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立体纸艺课程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2022-12-17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纸艺秋千立体

王 娟

(南通开发区向日葵幼儿园 江苏 南通 226000)

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深度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幼儿教育为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笔者结合幼儿立体纸艺课程的开发实践,深入分析立体纸艺课程对幼儿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详细阐释幼儿立体纸艺课程的实施策略。

1.立体思维对于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所谓立体思维,又叫多元化思维,意指突破平面思维,可以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来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把握事物的内在关系,由表及里看透事物的本质。其一,立体思维可以帮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立体思维的介入,有助于儿童解放大脑,借助多种感官理解、感知并整合各类信息,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其二,立体思维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借助立体思维认识事物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提升创新意识,能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基于不同视角,在合作探究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更优方案。

2.实施立体纸艺课程对于幼儿立体思维发展的教学价值

笔者结合幼儿发展实际情况,开发并实施立体纸艺课程,从幼儿生活中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开展观察、设计和创作等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合作探究并自主创作,促进幼儿在课程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实现立体思维和智力提升的同频共振。

2.1 立体纸艺课程对于幼儿立体思维发展的启蒙作用

在实施立体纸艺课程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尝试通过卷一卷、折一折、剪一剪、贴一贴等操作方式,把一张或若干张纸片变为不同的立体造型,也许是纸花篮、纸花、纸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可能是立体的房屋、立体塑像等等。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把身边现成的立体物拆解为平面状态,比如零食盒、饮料盒等,感知立体和平面是如何转化的。幼儿在反复动手操作实践中,认知思维在平面和立体之间反复切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效发展并提升了立体思维。

2.2 立体纸艺课程对于幼儿立体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立体纸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涵盖艺术和科学等多个领域,特别强调幼儿通过观察、设计和创作等实践活动来提升立体思维能力。从幼儿学习视角来看,操作实践不仅挑战幼儿的美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立体纸艺课程内容在不断丰富,任务难度在逐渐提升,给予了幼儿更多的机会来全方位探索和思考客观事物。例如,在学习主题“桥”统整下的立体纸艺课程实施中,幼儿在探究中发现桥的外观、功能和稳定性是紧密相连的,要通盘考虑,不能忽略整体。桥的设计制作熟练程度制约着桥的外观形式,也制约着桥的功能特点。在上述问题解决的复杂思维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品质得到了有效锻炼,他们学会了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事物,理清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有效发展了立体思维。

3.基于立体纸艺课程提升幼儿立体思维的教学策略

3.1 围绕幼儿生活确定课程主题,通过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认知

在开展幼儿立体纸艺课程过程中,要重视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在活动体验中生成新的学习经验。在研究过程中,我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了一些课程内容,比如花草树木、立体贺卡等简单制作,再如游船、城墙、游乐设施等复杂制作。对于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幼儿在课前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活动经验。在制作立体作品过程中,他们可以在操作实践中进一步整合零散的生活经验,有助于全方位、多角度地制作造型物。比如,幼儿特别喜欢色彩丰富的图画书。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立体图画书。因为幼儿在前期的生活体验中积累了相关的认知经验,因此他们很快就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制作活动中。他们积极联系已有的活动经验,多角度探究制作立体图画书的方法,比如内容选择、结构安排,以及突出立体设计,通过分享交流积极解决制作图画书中遇到的问题。综上所述,来源于生活的活动主题为儿童的多角度认知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3.2 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搭建学习支架,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学习

