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鹅产业化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2022-12-17刘维维侯卓成
刘维维,侯卓成
(1.塔城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新疆塔城 834700:2.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健康和有机原生态绿色食品已成为当下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李洪飞,2018)。在速食鸡、速成鸭等可能含兽药残留而引发诸多质疑的背景下,鹅肉以其绿色天然无公害、有机健康、营养丰富等特点备受欢迎,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养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当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高效生态的养鹅技术,回归自然,构建绿色生态养殖新模式已成为促进新疆牧区因地制宜发展养禽业的重要方向(张凤,2022)。将生态养殖与“互联网+ 农业”结合的电子商务模式,由于电商的低成本和广阔的销售渠道而迅速崛起,发展草原经济已成为新疆北疆片区发展“三农”经济的重中之重。伊犁鹅产业发展中,已在繁育方式、疫病防治、均衡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运营销售、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为下一步做大做强伊犁鹅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绿色高效养殖伊犁鹅已成为培育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发展畜牧业中的一个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姜之波和朱自修,2006)。本文总结了伊犁鹅产业化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 伊犁鹅简介
伊犁鹅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及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昌吉等地有零星分布。这些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海拔差异大,垂直气候变化明显,这种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创造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陈国宏等,2013)。已有多个地方畜种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国家禽动物遗传资源名录》。伊犁鹅是我国唯一起源于灰雁的品种,属于中小型鹅;具有性成熟晚、有就巢性、耐粗饲料能力强、耐寒、抗压力强、肉质松软、皮下脂肪少、丰富的亚麻酸、富含人体必需摄取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刘雅娜等,2018)。新疆农业大学在伊犁鹅育种研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遗传性能稳定的伊犁鹅核心群体,并建设了国家级伊犁鹅保种扩繁场、高效快速繁育技术体系及现代化产业体系。
2 伊犁鹅产业化养殖现状
2.1 保种和繁育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新疆作为丝路经济核心,也带动了新疆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现有国家畜禽保种场5 个,其中伊犁鹅保种场(额敏县恒鑫实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家禽志,2011)。伊犁鹅养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地方家禽养殖协会、合作企业日益增多,从事本土养鹅农牧户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新疆全区禽肉产量为24.29 万t,但鹅肉产量仅占全区禽肉产量的1/6,与其他品种禽类肉产量还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养殖伊犁鹅的农户仍然较少,总产量较低。同时,规模化养殖水平仍较低,大部分农户还处于自养自足的模式,只有几个标准化养殖场,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2.2 养殖模式 伊犁鹅的养殖模式主要以庭院散养为主,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放养的格局;但受养殖规模的限制,养殖户的养殖效率不高。适度规模生态放养与小型家庭农场是伊犁鹅养殖的第二种模式,但每年的屠宰量较低,且由于标准化、集约化程度低,抵御市场和流行病风险能力差,养殖收益波动较大。第三种模式是“龙头企业+ 基地”,新疆额敏县恒鑫实业有限公司在额敏县建立了伊犁鹅生态养殖基地,为确保品质,建立了食品可追溯系统,打造了“额雁”品牌,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高校科研院所”五位一体的产业模式。在乌鲁木齐、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建立了专营店和网上销售平台(吾开,2014)。随着品牌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市场也逐渐打开。在当前疫情影响下,目前规模不宜扩大,但这种养殖模式是伊犁鹅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3 伊犁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科学化养殖水平低 养殖伊犁鹅的大部分地区属于地域跨度大、人口分布广泛的偏远地区。大多数农牧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国语水平有限,对掌握现代化养殖技术还有一定难度。饲养管理粗放,设施落后,抗寒、抗热能力较差,疾病防治知识不足,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由于贷款融资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大多数农牧民资金积累有限,无法扩大养殖规模,致使养殖规模偏小、分布散落及养殖基础设施简陋落后,抗击市场波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十分薄弱,示范能力有限(曾凡明和那·杜干,2015)。
3.2 育种技术体系尚未有效建立 伊犁鹅在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技术、配套系选育及配套饲养技术、精深加工、疫病防控、分子育种研究等方面还缺乏国家专项科研经费投入。在伊犁鹅繁育中,已开展利用了Logistic、Gompertz、Bertalanffy 等3 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来研究伊犁鹅的生长发育规律,并拟合其生长曲线(曹妍等,2021);采用视频自动采集系统精确记录伊犁鹅个体产蛋情况(梅志勇等,2021),但即使如此,也难以满足研发需要。伊犁鹅育种水平相比国际和国内很多地方鹅品种差距较大,群体均一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有待提高。同时,现有的育种技术服务无法与当前的养殖模式相配套(吴盈萍等,2019)(吾开等,2013)。
3.3 产业化程度较低 伊犁鹅产业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营规模小,良种化程度低,比较效益低。中小规模的伊犁鹅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发展慢,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大集群不足,产业链后端缺乏高精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且相互脱节,知名品牌较少,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从事伊犁鹅生产、加工、销售的新型经营主体少而弱,无龙头带动,以农牧户分散经营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
