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华文教育“三教”改革实践探索①
——以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12-17王艳春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华文民办汉语

王艳春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

近年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华文教育蓬勃发展,有关华文教育教学的研究也从多维度、多方面展开;另外,随着高职教育深化改革的推进,“三教”改革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华文教育领域探讨“三教”改革,相关的研究很少,不够充分。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开展华文教育“三教”改革,尚未引起关注和重视。而高职华文教育的“三教”改革势在必行、亟须推进,特别是对于民办高职华文教育来说,更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规律的教育模式,促进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华文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新时代华文教育发展的要求。

一、华文教育“三教”改革的意义

(一)落实国家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

民办高职“三教”改革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等相关国家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受到挑战,有关教师、教材、教法等“三教”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层次等方面,“三教”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问题。

(二)推进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民办高职“三教”改革是推进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华文教育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媒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华文教育,从多方面加大对华文教育的支持力度。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海外逐步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华文教育在海外得以蓬勃发展。但是,华文教育在迎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日益凸显出教师、教材、教法等一系列的“三教”问题亟须研究和解决,从而适应新时代华文教育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要求。

(三)提升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效保障

“三教”改革是提升我校内涵建设的有效保障。华文教育是我校“走向世界”的一大品牌亮点和特色。在同类民办高职院校中,我校是唯一一所获得海外留学生招生资质的大专院校,也是唯一一所在海外建有华文分校的民办高职院校,同时也是较早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在海外推广华文教育的民办教育机构。将华文教育、职业教育和文化传播相结合,发挥民办高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改革华文教育中的“三教”问题,促进和提升学校的内涵建设,不断推进华文教育的稳步发展,有利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教”改革促进华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三教”改革是提升华文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通过“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华文教育机制,把“华文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为海内外输送汉语师资和汉语技能型人才,推进华文教育的特色发展。促进教法、教材的改革以及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华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涉外”特色的高职华文教育体系。

二、华文教育“三教”问题现状分析

华文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稳步向前。但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三教”问题也日益凸显,制约着华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师资问题

1.华文教师数量存在不足

随着海外华文教育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学校和培训机构存在华文教师师资短缺的问题,特别是技能型汉语教师缺失,制约了华文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2.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由国内外派的教师,很多不会所在国语言,对当地的文化、国情欠缺了解,与学生的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本土的华文教师也存在学历、年龄结构、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不能满足当下对华文教育质量的更高要求。

(二)教材问题

1.教材的使用缺乏系统性

目前,海外华文教育没有统一的课程大纲,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不明,教材选择随意,整体教学缺乏规划,难以考虑教学的规律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华文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2.教材的编写缺乏实用性

华文教育教材在内容上偏重中华文化,无法与所在国的实际情况相联系,缺乏本土化和实用性。教材从编写、出版到使用,历经数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不更新,存在滞后性,因而出现脱离时代、在内容上偏离实际生活的情境。

(三)教法问题

1.华文教育定位有待明确

华文教育的定位即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从而影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实施。只有区分母语教学与第二语言习得、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校生与非在校生、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等不同目标定位,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海内外很多华文学校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则是被动地学习。对语言学习来说,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华文教育“三教”改革可行性分析

(一)“三教”改革的必要性

华文教育中的“三教”问题,是制约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方面,华文教育在海内外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教师、教材、教法”的问题。因此,民办高职亟须对“三教”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探寻解决思路和对策,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新时代华文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三教”改革的可能性

民办高职开展华文教育,对“三教”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与改革,是基于政府领导下对“一带一路”倡议中技能型汉语人才需求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得海外亟须大量懂汉语的专业人才。而现有政府主导的汉语教学机构较少,华文教育产品资源配置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优势,配合国家政策,强化职业技能,运用学徒制、订单式、“引企入校”和“引校入企”、“鲁班工作坊”等多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华文教育。

(三)“三教”改革的前瞻性

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开展教师、教材、教法“三教”研究,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通过“三教”改革,提升民办高职华文教育品牌,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建立海外教学、实习基地,创办海外华文分校,大力开展“华文教育+职业教育”,深化国际合作,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具有民办高职“涉外”特色的华文教育体系,为国内外培养和输送汉语复合型人才。

四、民办高职华文教育“三教”改革举措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华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也是“三教”改革的重心。华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民办高职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来应对华文教育职业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专业标准、资格认证、课程设置之间的紧密衔接,构建师资培养、评价与认证体系,是高职华文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同时,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通过提高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三教”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民办高职华文教育应找准专业定位,不断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学方针,将“华文教育+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开展“汉语+对外汉语教师职业”“专业、职业+汉语技能”“留学生+专业、职业”“职业+汉语培训”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汉语学习与技能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路径,多方位、多层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能力本位为核心,重建课堂教学的新秩序,使学生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在华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教学方式,逐步加大实践化教学比例,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并以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民办高职教育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特点,全方位培养复合型汉语人才。

(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高职华文教育“三教”改革中,教材是顺利完成教学过程的物质载体。一方面,汉语教学应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因此应制定全国通用的汉语教学大纲,促进华文教育的规范化、标准化,并为教材的选择、使用、编写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高职华文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应适应国别化、本土化的要求。特别是海外华文教育机构,应落实教材本土化工作。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融入当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适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需求,构建汉语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满足不断发展的华文教育需求。

(五)构建三位一体课堂

根据高职华文教育培养技能型汉语人才的目标,积极推行校内课堂、网络课堂、校外(企业)课堂等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创新教学模式。在校内课堂完成汉语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网络课堂构建虚拟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沟通、强化知识的能力;校外(企业)课堂创新实践教学,校企双师授课,构建职业化能力。全面推广实践化教学模式,制定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对接实践性课程。加强高校之间合作,实现汉语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

(六)拓展海外华文教育

开拓海外华文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机构合作、校校合作,创建华文分校,开拓实习基地和教学基地,提升高职华文教育的办学水平。扩大华文教育规模,增加“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学生数量。培养技能型、复合型汉语人才,为海外华文教育输送师资;同时也为外国留学生打开实习和就业通道。满足国际化汉语人才培养目标,加大教师和学生的输出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扩大华文教育范围和影响力。探索华文教育国别化和本土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国际化汉语人才,提升汉语影响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七)完善教育评价标准

为了推进高职华文教育“三教”改革,评估其有效性,需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的评价标准与反馈改进机制。从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教师、教材、教法的数据进行分析,对行业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进行跟踪,不断优化和完善华文教育教学标准,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提升高职华文教育质量。

五、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通过“三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华文教育机制,把“华文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建立海外教学、实习基地,创办海外华文分校,大力开展“华文教育+职业教育”,深化国际合作,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具有民办高职“涉外”特色的华文教育体系,为海内外输送汉语师资和汉语技能型人才,推进华文教育的稳步发展。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民办高职院校配合“一带一路”倡议,大力发展华文教育的重大意义,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道路的办学之路,为华文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华文民办汉语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