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究①
2022-12-17刘悦
刘 悦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我校是教育部第二批“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失智老年人由于精神、躯体健康等方面与普通成人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照护存在一定的工作难度,也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好的职业品德和操守。在“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模式下,探讨基于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以期提升学生对护理失智老年人的接受程度、提高老年患者的照护能力。本研究以“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为例进行改革。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杭州市某护理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17 级的全体护生(共91 人)作为对照组,2018 级的全体护生(共99 人)作为实验组。两组护生入学初的学情分析成绩(满分 100 分),对照组护生平均分为(58.84±7.053)分,实验组护生平均分为(56.77±7.793)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二)研究方法
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基于课证融通模式,在理论教学和实践练习环节增加关于失智老年人常见急危重症的护理内容;融合初心和使命教育、矛盾论、量变与质变观、发展论、实践观、本质观、法治观、内因外因观、规律观、道德观、生态观等思政观点融入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中。具体改革内容见文末表1。
表1 课证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三)评价指标
态度自评:使用赵思宇等[2]翻译的老年人态度量表(Kogan’s attitudes towards older people scale,KAOPS)评价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学习“急危重症护理”课程后对老年人态度的情况。该量表共包含34 个条目,其中17 个为正向态度条目,17 个为负向态度条目。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信度为 0.83。采用 Likert 6级评分法,“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分别记为 1、2、3、4、5、6 分。量表总得分区间为34~204 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正向。
课程成绩:使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理论试卷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测评,对比两组的成绩。
(四)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1.0 程序。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结课后,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两组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P<0.05)。
表2 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得分比较(n=190) 单位:分
表3 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课程得分比较(n=190)单位:分
三、讨论
(一)课证融通模式下“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方法讨论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强调扩大养老服务就业创业,建立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教育培训制度。同年,教育部推出“1+X”证书制度[3],在养老服务领域确定了需求最迫切的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基于失智老年人照护的教学需求,护理专业课程授课中需重点融入与之相关的部分。以“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为例,在导论部分增加对失智老年人急危重症护理的工作认识和使命教育;在院前急救环节增加针对老年人心脏骤停、跌倒、异物卡喉、烫伤等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老年人外伤初步止血操作、骨折后的初步固定及搬运操作等;在院内急救部分增加失智老年人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内容等。
在加入失智老年人照护内容后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思政化改革,一方面,将护生原本认为较难理解的思政观点融合于护理专业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学习阶段,使思政理论在专业内部的教学中得以生根成长,做到思政内容在护理行业的专业化和个性化,拉近职业素养与护生之间的距离,促进护生端正思想;另一方面,将课程中的重难点在专业层面讲解的基础上,从思政角度再辅以说明,深入浅出,促进专业知识的深化。
比如,关于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操作指南的更新与发展观的思政理念。本研究中,实验组、对照组护生均为三校生生源,分别于2014 年、2015 年开始卫校(中专)阶段的护理课程学习;且受外文内容翻译的时间影响,护生当时学习的心肺复苏操作要求为美国心脏协会2010 年的中文版本心肺复苏操作指南;两组护生分别于2017 年、2018 年进入我校后,指南已更新至2015 年的中文版本,与旧版本相比,新版本明确成人胸外按压深度的上限为6 厘米,胸外按压频率的上限为120 次/分。发展观认为[4],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发展依靠人民的实践和创新精神,发展的成果应由人民共享。旧版本指南只确定胸外按压深度的下限为5 厘米和按压的频率下限为100 次/分,未明确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的上限;在实践中可能出现因按压深度过大、按压频率过快,造成病人骨折、脏器损伤等情况。因此,新版本对按压的深度上限和按压频率的上限有所界定。这体现护理操作的标准需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期提升抢救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讲授此部分内容时,不仅告知护生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细节,还使护生懂得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进展,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二)课程思政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改善课证融通模式下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和课程成绩
研究指出,影响护生对老年人态度的主要因素包括与老人相处的经历、照顾意愿、老化知识水平等[5]。本研究中,护生自己家中老人的年龄多为60~70 岁,多数具有较好的自理能力,未成为失智老年人;并且护生因之前都在学校学习,与老人接触的经历相对有限,容易造成对老年人的态度缺乏积极性、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相关的工作。本次教学改革在急危重症救治的内容中融入了模拟失智老年人患病的情况。比如,在“中暑病人的急救护理”中加入失智老年人发生中暑时应对处理的实操环节和实践观念。失智老年人因感知、认知受限,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敏感度较低,加上年龄增长引起机体和脏器功能的下降、受节俭省电观念的影响,相比于普通成年人,更易发生中暑。有些失智老年人甚至不能觉察或表达出自己发生中暑的情况。因此,在实践环节,除了模拟护理人员与老年人的常规交流之外,侧重强调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症状观察和身体评估:如何借助仪器设备评估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何在沟通可能受限的情况下评估老年人是否发生中暑?当中暑的症状缓解后护理人员如何向老年人开展健康教育以预防中暑的再次发生?此部分环节的增设,使护生对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护理要点有形象、生动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到老年人因生理退化造成护理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的事实,接纳老年人作为护理服务的对象;同时,也使课堂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实践观。
四、结语
基于“1+X”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的课证融通模式,对“急危重症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更加需要护生建立对失智老年人的爱心、耐心、细心。本研究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后续研究可拓展至多门护理专业课程,以期完善课证融通和课程思政双重目标下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