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创新策略

2022-12-17张岩涛

今天 2022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德育班级

张岩涛

(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移民中学 甘肃 永靖 731600)

前言

在当前的现代教育发展过程当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远远要高于学生的基础教育,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通过在高中班级管理当中实现德育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班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思想建设,以此来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而在这其中,教师需要通过遵循以身育人的教育基础原则,创新德育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德育管理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家校结合强化德育管理效果,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发挥全员参与德育管理的优越性,优化班级德育管理途径积极拓展渠道,营造良好的日常班级管理氛围,以此来落实高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有效创新。

1.遵循以身育人的教育基础原则

首先教师需要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在以往的高中班级管理展开过程当中,由于受到高考等的压力,导致教师在管理授课的过程当中仍然沿用灌输式管理方法,来为学生灌输正确的知识,可是学生真的有做到正确的吸收吗?其实不然,纵观整体的高中班级管理中,这种灌输式管理方法,不仅不会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反而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够尊重德育主体,从而导致高中班级德育管理出现问题,但是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遵循以身育人的教育基础原则,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通过以身作则来传递教师的正面能量来感染学生,以此达到实现高中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创新。在高中校园,为了深入开展德育教育,需要班主任对班级学生有深入了解,读懂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订立关于德育教育的各项策略。班主任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同学生的积极交流,了解学生近一段时期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当发现部分学生的思想或行为有了明显异常时,班主任更要加强同学生的积极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走入其内心,耐心倾听他们的一些心声,帮助其发现问题的原因,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以此来促进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例如在班级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学生在向教师问好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来进行回馈,同时注重教师的一言一行以及行为规范,衣着装扮要大方得体,桌面保持干净整洁,只有教师做好带头表率作用,才能更好的要求学生,而且在班级展开大型卫生活动的过程当中,要想能够很好的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就需要教师做好带头表率主动参与到卫生打扫的活动当中,以自身的行为准则来带动学生,感染学生,以此来达到班级德育管理的目的。

2.创新德育管理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其次,在德育管理创新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及时更新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遵循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展开班级德育管理。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创新,重点与难点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德育工作形式的创新层面。人们从德育工作创新的角度来分析,最关键的是要探索出一些学生感兴趣且教育意味浓厚的德育工作形式,而不要站到学生的对立面,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引发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班级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生活,发展场所,教师与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对班级展开共同管理,而且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等开班级德育管理,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展开自主管理,全面发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学生在班级管理当中的参与感,从而更好的提升班级德育管理质量。教师应当对班级德育管理加以重视,以学生为基础对班级德育管理加以创新,从而进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质量以及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当中可以推翻原本的管理制度,执行轮岗制,让学生都能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班级展开管理,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管理岗位,通过学生之间的自我约束,互相约束,可以有效地达到班级德育管理的效果。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来参与班级管理当中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参与决策,而教师也需要合理的采纳学生的意见或决策,实现对班级展开共同管理。

3.创新德育管理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级德育管理当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对于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高考的逐渐临近,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压力都有适当的增加,而且在我国现在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学生很容易受到多元化的思想影响,导致学生的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教师需要通过展开班级德育管理通过创新德育管理内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到合理的调整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心理情绪,使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高考。同时就是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德育管理内容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让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当中,能够做到身体与心理的共同发展。例如在班级管理当中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克服考试带来的压力以及焦虑,学会正确的调节心理情绪,面对生活当中的问题,养成乐观,积极,开朗的学习心态。也可以定期的播放一些幽默的视频短片,活跃班级学习气氛,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同时教师也需要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与学生积极的展开心理教育沟通,耐心倾听的学生的想法,并与学生共同制定问题在解决对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展开德育管理的积极性[1]。

4.加强家校结合强化德育管理效果

家庭教育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之一,相比学校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通过实现家校结合,做到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上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管理效果,也是目前班级德育管理的主要创新方式之一。首先在加强家校结合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例如,家长会,教师可以以年为单位,定期展开家长会,让家长到学校当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为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案,同时也可以让家长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优势与特长,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可以通过采用家庭访问的方式来加强家校结合,让教师切身实地的到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当中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制定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案以及学习规划,辅助学生发展,而且也可以进一步的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出现学习以及生活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来进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多样化的沟通设备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在家庭教育当中也能够很好的落实德育管理,并帮助家长积极的转变管理观念,让学生能够承担起在家庭当中的责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2]。

5.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

高中班主任在情境德育中应利用教育主题为学生构建情境,设计可供思考的问题,预留思考的空间,不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以达到德育目标。在目前高中班级德育管理当中通过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也是实现德育管理的有效创新,对于目前的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能够很好的处理好教师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师生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身份界限,导致学生很难做到与教师进行深度沟通,这也就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种表面化的现象,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当中,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有效的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基础来达到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例如QQ,微信等各项学习交流沟通平台,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如果学生存在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各项学习交流平台来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交流平台来与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沟通,不仅可以有效的减轻师生沟通交流之间的尴尬氛围,也可以很好的保障学生的隐私,尊重学生的想法,以此来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效果。而且除了网络之外,面对面交流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法,通过定期展开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德育管理当中,做到充分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班级德育管理当中发表决策,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定期设置主题展开班级德育管理讨论,让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讨论活动当中,而教师也需要和合理的采纳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共同制定管理制度,提升师生沟通深度,加强师生沟通内涵,以此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促进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创新[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下,以德育人才是当今教育发展的核心,需要教师在展开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当中,贯彻德育教育,并对德育教育进行积极的创新以此来展开高中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思想建设,使学生能够在德育的基础上展开基础学习,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而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空虚,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并围绕德育教育积极的转变管理观念,实现德育的有效创新,并积极的运用到高中班级日常管理当中,切实提高高中班级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师生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班级“四小怪”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班级英雄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麻辣师生