利用不同长度的木板,测量小车从相同高度下滑的时间,那么在此变化过程中,常量,自变量,因变量分别是?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是否理解概念,让学生体会常量和变量并不是绝对的,常量和变量是对于某一个变化过程而言的。同一个量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可能是常量,也可能是变量。
3 教学反思
3.1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合理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建构起来,使其逐步深化理解,最终形成抽象思维。在上述案例中,以学生的课间水果餐为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水果的价格随着水果重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使学生初步体会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这样的课堂引入做到了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主,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3.2 联系生活情境
数学不能只停留于知识表面,而要注重联系生活,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通过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现实生活的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4]。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小车滑行试验是书本上的例子,但是教师通过生活中的高架桥巧妙引入,让学生明白小车滑行试验来源于生活,数学和生活紧密相关,每一个数学例子都能与生活中的场景一一对应,他们是不可分割的。
3.3 激发学生兴趣
适当的讨论交流是有必要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适度调整课堂活动。面对这些学生,教师应给予其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新知的理解,还能使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机制[5]。比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找一找生活中存在变化的例子,并明确因变量与自变量。这一过程虽然看似简单,却是极其有效的,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想法与视角呈现多样化,在讨论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从而使他们对新知的理解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