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我们认真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拾级而上的学习内容,促进幼儿在螺旋上升的学习体验中不断丰富立体纸艺的操作经验,在反复实践中提升思维品质。课程实施四个阶段:感知、尝试、体验和创造。每个阶段的学习以观察和操作为路径,按照从单张纸、多张纸到多元材料的教学流程。例如,在“尝试”学习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尝试变化单张纸的形状,比如,把长条纸的首尾粘贴起来,变为一个竖着的圆环,感知物体在空间上的变化。然后,再指导幼儿通过两张或多张纸,在不损坏纸张的前提下,变化纸张的外形,把它们立在课桌上。比如,可以把用剪刀把卡纸剪开几个缺口,再相互穿插,就变成了一个立体的纸雕塑。幼儿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借助观察卡纸之间的空间比例,全方位体验空间的关系和变化。在反复动手操作中,幼儿进一步深入理解了立体造型。在体验学习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折一折、卷一卷、搓一搓、剪一剪、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借助相关工具,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经历单张、两张到多张的循序渐进的操作体验流程,设计并制作游乐场、动物世界、城市等不同主题的立体造型。在创造学习阶段,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和相关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立体纸艺造型,并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有效整合,例如,城市、交通、儿童乐园等。所以,儿童立体纸艺课程的实施推进是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教师为幼儿的学习体验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架,促进幼儿在观察、体验、设计和操作中不断提升思维品质。

3.3 在情境任务驱动下,搭建平台促进幼儿全方位解决问题

在情境任务驱动下,可以促进幼儿在问题解决中提升思维品质。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情境任务探究的专注度,培养幼儿勤于思考、多元分析、创新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优化任务情境的创设:第一,任务情境内容要结合幼儿喜闻乐见的事物,能够唤起幼儿探究的热情;第二,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幼儿在循序渐进的探究中提升思维品质;第三,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幼儿,促进其在解决问题中活化思维。

例如,在“儿童乐园”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个活动主题非常感兴趣,对于设计制作理想的儿童乐园这个任务充满期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任务情境的设计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设计并制作单一的儿童游乐设施,然后创意组合游乐设施,最后整体设计和架构儿童乐园的空间布局。幼儿在拾级而上的任务探究过程中,激活已有经验,运用身边资源,全方位开展思考和探究,尝试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思维的有效发展。在上述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非常重要,不仅要指导幼儿全方位感知儿童游乐设施,讨论制定设计方案,尤其是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始终伴随和及时指导,是幼儿不懈探究的有效推手。

例如,在“纸秋千”制作过程中,教师关注了两个儿童的表现。一开始,他们合作讨论,商量制作的材料并着手制作。他们希望把卷起来的纸棒作为秋千的支架,但是他们在设计支架高度的问题上产生了疑惑。面对幼儿的疑惑,教师及时启发他们思考:高度会不会影响秋千的使用?他们认为支架太高的话,荡秋千的幅度会更大,容易引发危险事件;支架高度不够,秋千无法晃荡起来。因此,秋千支架的高度要适宜。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才可以让支架更加牢固?”在讨论交流和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他们最终运用了三角支撑的策略,并加固了秋千支架。接下来,他们把纸棒剪成不同长度的小棒,并用胶水把它们粘贴起来,作为秋千的座椅。但是,在检验秋千时,他们发现不好把秋千荡起来,显得非常无助。在幼儿想要放弃时,教师及时给予了有效的帮助。教师首先表扬了他们在前面的工作成效:“刚才,你们的表现真棒,考虑问题很周全,充分考虑了纸棒的受力、造型、组合等。接下来,我们只要再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顺利完工了。”幼儿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借助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寻找到问题解决之道:他们把秋千的座椅架和支架粘合在一起,秋千摇动的空间没有了。于是,他们及时把秋千的座椅架拆了下来,重新粘合。在秋千座椅架和支架结合的地方,他们留了一定的空间,所以秋千又可以荡起来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帮助两个幼儿的操作。他们在教师指引下,积极探究秋千制作的任务,统筹安排,多元思考,在解决造型设计、固定部件、顺利运转等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其立体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此外,教师还要为幼儿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促进幼儿在反思评价中提升思维品质。分享交流、展示评价是立体纸艺活动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交流作品,分享操作体验,可以促进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产生新的想法,不断提升幼儿的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纸艺秋千立体
纸艺——鸟
“荡秋千”的由来
荡秋千
立体登陆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荡秋千
纸艺插花技术
纸艺大丽花
NO.4 秋千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