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活动空间设计探究

2022-12-17◇赵

大观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场设计师区域

◇赵 远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职能发生了改变,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从单一的科研型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校园活动空间的建设质量和特色尤为重要,它不仅反映着校园文化形象,而且对高校学生的身心成长及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地加快了高校在组织结构、课程设置、空间设施等方面的改革速度,而校园活动空间不仅是学生的活动场所,也承载着校园文化建设。因此,任何一所高校的校园活动空间都必须紧随学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以适应现实的发展。

一、校园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传统校园规划及分区往往以实用性、功能性为主。在这一背景下,校园空间布局趋向于“分块”的营造方式,将校园的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广场区相隔离,从而达到高利用率的效果。这一规划设计形式有利于校园的管理,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对空间环境的需求。校园环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校园活动空间进行规划时,设计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更倾向于校园活动空间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审美性等特点。当前,高校校园活动空间大部分无法满足学生的这类需求。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步提升,而合理的校园活动空间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在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设计师应合理规划校园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组织与参与活动的可能性。校园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而且校园内部的空间环境及文化氛围对学生思维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校园空间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好的体验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校园环境的差异性为校园空间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并且校园文化能增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改变学生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空间规划方面,具有单一功能的空间布局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高校多以封闭式的形式来进行校园管理。在这种闭环管理下,学生无法进入活动空间开展相应的活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学生的焦虑感和紧张感。因此,在进行校园活动空间规划时,设计师应合理规划运动区、生活区之间的距离,有效地转变其固有功能。同时,部分高校校园活动空间内的景观往往以“片”状形式出现,草坪、绿植以观赏性为主,这种形式的景观规划更多地在表达形式美,虽然景观面积较大,但不能有效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所以这种设计形式是单一的,是不符合高校校园发展需求的。

二、高校校园活动空间分类

(一)运动区域

高校校园内的运动区域已普遍建设得较为完整,主要分为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网羽中心、健身区等。这些空间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运动需求,且此类空间往往为独立的空间架构,其内部没有太多的文化宣传设施。同时,此类区域又是人流密集区,如果在这一类空间内融入校园文化元素,则可使其功能性得到增强。

(二)广场区域

校园中的广场区域常采用以雕塑、装置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广场在校园空间布局中起到聚合的作用,往往用于举办大型活动,大多处于学校的核心位置。部分高校的广场在没有特殊活动的时候空置率极高,而广场本应是学生开展活动的空间,所以在广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增强整体空间的交互性,使其具备多样化的功能。

(三)生活区域

校园中的生活区域是学生活动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主要由宿舍楼组成。校园内部生活区域空间较大,但整体的容积率较低。生活区域本身具备较多的活动空间,虽然这些活动空间的面积不大,但是由于其分布范围较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高校生活区域中的活动空间较少,其零散的闲置空间大部分被绿植、晾衣架等功能性装置占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自发地在生活区域开展户外活动。

(四)校园商业区域

商业区域和生活区域同样重要。商业区域主要由食堂、商超等功能性空间组成,其在位置分布上往往比较靠近生活区域。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迫切希望商业区域能够得到有效改造,且更倾向于商业区域能具有交往性的活动空间。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且求知欲较强,交往形式也有别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交往愿望比较强烈,会参加较多的社团活动、集体活动。因此,在商业区域,学生更倾向于具备交往性的活动空间来满足日常活动需求。

三、高校校园活动空间设计规划

(一)艺术性主导下的运动区域设计

运动区域的活动空间以运动设施为主,在保证场地设施功能性的前提下,设计师可以对色彩、形式等进行塑造。例如,对篮球场的场地、设施进行相应的视觉设计,在场地区域增加导视系统设计。同时,可以采用喷涂等方式对场地进行处理,在平面区域开展相关主题创作,并选择橙、红、蓝等具备动感的颜色。线条式的处理形式可贯穿整个运动空间,与校园内部的导视系统形成统一的风格,从而增强整体空间的辨识度,在不违背运动设施与场地设计规范的同时,增强运动区域的视觉冲击力,从而提升学生对运动区域的使用欲望。在活动空间周围的立面围挡或墙体上,可增加适当的宣传内容及运动文化内容。在户外空间,可增加休息区域,配合景观的植入以达到局部聚集的效果,增强运动空间的交互性。在对运动区域的景观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高耸的树木以环状排列结构种植在球场周围,在满足空间绿化的同时形成“墙”的氛围,在防风固尘的同时能够增强空间的聚合感。通过空间的视觉系统设计、休息区的整合及景观的植入,运动区域可呈现出艺术性、聚合性、交往性共存的空间特点。

