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性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究

2022-12-17古丽洁米莱扎克尔李子霏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隐性语文课程

古丽洁米莱·扎克尔 李子霏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 新疆 和田 848000)

引言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其专业技能与知识储备量,更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素养与道德理念。在高效教育体系中,大学语文作为一本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校需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加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文化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为培养全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1.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隐性思政教育优势

1.1 大学语文教育中的隐性思政教育方式

大学语文作为基础教学科目,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语文知识文化,并具备相应的文化审美能力。而从隐性思政教育角度来看,语文学科是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通过隐藏思政教育目的,并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提高其自身的道德素养[1]。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与提升,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若仍然使用显性思政教育的方式,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隐性思政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学生无意识的情况下展开教导,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在高校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也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功能,但语文课程更加能够突显出思政教育优势。

1.2 语文课程具有良好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

在大学教学期间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提供保障,并对学生未来考公、入党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大学语文课程资源中具有很多功能性,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在发挥隐性思政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可以欣赏不同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2]。而大学语文课堂具有育人、启发思维等具有导向性的功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分析教材中的作品背景、内涵等,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点评,并感受其中蕴含的艺术特征与思想观念,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还可以通过隐性思政教育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1.3 大学语文课程中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有着较大的不同,并具备丰富的文化性质与思政教育资源,因此在采取隐性思政教育模式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也能够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基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其在思想文化快速传播的时代下保有基础的道德观念,并实现对大学生全面培养思想政治理念的目标。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包含的文化理念繁多,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并了解各时期名人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发掘大学语文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与理念。

2.大学语文教学在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语文课程教学定位不明确

课程的定位会影响到隐性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有部分学校认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不用投入太大的教学资源与辅助,反而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忽视了思想政治与文化等方面的教育,这会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定位完全偏离了,让语文课程逐渐偏向教育边缘化。还有些高校会逐渐减少语文课程的占比,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公共课程教学,这样就导致高校语文教学发展受限,也无法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功能。

2.2 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被逐渐弱化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规划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够保证课程质量,都与教学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学语文教材在选择内容和编写上并没有十分规范化的要求,也没有很严苛,这也是导致语文教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不统一的原因,同样也是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升的原因。另外在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期间,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教材内容相融合,既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举行。

2.3 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隐性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需要从多方面体现,高校教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需要思政教师来考虑,而这种理念却是错误的。再加上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愿意创新教学模式与理念,仍然选择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这样就无法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也不利于隐性思政教育模式的开展。还有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甚至会增加语文课堂的枯燥乏味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难开展隐性思政教育工作,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思想发展。

2.4 隐性思政教育的认知程度不足

很多高校在进行语文教学期间,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与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对开发隐性思政教育上缺乏动力。还有部分高校在教学期间,忽略了育人的初衷,认为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是教育局的责任,高校只需要按部就班完成语文教学即可,这些错误的观念都阻碍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应用隐性思政教育期间,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但从教育现状来说还是有许多教师没有将教学重心放在隐性思政教学中[3]。此外,高校没有注重搭建校内教育平台,忽视了隐性思政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过程中存在融入困难等情况。思想政治隐性教育需要借助教育环境、文化、公共平台、教学服务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融入学科教学汇总。但是从目前高校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还没有构建出有利于隐性思政教育的环境。从长远的教育发展来看,高校需要注重构建教育平台,加强隐性思政教育力度,从根本上展开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也为高校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隐性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3.1 将语文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高校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是为了从基础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通过将两种课程进行融合教学,能够有效提高高校的语文与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也有利于构建高校思政教育体系,促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多元化教学[4]。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思政教育的实施者,在教学期间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资源与蕴含的深意,并通过隐性思政教育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政知识理念的渗透,精准找到教材内的切入点,并结合教学重点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完成大学语文课程与隐性思政教育的结合,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在将大学语文教学与隐性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时候,应当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将隐性思政的作用、教学规划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让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这种方式来完成最终的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还需要深入挖掘教材,才能够确保语文教育效果和思政的融入效果。除此之外高校要以推动隐性思政教育和语文教学融合为目标,建立相应的教学辅助平台,严格把关语文教材内容,为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注重构建良好的隐性思政教育环境

若是从大学语文学科的长远发展与改革角度来看,构建良好的语文隐性思政教育环境比采取显性思政教育更好。在大学语文教学期间融入隐性思政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教学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隐性思政教育环境下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理念、个人修养与行为。在塑造良好教育环境的时候并不是让高校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将显性的德育教学与隐性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在硬件设施完善的基础下推广隐性思政教育理念的推广,让二者合二为一,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效益。高校大学语文必须要树立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将隐性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从而提高大学语文隐性教育理念的应用意识,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从目前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大学语文正在积极融入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并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5]。在教学期间,教师只要能积极融入隐性思政教育理念与内容,引导学生多关注相关内容,将语文教育资源的作用和优势发挥到最大。

3.3 发挥语文教育内容的激励作用

我国在历史长河发展中汇聚了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文学作品、英雄人物等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与文学素养。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传播传统文化、优秀文化作品的载体,当学生在学习相关课程时是能够体会到教材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感化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的传统文化作品,将其对学生的思想净化与情感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也是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6],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和应用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教材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在传统教学课堂中,通常会采取以德感化的方式来让学生去体会文章中包含的思想理念与精神内涵,但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需要展开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来体会思政理念与语文教材意义。通过丰富大学语文隐性思政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能够将思政育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与此同时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精神内核进行正确的解读,并以此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原则以及精神理念,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从而丰富隐性思政教育的内涵。

3.4 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与专业教学能力

在大学语文实际教学期间,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素养,还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水平与思想政治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在语文教学期间融入隐性思政教育理念。在日常教学期间,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理念,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的道德理念受到良好熏陶,将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7]。高校在教学发展期间要注重提高语文教学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教学能力,而教师自身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学术能力,多钻研语文教材内的隐性思政素材,学习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培养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高校可以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会议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政治素养,或是通过教师之间的竞技比赛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要用在知识传输上,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只有以自身为榜样来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并融入到学习情境之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来展开教学,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将隐性思政教育更好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课堂中。通过长期的教学和熏陶,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还能够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价值和文化水平。

3.5 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大学语文课程隐性思政教育优势

高校之所以大力推广思政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思想与个人修养,若是将隐性思政教育与语文课程相融合便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调整,将语文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够明确语文教育功能。大学语文与其他课程不同,包含了古今中外许多名篇,引导学生通过鉴赏各类文学作品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与思想,从而起到相应的育人效果,在将大学语文教学与隐性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转换自身的教学理念,了解到隐性思政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构建全新的教学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既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还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

3.6 构建隐性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制度

高校育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培育学生的道德思想就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隐性思政教育理念下,更应当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让隐性思政教育融入到更多专业中,从而开发出更多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首先要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的特征、教学计划等来进行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并根据重难点知识等进行分类,这样能够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开发效率与质量。其次对于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内容进行筛查,剔除质量不佳的资源内容,让隐性思政教育资源能够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帮助。最后则是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个高校之间的沟通协作,将隐性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仍然处于不断进步与改革的阶段,为了能全面推动语文素质教育的进行,需要积极探索隐性思政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和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自省、改进,才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的隐性思政教育应用制度,并加强对隐性思政教育资源的开发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魂晶下,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将其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高校必须要了解清楚什么是隐性思政教育,其内涵与意义是什么。隐性思政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大的区别,只有将其融入到高校大学语文教学中,才能够将语文学科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为培养更多全能型人才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隐性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