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支点

2022-12-17李明卫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初中生美术情感

李明卫

(文县第二中学 甘肃 陇南 746412)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充分表达出人类的情感,美术教学若是脱离了情感的基础,就会失去根基,即便其他方面做的很好,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美术课程在初中考试当中所占的分值比重较低,家长和教师对美术也没有引起重视。另外,教师教学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学生学科兴趣的形成,所以教师要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初中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树立

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的开展满足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的教育制度十分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建设,初中美术教学在情感教育中对学生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学校必须要重视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积极的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以后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

1.2 有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

素质从字面上来理解是约束学生自身行为的,当前的社会发展十分提倡素质教育,文化课的学习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同等重要,素质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意识,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这对学生思想素质的提升很有帮助。美术教育在学生情感的发展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面对青春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友情、亲情等问题时,可以很好的处理,降低自己所受的伤害。情感处理能力可以说是学生个人素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1.3 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

处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商品经济对初中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很多初中生存在着自私、固执、没有礼貌等问题,很多学生的行为令家长和教师摇头叹息,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不能单靠某一方的努力,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美术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生可以借助图形等方式直观的呈现出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情感教育,以此来引导学生用心的去感受生活,让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术课堂教学,需要将美的教学和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这一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情感教育在学生三观的养成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1.4 有利于学生正确面对情感问题

初中时期的学生,处在青春期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学生普遍期待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赞许,想要在多方面来展示自己的特点,初中生逐渐的有了自己的想法,很少听取别人的建议,学生会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这段时期是学生情感爆发的关键期,一些学生会思考自己的人生,对自我的价值认识不清晰,定位不准确,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很多学校会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但是心理课程只会针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指导,并未对学生的情感处理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美术教育当中渗透情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直面青春期出现的情感问题。

2.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美术教学观念落后

长期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老师习惯了用成绩来衡量学生,部分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味的给学生布置任务,想要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偏向于应试教育的美术教学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情感上的维系不够重视,落后的美术教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处在美术教学的开展。学校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在课时安排上偏向于文化课,很多学校一周只开设一节美术课程,这样的教学安排无法满足美术课程开展所需。每到学期末的时候,文化课科目的教师会占用美术课进行复习,这样一来根本无法保证美术教学的课程时长。

2.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对于新鲜奇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美术学科有着很强的趣味性,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重在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单一的绘画练习使得学生成为了绘画机器,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学生无法长时间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美术课堂学习上,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面临升学压力的时候,会选择放弃美术学习,学生更愿意将课堂时间用来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中考必考科目,学生对美术学习不够重视。在很多初中生看来,美术课程是用来放松的,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的完成度较低,甚至不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完成美术作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很难得到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养成,这样的美术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毫无益处。

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展策略

3.1 提高美术教师的情感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初中时期的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若是教师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将积极向上的能量带给学生,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很难观察到学生情感的变化,无法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和教师进行紧密的合作,教师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忽视会影响到双方之间的配合,这回直接阻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每节课都要以最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教学活动。良好的情感素养需要在长期的沟通交流中积累和沉淀,情感教育成果并非在短期内可以看到,教师要坚持开展情感教育,在此同时注重自身情感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开展自我教育,进行情感反思工作,将自己良好的情绪保留下来,消除一些负面情绪,进而养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将好的品质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3.2 创设良好的情感教育情境

美术作品可以说是创作者情感和智慧的结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每一幅作品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作者隐含在作品中的情感,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活的时代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情境,这样的美术教学更能吸引学生,同时也能增强讲解内容所具有的感染力,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代入感。例如在讲解《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展开教学,为学生讲解宋朝的历史文化特征,分析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化场景,根据作品中百姓的穿着等,为学生介绍宋代的服饰,根据作品中的街市、酒楼等为学生介绍宋朝的娱乐活动,这样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确保情感教育的有序开展。

3.3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

开设美术课程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单方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成绩,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注定了美术学科的特殊性,美术教学不能局限在美术教材上,虽然说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但教师却将教材当作是美术教学的唯一方式,教师需要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丰富美术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可视化、可听化的特征,将教材内容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将更多的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分享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确保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例如在学习“现代少数民族美术探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民族服饰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民族服饰,让学生身着民族服饰来学习,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自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对于开拓学生视野也很有帮助,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剪纸、雕塑、绘画等活动,让学生将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最终投票选出优秀作品,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学习当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学科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情感教育的渗透,需要建立在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丰富的课堂活动满足了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所在,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将此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使得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教育的支点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情感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教师要认识到美术学科和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重视情感教育的开展,教师要掌握情感教育的内涵,将正确的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开展美术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初中生美术情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美术篇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