(二)复合式的广场区域设计

广场区域在校园内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广场本身是承担集体活动的载体,而学生的活动形式往往复杂多变,具备季节性、时段性等特点。因此,在对广场区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本着复合式的设计理念,使其功能、结构更加丰富,打造多样化的使用空间。在高校建设或改造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权衡整体设计效果,遵循低碳减排的设计理念,从功能的多样性着手。校园广场区域在春季和秋季是使用的高峰期,学期初的入学、社团的纳新、校园招聘的举办都是人流极度密集的活动,所以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分区的合理性,注重整体空间中的人流动线及空间的合理划分。设计师可使用适当的景观组团对广场区域进行划分,相较于传统的墙体划分形式,用景观带、景观组团来划分空间能够更好地提升空间的流通性,使整个广场区域的视域更加开阔。此外,设计师可结合广场区域的大小情况,在广场内部增加公共设施,从而增强广场的文化代入感。广场坐落在校园核心位置,承载着校园文化,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设计师可利用地面铺装的形式来对广场区域进行划分,并合理地设计休憩区域,采用非常规的座椅,将休憩区域与绿植边界进行整合,呈现出较为合理的空间划分形态。在景观绿植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将公共活动空间与景观相融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杜绝无效的绿化面积,在草坪内部增加休憩区域,使广场空间更具交互性。

(三)多元化的生活区域规划设计

生活区域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和娱乐活动。生活区域的活动空间往往功能单一,且以传统绿植为主。校园内虽然拥有固定的运动空间,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自发寻找生活区域内的场所开展简单的运动。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为了便于管理,高校往往会关闭校园内部的运动区域,在这一背景下,学生的运动需求往往难以得到保障。运动是学生放松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在封闭式管理的情况下,学生会占用道路开展小型运动,如打羽毛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高校生活区域的大部分绿植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好的感官体验,但是同时也占据了大面积的空间。多元化的生活区域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开展活动的可能性,也能够增进学生在生活区域的交往。大学生的交往欲望是设计师在开展空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对生活空间进行规划时,要从道路动线、人群划分、区域特点、功能性等几个方面入手,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道路是前期规划设计过程中的要素,在开展道路动线设计的过程中,应符合学生开展日常活动的基本路线。同时,还要考虑道路两旁绿植分布的合理性,绿植景观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应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具备一定的形式美感。高校的宿舍楼不同于校外的公寓楼,其以学生的性别、专业进行划分,而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对活动空间的需求也不相同,所以设计师应开展多元化的活动空间划分,从而创造出更多供学生参加活动的空间。此外,设计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活动特点,对选定区域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以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空间。高校校园就像一个大型的社区空间,其人员密集,环境多样化,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空间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其区域特点。比如,在对一些小球类运动空间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其通风、隔音等能否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对于一些易产生噪声的活动空间,设计师要考虑其与宿舍楼之间距离的合理性,以免对寝室内部学生的生活造成影响。

(四)以交往性为主的商业区域

在对学生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迫切希望校园内的商业区域设计形式能够得到改变。这也是本文在探究高校活动空间规划设计时要将商业区域纳入其中的原因之一。目前,校园内的商业区域多独立存在,是傍晚时分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交往性的商业区域活动空间能够满足学生对交往活动的需求,这种交往空间不仅仅局限于食堂、超市,所以设计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规划,将其设计为具有交往性的公共空间。同时,在对这类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其复合功能,增强其功能的多样性,达到分时分段的功能延展性。此外,设计师可以在商业区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公共休闲空间,使学生在这类空间中可以开展日常社交活动,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

四、结语

高校校园活动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对其进行合理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验感。要想在校园活动空间设计上更好地体现校园文化,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师就需要以设计的功能多样性、文化性、人性化、层次性等为原则,对每一个空间进行精心规划,从而使校园活动空间合情合理,具备实用性和高效性。本文通过对校园活动空间进行分析,以运动区域、广场区域、生活区域、商业区域为切入点,根据活动空间的功能细化规划,从而优化高校校园活动空间设计形式。在高校校园活动空间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设计的核心,仅以功能性来进行划分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所以设计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展活动的空间,优化空间形式与布局,提升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广场设计师区域
布鲁塞尔大广场
我是小小设计师
分割区域
设计师访谈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广场
创意设计师
区域发展篇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