4 促进伊犁鹅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鹅产业作为中国水禽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伊犁鹅则是新疆确定的特色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之一。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中特别指出,针对伊犁鹅繁殖力较低,要加强选种和选配。发展伊犁鹅产业对增强水禽良种繁殖力、构建鹅基因特征数据库、加强自给供种能力、解决畜禽种业“卡脖子”问题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水禽产业发展提出“主流品种具有国际竞争力,能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同期最好水平”的目标要求。为促进伊犁鹅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今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局在《六项举措推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对伊犁鹅发展专门提出要加大伊犁鹅品种选育和品系培育,并制定《新疆飞鹅产业发展规(2015-2024)》,提出这十年间推进伊犁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空间布局及政策保障,进一步助推新疆伊犁鹅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4.1 提高育种意识并加大投入 加快伊犁鹅育种进程,提高伊犁鹅的统一性、抗逆性和生产性能,建立集伊犁鹅育种、种质资源检测和疾病监测于一体的育种中心,科技创新与服务,推动种畜场、种蛋繁殖场、商品鹅孵化场等优良育种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利用果园、林下、荒山及荒地等资源来繁育伊犁鹅,大力发展伊犁鹅养殖产业,是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确保本土养鹅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资金,经过有效统筹整合资金、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完备的食品召回配套机制,政府对上述政策支持的养殖户需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王继文,2009)。
4.2 延伸产业链 目前,政府部门需提升伊犁鹅产业化水平,延伸其产业链。伊犁鹅产业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屠宰分割、饲料生产、开发和升级速冻调理品加工、熟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模块,鹅绒鹅血鹅油、生物提取物、医药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同时创新产品营销模式、积极对接国内外市场,建立从原料到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全力打造衔接有序、完整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工程(王宝维,2019)。
4.3 加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构建以市场为主体,企业为主导,专业为基础,以产业学院为纽带,发展种养循环适度规模伊犁鹅家庭养殖农场,充分利用“政府+ 高校研究院所专业+ 企业+ 基地农户”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唐尧,2018),最大限度地解决本土养鹅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如养殖方式落后、质量安全隐患多、思想观念滞后,生产技术水平低,网络营销发展滞后,以科技为支撑,实现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熊学振,2022)。建设伊犁鹅生态养殖产业(张玉环,2021)可带动边疆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养殖业,做大做强“伊犁鹅”品牌。
4.4 推动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伊犁鹅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是偏远地区发展现代化、高效养殖业的必要手段,通过培育优质种源(张晶鑫等,2016),推广先进养殖技术来提升伊犁鹅品质,是实施原产地认证和生产认证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产品安全可追溯的有效手段(赵昕,2019)。伊犁鹅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主要由鹅场建设标准化、繁育管理标准化、饲料生产及加工标准化、饲养管理及育肥标准化、疫病防治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等方面构成(宫平,2020)。
4.5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伊犁鹅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孙强东,2011)。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开展伊犁鹅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基于RFID 技术的伊犁鹅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从源头上控制伊犁鹅产品的质量安全(易瑜,2019)。优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市场化”服务机制,配套建设饲草料配送点,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建设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等专业技术服务,为农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促进中小农牧户和现代畜牧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推动伊犁鹅品质、品牌高质量发展(张雪君,2022)。
4.6 筑巢引凤助推伊犁鹅产业化发展 建立健全选才、用才、留才、育才人才机制,吸引各方优秀畜牧科技人才和企业家到新疆来投资、干事创业。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科技援疆等方式精准引进一批人才(张越等,2022)。挖掘培养本土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术带头人、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团队和专业技术人才。形成人才与产业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格局。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强化人才培训力度,提升专职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大力开展科学养殖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活、生产技能高、辐射带动力强的畜牧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带头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伊犁鹅产业经营组织形式(李军和潘丽莎,2022)。
5 总结
伊犁鹅是我国唯一一个起源于灰雁的地方鹅种,已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因其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发展伊犁鹅养殖已成为促进新疆农民增收和振兴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当前伊犁鹅品种选育进度、养殖方式、加工链条等的滞后性,较大程度制约了伊犁鹅的产业化开发。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通过加大鹅遗传育种专业人才的引进,完善育种技术体系,推进关键性状的持续选育,建立规模化和适度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延伸伊犁鹅产业链,加强产业链的标准化建设等方式,必将进一步推动伊犁鹅产业的高效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