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22-12-17李国庆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文阅读教学能力

李国庆

(石家庄市塔谈小学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课程观念、教学组织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教育在不断地进步。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理解这些问题,探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1.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

出色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更加深入,并且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和理解力,能正确认识句子结构、词语构成等语文的规律,在阅读培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增强这些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整体的语言思维水平。除此之外,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语言的表达运用主要表现在口头和书面上,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机会,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字词、句子进行分析、解读、归纳。这些过程都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将会拥有更加丰富的学识,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会不知不觉之中加强。再者,阅读能力其实也是个人信息收集能力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搜集、整合信息的技巧,这种技能不仅是在学习中,在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成长。

2.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新课改中,很多教师虽然都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都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在教学中常常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个人单方面的讲课上,学生则没有独立思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学习热情不高。这一切的因素都导致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的发展也一直受到限制。

2.2 学生缺乏语文的阅读兴趣

应试教育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占有统治地位,并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思维。很多教师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了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上,期望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大量的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在短期时间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考试目标,但长期以来,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非常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另外,由于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如手机、电视、平板电脑、游戏机等,学生更难以集中精神去看书。这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法的探究

3.1 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授课本上所提到的知识,还要教导学生学会更加实际的方法,让其掌握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阅读方式。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学生可以将教师所教的阅读方法运用到更多的阅读中,学会发现文章的核心,对其进行解构和理解,学习的效率将会大有提升。

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把课文从头到尾看一遍,找到重点句子,通常,文章的重点句子都是在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处,学生要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激发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时,就能先让学生把文章中优秀的句子和形象的词汇勾画出来,并从中找出文章的核心句子或词汇。不难发现,标题“青山不老”正是整篇文章的核心,所以,如何理解这篇文章中的“青山不老”是教学的关键。本文以清新的笔法,描写了一名在晋西北山区的老农,用15年来创造了一块神奇的绿洲,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为国家无数的子孙后代谋福利。教师要让学生从语言、动作出发,准确地认识到老人的人生意义正在这片苍茫的青山里不断延伸,并伴随着青山长存。教师要从多方面出发,教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3.2 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做到调起学生阅读时的积极性,学生没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没有阅读的兴趣,也正因为此,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一般而言,在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手段,为学生准备既有效又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以此让学生怀着一颗主动学习的心去投入到阅读中。

就以《日月潭》这篇课文为例,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日月潭的特点,感受日月潭的美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信息设备中音频、图像这些独特教学优势,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更方便、更具体地理解文章的知识框架和关键思想,体会到作者对日月潭的喜爱之情。这有助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3.3 组织有趣的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游戏为学生创造表达空间,既能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主动组织活动,使课堂“活”起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阅读与语文的魅力。

举例来说,在《陶罐和铁罐》这一节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分角色朗读的游戏。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自己喜欢的人物,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角色的语气、表情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对角色有更多的了解,以此让其更容易进入角色,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在准备完成后,学生就能去登台来一次生动形象的朗读表演,为全班学生展示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好点评,让同学们能够通过教师的评语来完善自己,加深对课文、对自己的理解,凸显阅读教学的目标。最后,教师再让同学们结合这一朗读的过程,就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互相探讨,以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本文的主题。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给学生们组织了有趣的活动中,不但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读书和学习环境,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3.4 小组合作指导教学,丰富课堂形式

小组协作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学生都喜欢用讨论的形式来进行知识探索,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取小组合作指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阅读。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讨,从更全面的角度指导学生思考与学习。然而,并非所有的知识内容都适用于讨论教学,而且一昧地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会让学生养成依赖性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就是说,具体在实践上,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性地针对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比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部分的课程内容时,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一定难度,不能太过简单,否则很难起到指导学生思考的效果。其次,教师还要注意分组时的科学性。在很多情况下,教师都是按照前后桌的原则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的分组方式虽然简单方便,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但这样的方式效率有限,不能突出合作教学的优势。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水平,将性格相补、能力补充的学生分成一组,按照这种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学生彼此之间的有效交流。在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督导,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探究思维,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合作交流,教师还能依据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反馈,准备更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

3.5 有效整合读写教学,推进阅读教学的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不可分割的,写作是阅读的扩展,加强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促进读写教学的融合,首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字词、句子的摘录,并组织学生进行恰当的改写,以此加强学生的积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的自主学习,例如,当学生读到某个片段、某句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感受、联想,并且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童年的发现》这部分的知识内容时,不难发现这篇课文非常生活化,其中所写的事物都可以与现实联系起来,比如学生们在阅读“想啊想啊”、“绞尽脑汁”之类的词语时,总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就有类似的经历体验。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类似的词语记录下来,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写一些表达心情的词语或句子,将自己在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写下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传达出的感情,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体系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育,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出高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课文阅读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背课文的小偷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