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合理创设情境
——谈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2022-12-17叶坤松
叶坤松
(漳州市平和县芦溪中心小学 福建 平和 363713)
引言
小学数学科目有着较为突出的抽象化特征,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此方面的认知相对有限,其认知方式主要是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因此通常会产生一定的难度[1]。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其在教学中的首要任务是如何能够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而情景化教学正是在此模式下诞生的教学方法,其需要教师从问题或任务出发,设计实践探究性活动,并通过科学、有效地引导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这将会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帮助。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价值和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课程时存在数感缺失等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并不能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节奏[2]。通常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时容易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并没有正确认知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学习的思维仍旧停留在幼儿园阶段。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提升学生兴趣的方式,吸引学生乐于学习、勇于学习。情境化教学正是通过构建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问题的研讨,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课堂教学开展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是最基础的知识系统。小学数学重点围绕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展开论述,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和学科素养,是学生后续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起点[3]。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来看,其更像是一门生活的艺术[4]。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其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同时也是关键时期,虽然对于数学知识可能理解并不深入,但是通过对学生采取数学化培养,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构建抽象思维,形成科学的认知架构,这对于后续的成长和学习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2.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情境教学原则
2.1 符合生活实际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当确保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也拥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于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现象、数学问题能够建立初步的认知[5]。因此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化场景,将数学知识内容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学生学习有效指导。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设计案例,但在实践中有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公交车容纳上百人”,此种案例现象明显并不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也导致有很多学生质疑“公交车能装下那么多人吗?”这也导致了数学课堂教学与实际的教学点之间出现了偏离问题。
2.2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根据核心素养理念教育相关要求,在开展情境化教学时,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导。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年龄尚小,因此对于生活的认知也相对较浅,在创设学习情境时教师应当采取一些相对直观的方法或场景。例如,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具有相应形状的物品;而在对高年级学生开展教学时,由于学生在前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因此抽象化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也有所提升,对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应当针对适当的引入抽象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考虑,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立体认知,为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3.1 注重创设故事化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现阶段,情景教学是新时期的重要教学模式,其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环境,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授内容的实际需要、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要素,在教学环节中注重与学生开展有效互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种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被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热情更为突出。
例如,在学习“重量单位”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并将《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故事引入课堂,如“在羊村村头有一个大桥,大桥限重4吨。这时灰太狼开着一辆重达5吨的炮车袭击羊村,请问灰太狼可以通过大桥吗?而喜洋洋开着一辆2000千克的货车向羊村运送物资,他又能通过大桥吗”,结合动漫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与故事连接起来,促使学生可以有效融入其中。同时,此中的枯燥、乏味知识和计算等内容也将富有乐趣,学生数学学习体验感更强,课堂学习更为高效。
3.2 注重创设生活化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数学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关联度较高的学科,其中诸多知识点来源于生活也将回归生活,在实施情境教学法时,教师需要综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注重对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能够深刻观察事物现象,发现其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通过此种教学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这对提升数学逻辑思维等能力也有重要作用。此外,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建立对应的实践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实践,引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领略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收集学生的实践生活情况,根据学生的特性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让学生统计班内男女生的数量,并统计出有多少学生戴眼镜,其中男生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等等。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课堂的良好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深刻认知知识内容。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强化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再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认知水平等设计不同的贴近生活的数学情景。课堂中,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如“老师带领大家逛动物园,请问哪位同学愿意去?”当学生表示愿意去时教师可以再次提问,“去动物园需要坐车,但是学生只给我们租了两辆车,一辆车可以坐下70名同学。可是我们有4个班级的学生都想要去动物园,一班人数34人、二班人数37人、三班人数36人、4班人数32人,我们应该如何分配呢?”在问题提出以后学生将会积极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将两位数的加减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种情形下,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相对较高。
3.3 注重创设动手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在实践教学中,只有学生能够深入参与教学课堂,教师才能够有效确保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导,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强化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动手情境创设,为学生创设自主动手实操的氛围和环境。在该情境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数学逻辑能力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核心素质也能明显提高。
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针对其中的知识点创设相应的问题,如对于“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别从同一个顶点出发,与其不相邻的顶点作出连线,那么会将多边形划分为多个三角形”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动手操作并提问,“在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中分别画出了多少条直线?又分别形成了多少个三角形?你能够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如果是十二边形呢?还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吗?”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画一画进行探究,数一数相应的三角形数量,然后组织开展小组讨论,并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究、实践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中,数学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动手操作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不仅可以确保课堂效果还能够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激发数学思维。
总结
综上所述,现阶段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小学教育教学事业中,教师在教学中若期望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应当够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标准,就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成长特点、生活环境等,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学生创设出符合其学习、生活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