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设计艺术探讨

2022-12-17郭君红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职业

郭君红

(平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平泉 067500)

新一轮教改强调,职业教育是一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在日常教学中,要从课程性质、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着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体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情境教学,是促进教育改革有效途径,不仅能够降低学习难度,使其全身心投入情境中,参与互动交流,还能提升学生知识把控能力,是学生提升英语综合能力重要方式,也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

1.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设计原则

1.1 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中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学习主动性低,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不足,再加之中职学生发展特点,难以积极主动参与英语课堂学习中,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长期成长。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学生兴趣点为主线,增加情境趣味性、互动性,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与学生专业互联的教学模式[1]。同时,增加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生活场景情境化、教学化,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事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也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感受英语学习魅力。

1.2 启发性

在中职英语情境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性原则的贯彻,循序渐进,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增强学习自信。对此,教师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设角色情境、互动情境、文化情境、激励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相应启发,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达成良好教学效果[2]。

1.3 适当性

在情境设计和应用时,教师应当秉承适当性原则,避免情境过于丰富、繁杂,学生看似沉浸在情境中,实则获得的知识有限;或者情境设计简单,学生还未真正深入情境,获得学习体验,情境就已经结束,无法真正发挥情境教学优势。对此,教师牢牢把握学情和教材,在确定教学目标基础上,将情境设计与教学知识点紧密结合,突出英语应用性,确保设计出的工作情境,能够促使学生了解未来从事的职业,加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便于学生在未来社会工作中获得良好发展。

2.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2.1 巧用多媒体,设计趣味情境

一节优质英语课堂需要最大程度将学生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出来。传统英语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中职英语教师仍以应试教育教学模式为主,将学生成绩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忽视了英语语言属性和应用属性,也没有认识到英语作为知识类学科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巨大优势[3]。同时,那部分教师教学观念缺失,在实际教学中,无法正确应用情境教学法,与英语教学互相割裂,无法充分发挥英语情境教学积极作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提升情境教学效能,成为每一位英语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对此,有教师提出,保障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备好课,注重打磨课件,巧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多样化情境,保障课堂趣味性[4]。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Transportation”为例,教师先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方位介词及介词词组,如opposite to,nest to,behind等;掌握指路及问路相关句型,如“Which is the way to ......?”“It’s in front of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路线,也可在屏幕上显示汉语词组和英语词组,让学生连线,如直走——go straight on;斑马线——zebra crossing;向左转——turn left等,通过连连看,增加学生对相关介词和词组的了解程度。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后,教师展示学校平面图或者借助地图展示学校三维立体模型,让2~3个学生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如图书馆、餐厅、宿舍等,给出一个汇合地点,其他同学可扮演教师、同学等不同角色,帮助他们完成指路、问路等任务,增加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习兴趣被迅速点燃,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和教师均对课堂呈现效果满意,教学成效也大大提升。

2.2 理论联系实践,设计角色情境

在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至关重要。传统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要求学生通过大量记忆背诵及练习题,记忆知识点,获得较高英语成绩,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中职院校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专业和未来从事职业着手,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场景联系在一起,设计角色情境,以增加学生对职业工作的了解,提高其社会适应力[5-6]。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Nice to meet you”为例,在学生掌握与名片设计相关主题词汇后,将be动词和名片各栏目词汇、职业词汇积累与表达作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描述未来职业。教师可采用编写顺口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be动词用法,如“我用am,你用are,is连着他她它.....”,并且,借助专题练习和检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确保其灵活应用be动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大量相关职业图片,借助提问和问答,让学生掌握大量工作词汇,营造职业工作氛围。其次,教师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对名片礼仪知识的已有经验,播放礼仪讲解视频,增加学生了解。然后,开启名片互换环节,模拟职业虚拟情境,为学生设计不同角色,要求学生一边交换名片,一边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自我介绍,还要注重名片交换礼仪等。同时,教师还要求学生转述他们接触的人,选出职场交际高手,也能避免只交换名片,不对话的情况产生,确保每个学生均能得到锻炼。这节课为开学第一堂课,借助这种互动方式和情境设计,不仅能够增进师生、生生之间了解,还将单元知识巧妙融入日常交际,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初步增进学生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形成职业意识,为今后职业指导打下基础。

2.3 拓展课程资源,设计文化情境

高教版英语(基础模块)教材中,涉及到的很多话题均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其中,还包含了很多跨文化交际信息,每个单元最后,均设施“Life and Culture”模块,罗列一些国外文化案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是如何指路的、奥林匹克标志由来与发展等,供学生学习和了解,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教材资源,积极挖掘其中文化因素,并进行适当拓展,精心设计文化情境,使学生在文化情境中获得文化体验,感受优质文化熏陶,培养和发展学生文化素养[7]。以高教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3 “He decided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为例,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识别西方传统节日名称,并对其节日庆祝活动进行排序,并结合个人经历,描述自己曾经参加的节日活动和庆祝经历。首先,教师在课前预留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中西方节日习俗特点、时间等,确保学生全面掌握节日相关资料,并在课前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对中西方节日进行比对,增进学生了解。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要求模拟真实情景,组织开展一个节日活动(中西方传统文化节日),邀请对方参加。如,“Hi, lily. Are you free this weekend ? ”“We are planning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Mid-Autumn Festival activities.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然后,教师给足学生空间,与学生共同参与各项活动,如Christmas party:一起做圣诞节饼干、装扮圣诞树、包装礼物等;Mid-Autumn Festival:一起做月饼、赏月、飞花令等小游戏等,并由小组代表讲述节日故事、节日来源等,增进学生了解。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了解不同文化及节日习俗,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和良好品德。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学生文化理解和包容心,不断增强学生文化意识,也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多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使得职业教育目标发生改变,迫使英语教学模式变革。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在遵循趣味性、启发性、适当性原则基础上,精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情境,包括巧用多媒体,设计趣味情境;理论联系实践,设计角色情境;拓展课程资源,设计文化情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英语综合能力,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创建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职业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