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研究①
——以ArcGIS 技术课程为例

2022-12-17龚玉叶

现代职业教育 2022年40期
关键词:产教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龚玉叶,尹 萍,董 良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一、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备受社会关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1995 年,江苏无锡市技工学校就提出“产教融合”,经检验并证实,“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有效路径。2019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产教融合的研究成为热点。纵观研究成果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课程标准的建设,应用型课程主要致力于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与产业对接最为紧密的课程,应用型课程标准的建设应与产业具体需求结合,基于行业标准、规范和生产构建课程标准,将行业需求融入课程标准,开展产教融合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研究,将为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西方教育普遍注重教育教学标准的制订,尤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都明显体现“职业”本质,美国高职院校先调研专业教学内容和市场人才培养需求,制订相应标准;英国教育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统一课程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澳大利亚以“能力本位”理念,采用国家培训包作为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西方国家职业教育有关课程标准做法值得借鉴,但不完全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特色。近几年,我国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标准建设研究,彭后生、杨建林等通过调研得出在校企合作制订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中,可融入的内容认可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标准制订不断融入行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成为研究热点。

综上所述,这些已有的研究将为本研究提供参考,然而,现在大部分关于行业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课程标准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在受众高的汽车、商贸专业已开始开展实践研究,如环境地质工程这类受众小、行业特点鲜明、与产业结合更紧密、技术更新快的特色专业相关研究缺失,因此,本文以自然资源行业新理论、新实践、新技术如何融入环境地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ArcGIS 技术”课程标准修订为例,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实践研究。

二、课程标准修订思路

(一)涉及新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修订

在原有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村庄规划、地质灾害调查、生态修复等行业新理念、新实践,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提取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对ArcGIS 技术课程标准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进行修订,实现职业能力与课程目标的融合。

(二)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内容构建

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结合村庄规划、地质灾害调查、生态修复等自然资源行业最新典型项目的技术标准和实施流程,基于技术设计、数据资料采集与整理、数据分析与评价、空间数据建库、图件成果制作、验收汇报等环节设置和修改课程结构与内容,以具体项目为驱动,精心设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项目生产流程与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对接。

(三)校企合作框架下的课程实施与保障

基于课程结构与内容,以校企合作项目地质灾害调查、生态修复等为纽带,探索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模式,建立企业专家融入课程师资,企业生产基地融入教学基地,企业生产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企业生产资料融入教学资料的校企合作框架,校企双重保障课程实施。

(四)基于校企双元育人的课程考核评价

在校企双元育人模式的基础上,校企分别代表“供”与“需”两个方向,学校根据专业学习、课堂表现、活动交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企业根据应用与创新能力、执行与组织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此为方向构建校企双边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三、ArCGIS 技术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一)课程目标

ArcGIS 技术课程是环境地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共60 个学时(其中理论20 学时,实践40 学时),具备实践性强,与产业对接紧密的特点,结合《湖南省“十四五”自然资源发展规划》、村庄规划、地质灾害调查、生态修复等行业新理念、新实践对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员的岗位要求,确立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要求学生理解ArcGIS 的基本知识,能进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库设计、完成生态修复空间数据信息化建设、能将ArcGIS 应用于生态修复调查与评价。具备一定的资料整理及数字化绘图能力,能基本完成调查报告和相应的图纸的编制,具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及安全环保意识,具有保密意识。制订素质、知识、能力三维课程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具备泥土精神、大地情怀、生态环保意识、家国情怀,具有吃苦耐劳品质;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具备真实、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安全文明生产、保密意识;(2)知识目标:掌握ArcGIS 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掌握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标准;掌握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采集与转换;掌握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分析评价;掌握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库建设;掌握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地图符号化与制图。(3)能力目标:能进行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库设计;能完成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空间数据信息化建设;能将ArcGIS 应用于地质灾害和生态修复调查、评价。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以校企合作项目《湖南省1∶1 万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与评价》为载体,以生产流程序化课程内容为五个子项目:ArcGIS 基础与地质灾害、生态修复空间数据标准;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空间数据采集与转换;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空间分析评价;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空间数据入库管理;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地图制图。每个项目由若干个知识点组成,对应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并规定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结构与内容安排如下表1 所示:

表1 课程内容与结构描述表

续表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团队与规模

课程负责人必须是“双师型”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应具备3 年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和3 年以上的地质行业项目生产实践经验。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必须是“双师型”教师,有2 年以上地质行业生产实践,有2 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引进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学团队。

2.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包括GIS 工程实训室(校内理实一体教室)、湖南省地质院项目部(校企合作单位)、桃花岭公园(地质灾害调查和生态修复实地案例)(如表2)。

表2 教学设施一览表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除常规的课本教材外,还应包括地质行业的技术标准、技术流程、图件和报告等,编制针对性强的实训教材。适当应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多种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包括网络课堂、微课、教学资源库等)进行教学,要求课程主要单元应有多媒体课件;将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互联网+”思维。

(四)教学评价与质量改进

通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的专业知识、核心素养、职业能力显著提高,教学目标初步达成。首先,学生在课程考核时优秀率逐年提高,尤其是在教学难点“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空间分析评价”“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地图制图”操作中进步明显,而且学生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能够轻松应对学习任务,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其次,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和就业时,应对实际生产工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高,获得了校企合作单位和学生就业实习单位的好评。课程标准建设是一个动态更新过程,在取得良好评价的基础上应与行业的技术标准、生产过程相对接。因此,本课程每学期会组织教学委员对课程标准、授课实施计划、实训指导书等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进行评审和督查;对教案、PPT、试题库、微课等课程资源以及课堂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实训条件等组织监控和检查;通过学生和老师评教以及对企业的调研,将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和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满意度等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

四、结语

本文采用涉及新职业能力的课程目标修订、基于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内容重构、校企合作框架下的课程实施与保障、基于校企双元育人的课程考核评价等方法路径,将自然资源行业新理论、新实践、新技术融入环境地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ArcGIS 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实践研究:(1)对环境地质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具有直接促进作用;(2)将为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课程标准制(修)订提供实践路径和典型范式。但是,还应注意:(1)本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评估仍有待长期观察,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需不断创新与修订;(2)本研究提供的课程标准修订方法与路径应用于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小众专业)应用型课程ArcGIS 技术取得较好效果,有待扩大样本,在其他应用型课程中开展应用与研究。

猜你喜欢

产教课程内容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