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资产精细化监管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2022-12-17王晓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街道办事处
王晓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建设街道办事处
一、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一)国有资产概念及构成
站在法律层面考虑,国有资产是为国家提供社会、经济效益的各种积极资源的国家财产。国有资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经营性国有资产。表示国家作为出资方在企业依法拥有的权益和资本,这类国有资产是一种增值、动态的资产,其运作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2.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财产。代表政府机关所拥有或正在使用的财产,包括了国家所有、可以通过货币进行计量的所有经济资源的综合。3.资源性国有资产。表示国家的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同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1]。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体现。
(二)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时期,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资产的生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国有资产的总量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成了一种必然的手段。2019年中央经济会议特别强调2021年是国有资产改革的重要一年,要求相关单位以前瞻性的目光看待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和经营问题,掌握好国有资产改革的关键,制订有效科学、合乎中国国情的国有资产管理计划方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过国有资产竞争力不足、规模效益发挥不足等问题仍然有待处理,同时在实际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可能会面临来自国有资产管理层面道德上的风险,这也是制约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一项因素。
(三)现阶段加强国有资产精细化监管的优势和难点
持续强化对国有财产的精细化监管,能够通过实施国家财产的精细管理体系的手段,来达到对国家财产管理上的百分百覆盖,在日常管理、政府采购、信息管理、过程监督等方面将更加精细化。通过构建国有资产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存在的许多弊端,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改革企业的经营理念,为实现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提供依据,尤其是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实现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不过当前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如管理理念薄弱、资产盘查不明、监管措施不完善、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都是当前需要重点处理的对象[2]。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意义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定义是指企业在考察评估的阶段中,期终国家所有者权益大于或等于初期所有者权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总体目标,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我国的国库税收中,国有财产的收益占很大比重,而政府在财政上的收入与开支是密不可分的。政府机关可以用财政开支来维持社会安定,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与此同时,在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力度的历程中,用少许的国有资产就能对巨大的社会发展资产开展操控,国有资产可以很好地与别的所有制开展融合,使得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控制与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实现国有财产的保值和升值,对于维护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换句话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可以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国有资产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外流,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保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也是公司完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贯彻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理念的过程中,要主动提高并有效维持公司的规模与产能,以确保国有企业的资产的安全和价值,从而促进公司的实物资产的初始和更新,进而提升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这类方法也能提升国有资产的积累,保护所有者权益。尤其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之下逐渐产生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出来的问题,那样也形成了使用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转变,变成一种委托代理关联。在方式上,确保国有资产的升值最大化是使用者的收益和经营者的义务,是点评经营者销售业绩的规范。甚至可以说,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国有资产增值最大化能够达到保持国有资产价值,为投资者和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相关、可靠、有用的财务信息的目标。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本规模、生产能力、经营盈亏和盈利能力,为了更好地投融资并获得更好地发展,就需要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反馈,将其作为各方经济决策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重要依据。在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有利于正确计算损益,合理分配利润,避免出现虚假损益、资产流失、挪用资金等导致国有资金受到侵害的“短期行为”。
(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在政府和国企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要积极推进、切实履行国有资产经营主体的责任,保障资产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可靠,这样一来,有效明确资产使用管理的内部流程、岗位职责和内控制度之后,才能确保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国企的经济价值,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是对经济效益的及时梳理,降低市场不利因素对经济效益产生的影响,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在企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为企业带来增值效益[3]。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是加强资产使用管理的必然举措,这种措施可以大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变革更加突出,这样一来,在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以后,就会造成使用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联。从形式上讲,这是业主的利益,也是经营者的责任。然而,国有企业资产能否保值增值,本质上是评价企业管理者业绩的标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内外相关方提供相关、可靠、有用的财务信息,以进行经营决策。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本规模、生产能力、经营盈亏和盈利能力。它是经济决策者进行各方面决策的重要依据,避免虚盈实亏、资产流失、挪用资金等“短期行为”。保持和增加国有资产的价值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控制和引导经济发展方向。
(五)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首先,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实现国有财产的价值和升值,就意味着保障好了国民财产的价值和升值,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安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其次,国有财产的收益在国民税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企业资产的有效运用,对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加大投入来实现社会治安稳定、国有企业财产安保控制、引导国有资产合理使用等方面来巩固和推动经济发展。最后,可以通过强化对国有资产的控制来保持经济的发展,扩大国有资产在社会资产中的支配和控制,这样才能促进整体国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中央的要求比,与全面推进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和完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有关部门已经出台的资产管理制度办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其次是部分企业的重视现金流而轻视实物资产、重视购买的环节,而对已有的物资却疏于管理的观念比较突出,对企业的财产经营观念较弱;最后是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有的部门没有专业的资产托管部门和专业的财务经理,管理职能交叉、职责不清,部门之间不协调。
四、如何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思考
(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精细化监管
在实际的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精细化监管的整体目标,积极统筹协调整体工作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使国有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精细化管理本质上需要合理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优化整体的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化的发展需求,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积极提升精细化监督和管理的价值。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完善,现阶段,中国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还是存有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等问题,就需要落实好改革和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对于资产清查核实过程中发觉的首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动产出售、出让、出租、出借等行为,积极提升相关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发展;此外,在国有企业内部需要积极构建完善且规范的财政、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内控机制,从企业内部控制着手,积极防范资产管理风险,严堵资产流失的漏洞。坚决杜绝账外资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完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建议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检查列入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发展机制,能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巩固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国有企业应当将国有资产转化作为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重要手段,积极强化国有企业的发展保障,落实好资产的保值增值机制,以科学发展路径优化资产管理,促进国企长远发展。
(三)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意识,强化国有资产证券化中的内部监督
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因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定期不定期举办或参加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班,学习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等流程,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并鼓励各部门进行资产管理的调研,以促进资产管理工作良性发展。同时,要明确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由单位一把手负总责,不断提高各部门、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更上新台阶。在国有企业内部,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者监管机制,完善好综合监管体系,切实强化业务监管,注重协同监管,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漏洞,建立有效的监督、协调、联动和协商机制,形成联合监管合力。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可操作性研究
要想进一步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持续加强监督与管理的力度,定期开展财务审查工作,着重对国有企业进行考核,督促国有企业管理好国有资产。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应当不断对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进行探索,确保改革后的国有企业能够做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充分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同时还应当加强市场调研力度,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转让、拍卖等方式,将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转化为货币形态,确保社会基金充实,进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这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
(五)国有资产管理人失责的责任追究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显著,发挥着经济社会的顶梁柱作用,在国企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好面临的监管难题,就要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要切实履行对国企资产管理职工职责的确认,强化对国企的组织建设;贯彻落实好国有企业廉政建设工作清单;落实好企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落实好国有资产的保障工作,切实促进整体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发展[5]。工作管理中需要严格问责制度,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性和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逐渐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整体的监督和管理,切实落实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责任人法律责任的严肃追究[6]。
五、结语
总而言之,精细化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是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的基础,只有转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才能促进整体工作的有效开展,传统式国有资产管理方法中还具有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精益化管理为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造就了较好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需要不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成本管理幅度,持续对各种各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以提升资本使用率为总体目标,切实解决国有资产外流的问题,进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