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探析
2022-12-17武光路
武光路
(沈阳理工大学学生处 辽宁 沈阳 110159)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机制是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实现高校育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1]。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果能做到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在教育全过程和全方位进行科学设计和建设,就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更具立体性和科学性。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机制存在的问题
1.1 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局限,未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是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在全体教职工中形成意识和氛围,很多教职员工并未意识到自己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还只是专兼职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其他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在针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方面还远远不够。
其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缺乏主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意识。众多存在困扰的大学生对心理咨询有抵触心理,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困扰而自己又不能调解时,宁可沉浸在痛苦中或做出极端行为也不去主动求助心理教师解决问题[2]。
第三,家庭教育主体缺位导致家庭教育与支持不足。家庭的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存在问题很容易导致子女出现人格缺陷或心理问题。而在当今社会中,受到应试教育环境和社会竞争压力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家庭往往不重视对子女的心理教育与支持。部分家长对于子女的心理困扰视而不见,避而不谈,一味用自己的成长经验要求子女,导致子女不能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缺少有效的家庭支持。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不够理想
当前我国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体系、心理咨询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等立体的工作模式,各项工作都已经扎实开展,稳步推进。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还不够理想。首先,大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活动生机和活力不够,教学情境枯燥,且缺乏监督、评价与反馈,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主渠道教育效果。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经常流于形式,内容重复,形式陈旧,活动内容和空间受限,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效果不佳。第三,心理咨询工作缺乏主动性,咨询占比不高,受众范围有限,导致心理咨询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没有真正起到“全方位”心理健康预防的作用。第四,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欠缺。除了专职心理教师配比不足之外,包括辅导员在内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还缺少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和专业的督导。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不够完善,存在心理干预工作被动、滞后、保障体系弱、资源不足以及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心理支持不够等问题。
1.3 全方位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社会层面的心理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对大学生的有效心理支持并不理想。例如:无偿服务和低收费心理援助缺乏。社会上心理咨询机构的咨询费用和医院的心理治疗费用较高,使得有心理求助需要的大学生望而却步,因此,高校在根据《精神卫生法》转介严重心理危机或精神障碍学生时,经常存在学生或家长因经济原因不配合的情况。再有,社会层面的心理援助热线使用低效或宣传不够,学生知晓率较低,或者有需求时很难接通电话,造成心理援助热线的服务支持效果不佳。同时也存在高校与精神专科医院的长效合作形式和范围比较单一狭窄的情况,缺乏为双方合作提供监督、管理和服务的机构及经费的支持。另外,网络上群体情绪引导机制尚未建立,对群体情绪引导较少,大学生因网络群体情绪而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2 “三全育人”视域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机制的策略
2.1 加强组织领导与导向机制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组织领导与导向机制建设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从目标性和整体性角度做好组织和导向工作,实现心理育人目标。其中,组织领导机制的建设主要是指在制度执行、思想认识、目标实现、机构建设、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它既包括顶层也包括中基层的组织领导。首先,要进行观念和作风更新。各级领导都要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坚持建设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机制,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发挥组织领导机制的效力。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组织机构。要以现实发展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为依据对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及其功能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规范,或者使原有机构增加某些新职能和人员编制。
导向机制建设就是进一步完善目标定位。不断完善目标机制建设有利于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工作的有序协调发展,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不断提高。目标设定必须以科学调查为前提依据,既要有确定性,又要体现动态性,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应凝聚高校教育主体的共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的彼此认同感,使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各方面中,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2 加强运行与监管机制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良好运行需要领导、全体教职工、家庭、社会力量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形成育人合力,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应分为纵向与横向两个层面。纵向运行机制建设包括针对领导决策层、中间管理层、责任层和落实层的运行设计,应坚持互动性、层次性和整合性的原则。领导决策层需要把握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全局运行,解决方针性、前瞻性以及目标性的根本问题与大问题;中间管理层负责对具体工作进行督导、调控和监管;责任层和落实层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细化并落实到个人,进行具体实践与反馈。因此,在加强运行机制建设时要注意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利益关系以及层级关系,激发各层级的工作活力与创造力,形成工作环环相扣、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横向运行机制建设既包括教育、管理、服务等不同内容机制建设,也包括教育资源整合建设。需要建设相关机制将社会资源、学生家庭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等整合起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服务。
良好运行的同时也要注重监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管与调控部门主要是中间管理层,包括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学院(系)等。学生工作部门要对专兼职心理教师、辅导员、班导师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务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与管理,督促授课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学院(系)也要建立院级学生工作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监管,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校正。
2.3 加强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建设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建设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学生之间多方协作。在学校层面,需要成立学校危机预警与干预领导小组,并构建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各学院(系)、班级、寝室等组成的多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网络;要制定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和心理危机预警库;还要建立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体系、心理咨询体系等,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家庭层面,要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家校联动机制,包括建立辅导员定期向家长汇报制度、家长与辅导员稳定联系制度、家长培训制度等,促使家长增强心理健康素养,树立科学的态度,端正对于精神障碍或心理危机情况的偏见和不良认知,提高警觉,及时发现自己子女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方面的信号。在社会层面,要构建医校长效合作机制,明确合作目标、权利、义务和程序,让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及时有效地得到精神专科医生的科学支持;要完善互联网平台社会心理服务与支持体系,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在各网络平台开通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服务、心理危机干预板块,使网络平台成为大学生现实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补充。
2.4 加强激励与保障机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激励机制的建设与完善能充分调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机制运行更加合理有序并且不偏离预定的育人目标。对于教育工作者可以与绩效考核分配机制相结合,从职称评聘、评奖评优、资金奖励、工作考核等方面推行与实施,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与创新。而对于受教育者的激励可以从教师教育激励、朋辈互助激励、学分激励、目标激励、评优评奖激励或者文化激励等形式入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够积极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同时,在制度、队伍、经费、物质以及场所等保障机制建设方面也应该不断加强与创新。可根据学生现实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则,配置相关教育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专项资金和专业设备、功能场所投入等,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运行和有效开展。
2.5 加强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
评价机制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创新提供决策依据,能够督促和激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5]。这就需要制订一套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各项工作中都进行全方位考核,既有定性考核也有量化考核,坚持多层次、多角度、多主体、多渠道和灵活性原则。同时也要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职业能力、心理状况等进行考察,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成长与进步,进一步提高其胜任力。评价也离不开反馈,及时有效的反馈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稳定、科学。首先,要制订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反馈机制。可制订心理健康教育例会制、院系与心理机构心理危机工作联动制、重大事件通报制等,实现及时沟通,逐层报告;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制度,定期对工作运行与效果是否良好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反馈[6]。其次,要制订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反馈机制。实现学生心理干部—辅导员—学院—学校的层级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