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能力,提高个性
——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2022-12-17柏自芳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主人数学课堂

柏自芳

(陇南市成县西关小学 甘肃 陇南 742500)

在任何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养成主动、自主学习的态度,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能自主学习。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要让每位学生实现有价值的学习,并发现数学运用的价值,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要激活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能体现学生主人翁的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意识、能力得到发展,学习习惯得以养成,从而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打好基础。

1.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有没有收获,能不能成长,关键要看他的主动性。而学生的主动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唤醒,进而激发出来的。像以往那样整堂课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像一个个容器一样被动接受灌输,主动权似乎永远都在教师的手里。在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要结合双减政策,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主动、更积极,解决遇到的问题,查阅更多的资源,这既能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自主检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身上发展式学习的潜力得以唤醒。

比如,学生如果真能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遇到问题他们就不会靠,就会自己想办法,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解决。如,现在互联网发达,学生只要有主动性,他们就会通过互联网检索到任何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料。如,学生只要输入关键词,不但锁定性强,有针对性,超强互联网还能给其呈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把之所以这么解决的原因,明明白白展现出来,让学生心服口服,学透吃透。显然,如果学生没有这种主动性,他们就不会想法解决问题,问题势必会越堆越多,造成学习困难,影响数学学习。可见,主动性或者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非常有利于学生发展式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创造条件。

1.2 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独立学习的习惯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可以主宰自己,还可以主宰周围有限事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是他的主要内容。他们再不像以前一样,让教师催着、赶着才交作业,让教师骂着、批着才认真听讲。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首先会管理自己,如,完不成当天计划的任务不休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不休息等。这样不但能逐渐提升他们学习中的韧性,提高学习的品质,养成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数学成绩,学习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心。其次,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自主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后,学生会主动根据自己的短板,进行自主、独立学习,不让家长陪、教师催。他们都会怕自己的学习下滑,影响成绩,而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比如,我们班曾经有一个学生,学习特别的主动,不管是预习,还是课堂练习、自己想学还没有学会的东西,他都表现得积极,很主动,学习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优秀行列中。像这类学生,不但学会了教师想让他们学习的东西,他们主动也会学习更多的内容。就拿数学学习来说,他不但主动预习、主动复习,还会主动给自己一些典型的题来挑战,并检验自己等。可见,主动性,不仅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不管是放在学习中,工作中都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1.3 有利于学生与数学学习情感的联系

在灌输式课堂上,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学什么都是教师说了算。虽然这是常态,已经形成了理所当然的认识,但不管是好坏,命令式,高高在上式的给予都多多少少会让学生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讨厌数学学习。而当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就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看似两句话没有什么变化,意义可完全不一样。我要学,不但代表学生爱学、愿学,还是主动学习,主动获取更多知识,同时他们对数学会产生亲近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是一种联系的纽带,只要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对数学学习有了情感联系,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但主动积极,还会更加的高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数学教学。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策略

2.1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情感

小学生年龄的关系,他们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学习或者不学习全凭自己的喜好、教师的督促、家长的催促,这就容易让学生养成被动的、不自觉的习惯,在学习中被推着走。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使他们有主动、自觉学习数学的意识、行为、习惯,教师就要走进小学生心理,了解他们内心学习的规律与需求,为学生创设生活境境,把枯燥的数学融入、渗透进鲜活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知识,获得知识,产生对数学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教学时,为了强化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提高学生运用人民币的灵活性。教师就可以结合课堂所学,为学生设计一道他们熟悉的生活题:“一本作业本是0.50元、一支圆珠笔1.20元、一个笔盒12.40元”,问,小洁想买些东西,需要几元几角?”学生看到这样与生活有关的,亲切的题,他们多多少少会联想到自己在采购这些东西的情境,从而对情境中的问题、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在这种情绪下,进行思考,计算,学生可能算的不是数学,而是生活。这既能实现我们教学的目的,又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意识,情感,使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变得更主动,更自觉,进而有更好的收获。

2.2 引导学生质疑,让其学会探究性学

探究是深入学习的开始,也是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长更多数学学习能力的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手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学习数学的主人,让学生亲近数学,在学习中主动去探索数学,思考数学问题,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这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绪,有热情,运用智慧。

首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核心,也是数学的灵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质疑、思考,再针对问题与同学、教师互动、交流,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诱发更多的智慧,触及知识的核心等,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的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质疑要进行积极的、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发现问题,跟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的这种学习模式产生兴趣,就能自然而地养成他们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习更有主见性,自觉性,成绩自然也会不断提升。

其次,鼓励学生的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最怕就是学生沉默不语,这就证明学生根本没有听懂,只是为了听而听。所以,作为数学教师,为了时时检验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问题深入学习,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如,引导学生从新知识的衔接点入手进行提问;让学生结合生活就课堂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提问等等。只要与课堂教学内容,与数学有关,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从“问”开始,打开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数学的魅力,从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体验感。

2.3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其对数学的体验

对于知识基础,生活经验都比较欠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生活,增长智慧的方式就是动手操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心理,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在动手中感受数学,认识数学,亲近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造性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比如,在关于图形或几何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空间感,对于图形的多角度的认识,就要鼓励学生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描一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数学空间概念,体会数学的神奇魅力。如,在《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中,仅凭教师讲授,学生难以真正理解什么是对称,为什么叫对称。鼓励学生,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如折一个长方法,画一把扇子、观察一个对称明显的建筑图等,他们就会从动手操作中、观察中感受轴对称,发现轴对称的特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提升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也让学生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近一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是强化学生内动力,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习效率的关键。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观念,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的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改变自己的学习,才能促进数学成绩的提升,使高效教学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主人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主人有的我也有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弓的主人
主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