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德同行 以美育人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的渗透

2022-12-17朱晓琳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美术德育班级

朱晓琳

(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 江苏 新沂 221400)

德育教学是教师组织培养学生多种优良品德与思想价值的活动。而在此过程中,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思想价值形成规律与新课标改革具体内容,在小学课堂中更加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并提高社会觉悟。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策略,坚持教学初心,综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

1.新课程下德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1.1 培养学生促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课堂中主动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多种优良的思想品质与个人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全面型人才。小学正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个人道德素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此阶段的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是极为必要的。小学教材丰富、内涵众多,并且都与德育教学都有联系,因此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师充分挖掘课本教材与德育内容的结合点,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形且深入的渗透,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2 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

小学课堂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较为传统老套,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通常也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社会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传播速度与范围的提高,小学生们接触外界信息程度逐渐提高,而因为大多数小学生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念与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极容易受到多种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小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而新课程下将德育教学与课堂进行深入的融合却能够极大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种观念的输送与讲解、实际与活动的实践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良好且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思想价值,及时地纠正学生的思想偏差,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上的不良思想的能力,促进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德育的渗透策略

2.1 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应为学生们开展丰富且个性的美术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德育素养。首先,各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一些具有特色的美术课程。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京剧脸谱、各类贴画等与我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同时,各个班级还可以开设一些展示墙,将学生们自己的作品展示到班级内,并且还可以将学生作品按照性质以及内容进行划分,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能够真实地体会到学生们的进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其次,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制作各种各样的物品,并带学生们去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寻找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们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们进行创作,从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提示,以此来促进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2.2 整合资源创设生活化课堂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充分挖掘并开发更多的有用教学资源,发展小学美术中年级课堂的教学成效。例如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校园”内容时,就可以引导小学生们主动观察并发现校园中的美丽,学习建筑布局、园林景观与色彩搭配等知识来创作出校园的景观绘画作用。美术教师需要主动在日常教学中加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自主探究,带领小学生们走出课堂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绘画水平与鉴赏能力的提高积累一定的素材,还可以充分培养小学生们认真观察并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给小学生们布置利用美术知识与绘画作品来给父母画像,并通过充分观察生活中的父母,来感受到父母的变化与衰老,从而提高学生绘画素描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性,充分提高小学生对的美术学习与绘画积极性,提高小学美术探究课堂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2.3 艺术鉴赏中的解读

道德教育知识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通过对艺术的鉴赏与探究来体会艺术的魅力,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可以达到很好的渗入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同学们在万里长城、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壁画等各种艺术作品中,通过对历史的解读,帮助他们对民族的热爱和对民族的热爱;加强学生对艺术的了解与认知。在实施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外出玩耍,不要在公共场合随意涂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4 从“造型表现”中培养学生为人之道

“造型表现”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绘画、粘贴、剪纸;捏泥塑等,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容较多,渗透方法也不同,其中以小学美术、绘画课程为主;有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有些内容是明确的,有些却不是很清楚。因此,我们必须对教科书进行深入的研究,发掘其内容。通过运用寓言和童话进行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又能激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小学美术探究课堂的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2.5 灵活渗透德育评估机制

道德教育是通过渗透、影响、耳濡目染;模仿、默识、理解等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一个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种无形的,而在评估中,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方法。在具体的评估中,教师既要对学生的艺术作品进行评估,又要对学生在艺术教学中的言行举止进行适时的肯定,对其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受进行评估;使学生有了实现道德义务的积极意愿,并能根据道德自觉进行自我调整,以实现自身的道德品德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人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发展。

2.6 将道德教育融入艺术课外活动

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美术手工课程则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并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艺术创作。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并能大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团队中进行沟通,逐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眼界和动手能力。提高德育的教学实效性,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德育知识,发展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小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7 重视课堂反馈

小学美术课堂的老师们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需要发扬班级小学生们的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站在学生们的个人思维模式的角度来进行思考从而拓展教学的方法与形式,让班级小学生们能够产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与创作的兴趣。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还需要充分借助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班级的小组合作、设计教学的情景等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们的自身的兴趣,加强学生个人创新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培养。老师们还需要以小学美术课堂的基础为教学的重点,来注重对学生们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也需要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加强课堂的反馈,通过主动认真的评价班级小学学生的个人素描、水彩作品,从而重点分析学生们自身作品的综合的表现力等,充分培养学生们的个人实际的鉴赏能力,以此来综合促进班级小学生个人实际美术素养,发展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综合成效。

2.8 在美术特色教育中感受美

由于美术这一科目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可以使用绘画方面的艺术来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在绘画素描作品中的线条与搭配上感知美。在学习美术作品时,线条的表现力可以勾勒美术作品的外形,也表现出自然的美感,并且线条内也包含了许多复杂的情感。例如在画竹子时,作者使用线条虚实、浓淡错杂等方法,来表现竹子的丰富多彩。色彩是一幅美术作品的重点,不一的色彩也能够使人有不一样的体会。教师应以线条、色彩与构图为基础,帮助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能力。对于小学美术教师来说,只有真正的使用新型的技术与方法来完成日常的美术教学才能够极大的提高小学班级学生们的个人美术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小学艺术课堂的实际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小学学生们的自身审美能力。只有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与活动来营造小学美术课堂有趣和谐的氛围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班级小学学生们的个人的内在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到小学美术课堂学习当中,促进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一定的提高。这就需要小学班级的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随机应变,及时的根据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来采取解决途径,提升学生们自身积极性,鼓励学生们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使用班级文化长廊、后黑板报等等地点来进行美术知识的展示,并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当意识到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德育水平的重要作用,提高德育的教学实效性,积极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德育知识,发展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小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美术篇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